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亮剑的世界当团长 » 第四章

第四章

    刘惠瑾原本以为,被派来跟他见面的人,很有可能是李云龙。

    毕竟在黄河渡口的时候,刘惠瑾就跟李云龙打过交道,并给对方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而且以李云龙的性子,绝对能够为八路军772团捞取到不少好处。

    哪知道,奉命来跟晋绥军358团突击营接洽的人,竟然是跟刘惠瑾有过一面之缘的丁伟。

    而且丁伟这次代表的八路军部队,并不是772团,而是即将前往七亘村驻防的771团。

    看着充满儒雅气息的丁伟,刘惠瑾伸出手,说:“丁副营长,很高兴能够与你再次见面。”

    丁伟犹豫了一下,伸出手跟刘惠瑾握了一下,说:“刘团长,我们团长派我过来,是想听一听你有什么想法?”

    “想法倒是没有,不过我打算跟你们团做一笔生意。”

    看到丁伟露出疑惑的表情,刘惠瑾接着说:“我打算拿两个连的武器弹药,跟你们换七亘村的外围阵地。”

    “刘团长这样做,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丁伟紧紧的盯着刘惠瑾。

    771团作为在编的八路军主力团,人数大约有三千人,但是仍然严重缺少武器弹药。

    两个连的武器弹药,足以让整个771团的战斗力提升一个台阶。

    但让出七亘村的外围阵地,很有可能会让奉命驻防在七亘村一带的771团陷入危险境地。

    毕竟他们只是跟刘惠瑾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对于此人的秉性和态度还不熟悉。

    要是等让出七亘村的外围阵地以后,刘惠瑾给771团挖一个大坑的话,那就亏大了。

    示意丁伟坐下之后,刘惠瑾说:“很简单,根据我从我们(晋绥军)总部得到的消息,日寇将会在这两天派出至少3000人的迂回部队,沿着七亘村、马山村这条路线穿插到娘子关守军的右后方,迫使娘子关守军不战自溃。”

    丁伟看着摆在面前的地图,没有作声。

    因为他清楚,这件事情确实很有可能发生。

    别看771团和772团加起来人数超过了六千,但是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劣势,可不是人数多一倍就能抹平掉的。

    否则,娘子关旧关内的日寇早已经被消灭或者赶出去了。

    刘惠瑾说:“以我对你们的了解,你们没有足够的实力守住七亘村,哪怕是一天。”

    丁伟下意识的想要反驳。

    刘惠瑾赶紧接着说:“我的打算是这样。七亘村的外围阵地,由我们晋绥军358团的突击营来防守。你们八路军771团的人,拿着我们给你们的武器弹药,利用伏击、突袭的方式协助我们,将日寇的迂回部队牵制住,为奉命赶来增援的川军两个师争取时间。”

    就在10月22日的上午,老阎命令川军第41军的第122师和第124师沿着正太铁路往东而行,前来增援娘子关战场。

    这两个师预计抵达的时间,是10月24日上午。

    现实世界当中,就是因为日寇这个迂回部队突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让刚刚抵达马山村的川军一部猝不及防,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将日寇这个迂回部队给暂时挡住。

    但是这样一来,让娘子关正面战场的华夏军队右侧面遭到严重威胁,从而在接下来的部署当中不断出现空隙,导致娘子关战场的华夏军队主力被迫后撤。

    丁伟想了一会,说:“我需要先看到你们的诚意。”

    如果刘惠瑾不是那种喜欢口惠而实不至的人,那么771团可以考虑冒这个风险。

    刘惠瑾的“诚意”,丁伟很快就见识到了。

    整整两百支至少有七成新的晋造六五步枪(仿造日本的三八式步枪)、6挺晋造捷克式轻机枪(同样是使用6.5毫米口径的子弹)、数十支晋造汤普森冲锋枪、20箱(每箱30枚)晋造手榴弹------

    最关键的是,每支枪还按照晋绥军的标准,配备了大约一个基数的子弹。

    如果按照八路军的标准,这些子弹可以进行好几场比较富裕的战斗。

    除了武器弹药以外,其它的军用物资,刘惠瑾也拿出了不少。

    比如说棉衣,足够让一个营的指战员们全部穿上。

    丁伟深吸了一口气,说:“事关重大,我需要向我们------团长汇报。”

    刘惠瑾点了点头,说:“没问题,不过时间可得抓紧了,因为日寇随时可能会向你们发起进攻。”

    送走了丁伟以后,程雷返回来,小声说:“团长,你真打算将这些多的东西送给他们?”

