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第八章 给浩然二叔家拜年

第八章 给浩然二叔家拜年

    每年兄弟聚会,就浩然二爷家最热闹,国公爷浩瀚初二要带一大家子给岳父英国公家拜年,大儿媳亲家显王府在藩地,不在京中,彼此离得太远,初三是去二儿媳亲家硕国公府拜年,初四初五,三兄弟家都要给李氏在京的叔伯府拜年,等到大年初六,国公爷才能带孩子去老二浩然家里给兄弟拜年回礼。因浩瀚家的拜年日程是定好的,所以三房浩荡也提前说了和大哥一样,会在初六这天到二哥家里拜年,到时候三兄弟家就可以再整齐聚一聚,所以到了初六这天,三兄弟家又齐聚二爷府。

    二爷和薛姨娘的小儿子长远刚翻过年也是四岁,比雅俗小两个月,庶女雅清八岁,三个小的都能玩到一起。雅清一见到雅俗,就主动过去牵妹妹的小手,跟大伯母说要带她一起到屋里玩,陈夫人欣然答应。

    说来也怪,长远人小,平常不能够出门,更不易见到雅俗,今年浩瀚来二弟家拜年,雅俗也长到四岁了,小孩子好玩,需要玩伴,二叔见状,就叫和雅俗同龄的长远去跟雅俗姐姐一块儿玩。长远听父亲这么说,立马把自己坐的垫了鹅毛软垫的小竹椅搬给雅俗姐姐坐,雅俗也老实不客气的坐了,弄得俩小娃娃熟的很一样,这一幕看的众人都很惊喜。

    浩然见儿子表现机灵,就笑着大大夸奖了一番:“长远真懂事,都没给你爹我搬过椅子,这么一大家人怕还没谁享过你的福,怎么今天突然就知道孝敬姐姐,看来雅俗比二叔有威望,不错,远儿,以后无论在哪儿见到雅俗姐姐,都要这么礼仪周全,知道吗?”一席话说的众人大笑,长远也笑着答应爹爹。

    陈夫人不喜欢薛姨娘一副慵懒漫不经心的样子,但不表现出来。秦夫人更不喜欢薛姨娘,但是看在二爷的面上,也从未表现出来,在秦夫人眼里,薛姨娘可不如她看起来的那么温柔和善,要是不厉害,怎会叫出身侯门,文武双全,且治家理事一把好手的二嫂婉言被生生压住多年,怎会把个在宦海修炼的精明如狐的二哥浩然迷的不顾礼数,二哥和二嫂夫妻离心,少不了薛姨娘的功劳。

    薛姨娘肤白貌美,细长眉头,水杏般的眼睛,体态丰满,很漂亮的女子,看起来也温柔亲厚,若去大哥三弟家里,二爷带妻不带妾,众人也见不到薛姨娘,但今天是在二爷家拜年,所以就都聚在一起了。

    薛姨娘的孩子也是二爷的孩子,陈夫人虽不怎么喜欢薛姨娘,但是看几个庶出的侄子侄女跟嫡出的一样重,雅俗和她们玩一起,陈夫人只有喜欢的份。

    二爷最小的女儿是贾夫人所出,叫雅慕,这个女儿出生时有些难产,所以父母都宠爱的心肝宝贝一样,现年刚到三岁,说话还不利落,小孩子来大人面前也有模有样的不怕人,可就是一身病态,行动缓慢,路都走不好,没法和哥哥姐姐一起玩,仆妇抱着也丝毫不敢松手。二爷似是很钟爱这个女儿,非常顺手的从仆妇手里接过孩子,抱在自己怀里,一看就是经常抱着的。

    闲谈中,众人又从二爷口中得知雅颂的婚期将近,雅颂的婚事在及笄之前就说定了温靖侯世子,因二爷夫妇想等长久大婚后再让雅颂出嫁,所以就耽搁了一年。去年长久成婚后,早已备办万全的温靖侯府就越发急着催。大家都知温靖侯侯府显赫,侯爷为人正派,世子也上进,纷纷恭喜。

