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尘客栈二三事 » 第三十九章 初次感受~热闹的秋舍祭

第三十九章 初次感受~热闹的秋舍祭

    大家都是熟人,没什么拘束,一大桌子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但大伙儿都很有默契地没怎么喝酒。上一次在红尘客栈喝酒惹事儿之后,这几个人真是到现在都还没缓过劲儿来呢。

    席间,几个大男人正商议着晚上结伴逛完花灯以后再找个地方好好聚一聚呢,门口忽然传来了敲门声。王海等人回头一看,却发现居然是慕庭带着朱小环站在了门口,手里也大包小包地提着东西,正笑呵呵地看着王海呢。

    面对这两个不速之客,卢家人和黄家人都是一脸的好奇,可钱友亮等三人却是吓得不轻。他们可记得门口站着的那个少年正是那一日在客栈门口以一己之力挡住了他们四人的神秘高手,如今他亲自登门,莫不是…

    “哎,小海兄弟啊,这小子…怎么都找到这儿来了?”钱友亮有些紧张地问王海。

    王海也是奇怪得很,虽然说起来自己也算是慕庭的半个师傅了,这小子逢年过节的带点儿东西来看看自己也是应该的。可自己可从来没告诉过他自己的住处啊,这小子…究竟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呢?

    “呃…那个,说来话长了。不过你们不用担心,他如今不是咱们的敌人,应该就是过来看我的。”王海讪笑着回答了钱友亮的问题,起身去门口迎了二人进来。

    卢员外从来不是小气之人,这两个年轻人既然是王海的朋友,老爷子自然是愿意招待他们的。再说了,人家这手上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让人家坐下来吃顿饭也没什么的吗。

    席间,王海将自己与慕庭结识的过程简单告诉了大伙,慕庭也总算想起来了王海、钱友亮等人是谁了。都是性情中人,大家也没有过分拘束,再加上慕庭这小子也算能说会道了,逗得桌上的大伙儿笑声连连,一顿饭吃得好不热闹。

    天色渐晚,卢晋早早地就开始算时间了,如今早已经按捺不住,吵吵着要娘亲带着出门去看花灯。卢员外也觉得时候差不多了,就起身散了席,让孩子们各自出门玩儿去了。

    王海等人也不着急,帮着各位长辈们清理了餐桌,把小院恢复了原装才三五成群地出门去了。一顿饭的功夫,慕庭和钱友亮等人也混得十分熟悉了,几个母胎单身三十多年的老爷们儿对小小年纪就找到人生另一半儿的慕庭是又羡慕又嫉妒,都嚷嚷着今天晚上一定要让慕庭请客,大家伙儿好好地喝上一顿。慕庭也不是小气之人,再加上这几个人抓住了这傻小子的软肋,一个劲儿地夸朱小环人美心善,懂事乖巧,夸得慕庭那叫一个心花怒放,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下来了。

    路上,王海问了慕庭是怎么找到自己住在哪儿的,慕庭只是微微一笑:“前辈,我们红尘客栈的本事,您可千万不能小看了呦!”

    眼见他不肯多说,王海也不再追问。横竖对方又不是自己的敌人,知道了也就知道了呗。

    本来今天慕庭是不该休假的,可朱小环的父母一早就听说了女儿觅得良人,有一托付终生的事情,接连好几天都催着要朱小环把人带回来给他们瞧瞧,慕庭这才有机会出了客栈,算是白捡了一个便宜。再加上今天他去见未来娘子家长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好,把老两口给哄得舒舒服服的,当即就应下了两人的婚事。所以今日他也算是志得意满,开心得不行,话也是格外的多。

    一行人加上卢云升一家三口出了门,浩浩荡荡地去了威州三条主干道之一的凤翔大街看花灯。等他们到的时候,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了。

    王海出身农村,打小就跟着父母去镇里头赶集,也见识过不少热闹的场面,可和今天这样的大场面相比,王海觉得自己过去所见过的都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首先这人群基数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更不用说其他方面了。

    原本宽阔的街道上满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和各式各样的小摊子,街道两旁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特色小吃和各种新奇有趣的小玩意儿。王海粗略一眼扫去,摊位中甚至还有套环、捞金鱼、射靶等游戏项目,真真是玲琅满目,叫人应接不暇。

    沿街的摊位商铺门前都挂起了大红灯笼和各种各样的彩灯,都是手工制作,造型精美,争奇斗艳;来来往往的男女老少人人喜笑颜开,其乐融融;孩童们在人群中来回穿梭,追逐笑闹,手上拿着各种各样的美味小吃和手工玩具,仿佛将这盛大的祭典当做各自心中的舞台,笑着,闹着,入耳的皆是欢声笑语,即便是日渐寒凉的秋夜,也叫人感受不到一丝悲凉来,分明是满满的幸福和温暖!

