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被淘汰的边缘 » 第十六章 惹不起就先借力打力吧

第十六章 惹不起就先借力打力吧

    说到端正态度,在和销售部打交道这件事上我的态度是这样的:1,销售部现在不能惹;2,内部会造成和销售部矛盾的因素要及时消除...(悄悄的说,自己没本事就别去惹别人,等到有能力干他们了再说)

    所以贺主管方主管他们这样,‘对外’怼不过人家,因为自己脑子不行也干不明白,只会给领导找麻烦;‘对内’却会把她心里对销售部一肚子怨气传给下属,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这样的人不能留。

    说个小插曲,我核查辅材台账及采购价格等信息的时候(前面杀鸡那段过程),从采购角度我必然先要查“价格+供应商采购额”来判断辅材组和李主管有没有问题,而我又不可能把几十数百种辅材和加工件的图纸都翻出来挨个看报价是否合理,咋办?

    最快的方法必须是算一下辅材平均吨价(建筑行业的金属加工件工艺非常简单,工费和料钱最高也就是1:3,也就是说产品4块钱的话,原材料占3块加工费1块;不像机械行业动不动就热处理+高精度所以工费略高),如果哪家供应商的吨价高,采购占比高,那肯定就是和采购员串通,马上就可以动手了。

    这时我就找到贺主管让她把录入系统的所有采购数据按照零件号,单重,单价总价,供应商采购额等数据给我整理个明细,我觉得挺简单的,ERP导个表,一个小时的事。结果纠缠了一个多礼拜,反复三四次死活做不出来,就是告诉我:“我们没有产品单重的数据。”

    开始我还耐心的给她们讲:产品都是以零件号为基础,肯定有主辅计量单位,比如一件产品是多少公斤,或者多少平米,或者多少立方,然后再根据主辅单位结合采购单位比如一平米多少钱,一公斤多少钱,才能录入系统后面才能做资产管理,怎么可能没有重量单位?

    但是她有恃无恐的各种和我抬杠(客观的说在许多公司凡是沾上什么ERP,数据组等等工作内容都比较繁琐,所以负责此类工作的人总有一种天下就老子最懂,离了我你们谁也玩不转的心态),而且她还动不动就跟我说工作量大,又是协调销售部数据组做资产,又是协调物资部数据组做入库,她们组十几个姐妹天天加班已经撑不住了,这个要离职那个要转岗的...

    我心想:好啊,你就继续zuo,使劲zuo(一声)...

    当她又一次在部门会上说无法提供产品单件重量的时候,我当着所有人的面找了一个产品的图纸,指给她看说:“你看这个产品叫钢支撑,单件长度2米,直径10厘米,设计重量12.5公斤,对吧?”

    然后打开ERP,随便打开一张辅材收货单,搜到钢支撑这一栏,:“你看这个收货是2000根,收货总重过磅是25.3吨。用25吨除以2000根,你告诉我单重是多少?”

    ”各位,我刚来公司都知道查图纸,看数据,你们就不会吗?还是故意跟我装傻?我做加工行业快20年,你们告诉我哪儿的金属加工件是没有长宽高尺寸和预估单重的?”

    接着扭头对王志说:“这次我看主管涨薪名单咱们先等等再交吧,数据组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工作效率,我都需要再考虑和调整一下。”

    看着贺主管拉长的黑脸,我心里说:小朋友,你是打算撂挑子吓唬我吗?既然你的工作需要协调销售部和物资部的数据组,那就说明至少还有两组人和你干一样的活,你不干我找别人干去...

