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九零考古之手札 » 第二十九章 东方不亮西方亮

第二十九章 东方不亮西方亮

    沈魏风从B市回来,带了一些吃的和用的,一到队里就马上分给众人,苏筱晚对东西不感兴趣,跟着沈魏风回了他的宿舍,吴大军也跟了进来,两人都着急地问情况怎么样。

    沈魏风摇摇头,手里还在收拾东西。苏筱晚急了,盯着沈魏风道:“地方志查了吗?难道什么都没有查到?”

    “是,不过张教授的资料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沈魏风把资料袋拿出来,那是一厚沓在资料馆古籍部复印的材料,里面甚至还有一张李诫手书的影印版。

    苏筱晚快速翻看着资料,突然她停在一页资料上:“李诫曾受过廷杖!”

    吴大军有点迷惑:“他不是一介平民吗?怎么会受廷杖?”

    沈魏风解释道:“他曾为皇家设计过大量的壁龛、衣柜、密盒之类的精巧物件儿,只是他后来犯上,没人敢冒死保存他的作品,所以他设计的东西几乎没有流传下来,在当时差不多都被销毁了。而且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十分坎坷,到了老年才安顿下来。张教授所提供的文件中提到他也有一些作品可能流传了下来,但目前国内一直没有发现,有可能是流落到了海外。而且后来也不知道他葬在了哪里。从他的一些朋友的著述和徒子徒孙们的记录来看,他在受过廷杖之后整个人变化很大。”

    “廷杖可以让人当场毙命,他能活下来真是不容易。只是不知道他后来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和冯村的石棺又有什么关系,如果真有些关联的话,那意义确实大不相同了。”吴大军对李诫的认识有了新一层的提高。

    “受过酷刑的人不会特别正常。”苏筱晚道。

    吴大军有些担忧道:“死里逃生,更要敬畏生命啊!他不会因此倒变态了吧。”

    苏筱晚盯着资料里一张所谓是李诫的画像道:“我有种直觉,如果廷杖与石棺有关,那么李诫大概是要把他毕生之痛都锁进这个石棺里,是不是墓葬倒真的不重要了。”

    晚上厨子特意炒了两个菜,沈魏风和老搭档宋轶喝了两杯,说了说城里的见闻。饭后,沈魏风想散散步,走着走着就来到了1号院门口,里面灯都亮着,沈魏风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苏筱晚坐在书桌前看着一张沈魏风这次带来的李解设计的机关构造图。

    图是拓下来的,不是很清楚,房门大开着沈魏风站在门口没有马上进去,看着苏筱晚沉迷于图纸里忍不住问道:“有什么发现吗?”

    苏筱晚抬头看见是沈魏风,摇摇头:“这个图大概不是他本人做的,榫卯结合的点标得都不精确,只能当做参考,没有实用价值。”

    沈魏风想到还给苏筱晚带了礼物,就请她去3号院的办公室坐一坐。

    那是一只在当时十分流行的八音盒,制作得小而精巧,打开里面是一个美丽的小公主在翩翩起舞,苏筱晚露出难得的一笑:“你当我是小孩子吗?不过真的很漂亮!去年我也买过一个,里面是个托着下巴听音乐的小男孩,他们正好凑做一对。”

    沈魏风道:“来的时候,我记得你在火车上说你喜欢这些小东西,所以特意买了这个带给你。”

    “干吗对我这么好?”苏筱晚语气里充满了无奈,又带着失落,自言自语道:“你......太难懂了。”

    “比起工作,我一点也不难懂!”沈魏风拿了瓶从B市捎回来的果汁放到苏筱晚面前:“我觉得廷杖一事还是挺重要的,你觉得呢?”

    苏筱晚觉得回国后糖分总是摄入不足,看到这瓶果汁还是很开心的,一点不客气地拧开喝了一口,然后点点头:“我和你观点相同。明代的廷杖既会致命又很侮辱人,凡能熬过这个刑罚死里逃生的,多半都会性情大变的。”

    沈魏风想了想道:“性情的改变应该会影响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苏筱晚很肯定:“性情一变行为就会有变化。就算他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变化想克制,只怕也是徒劳。就像我,虽然知道自己现在有了些不一样,可是也无能为力。”

    苏筱晚的忧伤很淡,并不浓郁,可它仍是沈魏风此时最想绕开的话题。

    “我记得你认为那次送我的木盒中有一种可能被李诫应用到石棺的闭合上,虽然我当时没有表达意见,但是我是部分认同你的观点的。现在结合他受过廷杖的情况来看,他的诡异的性格可能正是他后期的风格,他要的就是让任何人都琢磨不透吧。”

    苏筱晚一听来了点精神,一扫刚刚的阴霾让沈魏风继续往下说。

    沈魏风道:“对于李解所受廷杖的前因后果我们手里一点资料都没有,但可以分析出来的是他在此事之后只会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如果前期他是职业性的心思缜密,那么后期他就是有意为之的吊诡难懂,甚至违反常理。”

    苏筱晚不太敢确定,迟疑地问:“你的意思是,他会综合使用多种机关术于一体?”