    在老李家在京的族亲中,几乎无人不真心喜欢雅颂,她身上没有任何骄矜,知道维护家族团结,善待庶出弟弟妹妹,也给姨娘体面,任何情况下都对尊长敬重,手足友爱,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在贾夫人的几个孩子里,性格是最和顺的。

    三兄弟家子整齐聚会,时间宽裕,少不了看戏宴饮,二爷府早就准备上了,吩咐厨房里备饭,大家一起先到花厅里看几出戏,吃吃茶点。

    三家父母家长坐在靠近戏台最前面,二爷坚持让大哥大嫂做中间,自己家居左,老三家居右,孩子按齿序可随意些,几个小的根本就坐不住。

    二爷清楚大嫂的喜好,浩瀚夫妇这一桌摆着的点心都是二爷亲自吩咐的,茯苓百果糕、奶油蟹黄酥、玫瑰鲜花饼、牛乳芙蓉卷,一色莹润的永乐甜白釉刻花圆盘盛放,不但点心是陈夫人最爱吃的,连盘子的选配也是陈夫人最喜欢的。因还未到龙井新茶上市的时节,府里就用洞庭君山茶代替,元代流传下来的卵白釉暗刻五彩花戗金盖碗里,用最新的雨水煮开,沏出浓浓的茶香,洞庭君山比之龙井色味相同,只是色更绿茶更宽而已,因为产量极少,很少喝到,陈夫人尤其喜欢。

    台上先演了两出很热闹的戏,大家看着聊着甚是自在,后来唱的告一段落了,众人就想着再点出什么戏好,一时还没说定,三房秦夫人看了大嫂的衣服好几眼,忍不住就说:“大嫂,你的衣服我看着觉得真漂亮,这银狐皮可比貂好看多了。”

    陈夫人笑着还没说上,三爷接口就问:“大嫂,你的衣服在哪定做的?”然后低头对秦氏说:“我也给你定做一件,咱们换个颜色。”话说的旁边都听见了,国公爷也微笑着歪头看旁边的老三两口子。

    陈夫人就对三爷那边笑着说:“回头我让你大哥告诉你,这会儿怕三弟妹知道了,你的好意白费。”大家都笑了。

    浩瀚歪过身笑问妻子:“茶我喝着不错,你觉得好么?”

    陈夫人喜的说好,又对旁边桌子的二叔笑着打趣说:“二叔家不但茶好,点心也好,就怕这会儿吃饱了,回头吃不下饭了。”

    二爷笑答说:“那嫂子你要斟酌一下了,中午有新得的榛鸡,平日里难吃到,今天要不是为了你们来,换作旁人,我还舍不得拿出来。”

    陈夫人听了笑着没接话,大爷三爷都说中午有口福喽,一时间也其乐融融。

    因为大家都没想好再点什么,大伯父就叫孩子们先点,刚刚的戏太热闹了,现在诸人耳朵也累,几个大孩子都推脱,这时候雅贤说要点,下人们就把戏本子递过去,雅贤不喜欢热闹戏文,刚才怕都不对她胃口,所以大家也都看着她要点什么,雅贤点了一出梁祝里的《十八相送》,众伯叔兄弟一听,觉得可以,马上就叫台上演唱起来。

    戏班子好,听旋律,看词谱都是一等一的无可挑剔,陈夫人顿时就听住了,三爷夫妻听的极是动情,秦夫人眉梢眼角都跟着节拍走。

    台上的戏唱着唱着,许是唱到了有心人的心里,不知贾夫人想到了什么,越发眼眶含泪,就是眼泪下不来。陈夫人一眼瞥见后,都一愣。二爷也发现了,顿时觉得妻子简直不像话,明明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子,这几年越发望月啼哭,见花流泪的扮柔弱,今天好好听个戏,这又是怎么了?二爷有点看不下去了,只能把头转一边不看,然后唤薛姨娘过来给大家添茶。

    这招真灵,贾夫人好不容易酝酿的眼泪瞬间就憋回去了,只剩下干瞪眼,二爷看到这里心里总算舒坦些。薛姨娘笑容满面的上前帮众人添滚水,众人都向她微笑表示客气,但贾夫人脸上却不怎么好看。

    薛姨娘把茶添完后,交过茶壶,正要回到靠边的座位上,一不小心脚下一软,差点摔倒了。

    二爷看见就起身过去关心两句,顺手扶薛姨娘坐下,叫丫鬟好生伺候。

    陈夫人一看薛姨娘这一身懒懒散散的柔弱身子骨,就觉得这人平日里定是只会吃喝睡,刚刚众人兴致又被打断,因此不喜,心里暗暗不爽薛姨娘不周到,都这时候了怎么还没睡醒?

