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第三十五章 秋游登高再遇熟人

第三十五章 秋游登高再遇熟人

    春天踏青的那次见面,两家几个孩子连彼此的名字都没问,李府几个孩子就是觉得玩的很开心,事情一过,很快也就忘了,回家后各自该上家塾的上家塾,该练剑术的练剑术,除了当日跟着的仆从回去把遇到的事向老爷回禀清楚,也就没什么了。

    春去秋来,时光过的飞快,半年的时间里,长生顺利通过了府试和院试,获得了秀才功名,几个小一点的孩子的身体也都长高的明显。

    重阳节间,天气极为温暖舒适,秋高气爽,天青云淡,这一日,小姐弟几个聚在一起,又想出了新玩法,春天可以踏青,秋天不妨去登高。因这几个孩子一年到头都安分听话,认真做功课,学音乐针线,所以这个想法被提出来时,也就顺利通过了。

    几个孩子本以为还要和父母磨一磨,没成想爹娘答应的这么干脆,想着又可以出去玩,几个激动的不能自已。孩子们之前没登过山,只知道书里说的泰山华山什么的,所以几个就在一起豪迈的商议着登泰山大计,父母听的是哭笑不得。

    为了能让几个孩子在一日内完成“登山大计”,而且要早去早回,不耽误课业,浩然二爷在和大哥通气之后,亲自给孩子们选了一个登山地点,就在京郊找个不太高,而且植被景色十分好看的小山丘用来“登山”,浩然亲自带人骑马去看了,大人徒步登上去只在半个时辰以内,小孩子就是慢点,也只要半个时辰多一些,想着雅慕虽然身体弱些,但有哥哥姐姐做榜样,也不会累到放弃,而且山丘上面没有什么大树,都是些山花矮子植被,登上去视野特别开阔,所以就把登山地点定在这里了。

    因为就是个小山丘,根本没名字,当二老爷回来后,几个孩子围着浩然二老爷问登哪座山,浩然记得山上遍地菊花,香味清雅,于是就对孩子们说是登“菊花山”,几个小孩听的开心极了,于是立马各自回屋准备起来。

    登山是个体力活,可不能像踏青那般打扮了,一切都要拣轻省的装束来。

    登山之日,雅俗把头发梳成两簇细辫,盘成双丫髻,每丫各戴着一枚珍珠。身穿一套欧碧色白鹤菊花纹织金缎束腰袄裙,衣锦牡丹图案淡雅,织金灿烂奢华,剪裁手工精细,穿在身上合身得体。腰间束一条白玉环五彩蝴蝶鸾宫绦,小小年纪颇有一股风华绝代的气质。脖子上戴着一个精致正圆的赤金嵌红宝石项圈,金色足赤,宝石明艳,前垂于阗白玉辟邪,辟邪下坠一块掌心大的赤金雕缠枝牡丹纹如意锁,锁心镶一枚莹润明净的双螭龙于阗羊脂白玉雕佩,并三颗白玉坠脚,整个圈锁可谓一件罕见珍奇的首饰。

    仆从套上马车,带足香茶糕点,果菜吃食,便一起送雅俗去浩然府里与浩然家的姑娘少爷会合,当然,雅俗依旧带上江南一起,现在主仆俩可谓是形影不离。

    到了浩然府邸,雅慕、雅清和长远也都收拾好了。雅慕穿着一身红绫束腰袄裙,头上用红头绳扎着小双丫,双丫也是由根根细细的小辫编好的,这么扎就是怕头发会散,眉间点着一颗胭脂痣,脖子上也戴着一个精致的赤金项圈,现在看着不似年初那么瘦弱了,也是极其清秀俊美的孩子。

    雅清身穿一套菘蓝地苏缎绣花束腰袄裙,腰间束着一条红绿二色的蝴蝶宫绦,头上梳着轻便的堕马髻,簪一支赤金蝴蝶簪,全身无多余配饰,看着亭亭玉立般的可爱。

    长远听说登山要穿轻省装束,不知哪里弄了一身青布短衣穿,看着就像要下地干活的人似的,当时姐妹三个看着长远就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也说不上来,结果被从后面来的二老爷和贾夫人看见了,贾夫人急忙为长远换上一身月白色锦缎的交领束腰小长袍,头上依旧是绸子扎的个小布包,周围留着一圈小碎发,看着唇红齿白,很是机灵可爱。

    浩然二爷见儿子换好后,就问那身青布短衣哪里来的,问仆人刚刚都说不知道,府里也压根就没有这样的衣服啊,长远见爹问,只得老实回答,是他前些日子随仆从逛街买零食的时候,看见街上有个小贩的儿子身上穿着这衣服,就背着仆人拿零花钱偷偷从那位小男孩身上买下来的,一直藏在柜子里,估计私底下还怕偷着穿了穿,难怪长远最近说不知道在哪里能买到小锄头玩。

