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亮剑的世界当团长 »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当刘惠瑾带着突击营仅剩不到一个连兵力回到晋绥军358团驻地的时候,时间已经是1937年12月的下旬。

    这倒不是刘惠瑾故意拖延时间,一路上磨磨蹭蹭,而是晋绥军358团的驻地换了。

    晋省会战结束之后,老阎将华夏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和晋绥军总部临时设在了位于晋省西南部的临汾县城。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对从前线退下来的晋绥军部队进行收容和整编。

    包括358团在内的其它一些晋绥军部队也接到调令,搬迁到新的驻地。

    晋绥军358团的新驻地,是在位于晋省南部、靠近长治但距离临汾县城又不是很远的一个小镇。

    从黄河西岸到晋省南部,中间有不短的路程。

    好在日寇与晋绥军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暂时告一段落,途中没有遭遇日寇飞机的大规模轰炸扫射。

    使得刘惠瑾等人还算比较顺利的渡过黄河,沿着晋省的西部-西南部-南部这条路线,来到晋绥军358团的新驻地。

    否则的话,这段路程到第二个月(1938年1月)上旬都不一定能走完。

    抵达之后,刘惠瑾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突击营剩下来的这些人安顿好,并且预先发放了三个月的“补贴费”(其实就相当于是军饷和伙食费)。

    第二件事情,则是去找三个营长结清之前的那些欠款。

    第三件事情,才是去找方立功,了解晋绥军358团留守部队这段时间的情况。

    只是让刘惠瑾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他坐下,方立功就拿出一封电报递给他,说:“这是(晋绥军)总部发来的电报,请刘代理团长过目。”

    刘惠瑾看着方立功,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要知道在以前,方立功都管他叫“刘团长”,从未加上“代理”这两个字。

    随后,刘惠瑾将这封电报接过来一看。

    上面的内容大概是:命令刘惠瑾立刻前往晋绥军总部述职。

    这个时候去晋绥军总部述职,而且是在晋绥军总部派来的宪兵“护送”下。

    显然,绝对不是对刘惠瑾进行嘉奖,反而更有可能是打算处置他。

    要不,趁这个时候,赶紧逃?

    还没等刘惠瑾将这个想法付诸行动,一群宪兵闯了进来。

    为首的那个宪兵军官向刘惠瑾敬了一个军礼,用还算比较客气的语气说:“刘长官,在下奉命护送你去(晋绥军)总部。如果没有其他事情的话,请立刻出发。”

    说完,那个宪兵军官对刘惠瑾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刘惠瑾深吸了一口气,朝门外走去。

    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按照对方说的去做,等待自己的将会是强行押送。

    到时候,不仅会挨几枪托,还会让其他人看笑话。

    至于抽出配枪进行反抗?

    没看到那些宪兵当中,大部分人都已经摘下冲锋枪,做好了随时开枪射击的准备。

    半个小时之后,刘惠瑾被带上了汽车。

    透过半开的车窗,刘惠瑾可以看到。

    跟着他一块回来的、晋绥军358团突击营剩下的那些人,都没能幸免。

    他们在另外一群宪兵的枪口威胁下,一个接一个的交出武器和弹药,然后返回营房等待传唤或者问讯。

    看到这一幕,刘惠瑾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

    在回来之前,他就将那些愿意加入八路军的人,都留在了那边。

    要不然,受到牵连的人会更多。

    车队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颠簸。

    刘惠瑾一边强忍着不适,一边思考接下来有可能要应对哪些情况。

    按照他前段时间做下的事情,晋绥军总部或者直接说是老阎,恐怕恨不得把他弄死才对。

    在晋省东部的时候,凭借华夏第二战区黄副司令写的一份模糊手令,大量“征用”那些地方保安团的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

    然后转过身,就将这些“征用”到的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悉数赠送给了川军第41军122师和124师的下属部队。