    那段时间他们是不是撂挑子了?或者他们敢撂挑子吗?我也不知道...我的大部分精力要去关注那些高风险问题所以根本没考虑过这些小事。这种低风险的事情...我的做法是把录入进度随时报给财务和销售(让结果部门倒逼进度),隔三差五淬他们几句给他们绷紧弦...低风险不代表放羊不管;等到一旦有了那种举手之劳就能把他们处理了的机会也别错过。

    插曲描述结束...分割线~~

    现在,就是那个举手之劳的机会了,一石三鸟。

    我是这么想的:先不追究为什么公司会有四个部门都来做零件号物料编码(设计,销售,物资,采购),肯定是因为公司短期内业务大爆发所以拆东墙补西墙这么凑出来的现状。

    仅从逻辑上:设计部出零件信息,需要的话就衔接转换物料数据,再下发生产采购,其实物料数据这事和销售部是没有什么强关联关系的。那现在既然因为这项工作造成了销售和采购的工作矛盾,我可以找销售部谈谈,把销售部的物料数据人员都转给我不就行了?

    这样一来,首先我白得十几个熟手还肯定比现在这些孩子贴心,其次消除了冗余流程(别管谁干,一个人包了总比俩人扯淡强),最后还能美其名曰“替销售部精简人员,消减后勤成本”...瞬间把销售部人均产值提升10%以上,大家都开心。

    如果有人说那我运营部不是多了十几个多余编制?当然不是啊...我拉来外援培养成自己人,正好把现在不听话的都裁掉嘛。

    事不宜迟,也很顺利,和销售部长之一的侯部长谈了不到半小时就很愉快的决定了。他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说马上去和销售副总肖总请示:销售部物资数据组的12个人包括一个胖乎乎的聂主管全都转给我(说白了他也不想平时管这么一堆不知所云的技术数据问题啊,天天玩市场拿提成多好);我承诺把销售部所需的发货和资产信息等录入工作的周期缩短到一周。

    没几天侯部长兴冲冲的给我回复:肖总同意了。哥们也很够意思,安排人做好了各种准备工作,人员异动单签字,资产(电脑等)转移单都打印好,最后和我说:“夏总,我建议你亲自拿着这些单据去找肖总做最后的签字。我们肖总特别好面子...你懂吧?”

    “明白,谢了哥们,真心感谢。”任何时候遇到这样能给一些好建议的人,都是幸运的。

    那是我第一次见肖总:下午3点,阳光灿烂的办公室布置的很雅致,假山,书画...中午还没醒酒的肖总满脸通红的和客户正在意气风发...个子不高,西装革履,笑得像瘦版的弥勒佛。

    正好,越是人多的时候不就越有面子嘛~我恭恭敬敬的走过去:“肖总,我是运营部的夏某某,您方便吗找您签个字,销售部数据组人员的异动单。”

    肖总也是第一次见我,也可能是喝多了没反应过来:“哦?你是?”

    “肖总,我是新来的运营部负责人,刚和销售部候部长商量了一下,为了提高运营部的工作效率,把销售部的数据组人员转到我那里去,这样以后从签合同到发货会更快,能确保一周内全部完成。”

    “哦哦,好啊好啊,这是好事,我这就签。”肖总和客户说句抱歉,拿起笔来就刷刷签字。

    “真的很感谢肖总和销售部同事,之前运营部人员能力不够所以总耽误事也很抱歉。这次有销售部这些精兵强将的支援,对我们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拍马屁呗...我一边说一边偷瞄那几个客户的表情,看我拍的到位不。

    肖总一边签字一边笑:“嗨,这话就见外了,咱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为了公司业务嘛。再说了这些事怎么你一个部门总监来跑单子签字啊,找个文员来就行了嘛。”

    这确实是公司特色,每个部门都有至少三四个行政后勤文员专门跑签字,也就是运营部刘娟那组人的角色:大部分都是好看的或者嘴甜的妹子。

    “肖总,这是应该的。我刚来没几天还没来得及和您汇报工作,再说了您这边把这些资深能干的员工支援给我运营部,我必须来当面表示感谢啊...您放心,以后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销售部工作,随叫随到。”时隔三年多,直到现在我打这些字的时候都依然能感受到当时心里对自己的强烈鄙视...

    总之...很顺利...