    “胡闹!”浩然二爷听儿子一说完,就忍不住大声斥责道,不过脸上是带着很细微的笑容的,但是怒气明显,几个孩子顿时都吓的不敢说话。

    贾夫人一看连忙圆场,劝劝老爷,哄哄孩子。浩然二老爷觉得这事太丢人了,要不是这几年自己脾气变好了,就今天这事,换在以前,非得叫长远下田割两趟稻子才行,管他才几岁呢,虽然浩然自己没种过田,但这不妨碍二老爷教育孩子们要了解干农活的幸苦,所以都要给老爹我好好读书。

    被爹训斥完过后的三个孩子都有点惴惴不安,生怕父亲把今天的登山给取消了。贾夫人吩咐仆人把早起厨房里才备好的茶点吃食都带上,路上照顾好小姐公子,然后叫几个孩子不要耽误时间,赶紧都出门去,玩好了记得早点回来,不要叫爹娘担心等等,几个孩子都小心顾着礼数出了门,等一上了车,就自由欢快起来了。

    虽然车马一路疾行颠簸,但孩子们每个心里都是很兴奋的,等到了浩然说的“菊花山”,每个孩子都忙不迭的上去,因为浩然之前嘱咐过三个大一点的,记得关照雅慕,所以都没跑太快,雅慕一路愉快激动,也没掉队,众人欢欢乐乐的上了山。

    这次不像上去公家园林,是在郊外,因此带了两大拨护卫,留一队护卫在山下用饭看车马行李,到必要的时候就上山接人,其余的嬷嬷护卫一起上山,不但要照顾好小主子,不能摔着碰着,还要把吃喝食物用具一起带上山,好在仆从人多,每个人也就拿那么一包东西或者背一个物件就行,都不累。

    几个孩子一路向前,也就半个时辰就到了山丘顶,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加之矮子植被不挡视线,远近风景尽收眼底,漫山遍野的菊花竞相开放,吸一口香气都觉得精气焕发,只是秋天山花引不来蜂飞蝶舞,但却别有一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韵味在里头。

    天天呆在高门大院里的孩子,看到眼下这番令人如痴如醉的景色,何止是兴奋,只是此情此景,几个孩子不会赋诗一首,不过想到会背的诗不少,那就从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开始,几个小孩子立刻背起“菊花”诗来,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商隐和元稹的《菊花》,就连李清照的《醉花阴》都想到了。

    这背诗有时候也要靠一种氛围,可能一首诗你想到开头,他想到中间,偶尔想不出来的经过别人一提醒,就能差不多全背出来了,忽然哪一句说串了,你想想我想想,也能最后想对,众人集思广益,突然这文化氛围就上来了,小孩子之间再有一个不服输的比较心理,学习也是非常快的,雅俗记得的诗最熟最多,背的大有夺魁气势。

    仆从们一上来就见几个孩子快乐的玩,于是连忙放好铺席矮桌,摆上点心,那边几个生起小炉子,把茶水先热上,又把午饭菜赶紧预备着热,一通麻利的忙活,很快就茶点齐备,饭菜将熟了。

    几个孩子背诗背的差不多了,就过来吃茶点,不过离吃饭还有一会儿,于是吃过茶点几个就接着玩,看到菊花品类繁多,五颜六色的,于是就拣好看的摘起来,准备带回家。

    嬷嬷护卫们一旁守着主子,也趁机休息会儿。

    正当孩子们玩的开心时,突然雅俗四人看见山丘那边有熟人,是上回踏青时在湖上遇到的那位公子,只是李府几个孩子目前还不知道他是广平侯世子柴靖宇,柴靖宇也笑着看向雅俗。

    看样子这家也是过来秋游登高的,这座小山丘顶上比较空旷,柴府的家丁离李府的人有一段距离,在那边也是准备着为小主子忙午饭的,不过与李府不一样的是,柴府是带了不少腌制好的鸽鸟和大量切好的鹿羊肉过来,备有酱料,就地生火架上铁架子,准备做烤鸟鸽和烤鹿羊吃,李府这边几个孩子瞬间就被吸引了。

    这样率性自在的吃法,对几个生活时刻都得讲着规矩的孩子,还没机会尝试过,家里吃烤肉,都是烤熟了,切好摆盘,再端上来用筷子吃的,至于怎么烤的,几个孩子都没见到过过程。今天这里先不管好不好吃了,就这个烤法,李府的几个孩子就想试试,再说看着烤出来的样子应该是很好吃的。

    柴靖宇见小弟弟小妹妹们都看着自己这边,于是就起身来李府这边打个招呼,随身只带了一个小书童,其余家仆都在原地看着等。当柴靖宇走过来时,李府的护卫互相看看后,便没有围上去,只是领头的冯嬷嬷站到小主子身边,准备时刻劝着规矩。

