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刘封开局成伯乐 » 第22章 刘封分军田,豪强皆震服

第22章 刘封分军田,豪强皆震服

    刘封将上庸过来的士兵家属,工匠家属、伤兵等全部安置在鱼梁州,而原来的蔡氏族人的船匠、铁匠等匠人被保留下来,其他族人迁徙至岘山附近。

    蔡氏延续百年,船匠有千人之众,铁匠有三百余人,其他皮匠等有数十人。

    刘封将他们召集在一起,以气运之眼观之,从中发现二位大才。

    蔡河年龄40岁统帅38武力42智力80政治45魅力60.特性:专心、精明评价:白银☆功法:造船(精通)木工(掌握)。

    蔡峡年龄35岁统帅42武力72智力60政治32魅力58.特性:强壮评价:青铜☆功法:铸造(精通)建筑(精通)木工(掌握)、造船(入门)

    此外,还有黑铁级匠人蔡加、蔡岱、蔡明、蔡农、蔡源、蔡杨、蔡睦七人。

    这些匠人被召集起来后,有人茫然,有人紧张,有人害怕,如同待宰的羔羊。

    刘封将他们召集起来后,言道:蔡氏家主蔡中连通魏国,欲行叛逆之事,先已被诛。吾皇仁义,祸不连同家人,吾可恕尔等无罪。

    匠人们提着的心终于落下。

    刘封继续道:蔡家叛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们为蔡家提供武器、装备,所以也是帮凶。从今日开始,尔等为襄阳铁官令的匠奴,服劳役三年方可得到赦免。

    刘封又喊道:蔡河,蔡峡出列。

    蔡河、蔡峡二人茫然的走出人群中,紧张的看着刘封。

    刘封道:从今日起,蔡河,你为船坞坊主,组织匠人制造战船;蔡峡,你为兵器坊坊主,组织匠人打造兵器铠甲。若干得好,你们可早一日获得自由。

    蔡河、蔡峡二人不敢违逆,只能答应。

    刘封划出一个区域作为工匠生活区,勒令他们搬家。

    蔡河等人无法,只能按照刘封军指示行动。

    蔡河回到家里,带着妻子、儿女搬家。

    妻子李氏是蔡家佃户,见到完好的回来,抱着蔡河哭泣。

    蔡河讲了刘封军的政策,让他们在船坞、工坊干活三年赎罪。

    李氏笑道:只要人没事就好。吾等以前也不是在这里干活。

    蔡河一想也是,他就是一工匠,做工是他的本份。

    蔡河让妻儿收齐好东西,去工匠住宅区汇报。

    “蔡河?船坞坊主?”接待士兵接过蔡河的身份木条后,就带着他们进入一家四合小院。

    这豪宅,正是蔡家三老爷第六个儿子的房子。

    蔡河拉着士卒问道:“官爷,是不是走错了?”

    士兵言道:“将军亲自下的命令,不会错。”

    士兵将蔡河领进屋内,就离开了。临别言道:寇里正就在东南角办公,你们记得拿着户籍去领这个月的口粮。

    蔡河将士兵送到门外,见到蔡峡就住在自己旁边。

    蔡河、蔡峡二人也面面相觑,他们一下就成老爷了。

    接着,他们发现蔡加、蔡岱、蔡明、蔡农、蔡源、蔡杨、蔡睦就住在附近。

    工匠在蔡家堡地位并不高。蔡家堡虽然都生活着蔡氏族人,但地位最高的自然是蔡帽、蔡中等人的嫡系儿女、子孙,他们都是本家老爷,其他人都是蔡氏族兵、佃户、工匠、奴仆。

    族兵是蔡家老爷的狗腿子,不用从事劳作,每月可获得俸禄。佃户要么自家有田,要么帮老爷种田,他们要负责交田税、服劳役。

    刘封没有难为这些佃户,每户分田三十亩,足够他们养家糊口。

    工匠和奴仆,属于蔡家老爷的财产,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身自由,做工也没有报酬,他们一年忙碌到头,能混过温饱就不错了。

