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隐舍录 » 第十六章 觅踪

第十六章 觅踪

    就在唐茵以为,隐舍的所在位置是在西安之时,丁乙乙的分析,让她彻底颠覆了对“学霸”这个词儿的概念。

    没错,就是颠覆。

    她原本以为,所谓学霸,指的是知识广博,以学习为最高乐趣的那种人,但在丁乙乙之后,她才是明白,对学霸而言,那只是个入门标准,压根儿不值得推崇。

    或者说,丁乙乙已经不能被称为学霸了,而且是应该叫,学神。

    隐舍在山东。

    当时,丁乙乙说的极为肯定,而且,在他跟唐茵解释了因由之后,连唐茵都立时觉得,自己蠢出了天际。

    华夏上下几千载,随着政权更迭,帝都时而长安,时而洛阳,时而燕京,时而金陵……所以,只以蜀锦的花色来认定隐舍的位置是在西安,是不够严谨的,毕竟,除了政治中心之外,还有一个地方,数千年未有迁徙,而且,也有审美、财力和地位,大肆使用蜀锦这种珍贵布料,那就是华夏历史上的文化学术中心,儒释道墨法都有宣承的山东。

    而后面的一句“船家收楫落孤帆”,则是彻底排除掉了西安这个选项。

    是收楫落帆,而不是落帆收楫,由此可以看出,这个船形体不大,换句话说,这个船,并不是条货船。

    其次,帆是孤帆,孤帆的船,只能在近海或河道行驶,去不了远海,也不能走风向不稳定的河道。

    最后,合着上一句说的,屏风叠瑞锦的时候收楫落帆,可以推断出,船家归家的时间是傍晚之后,毕竟,大户人家都有晨昏定省,古人重礼,就算是一家人,也断无可能在有人前来的行礼的时候,做出在入门的屏风上叠放布料这么没有规矩的事。

    以此三条推断,这船不但是条近海船,还是条渔船。

    西安不临海,可以很轻松的排除掉,而且,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这个地点,是在山东的临海,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传承多样化的地方。

    山东的现行建制下,只有东营、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几个城市临海,东营历史可考的有孙武故里,烟台和威海历史可考的有古莱国,青岛历史可考的有古齐国,日照历史可考的有龙山文化,这几个,都可以算得上是历史悠久,但论文化传承的多样性,就只剩了青岛。

    儒释道墨法,术理医农兵,连纵横家和阴阳家这种稀有到一度失传的学派,在青岛都还有传承,由此可见,隐舍的所在,是在青岛无疑。

    彼时,听丁乙乙说,青岛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时,唐茵是震惊的。

    在她的概念里,听到最多的对青岛的描述,一直都是它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现代化都市这种说法,如果,一定要强行给它加一段历史上去,可能,也只勉强能联想到近代史里,它还曾是德占区和日战区,以及曾短暂的留住过一些爱国主义人士的脚步。

    古齐国?

    文化传承多样?

    别说没在哪儿见过,就说是城市宣传片里,它也没提过啊!

    “没提,不等于没有。”

    “兴许是还没有做好保护这些文化的准备,才一直对它们秘而不宣呢?”

    当时,丁乙乙说这话的时候,显得有些没有底气,但也只是那么几个呼吸的工夫,他就又恢复了信心满满的状态,继续给唐茵分析起了之后的部分。

    接下来的两句“恨难归故里”和“谁盼玉骨葬仙山”的出处,是青岛的地方戏柳腔里的一出名唤《葬玉骨》的戏,讲的是战国时五国伐齐局势下,大将田单与为护齐国不灭而被迫远嫁的齐湣王之女田鸾儿的爱情故事,因年代久远,唱词和牌调都已不存,只一些上了年纪的老票友,还会哼唱几句残调。

    这个故事里,提到了两个可以与青岛这个城市重叠的、非常重要的地方。

    一个是田单临危受命之地,也是彼时齐国仅剩的两个城池之一,即墨。

    另一个是素有海上仙山之称的崂山。

    “那到底是即墨,还是崂山呢?我从地图上看,青岛的即墨区和崂山区是相邻的,你说,隐舍会不会就是在这条交界线上的某个地方?”

    彼时,唐茵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此,但很快,她的“推断”就被丁乙乙彻底推翻了。

    “这里说的即墨,是古齐国以礼立城的即墨城,不是地图上的即墨区!周公旦你知道吧?就是写《周礼》那个!姜子牙跟周天子请封,要给他建这么个城以彰功绩,所以,这城从还没建起来的时候,就有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当时,丁乙乙说的着急,嘴里又嚼着糖葫芦,以致险些咬到自己的舌头。

    “那也差不多啊?即墨城,它肯定是在即墨区里嘛!哎,你看,这里不就标记了,即墨古城!”

