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二十章 古人的待客之道(二)

第二十章 古人的待客之道(二)

    包括明代文渊阁大学士、琼山进士邱濬在家中举行家宴。

    弘治皇帝躬行节俭,大臣家宴自然不得超标。

    不过,这些丝毫不影响大家聚会的兴致。

    同为内阁大学士、后任内阁首辅的刘健,“领导优先”,以邱濬家中的梅花为题口占助兴。

    邱濬的门生谢迁、王鳌、陈繗也相继赋诗。

    令邱濬颇为得意的是,时任翰林院检讨的琼山人陈繗一诗走红,“东风昨夜到天涯,玉种移来宰相家。不是此心坚似铁,雪霜枝上敢开花?”

    赢得众人称赞,称其是“吾辈畏友”,学问令人敬重。

    到了清朝,更有云茂琦制定了迎来送往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仅平时就十分节俭,要求“家常飨饭,只一荤一素,非款客不添菜”,所辖官员有事下乡“宁忍饥渴,断不受供应酒食”“出门亦不用茶担”。

    而且还规定了每逢盛节诞辰,不演戏,不宴请。

    从效果来看,这些举措并未影响他和客人的关系,每次迎客时,话题也颇多,“叙寒暄外,或讲论为人,或询采风俗,或谈居官事宜,或询自己过失”。

    至于农家待客的话,则是尝尽农家乐。

    像是明末清初的岭南才子屈大均,曾撰诗《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记录下了海南村民接待其友人的方式,“尔去观风土,身先入众香”,“首夏过琼甸,槟榔得食花。螺杯川上拾,捻酒洞边赊”,并兴致勃勃地追问友人“调酒黄獐血,君曾尽几杯”。

    瞧,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喝农家酒、赏农家花,即便是海南古代村民的农家乐,本身亦是一幅诗意盎然的牧耕山水图呢!

    的确,民风淳朴如斯,难怪众多来客,如清朝崖州学政、广东顺德人陈金锡,就直把此乡当故乡,“槟榔花放色更新,燕子呢喃亦可人。我正送春春送我,不知谁主与谁宾”……

    此外还有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待客之道,不得不说,其实陶渊明是个“坏房东”。

    这话怎么说呢,其实像是城市旅馆、家庭旅馆这种,早在遥远的先秦时期就出现啦,不过那时候住店也得拼人品,稍晚来一会,店就满了,柴房蹲一晚也是醉醉的。

    所以在古装剧里,基本是随便敲响一户人家的房门借宿一晚,于是不同性格的主人,所展现出来的待客之道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津津乐道。

    -------------------------------------------------------

    比如有一种类型“待客的底线是有孝心”

    话说,东汉名士郭泰一次去朋友茅容家借宿,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主人正在杀鸡,郭泰暗自感动:他们家日子过得这么艰苦,为了我都宰鸡款待,真是够意思啊!然而吃饭的时候,茅容将鸡撕开两半,一半给了母亲,一半放进了碗橱,只端出野菜招待郭泰。

    所以说有时候,人最好还是不要多想啊,不然受伤的总是自己。

    但郭泰要是一般人就不是名士了嘛,他微微一笑,不仅不拂袖而去还朝茅荣行礼,他觉得自己会减少给父母的供养来招待客人,而茅容不是,这种做法很让人敬佩,所以,大家这下知道,为什么你成为不了名士了吧。

    ---------------------------------------------------------------------

    此外还有“客人应有专属床榻”

    话说东汉有个人叫陈蕃,平时不怎么喜欢交际,但当他做乐安太守时,却对一个叫周xx的特别热情。

    于是周xx每次来家里做客,陈蕃都要专门为他设置一个床榻,周走后,床榻就悬挂起来,后来陈蕃调任豫章太守后,家里又有一个床榻时上时下,只不过,这次的使用者变成了平民徐xx。

