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八隐 » 第五十章 暮江之吟

第五十章 暮江之吟

    池风干等人见师父得了落脚之处,不用在江湖上颠沛流离,均觉心安。

    师父虽看着年轻,实已年近八旬。前日因救沈在宽,差点没命。正该安度晚年。

    又见师父创立新的门派,传授武功,更觉喜悦。

    在宽既已得救,师父又得了新的藏身之所。众人自该重回江湖,成就那未竟的事业。

    又在山上盘桓两日,众人终于忍泪拜别了师父。

    神尼早已将反清复明的希望寄托在了众徒弟身上,少不得又叮嘱一番。

    一众下得山来,上了大路,又同行一段,便要分道扬镳。

    池风干官泰白还是回江南。吕莹送沈在宽回乡下。

    独楚直男,真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凭身上银两,寄居于此而己。真不知去何处。只想同池官二人回到江南,仍去寄居李府,坐等穿越回现代。

    吕莹道:“师弟,你是师父托我要管教的。可不能跟着师兄们自由散漫,况你又没有半点武功。跟我一起送我沈大哥回家,再去寻师兄们共同闯荡江湖。”

    楚直男听了,只得遵命。

    于是五人约了江南碰头的地点,池官自去江南,楚直男三人却走乡下。

    步行到一个小镇,雇了一辆马车,继续前行。

    吕莹本早有话要问楚直男,只是不好直接提,此时只假装闲谈,要套他的话。

    便说道:“师弟,听师父说,你曾经被官府抓去,判了斩首,又是怎逃脱的?”

    楚直男心想师姐和沈先生都是可靠的,不如给他们讲实话吧,只是其中有些原因却没法讲。

    便说道:“其实我那天上望江楼,并不是去杀胤禛,而是去劝他快走的。”

    吕莹一听,大为意外,便问:“这却是为什么?”

    楚直男也不方便说自己要保护历史,不能让刺杀成功,只得说:“听龙虎山真人说,那人是命中的皇帝,我想我们就不应该违天命。”

    吕莹道:“如果照你这么说,咱师父这事业,岂不要等那人做了皇帝后才能有成?”

    楚直男也不直接回答,说:“大明的天下,到甲申年,足有二百七十六年。也是在官员腐败,自然灾害连年,滋生匪盗,才灭了。这清人才建国几十年,又肯让百姓休养生息。民心虽未依附异族,却也害怕战乱。哪里就那么容易推翻?”

    沈在宽一听,正是当日关在隔壁时的歪理邪说,便欲反驳。

    吕莹已道:“那我们岂不是只有坐等?”

    楚直男道:“也不是要坐等,想干什么,该干什么,还是要去干。只是别想凭一己之力实现那事业。”

    吕莹说:“好吧,依你。继续说刚才的事。”

    楚直男便说早先就已与胤禛认识,那天又如何上了楼,上了楼如何劝胤禛离开,又如何被一群人包围起来。

    吕莹便问:“你不是还空手接剑吗?”

    楚直男道:“那事确实有,但我也不知道怎么接住的。”

    吕莹心中犹疑,却不再问。

    楚直男说:那群人围着我,一同进了官府,胤禛便屏退众人,只留下戴铎。又请我吃茶。

    吕莹道:“请你喝茶,他为什么对你这么好?”

    楚直男道:“他想让我给他讲他以后会怎样?”

    吕莹道:“他的以后?难道你会算命么?”

    楚直男说:“我哪里会?那日在望江楼我和他胡吹了一气,他便信了。定要问我他以后该怎么做?我哪里知道?

    我就给他说:我这次上楼救他,很多江湖上的人是知道的。求他先想办法把这个遮了去。

    他便说,容易。

    后来,估计是随便找了个人,做了个假象。”

    吕莹道:“果然是找了替死鬼。也只有这些人才有这个能力。”

    又问:“他后来又问你没有?他又是怎样放过你的?为什么会把你关在李府?”

    楚直男道:“当然还问啦。我实在没法,就给他念了一首诗,说他要的答案,在那首诗里面。却要他自己去解,天机不可泄露。

    他得了那诗,便叫那个姓李的巡抚把我看管起来,不得让我跑了,也不得亏待我。说今后有事还要问我。于是就把我软禁在那里。”

    吕莹心中好奇,道:“却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楚直男道:“这诗你们应该读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吕莹沈在宽听了,皆不知这诗有何深意。吕莹便问:“你用这诗有何意义?”

    楚直男说:“当时为了脱身,顺口说的,哪有意义?”

    吕莹见他这般说,也不再问,却道:“你既和那人相熟,会不会不遵师命?”

    楚直男道:“我已向师父发过誓了,绝对不会做不利于反清复明的事。放心,我绝对信守承诺。”

    吕莹听了,方才放心。

    却说当时胤禛得了这首诗,心中不解。再问时,楚直男只说,天机不可泄露,自己已万劫不复,不如趁早杀了。

    胤禛拿他没法,心想,世外高人,果然狂悖。便请楚直男一同进京,回他贝勒府。

    楚直男心想,到了那里岂不是任人宰割,便坚决不从。

    胤禛无奈,只得将楚直男托李巡抚看管。

    回到京城贝勒府,便将门人清客请过来,说:“我近日在江南求高人指点迷津,得他赠诗一首,说与你们听。有能解的,不管对与不对,尽管说来。”

    说完把那诗念了一遍。

    众人一听,却是唐朝白居易的暮江吟,哪里知道有什么深意?

    过了几天,还是那个戴铎,说有一解,却不能当众说。

    胤禛屏退众人。戴铎道:“求主子先免了奴才罪过,方才敢说。”

    胤禛说:“这里只你我主仆二人,尽管说来,饶你无罪。”

    戴铎道:“是主子饶了我的罪才说的。

    那诗的第一句,说的一道残阳铺水中,那水不正是指的我大清吗?太阳正好指的天子。圣上在位已四十六年,恰似一道残阳。

    第二句,瑟瑟二字,中有四个王,恰好指代主子。结合楚直男当日望江楼上所言,还是说主子今后当主天下。

    第三句九月初三,可能是某件事发生的一个日期。

    楚直男那日说明年将废太子,也许和这有关。

    最后一句,一个弓字,恐有刀兵之相。”

    胤禛听了,道:“这些话,是死罪,万不可出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