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九零考古之手札 » 第五百四十七章 重新来过的希望……

第五百四十七章 重新来过的希望……

    关于苏筱晚的下落,周楚凝的话是非常刺耳的,却没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阑

    那些她说到的最好和最坏的结果其实早已在沈魏风的心里过了一遍,只不过被周楚凝这么连讽带笑以戏谑的口吻说出来,足足让他难受了好一阵子。

    若问他是希望苏筱晚活着沦落至贫民窟里,还是不如就身死在亡命途中,他心里没有答案。

    像这样血淋淋的东西他曾经很概念地分析过,但并不可能真实地去面对,哪怕是像周楚凝这样轻描淡写地说出来,对他也是晴天霹雳一般。

    幸好,访问工作行程安排得比较满,尽管是经济打头阵,他们文化相关的几个人的工作量也不算少,忙碌的会议间隙时间都不会太长,最多也就大半天,就连连着两天的时间也腾不出来,再加上个人长时间独自外出需要打报告写申请,其实还不如凑着休息的空档更加方便和不兴师动众。

    这次访问团里有个负责经济口的副头,姓江,早年和沈家忱就是老相识,年龄小沈家忱一些,之前也主管过文化方面的一部分工作,算是像沈魏风这样的新手的前辈,沈魏风因为想在中美考古联合培养方面在这次能找到一些突破口,一路过来便和这位江主任交流了不少,得到了来自这位算是半个美方专家的上级和前辈的一些建议与支持,因此在外出寻人这件事上沈魏风和这个江主任也不避忌,把大概的情况说明了一番,便立刻获得了这位江主任的理解和认可,表示工作之余可以帮忙联系一下美国这边当地的一些华人团体,先把照片和个人资料交给他们留心一下,作为一条长线时刻关注着,就算他们访问结束回国,这边若有消息也能第一时间通知到他。

    尽管如此,沈魏风也是尽量不存希望的,他从落地华盛顿的那一刻开始就把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心思都放在访问工作上,剩下的那百分之一还被他竭力压抑着,此时的他就像苏筱晚当初的哭诉那样:是个十足的没有感情的机器,或者说至少是个没有个人感情的工作机器。

    这其实也没什么可抨击的,如今他只有工作和寻人,这都是不需要感情参与的事情,再说,到了如今,要感情还有何用?阑

    过去的几个月仿佛几个世纪那么漫长,他觉得在这一切过后自己没有一夜白头都是奇迹,搞不清楚是什么让他还能支撑着没有倒下或放弃,现在还能站在美国街头,为了这一天,他似乎用尽了自己的全力,从那个风雪交加的山崖边到落地美国,他已历尽千山万水。

    苏筱晚曾评价他就是一个眼里只有工作的疯子,哪怕多一点点个人的爱恨都匀不出来,这评价曾让他那时时常感觉惶恐,现在好了,不用心心念念顾及自己到底有没有做了事业的奴隶,哪个对他爱恨交织的人已然没了下落,顾及自然也就变得无足轻重。

    当然,Y校作为行程中的一站,肯定是沈魏风这趟美国之行的重中之重,他随团结束了在华盛顿的访问后紧接着就到了纽约,在完成了他们这个组相关会谈后,他破例打了报告,申请独自外出。

    不过江主任收到了他的申请后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叫了团里的一名翻译和他一同前往。

    “榆城”的说法名不虚传,才五月中旬就已经到处郁郁葱葱,城与校浑然一体,以至于找到Y校人类学所在的系部大楼确实颇费了番功夫,幸好随行的这位翻译对这里比较熟悉,才没有绕了太多冤枉路。

    理智些考虑的话,来Y校的目标就是莫里斯教授,但从到了“榆城”,沈魏风的眼睛就没有略过任何一个亚洲面孔。

    这不是刻意为之的行为,他知道不能指望在这里的路上遇到轻松走着的苏筱晚或者是高大阳光的夏秋杨,可他无法控制地在寻找,每一个长发落肩的亚裔姑娘,或者不是长发落肩的亚洲姑娘,身形相似的,身形完全不对的,高低相近的,或者差得多的,亦或迎面走来的,或者背对自己的匆匆而过的……阑

    沈魏风自己都没意识到他正在进行一场悄无声息地几乎疯狂地无差别的搜索,唯一的理智就是忍住每一次要上前看清对方面孔的冲动……

    然而这趟“榆城”之行何止路上的一无所获,莫里斯也不在校内,他的助理说他在月初带了几个学生去了印度,年底才能回来。

    当然,到这里还只是整个行程的开始,沈魏风算是有点心理准备,咬咬牙就挺过了这天的失落,回去继续工作。

    但之后夹在访问行程里的几次外出仍然是这个状况,不管是辗转找到的苏筱晚在波士顿曾短暂栖身过的地下室,还是从华人团体那里得来的苏长风族里堂姐在富人区的别墅,乃至西海岸几个城市里风闻可能有她踪迹的或好或差那些令人揪心的聚居之地,凡是随团可到的地方,沈魏风一个都没有遗漏,全去走了一遍,询问、查找、辗转多地,竭尽全力与当地人沟通,一张苏筱晚当初来A市签订合作协议时留下的近照就在这短短不到半月的时间里,四角都已经被磨得发软皱卷,荡在她嘴角那淡淡的笑意看去益发地苍白而模糊,平淡又遥远,就像那希望的风筝已经用尽了轮轴里所有的棉线,只待最后“嘭”地一声挣脱,离去。

    访问团行程最后一站是洛杉矶,在以随团成员身份与当地多所高校负责人见面之后,沈魏风迎来了他这趟美国之行的高光时刻,他的考古学中美联合培养计划终于迎来的一线曙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人类考古学学科带头人对他的邀请和计划表达了极高的热情,第一次相关合作的会谈进行地十分顺利,沈魏风甚至在会后还与多位该校的博士生进行了圆桌讨论,气氛之融洽,讨论之热烈令他多次有点恍惚,恍惚中冯村那风雪交加的夜里的枪声似乎还清脆地在耳边不断响起……

    这迟来的、沐浴在光明中的合作是令人欣慰的,也令人倍感唏嘘,虽然整个联合培养计划的推进还需要时日和后续项目跟进进行巩固,但它多少慰藉了一路走来益发消沉的沈魏风。

    也许这宽慰并不能直达灵魂,但它至少能够告慰亡灵,或者给那未亡之人在未来岁月里一点重新来过的希望……阑

    不过回国转眼在即,寻人已经没有时间,收拾好行李的沈魏风在酒店反复考虑后,才终于拨通了他母亲洛杉矶家中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