    作为一个行动轨迹没离开过湖南的南方姑娘,唐茵的地理知识仅来源于书本,像青岛这种,几乎没怎么在课本上出现的城市,她的确是知之甚少。

    毕竟,对一个不是历史专业的人来说,重叠历史上和现实上的地点处所,大部分情况还是得依靠一些书籍和纪录片的科普,或者更直观一些的软件,比如,百度地图。

    “真正意义上的古齐国即墨城遗址,是在青岛的平度市。”

    “真正的古齐国即墨城,是齐大夫朱毛灭了莱国之后开始建的,就建在现在的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

    “你看的那个,在即墨区里,自称即墨古城的地方,是个仿古建筑的小区,前些年拆了几个村子新建的,里面最古老的东西,应该是一块据说是乾隆年的碑,至于真假,我没亲眼见过,不好评定。”

    “你要是想体验生活,可以去里面买一栋来住,不贵,去趟潘家园,把行李箱里的盘子卖了就够!”

    见唐茵拿着个电子地图,就敢跑来质疑自己的话,丁乙乙不禁翻了个白眼,指着她伸过来的手机屏幕,就毫不客气的怼她道,“要真能写啥就是啥,我还说我是天皇老子呢,你查资料的时候,能不能长点儿心?!你看看,看看这上面是不是写着,建成于二零一四年!咋的,穿越小说看多了,一个人一个人穿已经不过瘾了,得按一座城一座城的穿了么!”

    被丁乙乙教训了一顿的唐茵,怂唧唧的点开浏览器,搜索了一下即墨城的真正历史,确认自己的确错的离谱之后,才乖乖的缩着脖子关了屏幕,从旁边拿了一瓶AD钙奶,插上吸管,推到了丁乙乙面前。

    “这个地方,应该位于这个即墨城的旧址和崂山的连线上,虽然崂山山脉很长,但我觉得,它应该连崂山的太清宫那边,毕竟,都说了崂山是海上仙山嘛,就还是该连临海的那一边儿才算合理。”

    丁乙乙没有拒绝唐茵呈上来的“贡品”。

    博学,不等于成熟,他就算能过目不忘的读万卷书,也改变不了,他还是个只有七岁的孩子这个客观事实,而小孩子……又有哪个小孩子能拒绝的了儿童饮料呢?

    就算他知道,这些饮料远不及茶来的健康,又能改变什么?

    道理这种东西,永远都是用来说服别人的,就算是成年人,真有选择临到了自己身上,也未必有几个能当真自律的不是!

    “我觉得,凭这段小词,咱们找不到隐舍真正的所在,它只是一个谜题,告诉我们要怎么做,才有可能找到隐舍,当然,它有很大概率,是在把我们引向下一个谜题,也有可能是让我们去找人,再由那人直接带我们去往隐舍。”

    在解这一段小词的时候,丁乙乙难得的表现出了疑惑神色。

    但与一般人遇到困难时的焦虑不同,他在片刻的疑惑之后,就显露出了异常的兴奋,确切的说,是对出题人能难住他这事儿,感到极端的开心。

    唐茵当时猜测,若出题那人此时能出现在丁乙乙面前,他怕是得猛扑上去,死气白咧的跟人家拜个把子。

    “连理树,指的是银杏树,这种树是分雄雌的,得有一雄一雌才能结果繁衍。”

    “这种树在崂山有很多,其中太清宫三官殿门口的两棵最为知名,雄的那棵叫华盖,跟栽种他们的老道封号相同,雌的那棵叫莹澜,是华盖的小娘子。”

    说到这里的时候,丁乙乙突然停顿了一下,四下张望了一圈儿之后,才神神秘秘的跟朝唐茵招了招手,示意她附耳过来,“传闻,刘若拙在飞升之前,不舍得这两棵自己亲手种的小树苗儿,就把自己的法力传度了一些给它们,使得它们不但孕出了树灵,还拥有了给人族赐福的能力,被华盖赐福的,可以平步青云,被莹澜赐福的,可以长命百岁。”

    “哦,对了,你这么笨,一定不知道刘若拙是谁吧?”

    “刘若拙,就是华盖真人,赤手空拳把崂山上的老虎揍断了三根肋骨,从此不敢下山害人的那个,传闻,连宋太祖赵匡胤,都是他的死忠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