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吴崛起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吴平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吴平

    当初孙权刚掌权将一家人从广陵城搬到吴郡城没多久之后,就已经开始打算借着孙坚死的名头攻打江夏。所以,那个时候孙权就已经着手准备在吴郡城附近找个风水宝地把孙坚的衣冠冢搬过来。

    而这个风水宝地,也正是现在安葬着孙坚和吴夫人的这座并不高可灵气十足的小山。

    本来这座山是一座无名之山,可随着吴夫人和孙坚一前一后安眠在此之后,它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吴陵山。

    吴夫人下葬之后,孙权要在这里守丧三年,作为孙权的亲卫们自然也要时刻保护着孙权。所以虽然在山上只有三五座木屋,可在山脚下,却有一座容纳着一千人的营地。

    当周仓领着八个孩子和二十名亲卫再次来到山腰陵墓处的时候,孙权还在和步练师在木屋前说着什么。

    步练师在看到骑士们来了之后,便对着孙权行了一礼,然后退回了屋内。

    “拜见主公!”

    八个孩子,其中最小的便是只有一岁半的孙昕。

    之前步练师喊过孙权去,其实说的也是孙昕的事。目前,孙昕已经是整个孙家最小的一代人。之前孙权下令所有叛逆诛三族。按照这个命令来看,孙辅叛乱被诛的是孙辅及兄弟、孙辅的父亲和孙辅的孩子们,只要刽子手举起刀,孙羌一家也就算是就此终结了。

    仔细说说孙权,其实挺悲哀的。

    孙坚兄弟三个,老大孙羌、老二孙坚、老三孙静。老大孙羌死的早,只有两个儿子,孙贲和孙辅;老二孙坚牛掰一点,四个儿子;老三孙静喜欢清净,留念故乡,可也有五个儿子。

    这么算来,孙权兄弟一共十一个。十一个堂兄弟,可居然就有孙暠孙辅两个公开造反。而且,更有趣的是,孙辅的老爹是孙羌,孙暠的老爹正是孙静。

    当初孙暠被凌操一箭射杀之后,孙权念及孙静不喜权势纷争,也就没有深究。可能,这也正是孙辅动了邪念的根本源头吧。

    造反成功了,一步登天。造反失败了,家里人又没事。为什么不试试。

    所以,这一次,孙权没打算再心软。

    孙权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七个孩子以及被孙兴抱着的孙昕。孙权上前,从孙兴的怀里接过了孙昕。已经一岁的孙昕因为从没见过孙权,也被吓得哇哇大哭,伸着小手要找哥哥……

    孙权抱着孙昕,隔了好久才悠悠说道:“孙昕!这名字不好。吾给你改个名,以后你就叫吴平吧!”

    跪在地上的孙贲闻言,赶紧叩首,“多谢主公!多谢主公!”

    现在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孙贲的心情。大喜过望?

    孙权话音刚落,步练师走了出来“练师!周仓在吴陵山下捡到一个孩子,无父无母。吾赐名吴平。希望他能让我江东吴地平平安安!”

    从孙权手里接过吴平。“多谢夫君,夫君仁慈!”

    随后,孙权对着周仓一摆手,“先把他寄养在步家吧!”

    “诺!”

    周仓答应一声,从步练师手中接过了小吴平。而刚刚也许是因为步练师的怀抱而停止了哭声的小吴平因为又到了黑脸周才的怀里,又忍不住放声大哭了起来。

    “练师,拟令……”

    ……

    下午时分吴郡城中,几批来自长吏府的官差在城内的各个告示栏上贴上了新的告示。

    “庐陵太守孙辅,吴侯之族。身居高位而不思为江东广,在位间结党营私、鱼肉百姓。因惧怕巡使查案,铤而走险,遂遣刺客刺杀老夫人更在庐陵郡举旗造反。今,孙辅之兄孙贲,大义灭亲,在辅誓众之时,斩孙辅并携辅首自首请罪。

    吴侯前有令,叛者诛三族。孙辅虽为吴侯宗,亦不特恩。孙辅父孙羌已死,辅本人既也已授首,今吴侯于吴陵山斩辅四子,以明正典刑。

    吴侯念及孙羌之勋,孙贲之义,今免贲死。可,免去贲豫章太守一职,留家听用!

    ……”

    其实,早在几天前孙贲带着孙辅的首级刚刚进入吴郡的时候,孙权就已经知道了那天在庐陵城里发生的一切。而从那时候开始,孙权就一直在考虑,考虑自己该怎么去面对大义灭亲的孙贲。

    起初,孙权拿定的主意就是一个不留。早先孙暠叛乱,孙权只诛贼首,如今却引来了孙辅更大的叛乱,所以孙权这次肯定、确定以及一定要斩草除根了。

    虽然孙权已经拿定了主意,可孙权并不想这么快就面对孙贲。造反的纵然是孙辅,可孙贲并没有因为孙辅是自己的亲弟弟就加入了叛军,恰恰相反的是孙辅还大义灭亲。所以,孙权不直达自己到底该怎么去面对孙贲。

    是以杀母仇人仇视之?还是以江东功臣厚待之?