    “嗯”了一声之后,刘惠瑾说:“我这样做,更多是为了我们突击营考虑。跟(八路军)771团合作,我们至少不用担心会落到孤军奋战的境地。”

    第二天,丁伟就带来了他们“团长”的回复:答应刘惠瑾提出的这笔交易,但是得多加一些好处。

    对此,刘惠瑾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答应了。

    10月23日傍晚,刘惠瑾带着晋绥军358团突击营的主力,抵达七亘村的外围阵地——石门峡谷。

    七亘村坐落在太行八陉第五陉的边缘上,周围四面环山。

    石门峡谷更是具有典型的嶂石岩地貌特征,风化的棕红色岩石千姿百态。

    峡谷北侧有石门关,谷底是一丈多高的断崖。

    为了避免日寇提前向七亘村发起进攻,刘惠瑾不顾赶路的疲劳,亲自带领晋绥军358团的官兵们,连夜对防御阵地进行改造。

    而八路军771团的指战员们,在拿到刘惠瑾给的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以后,撤到了七亘村以及附近,养精蓄锐。

    倒是丁伟,被刘惠瑾留了下来,担任晋绥军358团突击营的临时参谋。

    本来,丁伟是不大乐意。

    要不是得到了上级的命令,他肯定会以各种理由拒绝。

    但是,当他看到晋绥军358团突击营挖出的战壕时,想法立刻发生了改变。

    这种战壕是锯齿形的,里面还增设了具有较强防炮功能的猫耳洞。

    不用怀疑,这就是刘惠瑾吸取现实世界朝战时期PLA战壕和欧式战壕的优点改进而来。

    只要不是敌人使用了重炮,否则一发炮弹下去,很难造成众多的人员伤亡。

    丁伟可是担任过团长,直到全面抗战爆发、部队接受改编,才降为副营长。

    战壕挖的是好是坏,他自然分辨的出来。

    更何况,刘惠瑾对阵地的布置,同样让丁伟认为值得学习。

    跟其他(国)军部队有区别的是,刘惠瑾将主力没有沿着山头棱线布置,而是放在了反斜面。

    山头棱线位置,刘惠瑾只部署加起来大约一个排的兵力,来作为警戒和观察敌人的动向。

    只不过,一旦日寇停止炮击发起冲锋,隐藏在反斜面阵地的主力将会迅速进入事先预设好的阻击阵地。

    除此以外,刘惠瑾让那个警卫班充当督战队的角色。

    要是有人敢当逃兵,警卫班将会用机枪来招呼。

    如果不是兵力不够,地形也不适合。

    刘惠瑾还打算采用点线结合的阻击阵地,并构筑大量的倒打火力点、交通壕和隐蔽火力点。

    饶是如此,刘惠瑾对丁伟没有任何保留,将他的原本打算全盘托出。

    后来,这些阻击阵地的构筑方法,被八路军的各个主力部队给学会,给日寇增添了不少伤亡。

    话题转回来。

    10月24日上午,日寇第20师团的一个联队,以两百个骑兵为先导,从测鱼镇出发,朝七亘村扑来。

    很快,这两百个日寇骑兵进入石门峡谷,不断对两侧的山坡进行火力侦察。

    由于晋绥军358团突击营的主力,都隐藏在反斜面位置的阵地里面。

    山顶棱线,只安排了一些观察哨。

    使得日寇的这次火力侦察,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这两百个日寇骑兵继续向前,朝七亘村的方向挺进。

    没过一会,日寇迂回部队的主力也开始进入石门峡谷。

    在避开了日寇尖兵以后,晋绥军358团突击营主力立刻悄悄进入事先设置好的伏击阵地。

    当这股日寇先头部队快要走出伏击圈的时候,刘惠瑾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刹那间,大量的子弹、迫击炮弹落在了日寇行进队伍里面,当场打死、打伤了一些日寇。