    此处应该有音乐——

    “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

    以及“招待好客人也能发财升官”

    话说,陶侃年轻时才智出众,可区区只当了县吏,家里一贫如洗,有一次同郡的一个名士范x慕名而来陶侃傻了,拿啥接待啊。

    要说有一个好娘亲太重要了,陶侃他妈一声令下:儿砸去把我睡的新草垫剁了去喂你盆友的马,最终范x酒足饭饱,告辞离去,侃妈又让陶侃去送客人,陶侃一送再送,一口气送出百余里,范x一看这小伙不错,极力为其扬名,之后陶侃官运亨通,所以喽,做人嘛,要听妈妈的话。

    ------------------------------------------------------------------

    还有就是陶渊明了,那就是即便你是客人也不能影响我睡觉。

    话说,陶渊明大家都知道吧,辞官之后他隐居起来。

    名人嘛虽然隐居来访的客人也络绎不绝,有高官显贵,也有乡野村夫,人气超好哒。

    陶渊明爱喝酒,因此家中酒水不断,所以不管谁来,都要对饮,聊聊人生,谈谈理想。

    但是,如果客人酒量比他好,他先醉了,他就会下逐客令:我累了,想睡了,你走吧!

    可是那些客人们应该还会忍不住找他喝酒吧,所以啊,不怕你性格古怪,就怕你没名没才还性格古怪。

    有此可见,这些名仕的待客之道大多比较古怪,不过总的来说,大部分人的待客之道还是比较正常的。

    因为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嘛,待人待事都自有一套规矩。

    尤其在古代,做君主的讲究君道,做臣子的讲究臣道,做父亲的讲究父道,做儿女的讲究孝道,做丈夫的讲究夫道,做妻子的讲究妻道,不同身份的人自有不同的道义要遵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虽然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但中国人对于待客之道依然热衷。

    大到国家元首间的外交来往,小到个人间的家庭往来,对待客人,我们总是热情十足,总是将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客人。

    中华名族的待客之道博大精深,它不只体现在外表场面上,更多的是待客的用心,以及热情中体现出的自信与修养。

    关于我国古代的待客之道,《周礼》、《仪礼》等很多文献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是一个极其讲究尊卑有序的时代,这在待客之道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古代的待客之道非常完整,如果有客要来府上做客,主人要去迎接,当然了,迎接的程度还是要取决于客人的身份。

    如果是君臣相见,二人都无需出门迎接,只需要站在房屋门口的台阶上即可,做臣子的要比君主第一个台阶;如果来的客人比主人地位尊贵或者二人地位不相上下,那么主人就要到大门外面去迎接;如果主人的身份比客人身份尊贵,那么就在门内相迎接而不必到大门外去。

    进门时候也有讲究,客人要从左进,而主人是从右边进门,如果来者是帝王的话,那么主人就要从左门进,而帝王是从右边进,这正是所谓的“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这其中处处体现着尊卑之道。

    吃饭时的规矩可以说是整个待客之道的重头戏,首先是座位的安排,在宴客室内,坐西朝东为尊贵之位,多数情况下是主人的位置,如果是帝王驾凌,当然就是帝王坐尊位了。

    食物碟碗的摆放也有讲究,饭和大块的肉要放在左边,汤则置于右边。

    主人要先向客人敬酒,然后客人还需要还敬主人,一献一酢,一来一往,期间还会互敬礼物,处处都是讲究。

    饭毕客人离开时,主人要出门相送,门外客人要走时主人还需拜俩次,而客人则无需再回拜,客人转身离开后一般是不可以转身回头的。

    古代的待客之道所蕴含的学问博大精深,这里只是粗浅的介绍一二,有兴趣的朋友们可参考古书文献了解更多。

    与古人相比,虽然现代的待客之道并没有如此多的讲究,但是好客的心却是与古人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续也会为大家专门介绍些关于现代人的待客之道,敬请待之。

