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四海贼 » 第23章 光棍南征

第23章 光棍南征

    李四海挑选民兵的时候,都是挑选的光棍。这些光棍们没有家里人拖累,战斗力比较强。而且这次他准备去南夷开拓,顺便给他们解决一下单身问题。

    这些民兵和团练兵,加起来有六百多人,李四海把他们编成了三个两百人的连和一个几十人的亲卫队。剩下那些已婚青壮,在这些光棍南征以后,也会抽调一部分组建民兵,起码也要有自保之力才行。

    短短半个月时间,长岛上面多出来几百栋版筑房。在几户人家互帮互助的情况下,房屋修建的很快。每个家庭都分到了三间版筑房,光棍们只能是住在集体宿舍了。旁边的横岛上面也都修好了版筑房,然后开始围垦土地。

    这段时间民兵和团练兵们也训练的有模有样,已婚青壮也抽调了一批开始训练。虽然还称不上精锐,不过比那些杂牌兵强很多。四海兵单打独斗不行,不过全都是集体行动,长枪兵只会排队突刺,火枪兵只会打排枪。

    罗百里和宋百万派过来交接的人都等了几天了,南征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李四海留下几十个有家的团练兵,训练那些新抽调的青壮,剩下的民兵和团练全部登船南下。

    李四海抽调了多数船才把近六百人装下,剩下的破船还要留下打渔。好在百里群岛那边只是近海,离长岛镇这边并不远,破船也能将就一下。这段时间他还在镇海万户那边购买了几艘旧船,运力方面没问题。

    百里群岛距离长岛镇只有两百里,顺风几天就能到。百里群岛距离南夷岛有上千里,顺风也要半个月。因此将来百里群岛会交给长岛镇代管,毕竟距离更近一点。

    李四海在长岛镇这边留下了徐良才管理民政,留下了张英管理军事,还给留下了五万两银子用于发展。毕竟修建工坊商铺,围垦耕种,衣食用度,对外交易,样样都要花钱。

    遇到了事情张英负责决断,徐良才负责协助。相当于把长岛镇和百里群岛交给了张英负责,张英也成为了第一个封疆大吏。

    船队走了三天,就到了百里群岛。一是因为距离短,二是因为有人带路。茫茫大海里面,想要去一个地方,没有老海狗带领,基本上找不到。方向错了一点,不知道就跑到哪里去了。

    百里群岛属于平波万户百里守备,百里群岛的北部,却属于金沙万户南沙守备下属的百里镇守。虽然是一个群岛一片海域,不过双方的隶属关系不同。

    罗百里之所以能够得到这里,还是因为出身好的缘故。他娶了南沙守备的女儿,百里镇是陪嫁。南沙守备的战船很少,防守百里镇力不从心,才陪嫁给了罗百里。

    百里镇有大小几十个岛屿,比较大的就有十几个。不过罗百里只是名义上得到百里镇,其实只得到了一个主岛。国初的时候,百里镇这里驻扎着一个营的屯田兵,主岛上面就有两个卒。后来夷寇猖獗,把家属都撤回了南沙守备,主岛只剩下几十个屯田兵。

    罗百里得到了百里镇以后,在这里驻扎了上百人马,其它的岛屿他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剩下的岛都被一些水匪所占据,他也无力去驱逐他们。这些水匪说是匪,其实都是南沙守备和百里守备的大小军头,勾结了一些官员,士绅,商人在这里搞走私抢劫。

    李四海到了百里镇的主岛,岛上面驻扎的上百人马终于松了一口气,可算有人接替自己了。以后特么的再也不来这里了,岛上就像监狱一样,一个女人都没有,无聊的时候只能自己数螃蟹。运气不好出海后还会被附近的水匪教训一顿,打又打不过。

    这些人登上了船,一溜烟就跑了,百里镇就落入了李四海手里。根据提前了解到的消息,东海盗足有几万人马。南部多数都在南夷岛附近,北部的多数都在百里群岛。

    百里群岛聚集了越省多数的海盗,人数有上万,多数都在百里守备那边。北部的百里镇这边,人数也过千。不过这边都是小股水匪,还没有成气候的。

    百里镇这边的水匪,共分为了大小几十股,每股占据一片水域。大一些的岛上有人常驻经营,小一些的岛上并没有人居住。这里不过是他们抢劫避难的场所,多数时候他们居住在附近陆地上的镇里村庄。

    他们有的时候连续作案,有的时候偶尔出来一次。他们互相之间也会经常火拼,也会联合行动。遇到官府清缴,他们就逃到岛上面暂避,等风声过了再回去。

    常驻在岛上的人通常是销赃窝点,也会给水匪提供补给武器。每个销赃点都会跟几股水匪有往来,并不跟陌生人交易。想跟他们交易,必须有熟人推荐才行。

    在百里镇附近百人以上的团伙就有好几家,剩下的都是几十人,十几人,几个人的小团伙。百里守备那边的团伙更大,几百人的团伙很平常,过千人的团伙也有好几家。

    这边之所以没有很大的团伙,还是因为岛屿太小,养不起那么多人。海盗一般都有好几个窝点,一个在陆地上,一个在海岛上,一个是藏宝地,一个是销赃点。他们抢劫也都有固定的地方,别人去了就会坏规矩。

