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四海贼 » 第17章 四海镇

第17章 四海镇

    四海垦殖公司后面又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已经达到一个镇的规模。经过了周县令批准,四海镇和四海民团都建立了起来。

    四海镇下面管辖着二个里,四海里和吴河里。四海镇建在了吴河和苏河的交汇处,管辖的范围北起吴河口守备,南到江海城,西到县界,在吴河西岸,管辖着苏河两岸。

    四海里在吴河的东岸,就是以前的四海里,后面跟陆家里又购买了几千亩的土地。吴河里在江海县城的西南部,是后面买来的土地。

    四海镇,四海里和吴河里各有上万亩土地,已经具备了镇里的面积。不过人口却比西岸的镇里少的多,适合建设的高地面积也很小。一般村庄高地起码上百亩到几百亩,三个镇里的高地普遍都是几亩,十几亩,几十亩那么大的。尤其在吴河西岸这边,几十亩大的高地一块都没有。

    在吴河和苏河的交汇处,南北两岸各有一处十几亩的高地。李四海在南岸高地规划建设的镇公所,团练所,四海银行。又在北岸规划建设的垦殖公司,下属了建筑公司和农场。

    李四海最近拍卖的土地,基本都是在吴河和苏河上游的土地。吴河两岸和苏河下游的土地很少拍卖,相反他还在高价回购。他的目的是想在苏河以南,江海县城以北之间建设一个新城。

    这块土地东西六里,南北有四里。面积有九千亩左右,其中四海镇占据了一千五百亩。不过四海镇的土地都靠近大河,地势低洼高地很少。

    跟江海城比起来,这里面积更大,潜力也更高。江海县城直径只有三里,好像一个鸡蛋的形状。不仅面积很小,而且已经没有了大块土地用来开发。

    江海县城和附近的城关,人口已经超过了一万户七八万人。宅地和耕地也都被炒到了天价,根本不是普通百姓可以买得起的。县城里面,一亩宅子价格超过百两,就是城关也要几十两。附近都是菜地,一亩都要超过三十两。

    李四海拍卖的土地,虽然距离县城很远。不过由于都是可以两熟的水田,而且都是大块土地,所以才会被炒到了一顷两三千两的价格。如果是那些小块的土地,一亩也不过十几两。而且小块土地也要看土质,沙地和盐碱地的价格低一些,两熟的水田也超过了二十两。

    江海县的高地,大部分都是沙土地和盐碱地。这些土地不经过改良,根本没法种植水稻,所以都被开辟为棉田和桑田使用,或者建了房子。这边的棉田和桑田成片分布,面积也很大。

    江南毁掉水田来种植桑棉,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不仅仅是因为利益。高地上面开水田成本很高,需要提水灌溉。沙土地和盐碱地种水稻产量很低,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

    不过最重要的是围垦和赋税,如果围垦河滩洼地,原来的水利设施就需要重修。如果有人故意破坏,以前的水田就成为旱田。江南从国初的时候,赋税就一直很高。士绅们为了避税,就开垦河滩洼地,把原来的土地改成为旱田,因为旱田赋税低。

    洼地经过围垦以后,原来比较高的地方基本不适合再种水稻,以前的水田自然也就成为了旱田。帝国初期的时候人均土地比较多,还有系统的农田水利工程。后面的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兼并严重,农田水利失修,原来的水田自然成为旱田了。

    这是自然和社会的演化,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除非是地方政府强制兴修水利改造水田,不然即使是士绅也无力主持这样的工程。原来的渠道都被侵吞填平耕种了,还属于别人的,你能强迫人家重新挖渠灌溉吗?

    跟帝国初期比起来,江南水田面积增加了很多,但是没有人口增加的快。江南的粮食只是够吃,还需要外购一些缴纳赋税。这边盛产棉布和丝绸茶叶等硬通货,贸易上盈余很高,总体上还算富庶。

    不过原来的水田多数成为了旱田,新开垦的水田成为了隐田,士绅的田税减少了,平民的赋税却加重了。士绅们逃的税,都压在平民头上。因此造成了平民大量破产,土地兼并严重。剩下的平民负担更重,破产的平民更多。

    江南一半的人家都没有土地,不过由于这边富庶,工作机会多,只要愿意干活,总会有口饭吃。大量的贸易盈余又推高了房价地价,使得普通百姓对于买房置地可望而不可及。

    四海镇沿着吴河苏河呈带状分布,还都是河滩地,适合建设的土地很少。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发展,连一块大块的土地都没有,主体的优势不强。李四海为了改变这种态势,才选择了出售外围的土地,来购买附近的土地。

    在苏河以南,县城以北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小十几个村庄。这些村庄大的过百户,中等的几十户,小的十几户,直属于县城。加上几百户人口的北关,总计有上千户人口。这里叫做北关里,跟一个镇人口也差不多了。

    虽然比不上人口两千户的东门里,不过跟西门里和南关里的实力差不多。东门里和南关里由于有码头,虽然面积不大,不过人口很多。西门里却是面积比较大,跟北关里上下差不多。

    李四海的目的就是想吞并北关里,这边的房价和地价比较低,比起县城和东门里差了一截。目前经济上还比不上那边,不过潜力却很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甚至不惜开出来两亩换一亩的条件。

    北门里的十几个村庄,共计有七千五百亩土地。其中房屋道路占据了一千五百亩土地,旱田和水田占据了三千亩土地,剩下的三千亩都是属于私人没有围垦的土地。李四海的目标,就是他们已经开发了的土地和没有开发的土地。

