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被淘汰的边缘 » 第十三章 第二次又被财务完爆

第十三章 第二次又被财务完爆

    先说两个概念:采购和付款,和账期。

    咱说的不是采购流程,这个以后细说,先说买完东西怎么给钱。按所谓管理流程的话分三步:采购员收货,物资入库,开票付款。

    说白了就是采购员去地摊上买10个苹果,买回来交差这叫“采购收货”。这时财务能给摊主苹果付钱吗?不能...因为谁知道采购买的对不对,好不好?所以有一个叫“物资”的部门(收货质检这个问题先不提),物资部门的职责是“数一下是不是10个苹果+10个苹果里面有没有坏的”,以防采购员失职,买错了或者买少了或者买坏了...物资说没问题了,开个证明给财务说已经检查过了。然后才能给摊主付钱。另外,如果物资说,只有9个苹果,而且还有2个坏的...那么就只能付7个苹果的钱。剩下3个的问题采购你自己去和摊主解决...通常就是退货。

    现在回头看看,这么简单的步骤,折磨了我三年...

    然后再说账期这个东西很有意思,说白了就公司为了自己兜里有钱就各种耗着不给供应商钱呗(现金流和质保什么的无聊的管理概念没必要在这里写了)。从讲理的角度说,一般都这么写:供应商发货,采购方收货验收合格后,通知供应商开发票;采购方验票合格开始,不超过xx期限(比如不超过180天,或者措辞叫180天内)付款。

    纯理论上:不超过180天/或者叫180天内付款,那么我收到发票第1天就可以付,也可以拖到179天付,都合理。只是绝大部分公司都会耗到最后一天而已,现金流嘛,再次也是白吃利息嘛。

    但是我们公司的合同可有意思了:账期是180天后付款。

    好玩不?普通合同是“180天内”,我们公司的霸王条款是“180天后”...那好了...我20年后再给你钱那也叫180天后,绝对没毛病!

    回到采购办公室,我拉着几个人挨条看那个“财务说明”里列出的采购提交发票应附带的文件逐条琢磨:

    1,采购合同号:有点疑问。

    2,物资入库盘点表:这是个什么鬼?

    3,资产明细表:我采购买个东西,还需要做资产明细表?(我习惯性多写几句解释清楚,但有人说太乱...那就换个不完善但是直观的说法:采购负责买苹果和给钱,物资和财务负责把苹果放冰箱里成为资产;他们乐意放冰箱里还是放被窝里,和采购买苹果是不相关的对吧?所以付款和资产有毛线关系...)

    4,发票:这个合理。

    5,其他“财务所需的相关文件”:这条牛X...绝对的。

    齐主管,陈娟,彭洁等几个人被我叫住开会不能下班。陈娟表情很坚强,就是专注的听我说话;另外俩人能明显看出来不爽。

    我挨个问问题。

    “采购合同号是啥?”

    “框架合同号。”齐主管回答得很干脆。

    “框架合同随便找一家的我看看....”看完后我翻到合同里价格相关的那一页问他们:“你们看过合同怎么写的吗?辅材单价8000元一吨,年度采购额一万吨?”

    “每个项目的辅材用量大概是20吨,一个项目一个订单号,对吧?”

    “那你们交给财务的单子上,填的是框架合同号?不是订单号??财务不退回来才鬼!”

    不纠结框架合同的内容,每家公司都不一样,但是我这次提一个项目的辅材付款申请...这个项目采购订单20万,我把一万吨的框架合同号交上去是为什么啊啊啊啊?

    但是齐主管和彭洁异口同声的说:“一直就是这规定啊,财务必须知道这次付款是哪一个合同范围内的。”

    “而且你们这么交,财务怎么知道你们到底买了多少?你这次买了一个苹果,你交上去一筐苹果的框架合同,你们觉得合理吗?”我瞬间无语了...财务让这么交?看他们迷茫的眼神,也实在没法发火,想试图让她们明白。

    “那我们不知道...反正财务让这么交的,否则就不收。”她们也很委屈。

    我被噎得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别管财务讲不讲理,采购这几个孩子的脑子也是真够呛....“那照我说的,以后不管是采购台账还是交单子,分两列,一列是框架合同号,一列是订单号。每个订单和发票必须与订单号对应,行不?”我能看出来他们不理解,不乐意,不想做,但是也不反抗。

    下一项:“入库盘点表是啥?”

