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四海贼 » 第6章 购买陆家滩

第6章 购买陆家滩

    李四海和张英乘着竹筏,在经过了一片沙洲以后,停靠在了吴河边。这片沙洲长度有两里,最宽的地方有一里。目测应该有三百亩大小,如果发洪水,估计只有几十亩露出水面。

    两个人一起进入了徐家庄,很快就来到了张英的舅舅家。张英跟舅舅见面以后,自然是好一番哭诉。毕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那种血缘关系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张英的舅舅叫徐良才,身高足有一米八五,国字脸,一派长者气势。等到甥舅两个互诉衷肠以后,李四海也上前见礼。徐良才听说两个人已经成为了结义兄弟,显得很是热情,马上让人准备酒宴款待。

    酒过三巡,徐良才开始询问两个人的来意。毕竟是十几年不见,人家也许是来投靠,也许是来求帮,也许只是过来走亲戚。张英没有什么心机,于是就把父亲出去未回,母亲变卖家产还债,最后被逼自杀的事情说了。

    李四海感觉到徐良才的脸色不对,貌似是听到张英家道中落,对张英有些冷淡的意思。他前世活了几十年,什么没有见过,估计他是感觉这个外甥已经成了拖油瓶,害怕外甥求帮。

    李四海眼珠转动,害怕张英继续说下去会暴露了去过东海的事情,于是就接过话题道:舅舅,大哥这些年一个人真的很不容易,自从干娘去世了以后,他只能去给人做工还债,还跟人一起去贩私经营。

    前段时间我带着老仆去吴州府那边游历,结果遇到水匪,差点送了性命。还好大哥带人救了我,我们两个人一见如故,因此结为了异性兄弟。这段时间我们做了几单生意,也赚了一些银钱,听说这边土地便宜,因此我们过来想要置办一些家业。

    徐良才听到了两个人想要过来置办一些产业,又开始变得热络起来。想要置办产业,肯定是需要中人的,而做为中人自然是需要些好处。李四海仔细跟徐良才询问了这边的地价,跟以前了解的差不多。一套茅草房就需要十几两,一亩水田十几两,一亩旱田折半,一亩荒地再折半,河滩的土地没人要,给钱就卖。

    这边方圆十几里的土地,都是陆家的产业。一般想要买荒地的话,都要跟陆家去买。如果想要买熟地,可以选择跟私人交易,不过也要去陆家里过户。这边土地交易除了要付茶水钱,还要付土地税。

    这里的土地属于屯田,不用给官府纳粮,不过房产土地需要给守备府缴纳捐税。虽然比给官府纳粮还高了一些,不过却不用漕运去京师,相当于比民田更划算。陆家里还代收捐税,只要送到陆家里就好了。陆家跟世袭守备是世代的姻亲,关系铁的不得了。

    陆家历代家主都比较仁厚,收取的捐税并不高。陆家里早已经达到了镇的级别,不过陆家讲究韬光养晦,不愿意招摇,所以一直是自称陆家里。所有的户籍和土地交易都归陆家管,只要这边办好了,送到守备府就能生效。

    李四海听完徐良才说完这些,心里面就有谱了。徐良才询问李四海想要买什么样的土地,需要买多少。李四海也没有瞒他,就直说想要买下那片沙洲。

    徐良才面露难色的说道:那片土地的确是不小,不过那里经常会有水患,以前有人还租用过那里,不过一场大水以后颗粒无收,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愿意要那里了。贤侄,你不如换一块地方,我不能看着你拿钱打水漂。

    李四海说道:舅舅,我在家里不过是幼子,以后也继承不了多少的家业,又不能动用大笔银钱,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其实我也想买几百亩好地,不过手里没有那么多钱而已。如果我只想买十几亩水田,或者几十亩荒地,我老家就有,何必跑来这边。

    我准备买下土地以后,回去跟老爹要一笔钱,修筑一条堤坝出来。如果我买十几亩几十亩地,老爹肯定不会给我钱用,只有地多才能要出来。何况如果只有十几亩几十亩地,我也不值得千里迢迢跑过来种地收租,还不够我过来的开销钱。只有几百亩土地,才算得上是产业,也值得我在这边长期经营。

    李四海简直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把一旁的张英听的是目瞪口呆。心里面暗暗的说:以后尽量不要跟他动心眼,把你卖了你还要帮他数钱。

    最后徐良才也没有说动李四海换买别的地,只好无奈的答应了。徐良才的心里面暗叹了一声,几百亩的陆家滩也未必有几十亩荒地价钱高,看起来这次茶水钱没有多少啊!

