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四海贼 » 第22章 迁徙

第22章 迁徙

    李四海既然决定离开,自然不会再拖泥带水。四海垦殖公司和民团,只要愿意跟着走的,全部都带上。水泥厂,纺织厂,银元厂,造船厂,以及即将要建立的钢铁厂的工匠,只要愿意跟着,也全部带上。

    那些不愿意跟着走的管事,工匠,长工,也都给他们分配了宅地和土地。不过仍然需要他们干活补偿剩下的差价才行,也算是好聚好散了。至于新东家对他们怎么样,只能自求多福了。

    最后还愿意跟着走的管事,工匠,长工,仍然达到了上千人,这些人以后就是自己的班底了。原来四海里的那些老人多数愿意跟着自己走,毕竟自己的嫡系在人家手底下未必混的好。剩下的都是些没有房产土地的贫民,感觉跟着李四海更保险一点。毕竟李四海的口碑不错,新东家什么样还不知道。

    不过愿意跟着走的工匠不多,那些工匠多半家庭条件比较好,有家有业的不想离开。愿意跟着走的工匠们,只能勉强撑起几个小作坊,想要发展到原来的水平,只能再招募了。

    还有很多想做长工的人,乘机报名要跟着一起走,愿意搏一个前程。他们有五百来人,李四海一挥手,带上!

    愿意跟着走的团练只有一百多人,都是跟自己比较贴心的。李四海带走了全部武器,后面想用找你们的新东家要好了。这些东西可都是我花钱打造的,没必要留下给别人。

    自己也培养了几个铁匠,平时打制一些工具武器。还能打造火枪和火炮,愿意跟着走的也都带走了。那个秦铁匠一直没回来,估计是怕被报复,后面的武器款项都没要。

    最后跟着走的达到了一千五百人,多数人都有家口,再加上家人达到了近五千人。只有少数家庭人口很多,多数都是夫妻户,还有很多单身汉。

    李四海只有大小六条船,还有几条小船。不过县衙里面还有十几条破船,最大的只有两桅,多数都是小船。既然是船,破一点不要紧,只要不漏就行。

    这些船跑近海都没问题,满载的话一次可以运送上千人。不过跑远海就不行了,适合远航的只有自己那几条船,满载运送几百人就不错了。

    这几天船队都日夜不停,一日一夜可以运送上千人。好在距离长岛镇并不算远,只有几十里路,一天可以跑一个来回。

    既然是想要跟四海银行分割,因此李四海只要现银。宋百万和罗百里补偿的二十万两现银,全部拿的银锭。因为银元的限制很多,很多地方并不认可。

    李四海是最后一个走的,船队最后一次回来,装载了银锭和购买的粮食,以及一些工具和原料,就扬帆起航了。

    别了!江海县!

    李四海回头看了看,没有任何留恋就走了。徐良才也变卖了家产,迁到了长岛镇。他胆小如鼠,一吓唬就什么都说了,也没受什么罪。他老爹那么英雄的人物,不知道怎么养了这么一个儿子出来。好在他不知道自己的出身,要不自己一点秘密都没有了。

    张英受到了拷打,好在并没有伤到筋骨,这几天一直在银库养着。看起来他很是消沉,李四海安慰他说:大哥,看开一点,钱没有了可以再挣,只要人没事就好。你也知道我的跟脚,能留下这些财产就很不错了。

    徐良才先一步去了长岛镇,去负责那边的民政。他只是受到了一些惊吓,像他这种没皮又没脸的人,面子还不如银子实惠。

    自己手下还有几个心腹管事和民团队长,负责长岛镇的事务和沿途安全。江海县那边已经没有自己的产业,以后很少有机会再回来了。

    船队载着几吨白银,几十吨粮食和几十吨工具原料物资,乘风破浪就去了长岛镇。

    长岛镇上面有五千人口,一天吃饭就要上万斤,几十吨粮食也不过十天的口粮罢了。以后需要的粮食可以到镇海万户那边购买,不一定非要来江海县。

    镇海万户不属于东海府,行政上面跟江海县不搭界。两地之间还隔着一个吴河口守备和北沙守备,都是属于镇海万户。

    吴河口守备人口过万户,其中军民各半。百里沙洲驻守的屯田兵和家眷,多数都是撤到了这里安置,使得这里的人口比一般守备的更多。北沙守备只有三千户人口,远远少于别的守备。很多军户家眷安置不下,都安置在了吴河口守备那边。北沙守备面积很小,民户也很少。

