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书生李道 » 第5章 张咏来访

第5章 张咏来访

    张咏(946—1015),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宋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亦称张忠定、张乖崖,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擢枢密直学士,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他的文集被命名为《张乖崖集》。北宋太宗、真宗两朝名臣,但是,他现在也是和李道一样被皇帝征发过来经营西北边地的青年才俊。今天早上在军事会议上看到李道的表现觉得此人简直是“再世诸葛”故此,有心结识。这才连夜来拜访李道下塌的驿站。李道此时正在大快朵颐地吃着一碗面条,是李道的夫人把他引进来的,两个人互相几句简单的客套话之后,张咏先开口问:“李道吃的面条为何如此奇怪?”这面条比一般的面条宽出三两倍并且搭配的肉是很少有人会用的鹿肉。这就是李夫人为李道准备的宵夜。李道回答;“我也不知道,这是我夫人做的,美味无比。”于是他们把李夫人叫来问这面到底是什么?此时,李夫人换了一身翡翠绿的裙服。散着头发,身材显得玲珑丰腴,李夫人见了两人先是行礼,然后轻声细语地说:“这叫麒麟面,是先父的独创的菜。”李道问:“我的老泰山会做菜?”李夫人答:“先父本来是一位手艺高超的庖厨,经营这一家不错的面馆本来家境富裕,可是,不久之后父亲认识了一个朋友,此人一开始还是个仗义疏财的好朋友,但是,一次他向家父借了一大笔钱,理由是他的父亲患了重病急需用钱,因为他之前伪装的太好,家里有人都没有怀疑他有祸心,于是就答应他了,可是,这钱不在少数家父也是问别人借的,谁知那两个人本就是一丘之貉,他们两个串通一气,杀了妾身父亲,占了妾身家产,为了防止被寻仇报复,还派人追杀于妾身,妾身逼不得已才去找了当时还在朝廷做官的叔叔,这途中在应天府又被歹人划伤了脸。好不容易才逃过一劫母亲又饿死途中,妾身是一路乞讨才得以活命。”

    李夫人此时是边哭边说,她倒是知道自己说了很多没有必要说的话,但是就在不久前李道刚刚回家的时候她问李道:“夫君为何这么快就回来了?”李道的回答令她喜出望外,李道答:“事情已经解决了,为夫甚是想见上娘子一见,所以,提起回来了。”她原来以为李道和她成亲只是想借着她巴结她的叔叔,可没有想到,这李道竟然是动了真情,那还不趁热打铁让他对自己心生怜悯,从而加固他要保护自己的欲望从而牢牢锁住他的心,本来这些事如果故意说出来就会过于刻意以李道的才智不看看不出来,她正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也就在此时这个不亲自来的张咏恰巧问起这“麒麟面”来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她干脆就顺着这茬往下说了,而结果也如她预先设想的那般李道和张咏两个人气的青筋暴起,咬牙切齿。李道先恢复了平静,走到李夫人的面前轻轻地用衣袖为她拭去珠泪和声细语地说:“好了,好了,夫人莫哭了,为夫知道我家夫人被欺负受委屈了,我现在军务繁忙,等我腾出手来,定叫那贼人不得好死。”说完还不顾一旁的张咏,捏了一下李夫人的脸,李夫人则又羞又恼地把李道推开,娇滴滴地说:“干什么,还有客人在呢。”张咏则十分知趣地说:“月朦胧,灯光昏暗,在下什么也没有看到。”可是,实际上整座驿站各处都是灯火通明的。后来,张咏和李道继续谈天说地,李夫人则回房休息,他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科举制,张咏问李道对科举有何见解。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2]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9-10]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等。唐朝对秀才要求特别高,结果士人很少应试秀才,不久秀才一科就废罢了。此后“秀才”遂成为对一般读书应举者的通称。明经、进士二科在唐代科举吸引了最多的考生。所以,总的来说宋朝的科举制还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的,尤其是宋朝对于“末学”的理科也比其他朝代的重视程度要高出很多,选拔的人才在综合素质方面是比较优秀的,所以,对于张咏的问题李道这样回答:“这世上不存在完美的东西,相比于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至少给了寒门学子出人头地的希望。”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年)命陈群制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流亡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此项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此标准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话虽如此,但是,这种制度完全由世家大族掌控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没有背景的寒门学子永无出头之日,所以,虽然,科举制中父亲做官和不做官的考试难度不一样,但是,最起码有出人头地的可能性了,从这个角度上说李道说的也没有错。他们聊了很久张咏才回到自己的驿站,临走时不忘嘱咐李道,他回铁崖城的时候别忘了去向寇准辞行,毕竟是上司,该有的人情世故还是要有的。李道听了他的话准备就明天向寇准辞行,毕竟,离开铁崖城太久的话自己也不放心,前几天被自己刷得团团转的那个耶律龙还一直在铁崖城附近像个幽灵一样地徘徊着,扬言要找自己复仇。他必须马上回去,解决这个麻烦。张咏辞别了李道,李道本以为他二人只是一面之缘,可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后来他们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合作关系,不过,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