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觅归宁 » 第四十九章:晏老

第四十九章:晏老

    李重晟望了一眼在朦胧的夜色之中更显高不可攀的祁蒙山,握了握袖口下的拳头。

    转头对白术说,“好了,你也累了一天了,我自己去就可以了。”

    “还是让属下陪着吧,殿下晚上视力不好。”

    李重晟有点夜盲症,倒也不至于看不清楚,只是天黑了之后看东西费力些。

    当然,这并不妨碍他眼神的锐利。

    “好吧。”李重晟也没再怎么推辞。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上了山。

    因为此山弯曲难行,纵然山顶有着稀有绝世的药材,也很少有人愿意攀爬。

    毕竟药材虽好,却也不常用,不是生死存亡之际谁会用的到呢?

    所以,山里杂草丛生,相互连接,牵牵扯扯的,把本来前人踏出来的一条小路又给密密麻麻地遮上了。

    李重晟和白术两个人一左一右的把这些野草扒开,开垦出勉强能容纳一人的狭窄小道来。

    两个人爬至半坡的时候,月亮已经完完全全的占满了天幕,皎洁透亮的月光洋洋洒洒地印在两个夜行人的身上,几只萤火虫星星点点飘在两侧,但也不失为一种静谧宁静的气氛。

    两个人又大约爬了一个多时辰,在快到山顶处的一个小坡停了下来。

    和周围荒芜杂乱的树木相比,这里的草木明显要整齐干净的多,所有的树木都用篱笆圈成了一小块方形的区域,隐隐还有茅草屋的一角映入眼帘中。

    很明显,有人在此隐居。

    离着还有一段路的距离,就可以闻到里面不断发出的一股浓浓的的药香味,让寂静无人的山间增添了一些人烟。

    李重晟信步走进了小院,院门大开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围着院子里的搭的一个小土炉打转,上面的砂锅煮的咕咚咕咚直冒泡,药香就是从这里面发出来的,那老者不时对着下面的火苗摇几下手里的蒲扇,似乎并不意外这个时候会有人来访,满面红光的称赞李重晟来得及时,正好可以尝一尝他刚做的药膳。

    李重晟也没有打断老者的热情,开门见山的说当然是有事找你了,要不然谁大晚上的来这儿。而是顺着老者的话坐下了,双手接过了那碗滚烫的党参乌鸡汤。

    老者似乎对于站在远处没有参与到喝汤阵营中的白术有些不满,皱着眉头道,“小伙子,站在那里干什么,见了老夫的汤岂有不尝之理?”

    白术感激的冲老者笑了笑,却依旧保持原样,没有过去的意思。

    老者正欲再讲话,李重晟赶紧解围道,“晏老的汤炖的越发好了,本王府上的厨子竟没一个能比得上的。”

    李重晟口中的晏老正是当年声名赫赫的太医院首领晏山清。

    如今已从朝廷退出,闲居山野。

    此人医术无双,最喜欢研究滋补养人的药膳。据说当年连皇上太后都对他的药膳赞不绝口。

    晏老以为白术站的远是不喜欢自己的作品,正要生气,被李重晟这句夸赞一下子拉了回来,兴高采烈地点着头,夸他有眼光,识货。顺便抛了白术一个白眼,算作不识货的惩罚。

    白术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越发觉得这老头小孩子心性。

    晏老坐在李重晟的对面,一锅仍然沙沙作响的砂锅乌鸡汤放在院子一方石桌的正中央,从中散发出的香味沁人心脾,无时无刻不催动着人的味蕾。

    白术有些后悔不该那么干脆的拒绝,虽说作为守卫的职责不能破,但最起码尝一口也不算为过吧。不过看样子,这个固执而又倔强的老头似乎并没打算再让他,只能咽了两口吐沫,期盼着这股味道赶紧散去。

    晏老精于药道,喜于食膳,可能是做的多了的原因,自己却并不怎么爱喝,尝了一两口味道之后,就放下碗勺不再动了。

    李重晟倒是喝的津津有味,一会儿功夫两碗已经下肚了。

    久居山中,难得有人这么给面子,晏老高兴地摸了摸面上半寸长的山羊须,眼睛微微动了动,“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你这小鬼头找老夫有什么事啊?”