    彭洁对这个挺熟:“夏总,就是我们发货到仓库或者地方基地,基地那边会清点数量,做一个收据。然后我们把订单数量和仓库清点数量确认一致,就可以让供应商开发票了。”

    听上去合情合理,但是我的问题是:“不需要入库单吗?就是一个数量清点收据?”

    彭洁表现的特别思路清晰和理直气壮:“这就是入库单啊,仓库收货确认单。”

    “嘿,你很有我年轻时的神韵...”我噗呲一下乐出来了。因为我想到我年轻时也这样,明明不懂,但是给领导汇报时总是那么迷之自信满满。“你知道入库单的两个基本条件吗?质量+数量啊..你盘点表?点个数没错就能给钱了?不管好的坏的?...”

    彭洁缩缩脖子没再说话,我想了想也算了,今天和她们讲也讲不明白还是等以后慢慢整顿培训吧,今天先把问题解决了再说。

    “资产明细表呢?我们采购东西还要做资产明细?怎么做?”

    这又是齐主管长项了:“领导,每个订单采购回来的产品都是有价格,核算到每一件多少钱,财务要算资产和加工成本。”

    “我当然知道算成本和算资产,我的问题是采购只负责买回来,还负责算成本啊?我采购买一个苹果回来,还要负责你们在家是煮着吃还是切着吃?我就告诉你一个苹果10块钱就完事了,后面爱怎么吃就怎么吃为什么让我采购做?”

    我觉得说什么流程理论他们也不见得懂,还是用买苹果的例子直白点...但是是事实照样听不懂...反反复复就那么几句话:财务就这么要求的,要不然财务不收。就像是鲁迅麻木的祥林嫂。

    我放弃了不再说了...我要冷静...我想起来我的第一个美国人领导和我说过的一句话:工作就像开着破车去比赛,你不可能停下来修,也不能不修;所以只能使劲推着他往前跑,一边跑一边修。

    我不可能瞬间改变他们的思路,理顺公司的流程,那今天先把单子交了解决燃眉之急总可以吧:“那我的最后一个问题,财务说咱今天交的单子不符合要求,到底哪不符合呢?”

    “夏总,我早就和您说了,第三周了,财务不收单子...”齐主管委屈巴巴的说。

    原来说到底就是不想收呗?我心里已经一万头神兽呼啸而过了,挥挥手说你们先下班吧我自己再看看。躺在椅子上我闭着眼憋气,今天这一肚子在外部门受的气,在自己部门憋的气,那种掉泥坑里挣扎不动也找不到帮手的感觉真难受。

    这一天晚上我翻来覆去整夜失眠,然后凌晨五六点实在熬的难受,索性爬起来出去吃早点。我心里解不开的一个结,是我为什么要受这个气,我下一步到底应该怎么做?

    我反复的想自从我25岁之后就从来没有在部门沟通或者冲突时吃过亏,我的口头语就是开战就要必胜(前提是我也有自知之明,不占理的事我根本就不吱声):论智商论逻辑好歹我也是名牌大学研究生,论职业能力我多年外企历练多年,每次开会不论中文英文都说的头头是道,曾经在和法国总部的高管开会时都指着对方一通数落,最后用羞辱式的说“你英语太差请发音准确”做为会议结束语...怎么到民企了被什么那些小闺女黑胖子怼成这样,而且自己居然没还嘴。

    我泄愤似的对自己说:“这要在外企...我早怼死他们了,一帮low货还这么事儿B。”但是脑子里另一个声音始终在劝自己“想想你来民企的目的...怼天怼地,这多人你怼的过来吗?和气生财,和气生财...”所以,为了我挣钱的理想...要不要我也多试试类似能屈能伸啊,嬉皮笑脸啊这些以前从来不屑于去学的招式?

