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书生李道 » 第9章 帝王之道

第9章 帝王之道

    李道和张咏在大战耶律龙之后,立刻向朝廷上书讲明情况,谁知道还是被当朝的御史大夫王钦若以擅自调动驻军和藐视朝廷为理由给弹劾了。宋朝皇帝命令他们就地接受调查并且停了他们的职。军队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他们的副将。王钦若,字定国。北宋新喻人(今新余东门王家人)。官历三朝,曾前后三次为宰相(包括一次为副宰相),脖子一长有一肉瘤,时人目为“瘿相”;他从小很聪明,会读书作文。他十八岁那年,宋太宗率军进兵太原,他作《平晋赋论》进献皇上;后为开封某门客作有一屏联曰:“龙带晚烟归洞府,雁拖和色过衡阳。”受到人们的称誉。因王若钦聪明,“智数过人”,在他为官的三十多年中,好使鬼把戏,在好些事情上表现“奸邪险伪”,时人称他为“五鬼”之一;“奸邪险伪”鬼把戏王钦若的“奸邪险伪”表现在那里?比如,有一年开封府下辖的几个县城遭了旱灾颗粒无收,当时的太子赵恒因为事出紧急的缘故没有请示宋帝结果惹怒了宋帝,王钦若就对皇帝说:“不如,再发一次赈灾粮,就说上次那次是陛下让太子先来了解灾情的。”这办法果然奏效。所有人都对宋太宗感恩戴德而彻底忘记了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太子赵恒。还有就是这次王钦若只是看出来了皇帝是想敲打敲打李道这个最近十分活跃的毛头小子,大宋想要长治久安自然离不开这些青年才俊,但是“蛟龙”难免会有不那么听话的时候。所以,当皇帝的才要时不时地敲打几下告诉他们天高地厚。王钦若当时的官职又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主要有两个职能,一个是作为丞相副手处理政事,因此有副丞相之称;另一个则是作为监察机构御史台之长,负责监督百官,尤其是丞相。其升任方式一般是丞相之位空缺,由御史大夫担任。这御史大夫说是监察百官,但是,实际上就是在皇帝想要敲打谁或者是想要杀了谁的时候给皇帝找一个好的借口罢了。而王钦若弹,劾李道和张咏不过是对皇帝的投其所好罢了。

    李道自然也是知道这些的,所以,根本也就没有在意。赋闲在家的这些天,看看书,写写字,没事的时候和李夫人玩一玩投壶好不快活。投壶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李道本人也有卷不释手的习惯。这些天有了大把时间看书倒是随了他的愿了。他此时坐在书房里阳光从窗子里照下来打在她的左脸上。他右手拿了本《孙子兵法》书桌上还放着一本《诗经》,他拿着《孙子兵法》眉头紧皱并且若有所思地逐字逐句的细细研读。李夫人从门口走进门来。李夫人是柳叶眉、樱桃口、高鼻梁、大大的眼睛闪着莹莹弱弱的光。云鬓重叠并且乌黑柔顺。面带笑容并且步步生莲。由于是在家除了几个佣人之外没有什么人,她干脆把头发散在肩上。身穿着一身绿色的轻纱裙服,身材曼妙凹凸有致。她来到李道身前面带笑容轻声细语并且恭恭敬敬的说:“夫君,吃饭了。”李道看书看得入神了没有理她,双眼紧紧盯着书上的字李夫人连连叫来她好几声他才反应过来,马上就开始吃饭。李夫人坐在他的右边也开始吃饭同时时不时地给他擦嘴。擦嘴时用力轻柔并且仔细。两口子就这样边吃边聊,李夫人最后实在忍不住问李道:“夫君,你为什么一点也不担心你被停职啊?”李道把宋帝此次停他职务的真正目的告诉了她。可是,李夫人这下子更好奇了为什么李道年纪轻轻的却如此明了官场的这些门门道道,李道微微一笑给李夫人讲起来了自己爷爷的故事。

    李道的爷爷叫李德祖,是曾经跟着宋太祖平乱建宋的众多的战将之一,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一说保州),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累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今有诗作《咏初日》传世。李道的爷爷本来就是宋太祖还在后周为将领的时候的麾下的一支军队的步兵统领。大宋刚刚建立的时候,南岭的部落首领孟公威想趁着大宋立足未稳造反自立,李道的爷爷主动请缨去平乱。

    南岭是秦始皇南征两广时期对楚国之南的的群山区域的总称(类似秦岭),后承其名,因此南岭指湖南省江西省与南方的两广(广西广东)相连的群山区域,就是长江水系(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及其周围群山。范围:西起于广西桂林市,东到江西赣州市大余县,北线是湖南邵阳市南部—永州市大部分—郴州市南部,南线是广西贺州市北部—广东清远市北部—韶关市北部。

