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扛鼎记 » 第2章 杏林讴歌

第2章 杏林讴歌

    话说三个月之前……

    又是一年三月三,是人们踏青的日子。放风筝是孩童们的主要活动。侯府一家去杏林湖春游。

    杏林湖一片碧波荡漾,或有鸬鹚低旋。有渔夫泛舟于湖面划桨、撒网捕鱼。

    岸上的杏林郁郁葱葱。杏花似海。踏青的人络绎不绝,有平民有士子,或有伉俪一对,在林间小路上徜徉,或在提岸上漫步吟哦。

    昨夜的一场春雨,不知打落了杏花有多少?只见一地的锦绣,踏花行,妙在其中。

    从南阳城出发,有两条路可通杏林湖。一条路经东林书院往西南方向走,较远;另一条则出南阳北门向东直行,正是风景如画的杏林湖。

    杏林湖附近有一个小村庄,叫集贤村。

    少儿震远侯王啸,蹑手蹑脚的翻身跳入一家人的宅院,被这家人的丫鬟当场活捉。

    特么就会掐,一拧一个紫豆子,还专往肉多的地方下手,一边掐一边道,“是谁家的小子?到此作甚?有娘养无娘教的猴嵬子……”

    “啊呀啊呀,小姐姐你松手啊……啊呀呀呀……痛死啦……”

    其随行人员在院墙外,则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是好。

    还跨刀呢,毕竟是前龙渊阁大学士的府邸,威名犹在不敢放肆。

    直到室内有人说话,丫鬟才揪住小儿耳朵,生拖进室内。仍不停的拧……

    “哎呀呀呀……”

    “花红住手,莫慢怠了贵客,带来问话先,”一曼妙的女音道,意味深长。

    这是一间别致的小舍雅间,为主人精心布置过。一整列的书柜,有诸子百家的书籍。

    雕花檀木案上文房四宝、玉石印鉴和朱砂泥,及成撂的贴子、已过时的瀚林院的公文,仕女图花瓶里有三枝杏花。

    吴学士吴介宝端坐案后,姿态优雅。鬓发如云,明眸皓齿,肤色瓷白如玉。

    身穿素白襦裙,青布鞋,即平民女子的装扮,素颜示人。仍掩不住玲珑、标致的身段。

    那一汪如秋水的眼神,黑葡萄发亮的眸子,仿佛能一瞬间沁入你的心里……

    穿越者某人,即现在的王啸,马上想到一句话:

    如果孩童时代,遇见惊艳的女子,那么余生将永远有她的影子。

    这影像马上植入心底,荡起阵阵涟漪……

    也只是在自己家中,面对一个孩童,吴介宝才以真面目示人。说她花容月貌、国色天香忒俗。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丫头花红在身后侍立,面色复杂。睨一眼呆立的小儿后,以火折子点燃一柱香,插在青铜香炉里。

    意思是给一柱香的时间。

    对面站着一小儿,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在赤衣衬托下,很受看。王夫人的眼光不会错。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颜色的服饰。

    倒象个乖巧受教的童生。

    外面的王家大姑爷,苏锦伦几人,均啼笑皆非,作了各种猜测。时而发出猪叫声。

    “你来你娘知道么?”

    问询过身家背景之后,吴介宝轻启朱唇,正视对方,象学堂师长一样严厉。

    对方不敢接触她的眼神。

    “不……知道吖!”

    吴介宝听了面色如常,手持菩提念珠,一枚枚细数。花红却暗中撇了一下嘴。

    “小侯爷正值好年华,需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你整日的游手好闲,不好好读书,枉费了你娘的苦心,老侯爷也不希望你这样,你知也不知?”

    “知道了吖!”王啸道。

    大道理娓娓而谈,象在教训晚辈。又象极了丈母娘训女婿。

    还问了一些其他问题,目的是增加了解。

    “凭小侯爷的聪明才智,日后考取功名,想必不难。”

    吴介宝口气至柔,似质问,实际上一切均风轻云淡。

    “是的吖!”

    “大丈夫行走于天地间,不论年纪、出处,行的端走的正,当以教化万物为已任,江山社稷于心,效仿先贤治国安邦……”

    “是的吖!”

    吴介宝真实的年龄,王啸有通过熟人,在吏部的文档查阅过。

    这是一个已近中年的女子,廿七、八岁不算妙龄,但也在黄金时期的女子,从未婚配过。

    要知道,吴介宝大王啸好多岁呢。

    韶华易逝。岁月在她眼角留下了痕迹,稍有的鱼尾纹。并且,在乡下静养教书其间,因少了奔波操劳,身材微微有些发福。

    一坐一立,一问一答,一柱香的时间很快过去。

    听得“吱呀!”一声开门了,见小儿灰溜溜的走出来。苏锦伦三人围上来,各自嬉皮笑脸,想探听口风,却无法揶揄人家。

    小儿走的急促,几个大人一路紧随。王奎很好奇,一个劲儿追问发生了什么。

    “嘤……”

    “哟嚯,小侯爷怎么了?吴学士欺负你了?”

    “哈哈哈……”

    “你笑,叫你们笑……”

    “哈哈哈……”

    几个人在杏林小径上,再也忍不住一阵爆笑。然后小儿哭叫着追打……

    不用问,看小侯爷的状态,他们便猜对了结果,给人家奚落了一通,赶了出来。

    话说之前,某人曾大言不惭要娶吴学士,放出风声,后来传到吴学士主仆耳中,所以出现了上述一幕。

    不掐你掐谁?