    秦夫人瞧见了,顿时愀然不乐,觉得这薛姨娘是惺惺作态,目的就是为了博得二哥关怀,挑拨二哥和二嫂的关系,因此心里怒道:“一点上不得台面,茶都倒好了怎么还摔一跤,二哥摸你两下就舒服了?”

    贾夫人生气了半天,心里痛骂二爷道:“还真关心你小妾呵,看你这副猴急的样子,定是昨晚把你的小妾睡散了骨头才会如此,她是怎么伺候你这老小子的腰的?今天这么一身软骨头,连个茶都倒不好,就只有榻上本事。”

    二爷回到夫人身边时,知道老婆面色不善,也不看她。

    中午吃饭二爷大是豪气,仆从上齐满大桌的精致菜肴后,又用釉里红盖盅盛来燕窝供大家品尝,贾夫人介绍说:“夫君刚得了三只野山鸡,炖汤最鲜美,便想到了与燕窝来配,燕窝是至清至文之物,做菜一点油腻武物都不能沾,这野鸡汤炖熟后去尽油,配以上好的金华火腿汤调味,再添入一斤燕窝来炖,滋味最是鲜纯清爽。”

    众人听得纷纷惊叹,连赞用心破费,二叔太客气了。对在座的来说,燕窝都是家常吃的,知道燕窝若作菜品烹饪,不但要至清至纯,普通菜品每次配入必不少于三两,否则不如不吃,菜上加一点燕窝丝作浇头,等同为了让别人看到而吃,无味无趣,也不是真正富贵人家的吃法。今日大家聚宴做大菜,若吃燕窝当费斤余,配上纯野鸡汤和火腿,佐以少许香菌丝,味道纯正无比,可谓人间至味。二叔如此盛情,众人自不能辜负。

    压轴的榛鸡做了汤,榛鸡乃世间极品美食,肉嫩鲜香,贵族宴席上也难见到,众人吃的满口赞赏。

    长辈们一大桌,孩子们几大桌,薛姨娘和几个体面的仆妇丫鬟坐一桌,二爷见薛姨娘不能与自己同桌心有怜惜。贾夫人见二爷偏头瞧薛姨娘,不管他心里想什么,立刻先发制人,不停的给夫君夹菜,夹了满满一碟子,还起身盛了一大碗榛鸡汤放到夫君面前叫夫君喝,不只是叫夫君多吃喝,还重复说这些平日吃不到,弄得跟二老爷吃不起一样。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知道贾夫人为何如此,就都当没看见,不去管他,各自专心吃喝就是。二老爷被气的板着脸不好发作,胸膛一起一伏。

    从老二家吃过午饭回来,陈夫人路上坐在车里就不说话,今天说了好多话,又笑了大半日,有些累了,浩瀚就把妻子搂怀里,也没说什么。

    陈夫人回府突发奇想,叫下人铺纸设墨,在书案上展开一张大宣纸,陈夫人喜欢临摹宋徽宗的瘦金体,写的颇有自成一家的风范,也是因为国公爷浩瀚喜欢书法,陈夫人为了闲时陪夫君一起练习,写着写着也就写上了。

    陈夫人略微思索,随即落笔,直接把十八相送的戏文一字不漏的写了一遍,写完后大声夸奖自己记性真好,听一遍就全记住了,好似以前听过的都不算一样。

    伺候陈夫人的云深、潋滟、并蒂、相映等十位一等丫鬟旁边听见,顿时从善如流,集体奉承道:“夫人真是过目不忘,聪慧过人。”

    国公爷浩瀚进屋听见后,脚下晃了晃,几乎要歪倒,旋即回过神来,立刻文思泉涌滔滔不绝的拍起夫人马屁来。

    新春过后孩子又有新故事,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