    船队很快在长岛镇停靠,时间已经到了下午。李四海安排人手卸船,钱粮物资都入库安置,他亲自押送银锭回了长岛堡。

    做为交易的一部分,长岛和横岛的驻军都已经撤了,两个堡和土地都成为李四海的产业。现在李四海官方的身份是镇海万户吴河口守备长岛镇的镇守,相当于镇长兼营头,张英是横岛里里正兼卒长。

    目前长岛上面人满为患,大家都在原来的村庄上面搭窝棚住。那些窝棚都依靠着断壁残垣,看起来很像难民营。这里不仅有新来的五千人口,还有以前留在这边的二十名团练和两百名长工。他们一直在这边修筑堤坝,没有经历过这次的动荡。

    徐良才已经安排了五百户人口去了横岛里,不过这边仍然乱糟糟的。貌似大家突然换了一个地方,以前的纪律性一起消失了。

    李四海召集了大家开会,大家重新按照村里镇来分队,外来流民按照地域分队。很快草地上就站满了长长短短的队伍,代表着来自各地的人们。李四海重新选出了管事,定下了这里的规矩。

    除了去横岛里的五百个青壮,这边还剩下一千两百青壮。除了派去那边的五十名团练,这边还剩下了一百二十名团练。这里的武力还有些薄弱,李四海规定长岛镇的青壮采取三丁抽一的方式训练民兵,弥补武力的不足。没有强大的实力,怎么保证自己的利益。

    好在这次带来的武器够用,抽选出民兵以后,还给他们发下了武器。以后他们每隔几天,就会训练一天,不用去参加劳动,仍然有工资。以后民兵都用冷兵器,热兵器给民团使用。民团不用参加劳动,相当于募兵。

    这次遇袭,自己的保镖死了一个,伤了一个。李四海隆重的安葬了死者,还亲自给家属发放了五十两抚恤,又给伤者也发了二十两。这是自己的团练兵第一次参加战斗,表现的还不错。唐五得到了五十两赏赐,其它两个保镖各自得到二十两,赶来支援的得到了十两。勇敢的人就会得到赏赐,伤残的人就要得到抚恤。

    这段时间派遣来的两百长工,沿着低潮线重新修建了坝基,用不了多久,国初的五千亩土地又会围垦出来。加上一千五百亩高地,这里留下五百户人口足够生存了。不过还要给镇海万户十顷水田,给吴河口守备五顷水田。

    李四海这次过来,不准备在这里留很久,也不准备大规模开发这里。南夷那边才是自己的重心,以后他会常驻在南夷,很少来这里。这里的粮食不足,自给自足起码要等到明年夏收。而且他还会从这里迁徙几百户人口南下,充实百里群岛北部那边。

    百里群岛北部只有一些小岛,面积只有几十平方公里。那里的土地很少,只有几千亩,迁徙几百户人口就够了。自己手里的那些旧船,不适合做战船,就留下给他们做为渔船好了。长岛镇和以后的百里镇,在明年夏收以前,一边购买粮食,一边打渔补充,几个月时间应该很快就扛过去。

    当天晚上,李四海就住在了长岛堡里面。这个堡不大,只能容纳几十人,住进来的也只有自己的亲兵队二十人。城堡建在了长岛的最高处,砖石结构,上下三层,下面还有地下室。二十万两银子,就安静的躺在地下室里面。站在堡顶,可以望出去十几里,能够清楚的看到吴河口和堡岛。

    这里的地势很好,如果设卡收费,一年十几万两轻轻松松。不过自己实力还小,目前也只能想想罢了。自己目前需要苟起来发育,不适合做轰轰烈烈的事情。因此李四海做出决定,以后自己的几块地盘都不再设卡收费,而是做为自由港。欢迎大家过来做生意,前提是不要捣乱。

    所谓的自由港,就是不收商稅还有过路费。开支凭借卖房卖地种地打渔,经营牟利,服务过往船只维持。自己的几块地盘,都很适合发展自由港,只要生意做起来,不愁没有钱赚。

    接下来几天,李四海都在操练团练和民兵。马上就要南下了,很可能遇到硬仗,手里没人不行。那些民兵短时间不会回来种地干活,需要等到自己地盘稳定再说。五百民兵也算是一股强大的力量,用好了胜过那一百多团练。

    迁徙过来的那些人口,多数都开始抢建房屋,毕竟现在是秋天,马上就要冷了。剩下的少数人去支援修建堤坝,眼前的五六千亩土地,必须要尽快围垦耕种出来。深秋必须播上种,明年夏收才有粮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