    南岭地域远远大于五岭:南岭和它之南的岭南都是地域片区,五岭只是南岭里的知名要地,与秦汉早期重大的南下行军路线相关的五个战略驻地,被突出而称为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后来以之泛称其所在大山乃至山脉。

    南岭里的其它大山或山脉:桂林海洋山、永州九嶷山、郴州香花岭、清远市北部的起微山和大东山、韶关北部的大瑶山和蔚岭、韶关东北部跨赣州南部全南县的青云山脉(主峰在两省边界上)和龙南市的九连山(主峰靠近省界),赣州东南部的三百山(跨三省交点)等。这一带多山多水,每逢秋季江河湖海里的水又会暴涨。李德祖的部队到达时刚刚好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河水暴涨,所有人包括宋军在内都认为李德祖不会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所以孟公威压根就没有设防反而让军队休息了,结果,李德祖在这个时候下令进攻。河面上宋军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借着湍急的水流宋军很快杀到了孟公威的大本营“江陵城”。由于岭南人口稀少,所以,他为了发展农业实行了“裁军归农”的政策又没想到李德祖会在这个时候进攻,所以,江陵城内的守军少得可怜。李德祖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江陵城,生擒了孟公威。随后宋太祖让他担任了岭南安抚使,那个时候他教岭南人如何耕种,为他们架设梯田发展农业,梯田是在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梯田的宽度根据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劳力多少和经济条件而定,和灌排系统、交通道路统一规划。修筑梯田时宜保留表土,梯田修成后,配合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适当的先锋作物等农业耕作措施,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非常适合岭南这里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的情况,宋太祖还曾经因此夸赞他说;“公,真诸葛锦囊也。”他还鼓励中原人和岭南人通婚。为此他不仅请求朝廷征发更多的中原男子过来他自己更是直接明媒正娶了一位岭南女子为妻,那就是李道的奶奶刘氏。后来,他被人告发要治军不力,没有约束好部下纵容他们欺压百姓。只是不久之后,皇帝的圣旨就下来了圣旨的内容是这样的:“隋朝的皇帝没有好好地封赏名将史万岁,赏罚不分导致国家灭亡,我就不一样,我要赦免你治军不力的罪过,让你功过相抵,以此表彰你安抚岭南的功劳。”不久之后,皇帝的赏赐又下来了是良田千顷和两车黄金并且表示之前冤枉了李祖德,现在已经查明真相希望李祖德不要往心里去。之后,李祖德官复原职。但是,不久之后发生了“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被视为宽和典范。其后,宋太祖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大大强化了北宋中央集权。

    后来,“杯酒释兵权”演变为一个成语,引申为轻而易举解除将领兵权。

    之后,李祖德就解甲归田了,从此再也不问世事并且也让李道的父亲离开了军队带着李道回家了,李道或是听大人说起或是亲眼目睹这些事自然深谙其道。之后,李道的父亲又去考了科举竟然一举中第,再之后就有了现在这一切。李道说完了这些之后,李夫人豁然开朗,怪不得李道如此深谙官场之道,原来还有这样一段往事。

    之后,两夫妻又开始有说有笑地聊天,李道突然说道:“寇准大人马上要回京述职,他跟我说要我一起去,还允许我带着夫人你,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父亲是在哪里开的酒楼?”

    李夫人悲悲切切又略带不解地看着李道,然后回答:“应天府。”李夫人好奇李道问这个干嘛?就算要问不是也应该问自己愿不愿意和他同行吗?

    李道看着她说:“那好,我们一起去东京,回来的路上去一趟应天府,我帮你夺回酒楼。”

    李夫人呆呆地看着李道,眼睛里的泪光不停地打转。最后把自己倒进了李道的怀里趴在他的肩膀上不停地抽泣,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多谢夫君,多谢夫君。”如果说李夫人以前的爱有物质利益的考虑,那么,此时此刻的她则全然是发自内心的由感激之情所萌发出来的爱意。李道见她如此也不安慰由着她哭、任凭她抱。因为,他知道血海深仇可不是几句安慰的话可以起作用的,不如让她把郁结宣泄出来。

    过了一会儿,李夫人恢复了平静。吃完了饭,她收拾了碗筷从书房出去了,临走的时候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过头去对李道说:“对了,夫君刚早上陈应来过了说是有事找你,可是,你在睡觉,他就让妾身代为传话希望你今天下午可以去一趟官府。”李道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对李夫人说:“好,我知道了。”李夫人鞠躬行礼退出书房。在退出去之前她偷偷打量了一下李道,不过,李道专心看书没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