    这些土地里面,旱田都是位于高地的上面,适合搞建设用,差不多有一千五百亩大小。虽然旱田多数做为棉田和桑田使用,不过价值上并没有水田高。而那些没有围垦的土地,围垦的成本也远远低于四海镇的河滩地。

    为了得到这些土地,李四海宣布,愿意交换土地的,不管旱田还是水田,都可以跟自己一亩换两亩。没有围垦的土地,可以换自己一亩围垦好的水田。

    消息传出来以后,十几个村庄多数的人家都愿意交换。一是因为可以得到更多土地,二是这边的土地税高,交换来的土地没税。有些士绅在吴河和苏河上游购买了土地,还要求把这边的土地也换过去。多数平民嫌路远,置换到了离这边不远的地方。

    前后不过半个月,除了少数的人家保留了一些旱田以外,剩下的土地都被交换给了四海镇。而北关里也潜移默化的成为了四海镇的一部分,变成了下属的第三个里。

    这笔生意,明面上看起来李四海是吃亏了,不过实际上简直就是赚大了。论地理位置,这里适合建设一座新城,建设用地价格远远超过耕地。论最终的目的,这里都成为了四海镇的一部分,还想要多高的收益。论置换成本,自己的土地成本很低,投入远远低于所得。

    自己的河滩地几乎是白捡的,成本只有用来围垦的投入。而围垦的投入又是多少呢?每顷不到两百两。北关里的土地,旱田每亩要十几两,水田每亩要二十多两。如果在这里建设新城,即使地价达不到县城里的水平,也绝对不会低于东门里那边的水平,相当于是地价上涨了两三倍。

    李四海拥有着四海银行,四海银行拥有着几百万两的资产和现银,为什么不用钱买呢?因为这个时代多数人都把土地当做命根子,多给钱也没有几个人会卖。想要得到一块土地,要么就要用更大的土地去换,要么只能让人家家破人亡才行。

    李四海自然不会干那种缺德事情,想要土地多换给你一些好了。四海垦殖公司根本不缺土地,罗百里已经帮忙在镇海万户那边去谈购买土地的事情了。而且一出手就是几万亩,不次于现在的四海镇面积。

    在东海府的西北部,就是镇海万户的地盘。那里虽然没有东海府的面积大人口多,不过却要胜过金沙万户。镇海万户辖四个守备,其中两个在吴河口,两个在大江的沙洲上。

    由于镇海万户连江通海,所以也是极为富庶的地方。虽然这里未必比得上东海府富庶,不过却要超过金沙万户。这里是江运,海运和漕运的必经之路,每天都有金河流淌而过。即使只是抽取过路费,也会堆成金山银海。

    镇海万户跟金沙万户差不多,可以开发的土地很多。吴河两岸和大江南岸的河滩面积甚至超过四海镇,不过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里有百里沙洲。

    大江在镇海万户入海,海天连成了一片。这里的江面方圆超过了上百里,形成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沙洲。这些沙洲大的有上万亩,几万亩,小的不知道有多少。其中超过万亩的有十几个,超过千亩的几十个。

    百里沙洲都是属于镇海万户,大的沙洲也都是军队的地盘。不过这边由于水深浪高,所以民户并不多。每次大潮的时候,万亩沙洲露出水面的往往只有千亩,千亩沙洲往往只剩下百亩。如果龙王一个不高兴,可能全部都淹掉了。

    以前也曾经有士绅过来买岛,不过后来都损失惨重,最后都不了了之了。目前这边多数的沙洲都处于没有开发的状态,只有少数大沙洲上有驻军。这里不仅民户少,军户更少。因为能够耕种的土地不多,养不起太多人口。

    这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水匪猖獗,大匪几十股,小匪如牛毛。想要在这里立足,你需要有身好本事才行。罗百里之所以在这里吃的开,关键他是镇海万户罗歌的亲侄子。手下有上千的人马,还有大小几十艘船只。

    不过罗百里也只是这些水匪最大的一支,下面几百人,上百人,几十人,十几人,几个人的小股水匪多不胜数。粗略估计一下,这里走私的水匪有几千人马。

    罗百里不过是占据了一个万亩大岛而已,有些实力强有背景的,完全可以不甩他。而那些小股的人马,很多他也不知道,知道了也约束不过来。

    这次李四海想要购买的两个岛属于吴河口守备,都是万亩大岛。这里由于位置扎眼,并没有水匪占据,还有一些驻军。不过驻军太少,有等于无罢了。

    两个岛一个叫长岛,一个叫横岛,相距并不远。长岛顾名思义,就是很长的意思,横岛就是横过来的岛。两个岛呈丁字形排列,出了吴河口不远就到。由于距离吴河口守备太近,所以还没有水匪占据。

    罗百里占据的岛在长岛北方,距离长岛并不远。由于上面筑有一座城堡,所以叫做堡岛。剩下的岛屿属于各方的势力,大岛上有人驻守,小岛可能只是临时驻泊。他们都有官面合法的身份,轻易动不得。

    这里只是东海盗的交易点和补给点罢了,真正的海盗老巢并不是在这里,而是在金沙万户东南方向的百里群岛。那边据说有上万海盗,罗百里过去以后甚至都排不到前五。真正的海盗并不看人数的多少,而是看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