    签完字之后候部长找了个会议室领着那十几个人和我见面,11个女的1个男的。我看着这些年轻人,从精神面貌上确实比运营部的人强不少,穿衣打扮也时尚的多。看他们表情肯定是不太高兴...转部门这事放谁身上都会觉得心里不踏实,所以我必须先安抚他们,不能让他们有那种是被部门抛弃的感觉。

    “各位,首先感谢侯部长肖总让大家来支援运营部,欢迎各位加入我们部门。”

    所有人都低着头,谁都不说话。我继续:“我也是刚加入公司不久,最近了解到做物资数据这个工作很重要,但是也很麻烦很累,希望各位加入运营部之后能多提意见,咱一起看看怎么把工作简化更有效率。”

    还是没人抬头,没人说话。我接着鼓励:“听说销售部的数据组同事大部分都是加入公司的第一批元老,都很有经验,你们对现在的工作安排有什么想法吗,咱聊聊?”

    侯部长帮忙说:“大家有什么想法咱都可以聊啊,夏总人特别好,没关系的。”

    还是没人抬头,没人说话。

    我无奈...怎么来民企说啥都没人吱声呢,但是也能冷场啊?突然想到有个自己开加工厂的朋友说过一段话:“你们外企的人要学会一件事:不要试图和所有人讲道理,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们外企人那么‘层次高理解能力强’,对民企的人就要简单粗暴。比如说给你10块钱把这块砖头搬走,他就能干。你要是和他谈什么今天努力比别人多搬200块砖,明天会有更好的发展...没人听的。”

    那就来点简单粗暴的吧,我努力对他们笑了笑,稍微大了一点声音说:“我这个人也是做设计出身,说话比较直接啊。是这样,我也是刚入职一个月,开展工作的时候因为这数据的事遇到很多麻烦。”

    这时反而有人抬头看我了,我继续说:“现在的数据组包括贺主管那些人能力各方面确实不太强。所以我是这么想的,集中两组人做流程和业务整合,最终只留15个人,竞聘一个主管一个副主管的职位。竞聘上的,和留下来的人工资涨30%,其余不合格的都换掉。你们看行吗?”

    听到涨工资这三个字,终于有个别人感兴趣了,但他们更多的注意力应该是在“不合格的换掉”那句话上。终于唯一的那个小哥左右看看其他人,再看看我,说:“夏总,那现在的贺主管呢?还有,我们后来的不可能给我们涨工资吧?”

    然后还嘟囔了一句:“换掉的意思是要裁掉吗?”

    这个问题很直接,但是正是我需要的:“刚才我说的你们听明白了吧,我也刚来公司,谁也不认识。而且我是外企来的,谁能给我干好活那谁就是我一定重用的人,干的不好的我也没必要留。我个人意见啊,纯个人意见...你们这些元老的能力肯定比运营部的强点吧?最后我肯定会安排公开竞聘主管,你要不要来试试证明一下自己啊?”我努力挤出和蔼的笑脸,对这个小哥说。

    “我就不试了,我们聂主管能力比我强多了。我还是对涨工资感兴趣。”小伙子讪笑。

    旁边聂主管是个胖妹子,我还得特别的鼓励她:“聂主管,这次运营部整体调薪计划主管是涨1000块钱,你来试试吧?”

    ...

    还是沉默...

    无论如何,我必须向他们传达我要拉拢他们,我看好他们的意愿。即使这消息被传出去让现在贺主管和现有人员知道,我也选择这么做...我这个人赌性重,我的逻辑很简单:保持现状没有意义,拉拢新人至少还有一丝希望,而且再怎么谁爽谁不爽,也不会比现在更差吧?

    ...

    数据组的工作过于繁琐,而且由于集团的原因不得不被拆成好几个步骤,乱的很...细节就不说了。

    后来结果还算好,两个月后顺利过渡完毕。贺主管托关系调去了物资部做数据整理,是运营部的下序(我觉得是好事,我还真希望她记仇卡我...因为这样能帮我去逼着新团队干活别出错),销售部和运营部两个数据团队顺利融合,聂主管涨薪,那个貌似机灵的小哥晋升为组长...原运营部数据组大部分人也都留下了并没有裁掉也没有人闹事...这是后话。

    只是把数据组整顺了之后,和外协管理,和设计部生产部的矛盾就避无可避的走到了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