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书生李道 » 第6章 拜别寇准

第6章 拜别寇准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

    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千米。

    山脉自西北至东南走向,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5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

    祁连山素有“万宝山”之称,蕴藏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矿藏,有石棉矿,黄铁矿、铬铁矿及铜、铅、锌等多种矿产,八宝山的石棉为国内稀有的“湿纺”原料。祁连山区冷湿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带,分布有大片草原、为发展牧业提供了良好场所。

    此时的祁连山脉下是这样的一番风景,浩瀚黄沙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滚滚东流,黄河岸边上落日浑圆。就在祁连山脉的附近的山脚下,有一对骑兵在狂他们分开整整齐齐地列成两列领头的是两个大约20岁的年轻人,只见这两人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棕色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大地,一时间,马蹄的声音犹如九天雷,霆震耳欲聋。战马的脚下尘土四扬。他们就是李道和寇准,昨天,李道和张咏分别之后,他就准备今天来向寇准辞行,明天会铁崖城。毕竟,耶律龙这个心腹大患还在铁崖城外徘徊,整日对铁崖城虎视眈眈。但是,没有想到寇准竟然邀请他一起出猎,李道是想马上回铁崖城的,可是,寇准执意如此,他也不好不卖领导面子,他虽然狂傲,但是,倒不至于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于是乎就这样心不甘情不愿地做了这“陪太子读书”的陪跑。狩猎结束后两个人登上了祁连山脉的某一座山峰之上,寇准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睛盯着一个方向看了很久很久,大风把他的衣服吹地随风乱摆,李道站在他左边,衣服也一样随风舞动,李道顺着寇准看去的方向看,那里是“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词,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辽太宗为父,石敬瑭为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长城就在这燕云十六州之内。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命令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北伐元朝。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攻占了元朝都城大都,至此燕云十六州被汉族政权收回,结束了数百年北方游牧政权的统治。

    寇准很久之后叹了一口气才缓缓开口道:“可恨那石敬瑭依附辽国图谋称帝,竟然厚颜无耻地将燕云十六州献给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导致长城到了辽国人手里,以至于辽国人可以肆无忌惮地入侵中原,实乃我华夏第一罪人矣。”石敬瑭是后晋高祖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太原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

    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重视李牧、周亚夫行事,隶属于后唐明宗李嗣源帐下,迎娶李嗣源之女。参与后梁朱温与晋国李克用、李存勖“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拜为河东节度使,封为赵国公,赐号“扶天启运中正功臣”,然而君臣相互猜忌。清泰三年(936年),起兵造反,坐困于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灭亡后唐,正式即位,定都汴梁,建立后晋。

    天福七年(942年),忧郁成疾,病逝,时年五十一,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于显陵(今河南宜阳县)。

    李道对寇准鞠了一躬之后对他说道:“大人放心,只要我等齐心协力。同仇敌忾,定能外灭胡贼,收复失地。”寇准闻听此言,先是仰天大笑。随后又重重地拍了拍李道的肩膀说道“好,好,好!有志者当效君也。”在做完这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事情之后,李道即刻启程回铁崖城,他在路上就开始谋划杀掉耶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