    转天上班,我自己拿着20份‘交发票文件’和‘付款申请文件’加财务这个交文件规定去找金部长....还带了一包果冻零食。

    “金部长,昨天快下班了咱也没多聊,确实有点急事,您今天再帮忙看看?”对着这个比我小十岁的九零后陪笑,第一次用“能屈能伸”这招,心里感觉怪怪的。

    “夏总啊,这么早啊,今天穿的够帅的啊~”小姑娘打趣我,笑眯眯的一点都不虚伪。

    我心里其实是悬着的,都做好了随时开战互怼的准备,看她这么说也有点不适应...看来是我狭隘了,大家可能都没这么记仇吧。

    “您客气您客气...您现在有空吗?对了我看公司有自动售货机所以买点零食带来,耽误您时间了咱不能白聊是吧。”至少我是一直都这么有礼貌,对谁都称呼‘您’。

    “好啊,还是昨天交发票的事吗?哎呀其实真没那么麻烦,齐主管给您讲明白了吧?”金部长笑起来其实是挺甜的,今天对我也挺客气,从旁边拉过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然后翻开我带来的单子。

    我习惯性的半靠半坐在办公桌上看金部长翻文件。都是那种直角L形的大办公桌,半边屁股和腿坐在桌子上,另一条腿踩地,这样侧身对着人说话放松和显得自然亲近,这个毛病是之前在美国公司和鬼子们学的。就在我和金部长搭茬的时候旁边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诶呦,这是谁啊,在办公室里还坐桌子上?”

    回头一看是井总拎着包来上班了,上午10点半。他走到我身边上下看看我:“原来是小夏啊,你也是个总监级的领导了,怎么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呢?那谁,来,给夏总拿个椅子过来。”他冲旁边的妹子招招手。

    我努力回忆当时唐总给我介绍的时候,这个井总是什么背景...但归根到底,不管人家是哪个背景反正我都惹不起,我是‘’敢怒不敢言’:,你们这一个一个上班迟到,办公室四仰八叉躺着玩手机的就都可以,我这天天忙得四脚朝天,靠桌子坐会就这么被损一通?

    我翻了个白眼没说话,井总看我这表情居然还严厉的补了一句:“我跟你说啊,在我们财务办公室你就规矩点...”

    “行了行了别吵吵,你这些单子我看明白了,走,咱去井总办公室说去。”这时金部长倒是站出来替我解围了,真的是那包零食的作用?

    (稍微反省一下:我是理科生,做设计工程师出身所以时不时的脑子就一根筋,之前在外企开会确实思路清晰,措辞严谨,基本跨部门吵架没吃过亏。同时有个毛病就是碰见和我有争论的人和部门我防备心太重,说话之前就下意识归类为“敌人”暗自戒备和准备迎战...我确实做不到笑脸相迎。)

    财务总的办公室明显比其他副总的办公室都大,也气派。一组U型摆放的皮沙发,金部长和我坐在中间三人位上,井总放好包,脱下西装挂好,踱着方步走过来坐在左边点了一根烟。

    金部长语速有点快,看来也是个直脾气的没什么坏心眼的人:“夏总,之前采购每次交单子都挺乱的,经过这大半年磨合也算是把规矩都定清楚了。你这个单子有三个问题:1,发票是近期开的还不到6个月,财务不收;2,没有物资盘点表;3,这个今天无所谓,因为交发票用不上,但是交付款申请时必须有,就是资产明细表你们还没做。”条例清楚,表达的也清楚,说到哪里就翻到那一页指给我看。

    井总听到这有点不耐烦:“这不早就和采购开会说清的事吗?怎么还来问这个,我知道你是刚来公司很多东西不熟,但是你不懂你可以回部门去问问啊,回去问问王志,问清楚再来。”

    我反复在提醒自己别冲动,不要逞一时之快,所以打算好好谈:“金部长,井总,我听明白了。只是觉得有几个细节想咨询一下。第一,采购收来发票是要交财务的....”

    “你等会,谁跟你说发票要交财务的?我在xx央企(挺牛逼的央企)做财务负责人这么多年,我怎么不知道有这规矩?”井总直接就把我的话打断。

    我在外企受的教育叫“学会聆听”,一定要把前因后果客观的听明白再下结论。无论是沟通还是干仗,不听明白就随便下结论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吗?退一万万万万步,听人家说话,是做人最起码的尊重吧?

