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成为文娱大师 » 第21章 常识错误

第21章 常识错误

    同学们都懵了,上课可以,鉴赏也行,但作业算什么呀!

    好讨厌啊,不想做作业啊!

    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的不满,冯云老师不管不顾,冷笑道:“这次作业,算入平时分,不交的,自己看着办,下周上课交。”

    “行了,今天的课就到这吧,提前下课了。”冯云也是做学生过来的,所以打一巴掌给个枣,就提前放他们下课了。

    正好,她今天上了一上午的课,也累了,早点回去歇一歇。

    冯云一走,许瑶就走上了讲台,大声说道:“大家先别走,这周四素拓,明天班干部就要去买东西做准备了,还没交班费的现在交一下。”

    闻言,有些没交班费的,便有秩序的去找许瑶,常乐也跟着去排队。

    等轮到他的时候,许瑶说道:“你不用,我替你出了,毕竟是我邀请你去的。”

    “谢谢,不过,其实我这个月挣到钱了。”常乐拿了四百块出来,“还你三百,加上班费。”

    许瑶将信将疑的接过钱,问道:“真赚到钱了?怎么赚的,赚了多少,够不够吃饭?不够先拿着,我不急的。”

    “够的,够的。”

    常乐心中由衷的感激,许瑶真的是个负责人的班长。

    他说道:“我这个月投稿,挣了点稿费,你别担心,吃饭完全不成问题。”

    “那成,有困难再和我说吧。”

    许瑶还要工作,常乐也不多做打扰,离开了教室。

    ……

    《天南文摘》在天南省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人这时候都买了最新一期,看到了那首《致橡树》。

    几乎所有人,读过这首诗之后,心中都会对它进行赞扬,因为这首诗的爱情观太正确了!

    很多家长读过这首诗之后,就拿这首诗来教育自己青春期的子女,让他们学习这首诗的精神。

    课堂上,很多老师也拿这首诗作为鉴赏,向学生传达正确的爱情观。

    对于这首诗的讨论,也多了起来。

    一时之间,这首诗火遍了整个天南省!

    不过,当中最令读者好奇的,就是笔名叫温柔的人。

    这个人是谁,她经历过什么,才能写出这么精彩的诗歌。

    而且,大家还发现,天南文摘直接给温柔开了个专栏。

    要知道,专栏作家,不是那么好当的,能开专栏,证明杂志社对作家的肯定。

    于是,大家对作家温柔以及致橡树的讨论,也渐渐多了起来。

    讨论最集中的地方,当然就是天南出版社的文艺论坛。

    绝大部分人,都在夸赞着《致橡树》的好,不过当中有一个帖子,却分外的扎眼。

    “我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常识,木棉花只能生活在温暖的南方,在北方是存活不了的,而橡树虽然可以生长在南边,但只有生长在北方才能雄伟高壮。也就是说,如果木棉和橡树想要在一起的话,必定就是有一方要委曲求全的,事实上,它们之间永远不可能相依。所以,如果勉强在一起,只能让一边妥协,整首诗,还是太过于理想。”

    二楼:“楼主说得对,爱情要有合适的土壤才能孕育,这首诗,有点幼稚。”

    三楼:“理想到了最后,也是需要妥协的,或许这就是这首诗隐含的负面情感了吧。”

    四楼:“经楼主一点拨我才明白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原来理想只是理想,终归还是会被现实打败。这么看的话,首诗还挺悲情的。”

    五楼:,“这么一来就不适合青少年读了,我还想用这首诗好好教育我家早恋的孩子呢!没想到原来这么消极。”

    六楼:“+1,不适合孩子,有点黑暗了。”

    ……

    ……

    帖子一经发出,讨论就奠定了基调,后面的楼层,开始纷纷讨论理想与现实当中的差距,都认为这首诗太过于理想化。

    有的则是说作者没有常识,不知道两种树不能站在一起,还硬要做比较。

    不过,很快这个帖子就有了反对的声音。

    五十五楼:“我觉得楼主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有误。其实作者温柔,他是知道木棉和橡树很难在一起的。

    诗中那句‘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就说明了这一点。

    而温柔明知道两种树木生活在天南地北,却硬要让它们站在一起。

    实际上,他是想向大家说明:只有越过千山万水、跨越重重困难,经过考验后站在一起的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有人可能不明白,伟大在哪里?

    伟大在于:“和你站在一起。”

    不离不弃,生死契阔,我都和你在一起。难道这还不够伟大吗?

    温柔并不否认,爱情是需要妥协的,但更多的却是需要包容。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这是一种多么包容的爱!

    所以,这首诗一点也不消极,温柔也不是没有常识,更不悲观,他向我们阐述的是一种伟大的爱情,一种最为坚贞的守望,如果这都不适合孩子读,那还有什么爱情观能够引导孩子们呢?”

    三十五楼的内容发表之后,马上就被许多人点赞,很快就成了热门讨论。

    三十六楼:“原来如此,温柔是考虑到了两种植物的生长习性的,那这首诗,也太强了吧!”

    三十七楼:“跨越南北,和你站在一起,太伟大了!”

    三十八楼:“其实,现代农业的发展,橡树可以往南种植啦,不过需要人工照料才能长得伟岸。这也能够说明,木棉和橡树在一起的困难,更能突显出他们的伟大。”

    三十九楼:“我明天课堂上就讲这首诗,要让更多的孩子懂得什么叫做伟大的爱情。免得他们被那些世俗小说所污染了。”

    四十楼:“我也给我的孩子推荐去。”

    至此,整首诗的舆论顿时反转了过来,而发帖的楼主也没有再作声。

    大家对于《致橡树》的理解,也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电脑的另一端,文学院的老师冯云看着后面的帖子,心想自己的的赏析,总算扭转了舆论。

    她就是三十五楼的发帖人。

    冯云真的是太喜欢这首诗了,同时也喜欢这首诗的作者温柔,她真的很想和温柔见上一面,和她聊聊天。

    因为她觉得,温柔真的是位豁达、独立又强大的女性,能和她聊天的话,一定会受益匪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