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我有一座秘境 » 第二十二章:祭天大典

第二十二章:祭天大典

    王珏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小叶子,心中感慨万千,上次见面不过一月,小叶子已长成大姑娘了。

    恍惚间,王珏又回想起当初在那深谷之下的岁月。一时之间竟有些失神。直到小叶子摇着他的手,叽叽喳喳的说话,王珏才反应过来。

    王珏推开了案牍上的一堆竹简,又让奴仆端来热汤,糖食,亲自取来御寒的大衣披在小叶子身上。

    王珏一阵嘘寒问暖,小叶子很是受用,大大的眼睛弯成细细的月牙。

    从小到大,只要是小叶子想要的,王珏都是有求必应,相比小时候时不时逼着她修炼的李杨,王珏无疑是慈父的形象。尽管小叶子已寒暑不侵,但她也乐得享受这种被人关怀的感觉。

    小叶子看到各类蜜饯甜食,就像看到板栗的松鼠,两眼放光,不一会便塞满了小嘴。

    小叶子在秘境时,李杨总会控制份量,每次只会让小叶子吃一点,说吃多了不好。也只有在王珏这儿,小叶子才能实现甜食自由。

    王珏笑呵呵的让小叶子慢点吃,不要噎着。

    小叶子嘴里不停,断断续续的说着关于李杨的交代。

    王珏不敢怠慢,让小叶子在家里好好歇息,自己则马上动身进宫面见武帝。涉及万千黎民百姓,此事宜早不宜迟。

    ……

    第二日,浩浩荡荡的人流车马自宫门而出,旌旗飘飘,雄壮威严。百官随行其中,直奔雍城而去。

    尽管深知旱魃肆虐,可听他人言与亲眼所见的感受大为不同。望着远处因干旱而开裂的农田,武帝心中很不是滋味,这些流离失所的人,都是他的子民啊!

    队伍所过之处,路边尽是跪倒在地的灾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形容枯槁,宛如一群行尸走肉。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太常孔臧一句离骚,引起同行之人一片叹息之声。希望此行能感动上苍,降下甘霖吧!

    众人只知此行是去郊祭,其他的一概不知。王珏和武帝自然不会将李杨之事告诉他们。

    毕竟皇帝亲自出马,求来甘霖,这是一场回报可观的政治作秀。自武帝继位以来,天灾频繁,私底下各种流言禁之不绝。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哪怕是帝国,亦可毁于小儿之口。

    武帝已迫不及待,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重新巩固自己的政治威信,加强自己君权神授的天生神圣。

    一路上,气氛都显得压抑,小叶子被王珏单独安置在一架华美的车厢,车内暖炉散发出点点热量,让车内很是暖和。

    小叶子周围侍奉之人都是王珏精心挑选的侍女,小叶子一路上吃着糖果蜜饯,和陪侍的小姐姐谈笑风生,倒也不觉得苦闷。

    武帝的队伍走到渭水之畔,天色已晚,随行的一万羽林卫开始安营扎寨。小叶子在车里闷了一天,也想着到处走走。

    淡淡的月华笼罩在大地,小叶子屏退侍从,独自一人远离人群来到渭水之上。

    渭水之上,水雾升腾,竟升起一股薄薄的雾气,银色的月华洒在上面,静谧朦胧,如梦似幻。

    小叶子玩心大起,赤足踩在波涛汹涌的渭水之上,跳起一种在留影石中学到的不知名的舞蹈。

    小叶子就如同月光下的精灵,在渭水之上尽情展示她动人的舞姿。

    小叶子修行水系功法,在这渭水之上尽情挥洒法力,就连周围的雾气,都被她带动起来,如同披在她身上的一缕轻纱。

    小叶子跳的太投入,居然没发现一个华服青年已走到岸边,正呆呆地看着她的舞蹈。

    远远望去,薄雾给她披上了一层轻纱,淡淡的月华又增添了三分优雅,七分神秘,小叶子踏浪而行,如同坠入凡尘的仙子。如梦似幻,飘渺若仙。

    华服青年看的痴了,呆呆的站在原地,良久才回过神来,这时小叶子早已远去了。

    ……

    第二日,武帝的御驾便匆匆启程。雍城距长安三百余里,至少还有六天才能到。

    灾情如火,武帝已吩咐加快行程。

    羽林卫也算汉军精锐,行军速度不慢,却也架不住人数众多,护驾的羽林卫,陪同的文武百官,加上宫里的内侍宫女,一共有两万人之众,又如何快得起来?