    沈魏风点点头。

    苏筱晚抱着双臂凝神道:“如果真如你所说的,那石棺的机关有可能使用了当时高难度最高的两种技术,外锁与内锁联动式以及无钥锁的多簧片结构。”

    “那可不可能是无钥锁的单簧片结构和双重外锁纵式联动?”沈魏风问道。

    “双外锁纵联动吴老前天试过,完全不行。”苏筱晚摇头。

    “按你原来的推论,还应该有路可走。”沈魏风还是不愿放弃。

    “我是想说......”苏筱晚刚要说下去,就听见门外有人来回走动,沈魏风无奈道:“大概是吴老下楼打水,不过他这么晚不睡大概想找我谈工作。”

    苏筱晚马上起身:“那我先回去了。”

    沈魏风摆摆手:“没事,你先说,我想听你说。”

    苏筱晚又坐下来往下讲:“那三只小木盒装的什么你还记得吧?其实它们三种铜锁的技术合在一起就是:心锁无解。”

    沈魏风有点尴尬:“好好的,怎么说起“心锁”来了?”

    苏筱晚又起身,冷着脸:“你不想听,我走好了,反正吴老还等着呢。”沈魏风赶忙起身拦住她道:“别别别,说完,说完!”

    苏筱晚叹了口气接着道:“我现在不会再说什么感情的事了,请你放心!我只是想让你思考一下,三只锁的技术的合体就是:心锁无解,你把它代入到石棺上,平移一下。”

    沈魏风顿觉眼前一亮,仿佛李解的设计图稿就摆在了他的面前。

    “其实,这就是我最开始时对于石棺闭合技术的思考,”苏筱晚没有停继续讲述着,“它浑然天成,无缝无隙,雕刻精美,以血漆饰棺,它从制作之初就是准备永世无解的。这是李解对自己后半生所有苦痛的发泄,也是他对后世盗墓者的调笑。”

    “他既服务于皇权,也痛恨皇权。”沈魏风恍然领悟道。

    苏筱晚点头:“是的,这是我这个猜测的依据。”

    沈魏风也来了精神:“有那么点意思了。”

    可是苏筱晚并不十分有把握:“我曾说过,石棺也许在移动的过程中就已经被摧毁了,可是作为无钥锁技术的疯狂升级版,李诫没有留一丝一毫的破绽给我们后人去破解,我还是在万般无奈下让大家推动了石棺的棺盖,可惜真的没有多少成果。我这几天想拼命研究推出的石棺的内部形制,可真是没有一点感觉。如果真如我们刚才所说,我真的可能还要再走老路了。”

    就这样,两个人谈工作谈得越来越投机,很快就到了半夜,两个人都把自己最宝贵的想法都贡献了出来,没有一丝保留和私心。可是在两人畅快交流的时候,门外的脚步声时不时响起,沈魏风虽然知道可能是吴大军,却完全没去在意。

    沈魏风和苏筱晚围绕李诫的个人史谈了几个小时,谈完已经深夜了,沈魏风不敢这么晚让苏筱晚独自回宿舍,便把她送回了1号院,自己则在轻轻的寒风里慢慢往回走,刚走了几步就看见似乎有人在路边,一点火光一明一灭的,在抽烟。

    “谁呀?”沈魏风喊了一嗓子。

    那人把火光往地上一丢,踩灭走了过来,是吴大军。

    “老吴啊。怎么这么晚不睡?”沈魏风没想到是一直早睡早起的吴大军大半夜的在外面抽烟。

    快人快语的吴大军很罕见地没有马上接话,又拿出一颗烟要抽,沈魏风把烟拿走又递还给他:“少抽点儿。天天咳嗽个没完。”

    “晚上回来喝了杯浓茶。”吴大军有点儿欲言又止。

    沈魏风觉得他可能又要谈他对开棺的想法,便说:“不早了,回去休息吧。”

    话音刚落,就听见不远处的1号院里发出一声动静,两人不约而同往那边看去。

    沈魏风摇摇头道:“苏筱晚现在是比刚来时用功多了。”

    吴大军不知为何鼻子里哼了一声:“是在等夜深人静了好溜出去吧。”

    沈魏风为之一惊道:“溜出去?这么晚了去哪里?”