    娶吴学士为嘛呢?

    他娘说了,为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也为了后代不再出痴儿。因此对未来儿媳的标准,要求极高。首先要出身书香门第,关键是人要聪慧,有学问……

    见小侯爷真的挺悲伤,象戏文中的痴情书生一样,向心仪的小姐表白遭拒,投井自尽化成了鬼魂,之后日夜陪伴小姐的故事……

    苏锦伦常陪大小姐看戏,猛地想起来,感觉不妙。说了之后,二姑爷赵鑫等人,才有些着急,怕小侯爷一时想不开,做出傻事来。

    正巧安顿下来的王家,派人来寻,一干人等便回到了湖中水榭。

    这时的水榭很热闹,有王夫人的老相识,城防营林参将的婆娘林夫人,与林公子。还有税丞大人的宋夫人与一对双胞胎女儿。

    其中身份最尊贵的,当属卢陵郡主夫人了。她在的场地,林夫人和宋夫人几个不敢坐。

    要知道,卢陵郡下辖三县十八座城池。郡主乃最高的长官,权势很大。

    踏青的日子,南阳城郊吸引了许多平民或达官显贵出行。

    有多处风景绝佳之地,而杏林湖只是当中一处。与故人相遇,自然欢喜热闹。

    夫人们正品茗闲聊。小辈几个小姐、公子,去了岸上相互交流。

    正巧小儿回来,上了栈道向湖面水榭走去。

    “二小姐,你家侯爷为何悲伤啊?”税丞家大小姐问。

    “他就这样,连我娘我爹都猜不透他的心思……”

    王带娣说。

    “噢!李侯爷讳莫如深,神人再世,我等只能望其项背了……”

    林公子慨叹道,谄媚的成份较大。

    税丞大小姐与二小姐,两个小姐,均豆蔻年华,相貌甜美。长的一样,穿戴一样,均绫罗绸衣珠光宝气。象一个模子里倒出来似的。

    南阳税丞宋家有意高攀,曾多次委婉表示,将姐妹之一许配给小侯爷。王夫人则以小儿尚幼,婉拒了。

    到了水榭,王夫人问何故,为何小儿哭哭啼啼,苏锦伦三人不敢隐瞒,将事情的原委一一禀告。

    几个夫人听了,不禁面面相觑,暗暗吃惊。

    小小年纪不学好,便想讨媳妇儿?你讨谁不好,偏偏想讨大名鼎鼎的吴学士?

    那吴学士何等人?

    那是连皇帝都觊觎的女人。虽说吴学士辞官归田,但是声戚还在呢。

    关键是,年岁差得太远,从未有过先例。而老翁娶年轻女子,则视作平常了。

    即使娶到家中,免不了成为坊间笑柄,给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简直是荒唐透顶!

    小儿伏在王夫人膝头,哽哽咽咽,哭的那个叫人心酸。

    忽见小后脖颈有紫痕,遂掀衣察看,见者均咋舌不已,却见一身的紫豆子。

    是谁敢太岁头上动土?王夫勃然大怒。

    待问明情况后,众人也纷纷劝说,王夫人才暂缓怒气。

    轻拂小脑袋瓜几,“儿啊,你且去玩耍,为娘一定会为你出头的,娶她吴介宝,再掐回来……”

    其慈爱难以言表。

    “真的么?”

    小儿抬头,破啼为笑。

    “真的……”

    几个闺友听了均震惊不已,欲言又止。

    其中的税丞夫人,心下则有点儿不是滋味儿。

    小儿不智,为人父母者应谆谆教导,而不是恃宠而骄,无理由放纵。

    等小儿去玩耍了,几个夫人议论开此事……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绝对能上演一出好戏。

    又是几天,小侯爷在侯府后花园,与刑老大等人练习武艺。

    花园里,一处假山围起的空地上,牛二表演了短刀刺杀术,众人围观阵阵叫好。

    常言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短刀刺杀术,在狭**仄的地方,最能发挥作用。

    某人有所体会,在一旁以小刀子跟着比划。

    这时,听得前堂方向嘈嘈切切一片,便叫人去看看。不一会儿回来人,说夫人要去集贤村,给吴学士下聘礼呢。

    “什么?给吴学士下聘?为谁人下聘吖?”

    某人一脸懵逼,嗲嗲的童音,吓上去有些滑稽。

    “难道小侯爷忘了,是为小侯爷您下聘礼呵……”

    彪形大汉刑老大,在一旁提醒说。

    面对众人稀奇和古怪的目光,某人震动了。

    太新鲜、刺激了吧?

    “我擦!这是我么?怎么会呢?”

    他的躯壳和他的思维,有时不一致,会发生矛盾。几乎是灵魂穿越者的通病。

    自己有时也说不清楚,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有模糊的印象。

    等捋顺了脉络,才晓得做了一件荒唐事儿。远非成熟思维的本意。

    他想去阻止,哭哭啼啼的一幕又浮现在脑海,已迈不动了脚步。

    躯壳逐渐占了上风,一个童音提醒自己:李成龙,俺就要娶媳妇儿……

    “不准……”

    穿越者李成龙喝道。

    而另一个声音,则在颅海深处响起,“奇哉!怪哉!一个想娶,一个不准,倒要看看你二人谁能斗得过谁?”

    某人脑袋又混乱了,双手捂头痛苦不堪,遂“啊!”的一声尖叫,撒腿跑向自己的房间。

    之后,众人皆慌成一团,急忙唤郎中,有人去请三小姐王留娣。小侯爷的头疼病又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