    这个问题...我写这些文字的起因之一是董事长从来不听我说完,把我憋的...同样回想起来之前的一幕一幕,好像这个公司所有的人都是这毛病,从来都是武断的不听别人说话。

    “井总,咱的工作经历不同,公司流程不同,但是很多工作的道理应该是大致相同吧?发票不交财务,难道放采购手里自己手里存着吗?丢了怎么办,再说....”

    “哦,你那意思,你怕丢了所以交给财务,那财务就不会弄丢吗?你这是什么逻辑?”

    “您听我说完,财务收发票不仅是存着吧?还要验票做抵扣什么的,放在采购手里半年的意义是什么呢?去年刚从180天改成的一年,这要放头几年发票都过期啦!”我控制自己的语气,但是控制不住我想问他的‘合理’的问题。

    “什么过期不过期的,你懂财务还是我懂财务?你知道发票交给财务需要多少手续,工作量有都大吗?我告诉你,别动不动拿外企那种大帽子大道理来压人,这里是民企,我们是国企央企文化,不吃你那一套!”井总原本沙发上从放松的靠着坐抽烟的姿势,说着说着坐直了起来,用夹着烟的右手的食指中指一边点着桌子,一边训斥的口气。

    “夏总,井总说的对,每个公司流程不一样,咱公司的规定就是到了账期后采购交发票,你习惯就好了。”金部长帮腔,但起到的作用其实是在帮我吧。

    “好,金部长,那发票的事我明白了,我回去之后把到期的发票汇总到一起然后单独交给董经理这样可以吧?”

    井总白我一眼没说话,金部长同意了。

    “那咱继续,金部长,您说那个入库盘点表,因为这里边有很多物资都是直发客户的,所以我写了个呈报,领导也都批了,用客户签收单加市场总签字加我签字,来代替入库盘点表,这样应该没问题吧?”我把当时的呈报打印出来递给她。

    井总抽烟不说话,金部长看了看那份审批的呈报内容,抬头看看她的领导,又看看我:“行吧,我觉得这个没问题。”

    “那最后的一个资产清单,金部长,我觉得这是物资部和财务部的资产管理部门做的,怎么要采购提交呢?理论上我买的时候也不可能知道他是费用,是消耗品,还是资产啊?”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你刚来时间不长还不知道,你先把发票的流程理清楚,问问你们齐主管,等到提付款的时候有问题再说,行吗?”金部长可能是扭头看看井总脸色不善,所以催着我赶紧结束。

    “好,明白了。谢了。那我就先整理发票。”遇见讲理的妹子,咱也得讲理不是...再说总比对着这个不讲理的黑胖子怄气强,我也赶紧站起来标识感谢。

    “小夏,我和你说啊,我跟你们唐总也很熟,听说面试时你是个知名外企来的管理人才。但是你一定要记住了,私企,国企,外企,每个企业都是不一样的。就像之前你签字那个问题一样,你既然来了我们公司,就要踏踏实实的按我们公司的规章制度做好,明白吗?”井总的语气非常不善,我也非常不喜欢他那说话的腔调和神态,特别盛气凌人。但是客观的说,这话我听进去了,我对自己说这事确实要静下想想,千万不要经验主义害死人。

    我从财务办公室往外走的时候,金部长又补了一句:“夏总,下周封账,你下个月再交吧。”我想了想,说:“哦,好的。”

    回去之后我认怂,所有单据按照供应商+开票日期的原则重做。看着那几个主管或幸灾乐祸,或因为加班愤愤不满的表情,我安排陈娟负责...因为只有陈娟是面无表情,我说什么她都回说:“好的领导。”最终陈娟找了10几个人加班一个月整理完,我重新签字然后每月按照“到期”的原则把发票交给财务。

    屈辱不?收拾完采购余孽,签到手指流血...好不容易单子补完了,财务一句话就打回来全部重做?

    这只是开头而已,至于付款...远比这惨烈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