    “岩洞所在的岭子后面有片丹霞地貌,你不知道?”吴大军面无表情地看着沈魏风。

    沈魏风瞪大了眼睛:“大晚上去那里干什么?”

    “这得问你那个助理,小汪。”吴大军似乎不太相信沈魏风的全然不知。

    沈魏风有点急了:“汪辉吗?他俩?”

    吴大军想起来沈魏风有几天不在,这事儿有可能未必清楚。

    “老吴,到底怎么回事?”沈魏风的手都在抖,浑身的血在疯狂乱流。

    吴大军低沉着声音:“你去问宋轶吧,他比我清楚。”

    沈魏风一下子火了:“我问你呢!大半夜,难道我要去把宋轶叫起来吗?”

    吴大军没想到沈魏风情绪那么大,开口倒是谨慎起来,想了想道:“我呀也是听说的,他俩最近常在夜里去岭子那边,应该就是你不在的这几天吧,干什么去了不知道,据说有一次到了天亮才回来。”

    岩洞所在的岭子本地人称其黄骑岭,离冯村不足1公里,但是黄骑岭的另一头却人迹罕至,是一片典型的丹霞地貌,红色的岩山高低起伏,据说山里还有一片开阔的水域,是那种碧波荡漾寸草不生的咸水湖,景色极其壮美。不过从村子走到那片丹霞山区,步行要很久。苏筱晚若真和汪辉有点什么瓜葛,去那里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这事沈魏风不敢相信,因为汪辉这人进考古所有几年了,学历一直是他往上走的障碍,人也算不得多聪明,来了冯村让他做了自己的助手,平时还和宋轶一块儿,跟着学点勘探方面的技术。跟苏筱晚相比,这个汪辉实在没有任何可用之处。沈魏风觉得苏筱晚怎么都不会看得上这样的人。

    可这些都只是分析和猜想,沈魏风真恨不得立刻把汪辉揪过来问个究竟。

    汪辉这个人在队里的位置较低,可是目前也算是宋轶的徒弟,跟自己的时间倒是不多,沈魏风早上起来琢磨了一下这事,觉得宋轶的脸面还是要的,不能太不管不顾,毕竟以后的工作,总要见面,为这事弄得太僵了,大家都会感到为难。

    当然,这事后来完全弄清楚了。

    原来,他俩大半夜往丹霞山区里跑有好多次了,因为夜深人静,他们自以为是无人知晓的。汪辉本来就十分爱慕苏筱晚,一次看到苏筱晚大晚上一个人在外面游荡发呆就凑过去搭话,没想到你来我往两个人就有模有样地聊了起来。白天人多工作忙,两人不常凑到一起,汪辉也很注意避嫌,但到了晚上大家都休息了,就跑出去溜达,近的地方既没意思也怕人撞见,于是两人就选了丹霞山区这么个好地方。

    知道这些后沈魏风自然是气到头痛,可再头痛也得处理。

    吴大军这个副领队的意思是汪辉这样明目张胆违反外出工作条例,还有乱搞男女关系的嫌疑,必须要严惩,绝不能手软,应该马上给所里打电话。

    沈魏风此时倒是犹豫起来,汪辉主动勾引苏筱晚固然可恶,可他家里条件不太好,外出的补助高于工资,若是真解了他队里的职务,再停发了补助,对他的影响可能真不是一星半点那么简单。

    可吴大军坚持应该秉公执法,苏筱晚是外援,没办法处理,自己人有什么可顾及的,谁让他违反规定在前,这样的事情要是姑息了,日后队里就没法儿管了。

    老吴说的自然都对,都在理,可他不知道沈魏风的心思。

    惩罚总要有个尺度,都是成年人了,怎么罚,罚的内容都要考量好,不是硬卡着规定就能服众的

    因此,沈魏风劝老吴不要过于激动,先容他想想处理办法,但老吴那急脾气根本等不得,隔天就去了镇上亲自给老所长打电话反映了情况,引得顾所长大发脾气,立刻示意:具体惩罚看领队,所里将停发他两个月的补助以示警示。

    处罚下来了,可是队里怎么处理却是个难题,这种动脑子的事吴大军是拿不出办法来的,只好去问沈魏风,沈魏风知道所里的处罚已经定了,他这边也必须有所表现,琢磨了一上午就发话让汪辉去岩洞外面值夜班去,和另一个队里的技工倒班。对外就说岩洞的坍塌危险增加,需要加派人员夜里去值守,一下就顺理成章地把汪辉派到岩洞外的帐篷里去了,也算是给汪辉留足了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