    在一些眼看就要被日寇占领的城镇内假传(晋绥军)总部的命令,将金库、钱庄里面的贵金属和外国钞票强行带走。

    这些至少在几年内不会大量贬值的硬通货,大约有一半左右通过曾景贵上交给了晋绥军总部,剩下的想尽办法隐瞒了下来,自己留着备用。

    省城保卫战期间,在傅将军和八路军驻省城办事处最高负责人之间牵线搭桥开展合作。

    他们将省城兵工厂内的机器设备能带走的就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毁灭性破坏。

    (注:就是先用大火焚烧,然后趁着机械烧红之际泼上冷水,可以彻底让机器设备给报废掉)

    省城兵工厂的那七千多名技术人员和工人,也拖家带口的被安全转移到了后方。

    甚至包括厂房在内的那些不动产,都被他们给炸毁了。

    可以说,整个省城兵工厂连一片完整的砖瓦都没有留下。

    当然,他们对外宣称:省城兵工厂是让日寇飞机给炸毁的。

    至于老阎等人是否真的相信,他们也顾不上。

    虽然事先早就预料到了,但是让刘惠瑾没有想到的是。

    他刚刚回到晋绥军358团的驻地,就被晋绥军总部派来的一个连宪兵给强行带上汽车押走。

    就在刘惠瑾被押着送往晋绥军总部的时候,冀省南部地区。

    李云龙带着他的警卫员郑虎,骑着马来到八路军129师的师部。

    李云龙走到指挥部的门口,大声喊:“报告!”

    里面传来129师师长的声音:“进来。”

    李云龙走了进去。

    只见里面,129师师长正在跟几个师部参谋围着一张简单地图,小声进行讨论。

    李云龙就这样静静的站着,一动不动。

    过了一会,129师师长向这几个师部参谋交代完了事情,转身走到李云龙的面前。

    “李云龙,你来了,坐。”说话的同时,八路军129师师长从火炉里面拨出两个烤红薯,将其中一个递给李云龙。

    “谢谢师长。”李云龙正好觉得肚子有些饿,接过来直接剥开红薯的皮吃了起来。

    129师师长一边吃着烤红薯,一边说:“在部队进行整编之前,我对你的事情不怎么了解。你李云龙的很多轶事,我是到了(八路军)129师以后才知道。”

    李云龙脸上露出少许不屑的表情,说:“嘴巴长在别人脸上,他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咱也不能堵着别人的嘴巴,是不是。”

    八路军129师师长说:“李云龙,你看看你,浑身都炸起了毛,跟一个刺猬似的。放心,没人说你的坏话,他们都夸你呢。”

    李云龙嘴角弯起一点小弧度,说:“是吗?师长,你能不能说说他们是怎么夸我的?”

    129师师长笑着说:“说你作战勇敢,意志坚定,指挥能力强,打仗比较机灵。从1933年的时候,就开始担任主力团的团长了。”

    李云龙说:“师长,我被降职过三次,其中由一次是直接从团长降成伙夫背大锅,就是过草地的时候。”

    129师师长笑着说:“我知道,我知道,你那事我都知道。我还听说,你呀,独断专行,老纸天下第一,对不对?跟历届Z委啊,都搞不好关系。”

    李云龙想了想,说:“师长,我最近没犯什么错误罢?”

    从东渡黄河开始算起,直到现在。

    除了行军就是打仗,最多还有就是督促士兵们训练。

    李云龙实在想不起来,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129师师长说:“谁说你犯错误了?你怕什么呀。”

    李云龙立刻笑了起来。

    吃完了手中的烤红薯,八路军129师师长一边摩擦手掌一边说:“好,李云龙。组织上决定,调整一下你的工作。”

    李云龙立刻起身,说:“我------我不走,我不走。我在772团干得挺好,我哪都不去。师长,调动工作的事情,你还是跟别人谈去罢。”

    129师师长一边起身一边笑着说:“你这小子。如果我让你当团长,你干不干?”