    本来孙权对山下的亲卫很是放心,没有自己的命令周仓是绝对不会私自放孙贲上山的。可昨天早晨,孙权很意外的就看到了孙贲的背影。那时候,孙权就知道,肯定是步练师做的主。

    虽然步练师跟孙权还有名无实,可步练师这些日子在山上对孙权的照顾,周仓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周仓也早就将步练师看成了主母。而孙权也没想着在这事上发发脾气,立立威风。

    既然来了,那就来吧!

    而最让孙权动心的就是孙贲在陵墓前一跪就是一天一夜……

    所以,在今天早晨,虽然时间还很短,可孙权的脑子里想了很多。

    孙权想到了自己的前生想到了自己的今世。

    前生,孙全幡然醒悟,要追回曾经遗失的美好,可老天却跟孙全开了个莫大的玩笑。

    今生,孙权已经明白自己的守护,孙权也为了自己需要守护的去努力。可孙权同样没有料到,其实失去自己的珍爱是那么的简单,仅仅因为一个疏忽。

    直到现在,孙权才明白。“珍惜眼前的人”,这句话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只是很通俗易懂的道理,可要做到,是多么的难!

    孙权的心底防线开始松动了。可孙权还是在担心,毕竟已经走了孙暠和孙辅的前车之鉴。虽然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孙权,可谁谁也不愿三番五次的享受众叛亲离的感觉吧。

    而让孙权最后崩溃的是步练师的一句话。

    步练师说,夫君,孙昕还只是一个一岁半的孩子,他还什么都不懂也都不知道,他才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离开了。夫君有没有想过,如果万一有一天我们的孩子落到奸人的手里……

    孙昕活下来了,可是孙昕的身份却从一个孙家人变成了被捡来的孩子变成了吴平。可是,即便这样也是比被杀好了很多吧。

    当然这一点,孙权自然是不会告诉其他人的。而现在吴郡城的百姓们最关心的却是另一条消息。

    “别,吴侯已经查明,刺老夫人之幕中主人并非只有孙辅,主谋究竟何人,吴侯正全力追查……

    ……”

    原来,刺杀吴夫人这事不单单只有孙辅,居然还有别的人!

    那这个人又是谁?可是,从长吏府中贴出来的告示中根本没有提到这个人究竟是谁。

    从告示贴出的这天起,整个吴郡城里讨论的事情已经由之前被抄家诛三族的二十几个世家身上转移到了刺杀事件真正的幕后主使者。

    大街上、酒肆茶楼里,就连一些青楼里也时不时的传出一些有关这事的流言蜚语。

    可是,仅仅不过五天之后。随着又一张告示的贴出,整个吴郡城里的舆论话题再次转移了。

    而这次这恰恰证明了,世人是很容易遗忘的。

    东边的周瑜从吴郡向南,西边的太史慈先是向西再折返道向南,两个人双管齐下,仅仅一个月的功夫,其前锋部队就已经在豫章郡会师了。如此算来,只怕再有十几天的时间,整个江东就会再次恢复平静。

    其实准确说来,这次两人的进军根本不是平叛,只是杀人而已。

    早在孙权从震泽水军大寨返回吴郡城的时候,孙权就通过锦衣卫命令各郡各县的郡兵开始抓捕跳出来的各个世家。

    正如当初孙贲对孙辅所说,很多人其实都忽略了各郡各县的郡兵。一城一池之中的郡兵虽然不多,多的三五千人少的将近一千,可这却是每一座城池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这股力量是叛乱者最看中的一股力量。

    只要他们能掌控了城池中的郡兵,那也就可以说得到了这座城池的掌控权。

    然而,他们却是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

    一座城池,最主要的官员有两个人。一个就是城里文官之首的县令,另一个就是掌控着城内军队的都尉。县令的选拔多是从城里挑选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而都尉则大多是出身城内的世家。

    所以,准备叛乱的世家以为掌控了都尉就能掌控城内的郡兵。可是他们却是忘了,城内的郡兵曾经都跑去吴郡的训练营重新打造过。

    当锦衣卫的人拿着孙权的主公令走进郡兵大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与叛逆勾结的都尉拿下了。第二件事就是营中郡兵全部出营,全城搜捕参与叛乱的世家之人。

    所以,当周瑜和太史慈的大军赶到的时候,根本不用进城。只需要确认核实被抓之人的身份后,砍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