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四海贼 » 第7章 规划

第7章 规划

    盘点过了银钱以后,李四海做到了心中有数,他又来到了河边去看买来的地皮。想要建设,还是先规划好再说。

    四海村的土地,南北两里多,东西三里多。西侧是陆家滩,南北近两里,最宽有一里。东侧靠近徐家庄,南北两里多,最宽有半里。中间是一个椭圆形的港湾,南北两侧出口都有十几米左右宽度。

    港湾里面水并不深,只能通行比较小的船只。多数水面低潮的时候都不到一米深,只有中间有一条比较深的河,应该有三到五米深,宽度从十几米到几百米。这条水道风平浪静,适合船只的停靠,不过最大也就只能停靠几百吨的船只。

    目前天元帝国由于禁海航运衰落,最大的船也不过几百吨,超过千吨的船都屈指可数。而且船型落后,适合近海运输,不适合远洋航行。而且船体比较单薄,不适合火炮海战。

    四海村适合建村的土地,只有两块地皮,各有五十亩左右。一块靠近徐家庄那边,一块在陆家滩中间,都是长长的一条。目测长度有一里,最宽的地方只有一百多米。靠近徐家庄那边的地势高一点,陆家滩那边地势低一点。

    观看了一会,李四海心里有数了,初期建村肯定是在靠近徐家庄的那边。不仅地势高一点,而且靠近陆地也便于建设和运输物资。这块高地是方圆几里最高的两块地皮之一,另一块是徐家庄那里。

    当初徐良才的老爹买地皮的时候,还是因为那边地势更高,面积更大才买的徐家庄。徐家庄那块地足有几百亩,高潮线以上一百多亩,不过可以围垦的土地并没有四海村多。而且买下了徐家庄以后,徐家就没有多少钱了,这些年一直紧紧巴巴的过日子。也没有钱修建河堤,所以只是开垦了百余亩地,并且这些地每年都会有一些被淹。

    四海村和徐家庄之间,隔着一片几百亩的小湖,两侧有水道连通陆家里和吴河。丰水期的时候,湖水淹没两岸的滩涂,枯水期的时候,滩涂会露出水面以外。两村之间的水道有十几米宽度,想要过去要么游过去,要么划船过去。

    东沙守备地处海边的冲击平原上,这里沟渠纵横,滩涂很大。差不多大半是河流滩涂,小半是高地。开发早人口多的地方,一般都会修建围堰,来围垦土地。人口少又没钱的村庄,自然也就没钱围垦土地了。

    这些高地大小不等,那些面积很大的高地,都被镇里占据。那些面积很小的高地,都是一些村庄。靠近大河海边的土地容易被淹,会便宜一点。靠近内陆沿着小河的土地水患小,会贵一点。

    而且高地也并不都是高产的水田,因为高地的一部分是沙土包,另一部分是盐碱地。想要得到高产的水田,还要改良土壤才行。比如徐家庄的一百余亩土地,就一部分是沙土包,一部分是盐碱地。

    东沙守备之所以只计算高潮线以上的土地,是因为低洼的土地容易被淹。即使修建围堰,人力财力不足的时候,修建的普遍低矮,很多时候一场大水就冲毁了。如果你人多有钱,修建的围堰又高又大,那么每年的收获给上面意思一下就行了,并不用捐税。这也是鼓励大家围垦土地的意思,如果费力修围堰还要纳重税,谁也不愿意修了。

    李四海确定好了村庄的位置,然后开始规划围堰如何修建。如果想要一次围垦最多的土地,最好沿着陆家滩外沿修建,直接把中间的港湾也都圈起来。再把两侧的水道堵上,那样一下子可以圈起来一千多亩土地。如果想要更多的土地,还可以把低潮线以下的浅水区也圈起来。吴河足有几里宽,低潮线以下的浅水区也有几十上百米宽。

    不过李四海盘算了一下手里的钱,又要建房子又要修建围堰,实在是有些紧巴巴的。而且这些都弄完,还要耕种土地。你总不能指着种地活着,最好还要留下点钱做生意。

    如果在低潮线修建围堰,可以就地取土,工程量比较小。而且修建了围堰以后,没有几年浅水区就能淤平。如果在浅水区修建围堰,工程量翻倍,因为围堰需要更高更大。李四海托着下巴考虑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

    如果只是在东岸低潮线修建围堰,工程量最小,只有两里多长。不过只能圈起来高地下面的一百多亩土地,有些不太划算。如果把港湾东侧的浅水区也圈起来,可以得到五六百亩土地,不过工程量很大。

    如果在陆家滩的低潮线修建围堰,再把港湾的两侧水道堵上,可以一下子围垦一千多亩土地,不过工程量更大。由于陆家滩地形凸出,需要修建的围堰更长。

    第一种方案需要修建两里多围堰,成本最低收获最少。第二种方案由于是裁弯取直,围堰超过两里,不过工程量很大但收获不小。第三种方案需要修建近三里围堰,还要堵上港湾南北两侧的水道,工程量最大收获也最大。

    如果用第二种方案,港湾里面可以停泊一些船做避风港。如果采用第三种方案,必须沿吴河修建码头。可惜这个时代不能修建水闸,如果把港湾的两侧各修建一个水闸,不仅可以调节水量,而且可以进出船只。

    这个时代修建水闸要用石头,最近的山离这也有上百里,运到这里后价格很高。吴河河底是有石头的,不过石头不多,水又很深,没有谁会愿意潜水弄一块石头上来。这边河沙很多,浅滩上大半是河沙。这里的土地大半是粘土,少数是沙土。

    不过即使是有石头和沙子,还缺少粘合剂,也就是水泥,没有水泥是没有办法建水闸的。糯米汁和石灰可以砌筑城墙,但是不能建水闸。而简易水泥必须用石灰石和粘土混烧,然后还要研磨成粉。这里有粘土但没有石灰石,必须外购才行。即使这些都有了,水闸使用什么来挡水?如何开启关闭水闸?

    总之想要用港湾停泊船只,就不能封堵出口。而不封堵出口就必须两侧都要修建围堰,那样工程量会很大。如果封堵了出口,以后可以慢慢围垦港湾,但是以后就不能利用港湾停泊船只。

    李四海想了想,最后决定用第二种方案。他的理想在无尽的大海,必须要有一个隐蔽的港口。如果利用好港湾,既可以用来做港口,还可以建一个小型造船厂。自己目前的实力还很弱,只能选择最小成本最大收益。

    天元帝国为了禁海,所有的船厂都不能建造两桅以上的大船,目的就是不让你去远洋。之所以禁海,主要是因为沿海多数海商和士绅不仅走私,而且还勾结夷人洗劫沿海。天元帝国军队腐化不堪,已经无力查禁走私抵抗夷寇。

    李四海既然想出海,自然需要一个船队,但是还不能够暴露自己的实力,因此才需要一个地方把船队隐藏起来。他看中了港湾,目的就是不过早的就把实力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