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女股神 » 第25章 别了,纽约!

第25章 别了,纽约!

    在纽约的第三天早上,米乐费了很大的劲才能起床。这才知道两天来体力透支过甚,一顿好觉还没能从疲劳中恢复过来。但她的意志力战胜一切。

    高松估计她可能起不来,没想到一步入酒店大堂她已经在那里等候。

    他有点不解,“我这个大男人都快撑不住了,你怎么还是精神抖擞?

    米乐一脸兴奋的说:“纽约灿烂的阳光,会像是懒人的天气吗?”

    高松不得不佩服她毅力惊人。

    “那就上路吧!”

    高松把她带到麦迪逊广场公园响当当的ShakeShack本店,去品尝那里绝叫的汉堡。也许时间还早,排队只花上15分钟。

    高松边吃边说:“玩家都认为,到纽约有三件事必做:看自由女神,登帝国大厦,尝ShakeShack汉堡。这家汉堡是纽约美食地图上最明亮的一颗星。我以前到这里排队,少说也要排上半个小时。今天算是非常客气了,也许是托你的福吧。”

    “我不是个汉堡爱好者,但吃了几口,感觉自己真到了纽约。”

    “这顿汉堡,能把你留在纽约吗?”

    “汉堡虽好,我更怀念南京的板鸭。”

    高松无语。

    一顿饱食之后,两人便沿第五大道步行到所罗门·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

    这是一家以收藏现代艺术品闻名全球的私人艺术馆,在全球有数家分馆,这里是“古根海姆博物馆群”的总部。

    米乐站在馆外,对着螺旋状的建筑外观看得入神,因为建筑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大型雕塑。

    她问高松:“有人说它像茶杯,有人说是海螺,有人说是弹簧。你说呢?”

    “我觉得它像个白色的大蛋糕。”

    “我感觉它像冰淇淋。不好,我的冰淇淋控又发作了。”

    两人大笑。高松越发觉得她像个小姑娘那样清纯可爱。

    他对现代艺术一窍不通,虽然曾在纽约工作,但却从想过要到这家博物馆一游。他坦白告诉米乐自己的短板,请她反客为主,充当他的向导。

    经米乐介绍,他才知道原来这里的馆藏全来自一个富裕家族对艺术的热爱。他们对艺术的执着,改变了20世纪现代艺术的进程。

    博物馆创办人所罗门·古根海姆从1930年代开始便致力于收藏现代艺术品。他受到艺术顾问的影响,对非具象艺术情有独钟,大量买进抽象主义的画作。

    后来博物馆扩大收藏,举凡20世纪现代艺术各个流派的创作都兼收并蓄,包括雕塑和装置艺术。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堪称全球私人博物馆之冠。

    米乐说:“但更令人津津乐道的,却是所罗门·古根海姆的侄女佩奇·古根海姆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她对现代艺术的支持和维护,谱写了艺术史上最动人的篇章。”

    “真有那么神奇?”高松追问。

    “这个特立独行的奇女子,21岁那年从祖父那里继承了一笔可观的遗产,两年后就跑到巴黎这个人文艺术之都,同许多作家、画家、雕塑家交往,谈情说爱,放浪形骸。1939年德国打响欧战之后,她疯狂的奔走于巴黎街道,造访她所知道的艺术家,以低廉价格大量收购各类艺术家的画作和雕塑,几乎日买一件。她费了很大的劲把艺术品偷偷运出巴黎,辗转运到美国。她以独到的眼光和超人的魄力,一手将**眼中“堕落的艺术”抢救过来,为巴黎许多穷愁潦倒的艺术家保住了珍贵的艺术创作。她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改变了许多艺术家的命运。”

    “真不可思议,在那动乱的年代竟然会出现这等女中豪杰。”高松听得如痴如醉。

    “她的故事还长着呢!据说在二战期间,她还帮助一些艺术家逃出**的魔掌,移居美国。她在纽约的一大成就,就是慧眼识英雄,扶植了初期还在美术馆当木匠的艺术家波洛克,这个人之后来成为承先启后的抽象画大师。”

    “她真是艺术界的伯乐。”

    “她确实是当之无愧。”米乐越说越起劲,“经她法眼认定的艺术家,后来都成为大师级人物。她天生就有犹太人的生意头脑和议价能力,她低价买来的艺术品,后来都变成价值连城的瑰宝。她把自己在威尼斯买下的豪宅辟为博物馆,展示她的艺术收藏。我们所在的这家博物馆,也有她所馈赠的300件艺术品。”

    高松听米乐娓娓道来,感觉到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堂美术课。

    他诧异的问:“你怎么会对现代艺术如此在行?”