    柴靖宇笑着问候几位“老熟人”,并邀请她们和自己一起吃烤肉,冯嬷嬷正要回绝,谁知几个小孩子满口答应,冯嬷嬷不管了,不能依着孩子,于是断然回绝,不过春游时见过一次,又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万一东西有问题呢。

    冯嬷嬷一示意,其他的嬷嬷和大丫鬟就全过来劝哄,护卫们也都围了上来,无奈几个孩子就是闹着要随这位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公子过去,一时场面就乱了。

    柴府的人见公子面前来那么多人,于是掌事的连忙来了几个,大约是准备接公子回去。李府家仆顿时都警觉起来。

    柴府来公子身边的管家颇有见识,对李府的冯嬷嬷直接报上家门:“在下是广平侯府上的管事,这位是我们侯爷的爱子,今日公子登高秋游,若刚才对贵府的千金公子有所打扰,还请大妹子见谅。”说着拱手见礼,十分客气。其实谦卑的话也没必要说,毕竟广平侯府的管家身份在这,其实这位大管事心里十分清楚对方是什么人,就连哪位是国公爷千金,哪位是浩然二爷的嫡出闺女都认得出。

    并非妇道人家没见识,实是对方别有居心,冯嬷嬷一听对方是广平侯府的也就大概清楚身份了,但会不会是冒充呢,还是小心为好,于是准备打发对方走,不能让姑娘少爷过去。谁知对方管家看出来冯嬷嬷心思,不等李府的人说话,立刻量出侯府腰牌信物,请对方求证。

    成国公府的嬷嬷和护卫们都颇有见识,这些物件和背后所刻的印章暗记都认得,几个人互相看看确信过,明白对方是广平侯府的人无疑。管事嬷嬷归还信物后笑说:“原来是世交人家,请公子和管家见谅,我们是成国公两府的家仆,今日府里小姐公子也是出来登高游玩的,小姐公子年幼,若是打扰到贵府公子,还请海涵,我们这里已经为小姐公子备好午膳,实在不好意思叨扰贵府,辜负柴公子的一番好意了。”就是拒绝。

    大管家不愿意公子失望,忙赔笑道:“大妹子这么说就见外了,李国公府与我们柴侯府素有交往,凭几代国公爷和侯爷在朝的交情,都算得上是异性手足兄弟,如今国公爷兄弟与我们侯爷几兄弟更是情谊深厚,如兄弟般亲切,这小主子们在一起出个饭,哪里算打扰,便是国公爷和侯爷都在这儿,也不说两家见外的话。”

    成国公与广平侯府有往来,但是交情没怎么深,这位管家说的夸张了,再就是想暗示他们一群下人别当主子的家,嬷嬷和护卫们当然听的明白,不过冯嬷嬷可不吃这一套,下人当不了主子的家,也轮不到你们柴府的外人来当咱们李府人的家,正准备要拒说,谁知雅俗接口了,对自家领头的嬷嬷说:“冯嬷嬷,如果你不想让我们过去,我们可以把烤肉拿过来吃。”

    难得雅俗做出让步,雅俗说完后,其他几姐弟就都表示同意。柴府管家立刻就坡下驴,连连答应,回头就吩咐把已经烤好的鹿羊肉都端过来,还很客气的请李府家仆都一起尝尝,毕竟有那么多。

    事已至此,毕竟人家是广平侯府,面前站着的还是世子爷,不能太不给情面,冯嬷嬷和其他一众嬷嬷护卫们也只好答应,几位千金公子和柴靖宇在一起吃的很开心,柴府的管事们也都退回原来的地方,只留下世子和贴身侍从在李府这边,自始至终,李府的家仆没吃过一口柴府的东西,就一直牢牢的看住小姐公子。

    小孩子吃到好吃的烤肉,尤其是酱料的味道很是特别,应该是秘制的配方,都十分喜欢,这一次柴公子不但和小弟弟小妹妹们介绍了自己,还问清了几个人的名字,都读什么书,爱吃什么一大堆的,几个孩子也都如实回答,边吃边在一起有说有笑,谈天说地,谈古论今,简直相见恨晚。

    等最后都吃好收拾完了,各家仆从也要照顾主子下山回府。直到这时,两府的仆从才到一起笑颜告别,不管今日管事的爽不爽,小孩子今天是玩的太爽了。靖宇也如愿以偿的和雅俗聊了一场,并知道了雅俗的不少喜好。下山的时候,李府几位公子千金包括江南,个个都采满山花,唱着歌儿,愉快的下山回家,靖宇也一路欢乐小跑上车。

    未知这次秋游是否是巧合,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