    聊到了最后李四海才跟徐良才说,上次遇到水匪把路引弄丢了,希望一次能够都补上。而且在他买下土地以后,还要把户口落在这里。这些都是小事,花不了几个钱,徐良才痛快的答应了。毕竟外甥也要办路引和户籍,索性一起办了好了。

    李四海敲定这些事情以后,从怀里取出五两银子,递给了徐良才。请人家办事肯定是要给好处的,要不以后人情就没了。本来只要给个一二两意思意思就行了,不过既然是交朋友,就不能太小气了。小气的人只能办小气的事情,也就是说你办不了大事。

    徐良才自然是见过世面的人,五两银子说实话他也不在乎。不过以前一直跟碎银阶层打交道,现在突然换了银锭阶层,顿时感觉不一样了。以前去给人跑次腿,只能得到碎银几钱,最多不过一二两,一次能得到五两还是第一次。他马上感觉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身上也有劲了。

    第二天,一行人就去了陆家里那边办事。江南的牲畜很少,小村里也没有轿子,镖局走镖水路都是用小船,陆路都是鸡公车,只有几里路,大家自然是只能腿儿着去了。两地也是有水路的,不过徐家庄只有一条小船,还去江海县走镖了,所以只能走路。

    大家到了里正家,见过了礼以后,徐良才先说了李四海买地的事情,然后又说了遗失了路引和申请落户的事情。这些事情在他们看来很大,在里正看来只是小事。即使你是个杀人犯,只要给我钱,我也能给你落户籍。

    很快李四海和张英的户籍路引就弄好了,因为买了几百亩土地,可以申请建立村庄。最后因为李四海的名字比较霸气,所以起名叫四海村。李四海和张英也成为四海村最早的村民,至于以后能发展成什么样,还要看自己的努力。

    李四海买的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靠近徐家庄的河滩,有两百多亩地,其中有五十亩在高潮线上。一部分就是陆家滩,有三百多亩土地,也有五十亩在高潮线上。两块地之间是一个河湾,有上千亩那么大,南北两侧有十几米宽的河口连接吴河。

    买河滩地只计算高潮线以上面积,最后实测一百亩,里正大笔一挥,地契上面写到:今凤鸣府人李四海,购买金沙万户东沙守备陆家里两块河滩地皮,一块靠近徐家庄,有两百多亩,其中在高潮线以上三十亩;一块是在陆家滩,有三百多亩,其中高潮线以上二十亩。河滩土地高潮线以上每亩一两银,共计折银五十两整。中间人:徐良才。

    李四海知道,里正在地契里面写的高潮线以上土地不是算错,而是故意要那样写的。因为剩下五十亩地价和每年的捐税都要交给他才行。这就是做里正的好处了,人家祖上给留下来的,羡慕不来的。

    据说当年陆家老祖为了得到陆家里方圆十几里的土地,跟东沙守备做了换亲郎舅,几万亩土地折价五千两银子。那时候的一两银子,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十两,代价不可谓不高。

    李四海支付了五十两地价银和五两契税银,又支付了五十两的好处和五两茶水,总计花费了一百一十两的银子,才算得到了这块土地。

    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些银子如果买荒地只能买几十亩,田地只能买十几亩。这里是陆家里仅剩的几块大面积的土地之一,只是开发起来会费点劲。如果仅算土地,只有五六百亩不算大,可是加上中间的上千亩水面,那可就很大了。

    李四海他们所有的事情都办妥当,开开心心的就回了徐家庄。接下来开发都是慢慢来的,急不得。

    李四海回到了房间,偷偷把匣子和身上所有的银钱点算了一遍。这两天一共支出了一百一十五两银子,从刘麻子那里得到的两张五十两的银票用掉了,另外还有三个五两的银锭。

    现在总计还剩下了金饰几两,玉器几件,银锭和碎银几十两。如果全部都折算成银子,大概能值一百多两。这是自己目前全部的家当了,必须要算计着用才行。

    这些钱可以做什么呢?如果建土坯茅草房可以建一百多间,或者是砖瓦房几十间。之所以几间茅草房就可以卖到十几两,主要是因为地价,茅草房本身价值并不高。而且现成的房子会有一些溢价,所以旧房要比新房贵。如果你不怕盖房麻烦,大可以自己找人盖,的确便宜不少。

    李四海看着剩下的银钱,寻思着如何快速把钱周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