    米乐有点尴尬的说:“当时为了要读懂股票走势图上的无字天书而接触抽象画,大量观赏了许多名家的画作后,不知不觉就对现代艺术着了迷。”

    “那你从中悟到了什么?”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那不是《孙子兵法》吗?”

    “这只是我粗浅的领悟。我只能说这么多。我还没参透呢!”

    这家博物馆丰富的现代艺术收藏令米乐流连忘返。高松虽然看不懂抽象画,但还是很有耐心的陪着她观赏。

    看了半天,他忍不住说:“我怎么一件都没看懂。”

    米乐说:“抽象画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要用心灵去感受的。”

    “看了几百件作品,也没看出有哪件作品比你漂亮。看来艺术家的手眼,还是比不上上帝的创作。”

    米乐笑着说:“艺术的生命比人持久,两者岂可相提并论?”

    “说得没错。艺术都不用吃饭,但艺术观赏者敌不过饥饿。我们是不是应该从抽象世界返回到人间?”

    “不好意思,错过了饭点,让你挨饿了。”

    “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高松把她带到史宾路的Lombardi’sPizza。这里的披萨号称美国冠军。这家店也是全美最老的比萨店,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两人进餐时,米乐就收到元月华发来的短信。原来她和厉德勤也已经来到纽约。他们相约傍晚到帝国大厦观景台看夜景,然后一起吃晚饭。

    两人走出餐馆,原本准备乘坐一趟地铁去参观布鲁克林大桥,没想到天色骤然大变,一阵急雨当头洒了下来。两人闪避不及,全身几乎湿透。他们就近跑进一家咖啡馆,互相对看狼狈的样子,失声笑了起来。

    高松看着大颗大颗的水珠从米乐的发梢和下頷滴落,像雨后晶莹欲滴的白莲,这证明在博物馆看了半天,还是不如眼前这件上帝的杰作。

    “抱歉得很,纽约就是这种少女的天气,总是捉摸不定,没想到竟然给你碰上了。”他好像在代表纽约表示歉意。

    “有什么好抱歉?刚才不就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吗?老天爷也太认真了,马上就演示给我们看。”

    “看来我们只能在这里喝咖啡等待雨晴了。”

    两人跑到卫生间清理了一下,才坐下来喝咖啡。

    米乐看着那位年轻的女侍应生带着笑脸,踏着欢快的舞步,在轻松的音乐中来回送餐,把一股欢乐的气氛引进餐馆,引得许多顾客笑语盈盈击掌应和。有位顾客还离座陪她蹦蹦跳跳。米乐看到这充满喜剧效果的一幕,刚才被滂沱大雨袭击的狼狈之情顿时消弭殆。

    高松说:“在曼哈顿,每一片平坦的地面都是即兴的舞台,而每一位侍应生都可能是明日之星。”

    米乐莞尔,“我们好像已经走进了百老汇。”

    他们四人于约定时间在帝国大厦楼下聚首,但很不巧的是,告示牌通知观光客,当晚观景台上能见度太低,可能看不了夜景。

    一瞬间大家都有点扫兴。但米乐和高松前晚已经在洛克菲勒中心看过夜景,觉得没什么好遗憾,而元月华和厉德勤还机会重来,也没抱怨什么,就找了家西餐店吃饭喝酒。

    四个好友在纽约重逢原本是件值得庆幸的喜事,但大家都各有怀抱。

    元月华和厉德勤闹了点小别扭,用餐时还有意无意的互相调侃。

    米乐觉得这趟纽约之行并未达成所愿,虽然乘机游了一趟纽约,但毕竟是无功而返,所以心情郁郁。

    高松知道第二天就须同米乐告别,怨恨两人的纽约欢乐时光太过短暂,离别的阴影挥之不去。他预感到这一别可能就天隔一方,所以心情格外惆怅,始终开心不起来,只是喝着闷酒。

    回到酒店大堂,他乘自己有三分酒意,鼓起巨大的勇气,两手抓着米乐的肩膀,“米乐,我太喜欢你了,能当我的女朋友好吗?”

    米乐对他突如其来的表现有些惊愕,“高松,你怎么了?”

    高松咬音不清的说:“我想你当我的女朋友!”

    “我还没心理准备呢!来日方长,我们慢慢再说好吗?”

    “米乐,我心理很苦,你给个准信吧!”

    “高松,我并没准备在美国谈恋爱。我最终要回上海,可是你想留在美国。两地恋太苦了,我受不了。”

    “你能为我留在美国吗?”

    米乐有点迟疑,“一时之间我很难确定。我们以后再说好吗?你都快醉了,还是回房休息吧。”

    “听你的,我们明天再说。”

    第二天清早曼哈顿下着小雨,米乐已经跑到纽约港务局,乘坐大巴回费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