    他们那里想到有一日和蔡家老爷一般,居然能住上四进豪宅。

    蔡河、蔡峡二人将家安顿好后,一起去里正那里领粮食。

    里正办公的位置,正是一处府库,里面存放这粮食、兵械、铜铁等物。

    刘封委任亲兵寇庞为此地里正,率兵二百驻守此地。

    蔡河来领粮的时候,已经有人兴奋的背着粮食返回了。

    蔡河一打听,才知每人可领基本口粮二石(60斤),以后将根据劳动表现划分级别。

    蔡河、蔡峡二人做为坊主,可发放五石粮食。

    五石粮食,一年六十石粮食!蔡河感觉幸福来得有点太突然了。

    第二日,刘封、寇庞将蔡河、蔡峡、蔡加、蔡岱、蔡明、蔡农、蔡源、蔡杨、蔡睦等人召集在一起,宣布工匠准则。

    刘封正式任命寇庞为工匠主事,主持坊市正常生产制造。

    蔡河、蔡峡为坊主,统管船坞、铁官之事,每月俸禄五石。蔡加、蔡岱、蔡明、蔡农、蔡源、蔡杨、蔡睦为管事,每月俸禄三石。

    昨日,蔡河等人都领到了粮食,又听刘封落实职位,心中大定。

    蔡河、蔡峡等人听后,纷纷向刘封礼拜,称刘封为明公。

    刘封打开系统一看,发现多了一万多气运元宝,大喜。

    刘封给众匠人的任务,除了让工坊正常运转之外,就是让他们集中开发战船,若能设计出对付江东的战船,赏百万钱,封大匠。

    大匠,月俸十石。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蔡河、蔡峡等人立即表示全力以赴,为将军效死。

    安排完工匠进行日常生产后,刘封开始为军户分地。

    蔡家在襄阳东有一百六十多万亩土地,足够养活16000名军户。将这些田地划清理好后,寇火、蒯览二人组织分田到户工作。

    首批分田的士兵是战死沙场的烈士,由他们的伍长、乡人代为保管,通知他们的家人前来认领。

    为了纪念这些牺牲的战士,刘封特意在蔡家乌堡建立一座丰碑,将他们的姓名全部刻录下来。

    分田之前,刘封举行哀悼仪式,念叨他们的名字,赞扬他们的功德,追封他们为烈士。

    汉民重名,牺牲者能永记于此,流传百世。

    不要说身为士卒的战兵,就是蔡氏工匠都有种报效为国的热情。

    第二波分田的士兵是受伤残疾的士兵。

    第三波分田的士兵则是入伍半年以上的士兵。

    军户实行军事化管理,一百户为一屯,百亩设拢,拢边树立石碑,写明田亩主人。

    分田到军户开展后,士兵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而襄阳附近的世家、豪杰则胆战心惊,害怕刘封将战火烧到他们的乌堡。

    那些派出家丁攻打襄阳城的家族就是惶恐不安。

    刘封并不想扩大杀戮,他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于是派出使者再次商议军坊、盐铁专卖、山泽国有之事。

    这一次所有家主全部抵达,连蒯家家主蒯岐都来了。

    刘封的行为,让他们想起了江东小霸王孙策。

    孙策当年将庐江陆氏满门斩杀,就是如此狠烈。

    不过,刘封攻下蔡家乌堡后,并没有再屠杀蔡氏族人,这让其他大族微微心甘。

    襄阳府衙,刘封等所有家主到位后,才在张啸、李逹二将的陪同下进入大厅。

    刘封对着众人行礼后:封虽为武夫,但最喜欢讲道理。吾三次劝说蔡中要尊行朝廷法纪,他不但不听,还敢召集强人攻打县城,此乃叛逆屠九族之罪。不过,上天有好生之仁,封也不是弑杀之人,所以只追首恶,诸位以为然否?

    王氏、文氏家主纷纷赞道:将军仁德。

    刘封只要不追究他们攻打城墙之事,他们就感恩待德了。

    刘封见众人终于服气,然后说道:“襄阳处于死战之地,封当全力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曹操欺凌天子弱小,吾等当公击之;孙权无故侵我荆州,贼人也,吾等当击之。封力量薄弱,还请诸家主助之。

    冯家家主冯泉言道:吾愿出粮万石,兵丁五百助将军。

    文家家主文武也立即言道:吾愿出粮八千石,兵丁三百助将军。

    众家主都纷纷表态,有的愿意出粮,有的愿意出兵。

    刘封招手示意众人停下后,说道:“众人报国之心,吾知之。然朝廷有朝廷的法度,岂可让百姓出财出兵,吾等军人,就是为了保家护国。只要吾等在,就不会让任何一个贼寇敢欺凌我襄阳百姓。”

    张啸、李逹等军士听后,热血激昂,忍不住拍动铁甲以显军威。

    刘封继续说道:“各位家主,只要按照朝廷法度行事即可。希望大家不要勾结敌国,蔡氏就是其下场。”

    众家主噤若寒蝉。

    刘封继续道:“盐铁专卖,自古就是官营,尔等可有异议?”

    这次无人反驳。

    刘封道:“吾知民生之艰难,单靠官营没有办法解决所有百姓所需,所以吾准备放开十个名额,准许大家贩卖盐铁。”

    杨史等人大喜,言道:愿意为将军效劳。

    刘封道:但税不可免。按照贸易额,征税三成。

    三成商税,众人并无异议。

    刘封道:吾开军坊,也是为百姓生计服务,内有铺子可租赁给有需要的商家行商。

    众人此时才明白过来,刘封开军坊,并不是为了自己经营,只是为了规范商人而已。

    早知如此,吾等何必起兵攻打襄阳。

    王氏家主痛心疾首,苦了吾麒麟儿王基战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