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二十五章 文化寓意

第二十五章 文化寓意

    唐代,朝廷将茶沿丝绸之路输往海外请国,一借此打开外交局面,都城长安能成为世界大都会、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茶亦有一份功劳。

    唐代,文成公主和亲西藏,带去了香茶,此后,藏民饮茶成为时尚,一此事在西藏传为历史美谈。

    唐代,文宗李昂太和九年,为抗议榷茶制度,江南茶农打死了榷茶使王涯,这就是茶农斗争史上着名的“甘露事变“。

    明代,朝廷将茶输边易马,作为杀手铜,欲借此“以制番人之死命”,茶成了明代一个重要的政治磋码。

    清代,左宗棠收复新疆,趁机输入湖茶,并作为一项固边的经济措施。

    茶是个灵物,随国家政治的举措而升沉起伏,辉煌过,也晦气过。

    同时在中国清代,官场钦荣有特殊的程序和含义,有别于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

    例如在隆重场合,如拜谒上司或长者,仆人献上的盖碗茶照例不能取饮,主客同然。

    若贸然取饮,便视为无礼。

    主人若端茶,一意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马上告辞,这叫“端茶送客”。

    主人令仆人“换茶”,表示留客,这叫“留茶”。

    茶作为有特色的礼品,人情往来靠它,挖门子搭桥铺路也靠它。

    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为官为燎的,“一杯茶,一包烟,一张‘参考’看半天”。

    茶通用于不同场合,成事也坏事,温情又势利,茶虽洁物亦难免落入染缸,常扮演尴尬角色,借茶行“邪道”,罪不在茶。

    茶入商场,又是别样面目。

    在广州,“请吃早茶!”是商业谈判的同义语。

    一盅两件,双方边钦边谈。

    隔着两缕袅袅升腾的水气打开了“商战”,看货叫板,讨价还价,暗中算计,价格厮杀,终于拍板成交,将茶一饮而尽,双方大快朵颐。

    没茶,这场商战便无色彩,便无诗意。

    只要吃得一杯早茶,纵商战败北,但那茶香仍难让人忘怀。

    茶入江湖,便添几分江湖气。

    江湖各帮各派有了是是非非,不诉诸公堂,不急着“摆场子”打个高低,而多少讲点江湖义气,请双方都信得过的人物出面调停仲裁,地点多在茶馆,名叫“吃讲茶”。

    这不为错,茶道之宗旨就有“致清导和”一说。

    茶道进入社区,趋向大众化、平民化,构成社区文化一大特色。

    如城市的茶馆就很世俗,《清稗类钞》记载:

    京师茶馆,列长案,茶叶与水之资,须分计之;有提壶以注者,可自备茶叶,出钱买水而已。

    汉人少涉足,八旗人士,虽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裙、就广坐,作茗憩,与困人走卒杂坐谈话,不以为忏也。

    然亦绝无权要中人之踪迹。

    民国年间的北京茶馆溶饮食、娱乐为一体,卖茶水兼供茶点,还有评书茶馆,说的多是《包公案》、《雍正剑侠图》、《三侠剑》等,顾客过茶病又过书痛;有京剧条社,唱戏者有专业演员也有下海票友,过茶瘾又过戏瘾;有艺茶社,看杂耍,听相声、单弦,品品茶,乐一乐,笑一笑。

    文人的茶馆虽不甚雅,却颇有人间烟火气,在老残先生的“明湖居茶馆”,可颀赏鼓书艺人王小玉的演出。

    在鲁迅先生的“华老栓茶馆”里可听到杀革命党的传闻并目睹华小栓吃人血馒头的镜头;在沙汀先生的“其香居茶”可见到已成历史垃圾的袍哥、保甲长、乡绅之流;在老舍先生的“茶馆”里你更可见到1889年清末社会各色人等,什么闻鼻烟的、玩鸟的、斗蛐蛐的、保瞟的、吃洋教的、特务、打手……等等,最后是精明一生的王掌柜解下腰带了其一生。

    总之,一个小茶馆就是人间社会的缩影。

    茶叶进入家庭,便有家居茶事。

    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中有一首诗:

    书画琴棋诗酒花,

    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

    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已是俗物,日行之必需。客来煎茶,联络感情;家人共饮,同享天伦之乐,茶中有温馨。

    茶道进入家庭贵在随意随心,茶不必精,量家之有;水不必贵,以法为上;器不必妙,宜茶为佳。富贵之家,茶事务求精妙,可夸示富贵、夸示高雅,不足为怪;小康之家不敢攀比,法乎其中;平民家庭纵粗茶陶缶,只要烹饮得法,亦可得条趣。

    茶不孤傲怪僻,是能伸能屈的木中大丈夫。

    综上所述,茶作为俗物,由“茶之味”竟生发出五花八的茶道,可叫官场茶道、行帮茶道、情场茶道、社区茶道、平民茶道、家庭茶道,茶中有官气、有霸气、有匪气、有江湖气、有市侩气、有脂粉气、有豪气、有小家子气,这一切都发端于“口腹之欲”,其主旨是“享乐人生”,非道非佛,更多儒学的内蕴。

    为了学问完整些、系统些,我们可概称为“世俗茶道”。

    进入80年代,生活节奏加快,市面出现了速溶茶、袋泡茶。

    城市里最便民的还是小茶馆,饮大碗茶,花钱少,省事,是最经济实惠的饮料。

    小茶馆和卖大碗茶的增多使饮茶的富贵风雅黯然失色。

    中国老百姓最欢迎的还是世俗茶道。

    中国人在,茶道在,但茶道不会再是明清时代的格局。

    延伸阅读

    佛教茶道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随唐时达到鼎盛时期。

    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

    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由曾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燃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

    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

    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1.“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

    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

    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

    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

    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

    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次话一语中的。

    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

    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

    像是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

    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

    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

    同时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

    演仁居士有诗最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至于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的话。

    首先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

    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

    中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

    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

    而且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1.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2.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

    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3.佛门的茶是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

    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

    像是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

    3.“禅茶一味”的意境。

    这一点是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

    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

    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位去参悟,总之很高深就是了,一般人很难理解。

    不过下面的四幅对联与四首茶诗很有趣,对理解“禅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帮助。

    茶联四幅——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苏东坡

    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

    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招隐寺内。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

    ——洛阳古道一茶亭所书

    一卷经文,苕霖溪边真慧业,

    千秋祀典,旗枪风里弄神灵。

    ——上饶陆羽泉联

    茶诗四首——

    题德玄上人院

    杜荀鹤

    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

    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

    罢定磐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虽未似师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

    与茶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灵一和尚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北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失题

    陈继儒

    山中日日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叶梦,竹炉风软落花烟。

    点来直是窥三味,心后能翻赋百篇。

    欲笑当年醉乡子,一生虚掷杖头钱。

    茶与中国文化发展

    赵朴初

    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