    如果海岛很小,就支撑不起来大股的海盗盘踞。几百人马总要有地方驻扎下来,还要有一定的防御纵深,不能过路的人都能看到,也不能上岸就能打到老巢。即使不种粮食,起码蔬菜也是要种的,还要有一些土地。多数海岛没有淡水,必须要有大量淡水才能养活那么多人。

    事实上多数海盗的老巢都在陆地,平时务农经商,偶尔出来补贴下家用。只有少数的海盗因为被通缉,才会跑到海岛上面去猫着。这些人失去了根基,即使发展的规模很大,最后也难逃失败的命运。他们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好勇斗狠,他们也是最残忍的人。

    不管是山贼还是水匪,没有根基就不能壮大。不能壮大就开始原地踏步或者走下坡路,迟早是失败的命运。所以一块地盘才算是一个势力的核心,没有地盘就是流寇。像宋百万还算不错的,自己还有一块地盘,虽然没能守得住。

    百里岛跟长岛差不多大,不过这里都是山,平地很少。原来这里是镇守,驻扎着两个卒,相当于有两百户人口,镇区面积不小。不过后来夷寇很猖獗,家眷撤走才衰败下来。这里的多数房屋都塌了,只有少数能住。

    不过这里很多房屋都是石墙,修整一下就能住,不用重新建房。李四海去四处逛了逛,条件还算不错,比长岛镇的基础强多了。那边都是土坯房,早都墙倒屋塌了,只能从头开始建。

    百里镇有一个镇守府,面积很大,李四海直接搬了进去。带来的十五万两银子,也放进了地窖里面。这是自己的全部财产,用来建设南夷的,不能被人抢了去。

    船队已经回了长岛镇,准备往这边迁徙三百户人口。自己手里有一千一百户人口,李四海准备在长岛镇留五百户人口,在横岛里留三百户人口,往这边迁徙三百户人口。剩下的那六百人都是单身汉,跟着自己去南夷打天下。

    那三百户人口来回两趟才能运过来这边,差不多需要半个月。因此李四海他们也没有闲着,在百里岛继续操练。

    时间过的很快,第一批一百五十户人口运送过来了,李四海把他们安置在了百里岛。后面一批将分散安置在几个大岛上面,剩下的小岛上面只能等以后再移民填充了。目前自己实力比较弱,需要握成一个拳头,人口不能分散开。

    五十户人口,可以打退那些小股的匪盗,凭借城堡可以抵御大股的匪盗。如果人口再少,就是在给别人送菜了。几个大岛上面虽然有人经营,不过毕竟人数很少,等到船队第二次回来,人马轻易的就上了岛。

    李四海只是驱逐了三个大岛上面的销赃窝点,那三个大岛在国初的时候,各驻扎了一个卒。岛的上面有能够容纳几十户人口的村庄,用来安置几十户的人口再容易不过了。剩下的岛屿将会由张英继续招徕人口填充,目的是把大岛全部填满。

    只要岛屿全部安置了人口,再训练一批团练和民兵,安排一些船只巡逻,以后附近水匪就会少多了。附近的水匪之所以多,就是因为有岛屿给他们容身隐藏,失去了隐身的地方,他们也自然只能去别的地方了。

    这些岛屿上面,多的只有几十人,少的只有十几人,自己手里有六百团练民兵,驱逐他们不过是小事。痛快离开也就罢了,磨磨蹭蹭会让你尝尝枪炮的厉害!

    自己的手里可是有一百多杆火枪,十几门盏口铳和虎蹲炮,光是燧发枪就有几十杆。而且自己的火药全部经过了颗粒化加工,而且还是定装弹。冷兵器部队,虽然没有铁甲,不过棉甲和皮甲还是有的。在每个人的身上不是有几根短标枪,就是几柄短斧,甚至还有一袋飞石。弓弩兵也有几十个,绝对会让你怀疑人生。

    百里镇跟长岛镇不同,这边的军事压力很重,所以这里是全民皆兵。而且这里的主官,必须是一员勇将。

    李四海的手下有四虎将,头一位是张英,第二位是郝松,第三位是赵虎,第四位是朱远山。

    张英已经留在了长岛镇,剩下三个都可以独当一面。李四海权衡了半天,从武艺和谋略上面综合来说,郝松都是最适合的。他的武艺虽然不是顶尖的,不过谋略和阅历都超过别人很多。这里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位置也相当的重要。

    相比较之下,张英也只能算是一个勇将,谋略上面就差的太多。留下郝松也可以随时照看长岛镇那边,防止张英那边出现什么疏忽。为了防止张英被人设计,自己还留下了唐五做他的副手。唐五算是后起之秀,虽然原来只是一个伍长,不过才能不次于四虎将。

    以前的团练有五百人,分为了五卒十队二十两。经过了这次风波以后,团练只剩下一百七十人,分为了三个队加一个亲兵队。后面编入了民兵以后,又扩编为三个两百人的连和一个几十人的亲兵队。

    张英,郝松,赵虎,朱远山四个人都是以前的卒长,其中郝松一直驻守在河堤的工地,他那边也一直没有出现过大麻烦。赵虎以前驻守在新城的工地,论才能不下于郝松。朱远山以前分管的银行,后来驻扎在银号里的卒长许洪被策反,他就调入了亲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