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清妙之合 » 001 良师益友

001 良师益友

    那年九月,天常阴雨,云携惊雷。

    周妙趴在桌子上打算一觉睡到放学,但一个霹雷把她震醒,而班主任才刚刚开始做自我介绍:

    只见他在黑板上飒然写了繁体的“陈参商”三个字,并以慷慨激昂的语气来了句开场白,“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有很多人不理解我名字的含义——”

    话还没说完,一个男生破门而入,披泥带雨,抬手看了看表便朝着陈老师发问道,“不是说十点之前到校就可以么?”

    同学们心说这男生怕不是傻?今天可是第一天到校,是在老师面前争取“第一印象”的大好时机,他不早点来表现一番,还在这里质问老师?

    果然,陈老师面带薄怒,但只是说,“出去敲门再进来。”

    男生稍看了他一眼,倒是没有多言,退出门外,敲了敲门,又再进来,然后径直走到周妙身边的空位处,坐下了。他倒是眼神好,光看了一眼便知道哪个座位是空的。

    周妙瞧他一眼,见他浑身是泥、眉角尚有水珠,便从书包外兜里抽出一卷手纸,递了过去。那男生接了手纸,又看了看她,眼神中似有几许讶然;而周妙这才看清,这男生右脸上的那一道子,不是水痕,而是伤疤。

    陈老师的自我介绍被打断,便省了慷慨激昂,简单说了两句之后,就让同学们也开始介绍自己。

    然而同学们的自我介绍,总是千篇一律,乏善可陈,及至最后一排,大家已觉十分枯燥。

    陈老师为图公允,在开学之初,只按姓氏拼音给同学们安排座次。如此一来,周妙便被排在了最后一排墙角的位置,估计到她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睡着了。

    至于周妙身旁的男生,轮到他起身的时候,只说了一句就坐下了,“我叫赵英清。”

    他说得虽简单,却引得同学们交头接耳,因为这名字可是在麓北区出了名的:逃学旷课、到处打架、被两所学校劝退。就是不知道是同名,还是这家伙本尊。有的同学眼尖,看得到他脸上的伤疤,便料定他就是传说中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麓北一霸”。

    陈老师显然对这名字不甚了解,只以为同学们窃窃私语,是在议论这赵英清的自我介绍太过敷衍,于是便敲了敲黑板,“大家肃静,我们还有最后一位同学没做自我介绍。”

    周妙觉得实在无甚可讲,便站起来也只说了一句,“我是周妙。”

    她说的比赵英清还少一个字儿。陈老师一时无语,加之之前就看她在睡觉,便觉得她这是在和自己对着干。不过陈老师毕竟有些年纪,学生带的也多了,懂得平心静气的好处,便暗自平复心情。

    同学们趁陈老师平复心情的时候,又窃窃私语起来,这回心情激动的是XC区的同学们,因为周妙这个名字让他们联想到传说中一日之内连挑西城四小、西城六小、西城十二小三所学校混子小团体的“西城‘三圣’周掌门”。不过这传闻中的“周掌门”自幼练武,和大家眼前这个眉目清秀、气质单薄的周妙,似乎有些差别。

    陈老师本是教高中的,今年受友人之邀,才来到这个学校教初中,对于小学生们的传闻,自然是一概不知。

    平复情绪再三,陈老师决定借此机会给同学们上一课:

    “同学们,你们可能觉得,这自我介绍,是无关紧要的一件事。

    其实不然。这是你们的态度、是你们的人生选择。

    方才,大家的自我介绍,我都听了。

    你们有的人说的简单朴实,有的人说的诙谐幽默,也有的人,只说了自己的名字。

    这其实就是一个态度的问题。

    我猜测,有的同学是为今天做了准备的,而有的同学只是临场应付。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个小小的自我介绍都不肯悉心准备,将来又何谈你们的人生呢?”

    一屋子的同学,听了这番话,各有所思。那些好好准备了自我介绍的同学,心下暗自欣喜;那些随便介绍了两句的同学,有些暗自羞愧。不过大多数同学都只说了两三句,也不甚显眼。唯独那赵英清和周妙只说了名字,有同学猜测那陈老师是在暗讽他俩。

    于是便有同学偷眼向教室的后墙角望去,只见赵英清靠在椅子背上闭目养神,而周妙则趴在桌子像在睡觉。有管不住嘴的同学,又和旁边的同学讨论起来,议论的焦点似乎还是这赵、周二人。

    陈老师扫了一眼教室中同学们的反映,对自己刚刚这一番话颇为满意。但看了看赵、周二人的表现,觉得还不够劲儿,便继续道,

    “好好准备自己的自我介绍,其实是对自己的尊重。

    好好听别人的自我介绍,其实是对别人的尊重。

    刚才我也观察了大家,你们有些同学呢,确实也是在认真听;其他同学呢,其实是在假装听。

    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个道理:尊重别人,也是给自己机会。

    今天,我们就就此选出班长。选班长的方法就是:看谁能记下的同学名字更多。

    有自信的同学大可以举手,你可以说说你都记住了谁,为什么会记得这些个同学。”

    班里一片默然,确实有人有心想要竞选个班长之类的,却不料想老师要玩儿这一套。这些跃跃欲试的同学,确实默记了一些名字,但是怎奈怕是记不得太多。有人正想举手的时候,听得后边传来了说话声。

    那个叫做赵英清的,一边举手一边说,“我觉得为了避免有人说我投机取巧、是在听了别人的回答之后又再默记一遍,我建议让我先说。”

    陈老师虽然看他有点添堵,但还是压抑住情绪,“好,这位同学既然有自信,那我们就欢迎。”

    于是赵英清同学站起身来,先开言道,“我可以记得你们全部。如果有其他同学也对当班长什么的感兴趣、并且可以和我一较高下的话,请现在就说一下,我们可以改为其他方式,比如说默写。如果没有的话,那我现在就要开始直接说了。”

    教室里一片无言。

    赵英清见众人不言不语,便果真依次开始说出同学的名字,他是顺着同学的座次来说的,丝毫不乱,都说完了之后,他还补充了一段,“我们的班主任姓陈,黑板上有他的名字,我进门之前,他在念诗,这两句诗出自《赠卫八处士》,是杜甫当年遇见故人时所作。我们今天在此相聚,本是新聚,但希望多年之后和诸位仍能有再会之日,望彼时也能像诗中一样,把烛言欢,叹一句:今夕是何夕,共此灯烛光;也能像诗中一样: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话到最后他是言辞激昂、声情并茂。

    那一天,赵英清当上了班长。有些同学叹服于他的记忆力,但更多的同学觉得他挺能装。还有些同学心下并不相信,因为据说他爸也在这群学校里教书,于是猜测这赵英清是背过名册。

    陈老师虽然说话算话,但难免心生烦恶,因为赵英清这最后一段话,说得是一派假正经,就像是大人给写过稿子一样。陈老师最看不上这种家长。

    还有旁边的那个周妙,一直一副睡不醒的样子,也该把她叫起来醒醒神儿。

    于是,陈老师便打发他们二人去领校服。

    听说去领校服,周妙就不困了。这学校的秋季校服有男女两款,女款要穿裙子太麻烦:如果穿底裤,则需要符合学校定的颜色及样式标准;如果不穿底裤又太冷。思来想去,周妙怎么都是觉得直接领套男款来得容易。之前她还在担心到时候领校服会费一番口舌,没想到这差事会落到自己的手里,真是天赐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