    作为第一次见识如此盛大场面的外来人,王海只觉得自己的一双眼睛已经快转瞎了,到处都是似曾相识却依旧引人入胜的各类商品和花灯,再加上小贩们不绝于耳的推销声,种种景象都让王海不断地在心中感慨:古之盛事,莫过于此啊…

    眼见着王海看什么都觉得新奇,大家伙儿也都迁就着他,放缓了脚步。那边的钱友亮等几人倒还好,就是小卢晋也好久没见识如此热闹的场面了,跑在众人前头欢快得不行,见了什么就想要什么,十足的熊孩子模样。但想着今日好歹也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祭典,卢云升夫妻俩也没有过多苛责他,由着这孩子抓紧今日好好撒撒野了。

    慕庭十分狗腿地跑去给朱小环买了糖人,倒也没忘了王海这个半路师傅。只是王海打小就不爱吃甜食,又盛情难却,索性就捏在手里打算等回头给卢晋帮他解决了。

    钱友亮等三个老光棍嚷嚷着要去比箭术,几个人跑去一处射靶摊子,下了赌注打赌明晚谁请大伙儿喝顿酒。王海身为全团出了名的神射手,自打退伍以后就再也没碰过枪了。如今这三人提出来了,王海也觉得十分有趣,便和卢云升慕庭等人都打了招呼,跟着老哥儿仨屁颠儿屁颠儿地比箭术去了。

    在炎夏,最主要的远程武器还是以弓弩为主,君子六艺中的射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艺。所以炎夏男儿自打出生以后基本上都会学习骑射,倒是有点儿像北方的游牧民族,一者为日后服兵役做准备,二则也当做个强身健体的消遣,可比现在的孩子们动不动就只会李白亚索德玛西亚来得健康多了。

    王海不会射箭,但运动天赋很不错,任何运动只要看过一遍基本上就能学个大概。只是早先他一直专心读书,倒没有什么真拿得出手的运动项目,顶多算是一知半解罢了。

    好在这处摊子分了两边,一边用的是弓箭,一边用的是弩机。王海近前一瞧,这铺子和他所见过的射击赢礼物的小摊类似。只是在这个时代没有气球,所以商家就直接搬过来两个靶子,在上面盖上画了圈的红布。弩失和箭头的尖端都被取下,用包着石灰的小布包代替,一箭射去,中了靶子就会留下白色的痕迹,等下一个客人再射的时候直接换张布就行了,规则倒也算简单。

    王海不会射,就选了玩弩机的那边打算先试试手感。毕竟弩机是机发的武器,与火枪类似,王海用起来也顺手些。

    摊子上用的弩机是老板从衙门租来的真家伙。朝廷禁止民间私藏兵器,镖局、武馆等行当所用的武器都需提前报备,像这样的小商贩自然是不可能拥有弓弩的。不过每年国内重大的祭典也就那么几次,所以朝廷也允许这些商家可以去当地衙门租借。不过只给弓弩,不给箭镞,以防造成意外。

    摊子上还有别的人在玩,王海也不着急,一面乐呵呵地站在一旁看钱友亮等三人斗嘴,一面顺手拿过一把弩机放在手中掂量,提前适应适应手感。

    这一掂量之下,王海发现这弩机看似小巧,实则分量十足,机床内部和扳机处都用了金属打造,确保了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持久耐用,看得出来,炎夏国在军备方面倒是十分重视。

    另外,这种弩机与王海熟悉的枪械类似,也是有保险机制的,就是在搭弦的杠杆前方还有一根细杆,平常使用的时候就把这根细杆抠出来再立起来,如此一来,就算是有人不慎失手扣动了扳机,弓弦也会被这根细杆挡住,不会让弩失射出来的。

    王海端着弩机比划了两下,那边的上一波客人就已经走了。看得出来,这波客人的运气并不好,只拿了两三个做工粗糙的人偶垂头丧气地走了。

    摊主是个面相憨厚的中年男人,方才就瞧见王海站在一旁像模像样地比划着弩机。只是王海用惯了抢,用造型小巧的弩机瞄准的时候习惯性地双腿微曲,一前一后,用一手握紧把手,另一只手放在把手底部拖着保持稳定,与炎夏军人惯例的一手握把一手端机身的动作相去甚远,立刻就引起了老板的注意。眼瞧着上一波客人已经走了,老板有意见识见识王海的本事,就做主让他插了个队,大声道:“哎,那边那个小伙子,有兴趣来玩儿两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