    已经进入了石门峡谷内的其他日寇,赶紧各自寻找掩体,然后与晋绥军358团突击营的官兵们进行对射。

    还没有进入石门峡谷的日寇,则在飞机和炮火的掩护下,向两侧山坡发起进攻。

    日寇一发狠,晋绥军358团突击营官兵们顿时就有些支撑不住了。

    特别是那些第一次经历战斗的新兵,纷纷出现了动摇。

    开始的时候,是一个两个的擅自离开阵地。

    后来,更是成班的逃走。

    对此早有准备的刘惠瑾,直接命令警卫班用机枪朝这些逃跑的人进行扫射。

    在接连十几个带头的人中弹倒下以后,剩下的逃兵不得不调转头,重新加入战斗。

    趁着这个空档,已经有不少日寇前进到了距离山头阵地只有不到五十米的地方,使用掷弹筒轰击突击营的机枪阵地。

    突击营的官兵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将晋造手榴弹拉开弦默数两下之后奋力扔出。

    这些被扔出去的晋造手榴弹,大部分在敌人的头顶上方爆炸开来。

    各种大大小小的破片,让日寇顿时死伤一片。

    有些地方,阻击阵地遭到突破。

    一部分日寇跳进战壕,用刺刀朝突击营的官兵们扎去。

    这个时候,先前分发到各个班、由班长和副班长使用的晋造汤普森冲锋枪,就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晋造汤普森冲锋枪连续射出的子弹,将跳进战壕的日寇一个接一个打成了筛子。

    这场伏击战,从上午一直打到下午。

    为了避免全军覆没,刘惠瑾命令晋绥军358团突击营的各个部队,进行交替掩护,分批撤出战斗。

    等枪炮声完全停止的时候,已经是黄昏。

    尽管较为顺利的攻占了石门峡谷,但日寇迂回部队也付出了上百人的伤亡。

    伤亡上百人,对于人数超过三千的日寇迂回部队来说,比例很小。

    但是,这让日寇迂回部队失去了在一天之内攻占七亘村、打到马山村的机会。

    他们不得不停下来,进行休整。

    距离石门峡谷不是很远的一个山谷内。

    “团座,在白天的战斗中,突击营伤亡情况如下。”

    程雷再次小心的翻了一遍统计数据,继续说:“阵亡和失踪大概一百三十人,重伤二十五人,轻伤三十七人。”

    好嘛,一场战斗下来,晋绥军358团突击营就伤亡和失踪了将近两百人。

    这还是在晋绥军358团突击营占据地理优势的情况下,才打出的伤亡比。

    如果是在一马平川的地方,恐怕晋绥军358团突击营的伤亡和失踪人员,要多出数倍。

    当然,这些失踪的人,有可能是死在了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也有可能是被日寇给俘虏了,但更有可能是当了逃兵。

    “将这些失踪人员的名单整理好。要是有人知道这些人的下落,有赏!”

    随后,刘惠瑾看向吕大海,接着说:“我们手里的武器弹药,还剩下多少?”

    程雷和吕大海,一个人负责统计人员伤亡,另一个人负责统计武器弹药的损耗。

    吕大海说:“能用的武器,大约两个连。至于弹药,勉强能凑够一个基数。”

    剩下的那些武器,肯定是遗失在了战场。

    毕竟仓皇撤退的,是晋绥军358团突击营,而不是日寇的迂回部队。

    没有争夺到打扫战场的权力,自然就没有缴获,属于血亏。

    视察完了晋绥军358团突击营每个连和直属排的情况以后,刘惠瑾将丁伟找来。

    “丁参谋,我的想法是这样。”

    将地图摊开,刘惠瑾继续说:“接下来,我们兵分两路。我带着警卫班,去协助川军防守马山村。你带着剩下的人,协助八路军771团和772团,从侧后方打击这股日寇。至于七亘村,能守就守,不能守就赶紧撤。但是有一点,七亘的百姓得提前转移走,千万不能让日寇祸害他们。”

    丁伟犹豫着说:“刘团长,我来指挥他们,这合适吗?”

    身为八路军的一个副营长,来代替刘惠瑾指挥晋绥军358团突击营,怎么看都十分怪异。

    “有什么不合适的?你要是担心他们不听你的,离开之前我会给他们下命令。”

    说完,刘惠瑾立刻让人将程雷、吕大海和四个连长叫来。

    当着这几人的面,刘惠瑾写了一份手令,授予丁伟代替他指挥晋绥军358团突击营的权力。

    只要有了这份手令,无论丁伟还是程雷等人,都足以向上面交差。

    写完这份手令并改好印章,又交代了一些事情。

    刘惠瑾带着警卫班出发,前往马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