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股惑宰 » 第八章:白月光(4)

第八章:白月光(4)

    刘德发所处的村庄很大,但是农家分散的很开,房屋的结构,和新旧程度和刘德发家大同小异。

    村头有几户人家紧挨着,那里有个小卖部,小卖部外面有打牌的,有闲聊的,几个小孩相互追逐。这里应该就是这个村的政治文化购物中心,刘爸的啤酒和西瓜应该就是在这里买的。这里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就像刘德发所说,有劳动力的要么去地理干活,要么去城里打工。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是整个中国农村的缩影,看着他们,心里有说不出的凄凉感。不禁感叹,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

    刘德发带着我们在村里到处逛,不管别人抽不抽烟,见人就掏出中华烟给别人发烟。

    在小卖部前几个老人对刘德发争相夸赞,有的说刘德发从小就是这个村最乖的,有的说刘德发是村里面唯一大学生,有的说刘德发出人头地了以后不会回到农村了。有的叫来小孩,告诉小孩刘德发就是榜样,要小孩像他学习。刘德发在小卖部买了些糖果发给在场的小孩。

    “听你爸说,你开车回来的,路上开了多久啊,买的什么车?”小卖部老板探出头问道。

    刘德发没有回答,也没解释,只是偷偷的用眼睛瞟我们,自顾自的给小孩发糖,旁边的几个老人听说刘德发买车了,又是一通夸赞。刘德发并不谦让,对所有的表扬都欣然接受,他的表情告诉我们,他很享受这样的夸赞,他觉得他应该受到这样的夸赞。

    赵正:“刘德发你够可以的啊,我说去爬山,你非要带我们去村里逛,现在明白了。为了装逼是吧?”

    刘德发的行为让人反感,赵正几次想质问刘德发都被我拦了下来,回去的路上,赵正实在忍不住开始质询。

    “没,,没有啊。”刘德发不愿承认,但反驳起来,心虚的毫无底气。

    赵正:“没有?你自己不会抽烟,你拿着中华到处发,什么意思?车子是你开回来的吗?车子是你买的吗?还有昨天晚上,拿着好烟好酒去同学聚会。你这些不是装逼是啥?”

    刘德发没有说话,他也无力反驳,走到旁边的一颗大树下坐了下来。

    赵正:“别人不知道,我们还不清楚吗?装了逼还不愿承认,厚颜无耻。”

    胖子想把赵正拉到一旁,赵正不依不饶,做出非要说清楚的架势。

    自从出发那天发现刘德发屋里收了那么多礼品,我心里就一直压抑着火气,加上这两天刘德发的行为的确让人反感。

    我:“赵正说的对,一点也不冤枉你。兄弟你变了,你以前不这样。说直白点,你膨胀了你知道吗?你越来越虚荣你知道吗?”

    “我想让他们看的起我。”刘德发突然说道。

    刘德发:“农村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纯粹。别看刚才他们对我慈眉善目,嘻嘻哈哈,一副好人模样,那是他们听说我有出息了。他们以前可没少欺负我家,个个凶神恶煞的样子你们是没见过。在农村也是讲实力的,谁有实力谁牛逼。要么比钱多,要么比人多。我家在村里算是外姓人家,我爸爸和我爷爷都没有兄弟姐妹,人丁不兴旺。所以我家要想不被欺负,只能比他们有钱。现在我有出息了,我一场培训都可以挣十万,我想让他们知道,这就是我们家现在的实力。以后谁也别欺负我家。”

    赵正:“那你也不能。。。。”

    刘德发:“赵正,你等我把花说完,你从小在城里长大,家里有钱有势,你无法体会我们这种家庭的苦楚。”

    刘德发给自己点了一支烟,猛吸了一口,被自己呛的直咳嗽,胖子把刘德发手里的烟抢了。

    刘德发继续说道:“你们听过二狗子的故事吗?我给你们讲一讲,听完这个故事,你们就能理解我了。大概是这样:一个村里有两个人,一个叫二狗子,一个叫小明。他们两个是发小也是同学。小明从小乖巧听话,学习成绩优异,是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大人教育自己的小孩以小明为榜样。二狗子相反,从小调皮捣蛋,惹是生非,早早辍学,二狗子成了没有未来的坏孩子。大人们叮嘱着自己小孩离二狗子远点。小明继续努力,读了高中,上了大学,家里为了供他上学欠了一屁股的债,可进入社会几年后仍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小明被家庭,孩子,房贷,困扰的焦头烂额,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二狗子因为早早进入社会,在社会大熔炉里各种摸爬滚打,最后居然成了大老板。小明和二狗子回家过春节,小明挤着火车,带着老婆孩子,扛着大包小包,给乡亲们发着低价劣质的香烟。二狗子,开着大奔,带着年轻漂亮的小蜜,给乡亲们发的中华和红包。这个时候,乡亲们的态度又变了,对小明爱答不理,甚至冷嘲热讽,让自己小孩千万别学小明,读书把脑子读坏了。而二狗子被乡亲们前拥后簇,马屁拍的啪啪响。二狗子成了村里面新的教育标杆。”

    刘德发站起来,继续说道。“我是去年网上看到的这个故事,我特别害怕,你们知道吗?看的我冒冷汗。我感觉,这是写我,我就是那个小明,我也有一个发小,他也是我同学,他也调皮捣蛋,他也早早辍学。他就是故事里的二狗子,你们看,村里那栋唯一的楼房就是他修的。我真的害怕,认识你们之前,我觉得连小明都不如。因此我拼了命的看书,没日没夜的看书,我不知道这样有没有用,但是我只有这条路可走,我没得选。我不想也不能成为小明,我不能成为村里的笑话,我不能让家里人失望,我也想衣锦还乡。赵正,凡哥,胖子你们能理解吗?我的家人为了我上学,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不想让他们失望,我不能让他们成为笑话,我不让再让他们再受欺负。你们能理解吗?”

    。。。。。。

    刘德发一直说个不停,他把压抑多年在心里的话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说了,为了供他上学,家里人多么缩衣节食。说了,家里因为没有实力,被村里人如何的欺负。直到二妹打电话叫回家吃饭,刘德发才停下来。我们三个一直听着,没有说话,没有了之前气愤和质疑,对他的经历充满同情和敬佩。

    他就像多年卧薪尝胆的勾践,终于迎来了翻身之日,他想扬眉吐气,他想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