    李云龙毫不犹豫的说:“干干干。嘿嘿,我当团长又不是一年两年了。”

    八路军129师师长说:“哟哟哟,你看你兴奋的样子。最近有很多青年加入我们八路军,咱们的队伍也要壮大发展,要吸收很多新兵。所以,我们决定,组建一个新团。当然,这个番号老蒋是不会给我们的,我们就自己定番号,暂时就叫新一团。”

    李云龙问:“那组织上的意思是?”

    129师师长说:“新一团组建以后,属于386旅的建制。你去当团长,干不干?”

    李云龙忍着笑意,说:“我服从组织分配。”

    说完,李云龙忍不住笑出了声音。

    129师师长同样笑着说:“臭小子,给我听着。”

    随后,129师师长敛去笑容,接着说:“你身上毛病太多,屡次接受处分,以后必须给我汲取教训,把身上的毛病改掉。”

    李云龙立刻表情严肃的说:“是,师长,我记住了。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看到129师师长没有反对,李云龙接着说:“我能不能从772团的三营调一些战斗骨干过去?”

    129师师长“嗯”了一声,说:“一支新的部队建立,是需要一些干部和老兵。好,你这个要求我批准。”

    李云龙又说:“还有,新一团的装备和粮饷,我找谁去要?”

    129师师长赶紧摆了摆手,说:“这事千万别找我,我手上什么也没有。不过李云龙,我倒是可以给你提个建议,那就是去找你们旅长,让他帮忙给你解决这些问题。”

    李云龙笑着不说话。

    129师师长接着说:“你傻笑什么你?”

    说完,129师师长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完之后,129师师长继续说:“好了,新一团的团部就在魏庄,快去上任罢。”

    李云龙整了整自己的军帽,说:“谢谢师长,我走了。”

    说完,李云龙向129师师长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转身走了出去。

    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团一级的部队编制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

    这三个类型分别是:主力团、基干团和地方团。

    主力团,可以追溯到全面抗战刚刚爆发。

    在改编成八路军的时候,老蒋就给了三个师的编制。

    每个师下辖两个旅,每个旅下辖两个团。

    另外,每个师的师部还直辖一个独立团,全师总共有5个团。

    计算下来,八路军的三个师下辖的15个团加上总部的特务团,总共有16个团。

    这16个团属于有编制的主力团,都是由那些身经百战的精锐骨干组建起来的。

    每个主力团下辖3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下辖4个步兵连和1个机枪连。

    而团部的直属部队,还有迫击炮连、特务连和通信排。

    其中,通信排下辖一个电话班、一个徒步通信班和一个骑兵通信班。

    一个主力团上上下下加起来,大约有3000人左右。

    基干团,是由主力团的骨干拉出来进行扩编而成的团。

    换句话说,就是只有一个团的基干框架,但是兵力严重缺编。

    最典型的,就是电视剧《亮剑》当中李云龙刚刚接手的八路军129师386旅新一团。

    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干团的人数通常是在1000左右,枪支不过数百,战斗力明显不如主力团。

    至于地方团,则通常是由县大队区小队地方民兵扩编而来。

    这种团的人数通常是在500左右,能有100条杂牌枪就很不错了。

    说简单点,就是主要用于游击作战或者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主力团、基干团和地方团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

    主力团人数不够的时候,可以从基干团和地方团当中抽调;

    基干团人数不够的时候,可以从地方团当中抽调;

    地方团人数不够的时候,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招募。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亮剑》当中李云龙接替孔捷担任团长的那个独立团,是隶属于八路军129师386旅,跟直接隶属于八路军129师师部的独立团不是一回事。

    因此,直接隶属于八路军129师师部的独立团属于主力团编制,而八路军129师386旅独立团则属于基干团编制。

    话题转回来。

    离开129师的师部以后,李云龙没有直接回772团挑选部下,而是先去找386旅的旅长。

    目前,129师的师部跟386旅的旅部相隔不是很远,骑马只需要十几、二十分钟就到了。

    等李云龙说清楚来意之后,386旅的旅长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

    只听见386旅旅长说:“什么,你来找我要装备?那我应该去找谁要?”

