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刘琦传 » 第二十三章 两相交兵

第二十三章 两相交兵

    又行了二日,已可见长江水阔,接天连日间,令人不禁生出感概。

    江水仍在,斯人已矣。吾曷得那乾坤之力,一扫今日寰宇?

    岸边已不似先前残破,有了村庄零落。或许是孙策将近之缘故,却也少有人影活动。

    举目远望,码头之上有几多人士矗立。

    当先一人,身骑高头大马,甲胄齐整,下颔处一寸短须硬直,双目微微凹陷,似有威仪之态。

    上得岸来,那人也不下马,只是拱手作揖,“江夏太守黄祖见过将军。”

    见其如此作态,甘宁顿时便勃然大怒,刚要上前喝骂,却被刘琦所止。

    “府君风采依旧,孤心甚慰!”

    黄祖皱了皱眉头,语气平淡,不见喜怒,“有劳将军挂怀,某愧不敢当。”

    互相引见之后,几人入了城中。

    城名卻月,周回百八十步,高六尺,因形如却月,故得名,位龟山脚下,月湖之畔。

    汉水与长江在此交汇,遂有桓帝朝戴监军于此筑城。

    此时属沙羡县治,黄祖屯守在此。

    回到太守府,招来本地乡绅,置酒高会,有歌舞相和,女姬作陪。

    欢声笑语之间,仿佛此地便是那远离了战争的世外桃源,全然不在意孙策军的即将到来。

    相视一眼,刘琦轻笑,黄祖此番之惺惺作态,不过是在向襄阳表明自己的态度。

    哪怕勇猛如孙策,吾江夏亦可凭自己的力量抗衡,就不劳将军烦神了。

    既然你等是为了救援庐江太守刘勋而来,那现在不妨便原路折返罢。

    宴席过后,黄祖开始安排布防事宜,也任由刘琦一干人等旁听。

    只见他当仁不让地坐上了府中主位,丝毫不曾推让。

    或许对于刘表,他还需要敬让三分,但刘琦却是哪般人物,也想让他屈身侍奉,不过痴心妄想。

    他再申自己的主张,“将军暂于城中安坐,且看某败此贼寇!”

    刘琦自是无不应许,只是提出想一观其风采,愿领军为之后援。

    黄祖亦是满心欢喜,他能杀孙坚,自忖也可败其子,所谓兵众粮草,不过为某奉耳。

    庐江之地,他愿领之。

    ……

    十二月八日,随着黄射领败军而回,孙策也率军入了沙羡地界。

    安下营寨,一面安抚士卒,振奋军心;一面探访黄祖虚实,借机兴兵。

    黄祖亦是相应落下阵脚,有那铁索横江,战船陈列,河道为之堵塞。

    十一日,天色刚一泛白,只有几片云朵飘荡,孙策营地已鼓声大作。

    不多时,大军尽起,连绵数十里,船只各异,横行。

    行荡寇中郎将程普作先锋,领部曲前行开路。

    另一边,黄祖也擂鼓聚将,遣艨艟,发楼船,置斗舰,行走舸。

    很快,两军相接。

    一时间,箭矢齐发,石块乱飞,兵不得进。

    程普无奈,只得退兵数里,再作计较。

    远处龟山之上,刘琦设案置席,煮茶品茗,一旁有那贾诩、刘晔作陪,身侧还有刘虎领兵护卫,不展旗号。

    “二位先生以为,当下孙讨逆该如何破局?”放下杯盏,看着两军局势,刘琦笑问道。

    山上,郁郁葱葱,露水依附,一阵风儿吹过,枝叶作响,小草轻俯。

    霎时间,东南风大起,吹动衣角,掠起发梢。

    见此,贾诩抚须,刘晔皱眉。

    “将军,是否应该提醒一下黄府君?”

    “子扬有何想法,不妨细言。”

    “将军请看!”刘晔抬手指向黄祖军阵,“黄府君所选之地,水道狭小,是以其将船只连锁,一面使船稳如平地,弓矢弩箭可速矣;一面亦可充塞河道,使船只难过。”

    “如此,有何不妥之处?”

    “若是平时,自当无事。但此时东南风急,若有一船火起,则余船无免矣。”

    刘琦哈哈一笑,“子扬多虑矣,想那黄元宗久经战阵,更曾戮孙坚,退袁术。此番之情形,或许早在其意料之中耳。”

    刘晔还欲再说,一旁的贾诩拿起杯盏笑道:“且饮!”

    果不出刘晔所料,当孙策军合一处,便有人提出,可以火攻之,乱敌阵形。

    于是,芦苇干柴齐备,并裹鱼油、硫磺等物,选士卒,置艨艟。

    孙策亲擂战鼓,百多艨艟奋激,待得里许,一齐发火。

    顿时,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

    黄祖军阵大乱,船只尽着,又被铁链锁住,无处逃生。

    四下火起,风逾急,火甚高,漫天彻地,尽皆通红一片。

    孙策大军齐发,有那行建威中郎将周瑜所部,行征虏中郎将吕范所统,亦有行奉业校尉孙权、行先登校尉韩当、行武锋校尉黄盖随军出动。

    一时之间,竞相用命,行走如飞,不避弓矢,不躲刀枪。

    不过一个时辰,黄祖溃败,逃窜无门。

    见时机已到,刘琦下令,竖旗号,响战鼓。

    霎时间,喊杀震天,甘宁领襄阳水军自侧方登场。

    令旗挥动间,弓弩并发,流矢雨集。

    孙策军在猝不及防之下,损失颇重。

    艨艟开路,走舸随后,甘宁亲冒火矢,奋勇当先。

    船只接舷,架板飞索,或执枪矛,或拿刀戈。

    久战之下的孙策大军,一时之间,望风披靡,势难阻挡。

    黄祖见状,再申军令,重整军势,督兵力战。

    此番乃生死存亡之际,由不得他不奋力反击。

    在生力军的加持之下,军中士气大振,竟隐隐有前推之象。

    孙策大怒,当即便要亲领兵士,力战甘宁。

    这时,一旁的周瑜阻道:“伯符,且先退兵,不可再战。”

    “公瑾何意?”孙策怒目圆嗔。

    “伯符,此番战损颇多,切勿再损兵力,否则江东必将生乱矣!”

    闻言,孙策顿时明白过来,收敛了心神,但仍觉怒火难平。

    于是,手指着甘宁骂道:“此等侥幸之徒,孤誓杀之!”

    拢败兵,束军士,焚烧战船,金声作响,他也不回营寨了,只顾徇江而下。

    走之前,他往山上看了一眼,也许看到了刘琦的身影。

    灭火,使船,捞人,收拢俘虏,整顿河道。

    看着远处的大火,黄祖与甘宁二人也没有追击,只是目视着他们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