    文化,可以说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

    文化,它是一个国家在在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艺术以及文学等方面的各种体现。

    它包括人们在物质、精神方面的种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能够充分体现出这一点的,那就是俗语文化,俗语中有着古人在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各种经验,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传承。

    俗语一词,早在《史记》以及《汉书》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所以说,俗语的文化底蕴非常的深厚。

    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看到这些俗语的存在,人们在做客的时候,主人家就会请客人喝茶,或者是在吃饭时候会敬酒,而关于茶和酒,还有一句俗语,“茶满欺人,酒满敬人”,从这句俗语中还包含着做人之道,你有注意到吗?

    首先来看看“茶满欺人”这句俗语吧,喝茶,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喝茶的时候,用沸水煮泡会将茶的香气散发出来,而在人们倒茶的时候,是不将茶倒满的,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因为,因为茶是由沸水煮出来的,所以人们在喝茶的时候,机会习惯性的去吹一吹,如果茶倒得太满的话,就会溢出来,这样就会造成尴尬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茶是分好坏的,如果你将茶倒得太满的话,就会让人以为你用的廉价的茶叶,给人一种不尊重的感觉。

    而关于“酒满敬人”这句俗语,就更显古人的待客之道了,酒与茶不同,就是越喝越热烈的一种饮品,喝酒能够将人们之间的气氛炒热,而且人们喝酒喜欢大口大口的喝,所以在倒酒的时候,一定是满满的一杯,表现出了主人家的热情,当你要是倒得一点点的时候,就会让人觉得你特别的小气,这就是古人们的待客之道,满含着主人家的热情。

    一休道观点:茶是需要慢慢饮的,它就像君子一样,虽然表面平静,但是内心却是炙热的。

    而酒的话,喝的是热情,这一个热闹的环境中,无形间就会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让人觉得心里舒畅。

    这句俗语中,就有古人的待客之道,也表达了做人之道,你有注意到这些吗?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吗?

    当然,这里也可以给大家讲一个作者菌偶然看到的一则关于待客之道的笑话,相信看完之后也能让大家都忍俊不禁。

    这个笑话说的是丈夫在厨房杀鸡,待客的妻子喊:“鱼煎好了吗?”

    丈夫不耐烦问:“杀鸡煎鱼先干哪一个?”

    妻喊:“先煎后杀!”

    客惊,妻改口:“煎完再杀!”

    客更惊,妻急改口:“你煎我杀!”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看过或听过这则笑话,笑过之后似乎又觉得意味深长。

    是啊,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则笑料也影射出了一个民族的待客之道。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要提出反对意见了,中国人历来待客热情,礼数周全,称得上是一个礼仪之邦。

    确实,中国人崇尚礼尚往来,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古人的这些话都给中国的待客之道作了很好的明证。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到现在,中国的待客之道已经有点热情有余而严谨不足了。

    因为国人待客崇尚高规格,讲排场,为了接待好客人,不惜花费重金,铺张浪费。

    像是许多文章说过,一些人为了接待外宾,为表示友好请外宾吃野味,飞禽走兽全部搬上桌,吓得老外脸色发青,连筷子都没敢动一下。

    对于外国人来说,飞禽走兽都是他们的好朋友,家猫家狗的更视如家人,吃它们的肉无疑是件痛苦和难堪的事,而朋友这样的待客之道也成为了弄巧成拙的笑料。

    其实,说到底,真正的待客之道最需要讲的是平等。

    朋友来访固然是件高兴的事,作为主人就更应该顾及朋友的意愿和感受,无论是哪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不能一相情愿地胡乱安排一通。

    更不能“先煎后杀!”地乱喊一气,惊吓了客人。

    朋友接待不一定需要豪华,摆豪华宴不见得是贴切,君子之交淡如水,粗茶淡饭也不见得就是怠慢。

    真正的待客之道要讲究性情,合朋友的性情便是最好的待客之道,大家觉得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