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边疆小镇人家 » 第四十一节 入城

第四十一节 入城

    济州府济宁县,与一路走过的兴州府各城的光景不同,济宁县城外架了几口大锅,锅里是米糠和苞米面熬成的稀糊,有一队衙役维持着秩序,难民们排着队,每人能领上一碗。

    难民找了地方喝了稀糊糊,就去进城的队伍尾巴排队。几队衙役在城外巡视着,入城的队伍超过第一道关卡百丈,就大声的宣告着入城人众多,今日不能再入城,可去下一个城。有的难民看着长长的队伍,喝完了稀糊糊去了下一个城进城,有的端着糊糊去到了第二天排队入城的队伍。只是每个城能容纳的难民数有限,到了人数,官府只每日抬了糊糊出来,在不肯容难民进城。城外三道关卡,每道关卡都有士兵把守严查,经了三道关卡的排查,才能进城,城门也是只开了可容两人并排的距离。北城门只许进,南城门只许出,车马进出城检查的格外严格,车上的东西都要翻一遍查看。

    郭家人到了济宁县城外,城外已是有不少难民,郭家人不知要排到几天才能入城。有了入城的希望,总是欢喜的,郭家人轮流排队领了一碗糊糊,略作休息,就去了下一个县城。下一个城也是成堆的难民,直到第三个城,郭家人排到了第二天进城的队伍里。等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中午,经了三道关卡,才入了济州府的兴城县。

    郭家人装好了户籍文书,去城门旁等着,凑够了数目,由衙役领着去了收容难民处。郭家人跟着衙役几乎穿过整个兴城县,来到城北的一个难民收容处。这处应是闲置的大作坊,院子四周建了房子,空地处横七竖八的搭了不少临时的棚子,只能略微抵御风寒。衙役把这一队人,交接给这里的管事,管事大声宣布了规矩,分了棚子。郭家人进了分派给他们的棚子,放下包袱,坐在稻草上,才算是暂时安定了下来。

    “幸亏咱们早了这一时半刻,看这情况,这兴城县怕也是没处收容难民了,再晚些,估么着还得去下一个城。”郭老头接过郭大郎端给他的热水,喝了一口,只觉得通身舒泰。这收容难民的地方有几个婆子在做事,白日里烧了热水供人来取,一日做上两顿糊糊。郭家人在这处棚子安顿下来,郭家的儿孙们就拿了碗去装了热水回来。

    “爹,这棚子四处漏风的,这一路咱们可受了大罪了。咱们手里有银钱,不如去街上寻了酒楼、客栈,哪怕是大车店也好。也能好好的清洗清洗,再叫些吃食,也能安心的睡上一觉。”郭老四一路经过城里,早就看见了几处酒楼客栈,看样子似乎也没有客满。如今再看这四处漏风的棚子,地上也只铺子稻草,更加向往美味热乎的饭菜,铺上被褥的柔软床铺。郭老四一边说着,还一边嫌弃的扯了扯自己的大袄,他自幼读书,就没做过活,身上永远是干净整齐的,何时这样脏乱过。郭家人听的郭老四的一番话,有的喜上眉梢,有的暗暗皱眉。

    “这鞑靼人打到了何处还不知道,朝廷如何应对也没个消息。咱们以后是继续难逃还是能回家,都没有个定数。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如今能省就省一些吧。”郭老头直接拒绝了郭老四的提议。战乱时期,又是外地的难民,店家怕是价格会比平时贵上许多,在兴城停留多长时间还尚未可知,郭家人众多,去住店可是一大笔花费,郭老头为以后计,如何肯浪费银钱。郭老头拒绝的丝毫不留余地,郭老四知道再鼓动娘也没有用,顿时又蔫头耷脑起来。郭老太心疼的摸了摸郭老四的后脑勺,她的小四受苦了。可想想这一路的逃难还有以后不可知日子,到底没说什么。

    靠着棚子的西边,赵氏把三房人背的包袱整理好,扶着李氏靠在上面,又拿出一件袄子,给李氏半盖着。李氏也上了年纪,这一路也是勉励支撑,有了暂时的安身之处,靠在行李上,又喝了郭小虎递过来的热水,长吁了一口气。

    郭老头略作休息,就开始做了打算。“老大,野猪肉还剩下多少?”这几天郭家人都是入夜后找个僻静的地方,煮一锅肉汤分食,才能支撑到济州府的兴城县。

    “爹,还剩这一块了。”郭老大把埋在包袱里的那块猪肉给郭老头看,大概七八斤的样子。郭家人也是把猪肉都分开藏在包袱里,每人背上一块,才不引人注意,否则,稍有不慎被难民发现,被抢了肉还是好的,争抢食物,打死打伤的可不在少数。

    “在这一天还有两顿米汤喝,这肉就暂时别动了。老大收起来藏好。”郭老头说。

    “哎,知道了,爹。”郭老大答应了一声,又放到包袱里藏好。

    “这难民收容处,可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你们各家的银子都藏好,被摸去可是哭都没地方哭去。”郭老头又压低声音叮嘱道。

    “知道了,爹。”郭家的儿子媳妇们答应着。

    “都歇歇吧。”郭老头说。

    冬日里白天短,还未到酉时,天就慢慢的黑了下来。“梆、梆、梆”的响锣声,难民们就去排队,每人领了一碗糊糊,或在边上找个地方蹲着喝完,或端回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