    晏老当然不会傻到以为李重晟跑这么远只是发善心来喝汤哄他这个老头开心的。

    对于晏老亲妮甚至有点放肆的称呼,李重晟刚进来的疲累、压力被这简单的一个称呼给驱赶殆尽,心里升起股股暖流并蔓延开来。

    如果说刚刚的汤让他身体感受到了温暖,那么晏老的话让他漂泊孤苦的心一下子安了下来,有了依托,好像不再那么冰冷了。

    李重晟勾了勾嘴唇,整个身体放松了下来,看向晏老的眼神多了几分感激,“当年要不是有先生照顾,我和我……母亲怕是早就挨不过去了。”

    当年,李重晟随母亲齐氏幽居冷宫,齐氏出身低微再加上妃嫔挑拨被皇帝厌弃,连带着李重晟也不受待见,宫里面一向是踩高捧低,母子两个日子过的艰难,多亏晏山清愿意伸手相帮,是母子两个不至于冻死饿死。

    齐氏奄奄一息时也是太医院也只有晏山清一个人肯来看看,虽然最终还是没能挽救其性命,但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自然是没齿难忘。

    相比于李重晟的感激,晏老几乎没什么感觉,只是李重晟在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好像又看到那个浑身脏兮兮眼睛却发着光的小男孩,还有那个永远倚着门翘首以盼的冷宫女子,眼睛里流淌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但他似乎并不愿意过多的在过去的事情中沉溺,笑着又给李重晟添了一勺汤,“哎,好好的提这干什么,当年我不过是看你乖巧,随手给了你一碗汤,谁知你眼睛亮亮的捧着碗冲我笑,模样却是可爱的紧,我这才多帮了几次,你不必挂在心上了。”

    其实对于当年经常食不果腹的李重晟来说,他根本尝不知道什么药膳什么的,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自从知道笑嘻嘻地夸药膳好喝,就可以吃饱饭,他自然不遗余力地追在晏山清屁股后面夸他。

    晏山清听惯了别人的奉承,总觉得小孩子的话更可信些,再说李重晟小时候实在是惹人喜欢,一双大眼睛闪闪发光,嘴又甜,总是伯伯,伯伯的叫着,哪有人不喜欢的道理,晏山清那时候还觉得奇怪这么可爱的孩子,皇帝的心就是铁做的也做不到不管不问吧。

    不过,在宫里呆的稍微久一点他就明白了,皇帝见了这孩子会不会心生爱怜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后宫之间相互倾扎,皇帝根本见不到他这个儿子。

    累于宫中的争斗、人心的谋算,这位当红的太医选择不顾一切的归隐,令皇帝大为惋惜。

    不管怎么说,晏老对于幼时无依无靠的李重晟来说的恩情都是重于泰山的,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会变。

    可李重晟也不是多话的人,将碗里的汤一饮而尽后,说出了自己来这里的真实目的。

    晏老听了他的话后,情绪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抬起眼皮看了李重晟一眼,漫不经心地问出口,“就是那个花朝国留下来的那个小公主?”

    李重晟眼皮一跳,自己刚刚所说的事情并没有透露任何一点消息,不知道眼前人是怎么得知的,只是他以向懂得怎么压制自己的情绪,倒也没露出太大的变化。

    虽然震惊,但他也没有瞒着晏老的意思,承认道,“是。”

    晏老似乎看穿了李重晟的想法,冷哼一声道,“哼,我是不问世事了,可是又没聋又没瞎的,这点事还是知道的。”

    李重晟没说话,静静地等着晏老的下文,看是否答应帮他这个忙。

    晏老盯了李重晟几秒钟,突然放声大笑,看穿一切的样子让他的眼睛此刻看起来炯炯有神,眼角深深的皱纹连带着也弯了弯,欣慰地摸了一把胡子,一把老父亲期待准儿媳的样子,“你呀,总算是开窍了,什么时候带她过来给我瞧瞧。”

    李重晟见晏老误会了,想要辩解,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用蚊子一般的声音嗫嚅道,“不是,我只是……”

    晏老完全忽略了李重晟的声音,或者说他根本不想理会,他巴不得李重晟赶紧结婚,然后生一个和他小时候一模一样的娃娃给他玩玩,最好是能和他爹一样追在自己后面要汤喝。

    晏老兴奋的胡子都要翘到天上去了,还不要半教训半笑话李重晟,“你这孩子,真是越大越不如小时候可爱了,小时候喜欢什么就要什么,现在怎么啦,哑巴了,还不敢承认了?”

    “晏老~”李重晟无奈地喊了一声,他已经放弃挣扎了,“对了,您还没答应……”

    没等李重晟说完,晏老大手一挥,满口答应,“答应,答应,求之不得呢。”

    接下来的谈话就变得轻松很多了,晏老不停地告诉李重晟要好好待人家,什么时候吃什么药膳是好的。

    晏老讲的乐此不疲,李重晟听的云里雾里,却也只能耐心地听老人讲着。

    因为只要他稍微露出一点不耐烦的情绪,晏老就会拿起趁手的东西,比如筷子、勺子之类的狠狠敲一下他的脑袋,教训道,“一点都比不上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