    李云龙直直的站在那里,说:“反正是师长说的。他要是不说,我也不敢来找你要。你们都是我的上级,谁的话我都得听不是?”

    386旅旅长伸出一根手指头,指着李云龙说:“李云龙,你少给我来这一套。你小子一肚子花花肠子,拿师长来压我。”

    随后,386旅旅长放下手指,双眼紧紧的盯着李云龙,说:“师长到底是怎么说的,你给我说清楚。”

    李云龙眼珠子转了转,说:“师长说,要装备,找你们旅长要去。他既然敢当这个旅长,就有本事解决这个问题。要不然,他当这个旅长干什么?”

    386旅旅长一脸怀疑的看着李云龙,说:“师长是这样说的?李云龙,该不会是你小子在添油加醋罢?”

    李云龙赶紧说:“师长的原话我是学不来,但大致意思就是这个。要是不信的话,你------你------你可以打电话去问师长。”

    李云龙觉得,就算旅长真的打电话去问师长,师长也会替自己把话给圆回来。

    “好,这话到底是不是你自己瞎编的,我就不追究了。我现在就把这话送给你,你给我听好喽。”

    看着李云龙,386旅旅长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接着说:“你小子既然敢当这个团长,就得想办法自己解决装备的问题。要不然,凭什么由你来当这个团长?”

    李云龙愣愣的看着386旅旅长,心里想:真不愧是旅长,姜还是老的辣。

    386旅旅长看着李云龙,心里想:敢跟我耍小心眼,你还嫩了点。

    最后,还是李云龙先开口说:“旅长,你的意思是让我自己解决装备的问题,是罢?”

    386旅旅长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笑着说:“要是没这个能耐,嘿嘿,你就回家抱孩子去,我这里不养废物。”

    说完,386旅旅长转过身去,不看李云龙。

    李云龙来回走了几圈,说:“让我解决?没问题!唉,我的大旅长,你得给我一点自主权。你知道,我这个人容易犯错误------”

    386旅旅长打断李云龙的话,说:“行行行,要装备没有,你该干嘛干嘛去,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告诉你李云龙,以后少拿这些屁事来烦我。”

    李云龙说:“得,我的大旅长,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走了啊。”

    386旅旅长赶紧把李云龙叫住,说:“唉,李云龙,你先等等。”

    李云龙问:“旅长,你还有什么事?”

    386旅旅长说:“我之前说什么吗?我什么也没有说,对罢?”

    李云龙愣了一小会,反应过来,笑着说:“你确实什么也没有说,净给我做思想工作了。”

    随后,李云龙给386旅旅长敬了一个军礼,说:“我谢谢你啊,旅长。”

    看到李云龙明白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386旅旅长笑着说:“滚罢,快点滚,老纸见你就烦。”

    走出386旅旅部的时候,李云龙抬起头看着天空,深深地吐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李云龙心里在想:接下来,该是咱老李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返回772团驻地以后,李云龙跟772团的团长和副团长寒暄了一会,便去挑选跟他一块去新一团驻地魏庄上任的部下。

    李云龙挑的很仔细,最终选定的人包括:警卫员郑虎、通讯员小五、迫击炮班班长于承柱、预定的一营营长沈泉、神枪手王喜奎、投弹手王根生------等等。

    在临走之前,李云龙等人除了携带十几支步枪和驳壳枪、几十颗手榴弹以及数百发子弹以外,其余的像晋造82毫米迫击炮之类的大件武器装备都留在了772团。

    李云龙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以他自己的本事,很快就能够将武器装备给再次配齐。

    更何况772团即将出征执行战斗任务,多一点武器弹药,就多一分保障。

    于是,李云龙等人索性将自己的军装都留在了772团,穿着便装前往魏庄上任。

    李云龙不知道的是,他这次前往新一团团部所在的魏庄上任,将会遇到后来成为他重要助手之一的张大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