    队伍一路风平浪静走走停停,直到第七日的深夜方才到达雍城。武帝夙夜忧寐,难以入眠,王珏只能说些好听的话劝解安慰。

    第二天,郊祭按计划举行。小叶子交代了王珏几句便匆匆找个没人的地方打开祭坛接引她进入秘境。

    百官随着武帝来到圜丘,到了巳时,郊祭已准备完毕。

    百官在太常孔臧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事宜,没人敢打一点马虎,毕竟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郊祭首在祭天,这个天指的便是昊天上帝。羽林卫们将早已准备好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旗帜竖立在圜丘四周。

    又有左端女娲以及南斗六星,右边伏羲北斗七星的巨幅画像被悬于墙壁之上。

    六器三牲五谷被一一摆上圜丘祭台,整个祭天仪式在孔臧的安排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随着三声钟鸣响起,祭天仪式顺利结束。

    接下来便是真正的重头戏,祭祀风伯雨师以求甘霖。

    乐师开始演奏古老的乐曲,数十名头戴神灵面具的祭师在祭台之上翩翩起舞,这是一种来自先秦楚国的傩戏。汉承秦制,也继承了楚国的一些风俗和祭祀礼仪。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天空却一点也没有要下雨的迹象,武帝和王珏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担忧之色。

    傩戏渐渐进入高潮阶段,祭师们的动作越来越激烈。

    正当这时,天空中出现一声龙吟,李杨庞大的身躯出现在空中,李杨丝毫没有掩盖自身气息的想法,一股巨大的威压席卷一切,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当场便跪倒一片。

    武帝满头大汗,身子渐渐不听使唤,正要软了下去,一双有力的大手将他扶住,没有让武帝当场失态。

    李杨也看见了人群中的王珏,微微朝他点了点头,移开目光。下方文武百官顿时感到一阵轻松。孔臧看着祭台之下瘫倒的众祭师,不由大急,生怕惹怒神灵,又不能出言训斥,只能冲着领头的祭师不断使眼色。

    圜丘祭坛之上,傩戏重新开始,比之前更加狂热。

    这方天地意志感知到李杨的到来,雷云渐渐汇聚而来。李杨为了这件事,准备可谓相当充分,随身携带者一颗产自婆娑世界雷霆之海的避雷珠,不惧这方世界天地意志的天雷。

    李杨一道传音,身处秘境之内的小叶子一道法力输入聚灵大阵,大阵汇聚而来的庞大灵气转化成祭坛所需的法力,秘境内祭坛缓缓开启,将圜丘的天空撕开一道方圆五里的口子。

    巨大的水柱如天河奔涌,滔滔不绝,奔流而下。

    李杨稳住心神,无视天地意志疯狂的雷暴轰击,全身心运转春风化雨术。

    云从龙,风从虎。大量的水流被春风化雨术化成一股股水汽,李杨身形一动,裹挟着庞大的水汽飞向远方。

    控制水流本就是龙族的天生神通,又有春风化雨术加持,李杨沿着大汉帝国北境飞了两圈,直到整片天空都布满湿润的水汽。

    估摸着差不多了,李杨便传音给小叶子,让她切断法力输入,关闭祭坛。

    虽是久旱逢甘霖,可降雨一事不可马虎大意,过犹不及,万一演变成水灾,那就得不偿失了。

    天空上已积蓄了大量的水汽,乌云密布,李杨也就撤了神通,剩下的等待自然规律发挥就行了。

    做完这一切,李杨便返回秘境之中,上一次和小叶子一起看的留影石上的影片才看到一半,他已迫不及待和小叶子享受闲暇时光。

    ……

    大雨滂沱而下,落在武帝仰起的脸上,将他的华服淋湿。旁边的侍者想要撑伞给武帝遮雨,却被武帝拒绝。

    没人知道这段时间他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民间的各种言论,朝堂之上衮衮诸公或明或暗的质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犀利的语言,胜过锋利的刀子。

    好在这一切都有所转机了!他带着百官亲自祭天,便有蛟龙相助,行云布雨,他就是上天承认的天之子!从今往后谁还敢言他是无道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