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地球的星际移民时代 » 第005节 拜母,一访万寿山

第005节 拜母,一访万寿山

    玄祖娘娘抚掌道:“善。”又接着说道:“却不知道友接下来有何打算?”

    冬至道人又对玄祖娘娘行了一礼,毫不犹豫地回答:“女娲造人之传说,华夏民族流传久矣,都只道是传说而已。如今方知传说未必空穴来风。吾今有小成,正要去那娲皇宫拜见母亲(指女娲)大人圣颜,聆听圣训。还请娘娘成全,不胜感激。”

    玄祖娘娘笑道:“道友之意,娘娘恐早已知晓矣。且安心,娘娘自有安排。”

    说完之后,冬至道人还未有所动作,便觉眼前空间一阵扭曲,待视线恢复后,便见眼前出现一雍容华贵的女子。只见她头顶庆云,脑后现一功德金轮。不是那人族圣母——女娲娘娘,更是何人?

    当下跪倒于地,大礼参拜,口称:“人族后裔冬至道人,拜见母亲大人。母亲圣寿无疆。”

    女娲娘娘身为人族之母,又贵为圣人之尊,却也受得起这一礼。柔声说道:“吾儿有礼,且安坐吧。”指了指冬至道人身旁,却是现出一绣墩。冬至道人依言入坐。

    只听女娲娘娘却又说道:“汝为人族后裔,然,既已得盘古道友传承,注定将来成就不凡,或可立地成圣矣。如何还向吾行此大礼?将来若是成就圣尊,恐为他人所讽,失却圣人面皮矣。”

    冬至道人听得此言,却是肃然起身,对女娲娘娘躬身行礼,说道:“母亲大人所言差矣。岂不闻‘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且不说孩儿离那圣人之位,尚是遥遥无期,即使将来能有幸成就圣人道果,亦为母亲之子矣。此为孝道、人道、大道也。他人若是以此为孩儿之笑柄,却是那自失身份之鼠辈矣。”

    女娲娘娘抚掌而笑:“好,好,好。”又问:“汝既已得成大罗金仙之境,不安心修炼,以稳固境界,来见我,却是因为何故?”

    冬至道人说道:“孩儿此来,一是为拜见母亲圣颜,聆听圣训。二者,正为人族之未来而来。自仙凡隔绝以来,地球世人蒙受凡尘蒙蔽六识,于尘世苦苦挣扎,不闻大道久矣。而且那地球因各种污染,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据孩儿看来,不出千年,恐无真正净土矣。

    介时,恐这山河社稷图中之亿万生灵,又要再次面临大劫。其劫难犹如当年妖巫大战,天下虽大,无处容身矣。”

    女娲娘娘颔首说道:“正是如此。此山河社稷图自成一方天地,自出洪荒,虽千万载岁月,却只有地球适合人族凡人所居。吾虽已将其炼化,然亦受大道约束。若地球不甚重负,山河社稷图便会将其重归混沌,重新演化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当初念人族生存之艰难,更兼遭逢洪荒大劫。于是便将其一部纳入之山河社稷图之中,以为使其免受劫难,繁衍日盛。却不曾想,山河社稷图中之众生,虽总体来说也算相处融合,但总归是纷争不断。就连人族族内自身,也是勾心斗角。此皆因失却教化之道。”

    冬至道人道:“既如此,母亲为何不现法身,传下道统?母亲教子,此人伦大道,想必天道也是许可的。况且山河社稷图也并不在天道管辖之中,只在大道之下。”

    只听女娲娘娘说道:“若如此,吾与其余众圣又何异?人族为吾感悟大道所创,本是顺天意而为之。因天注定人族要为洪荒之后新一量劫之主角。人族不灭,则吾之气运亦不断,此已是得天独厚,若再像其余众圣一般,不断盗取地仙界凡人气运,吾不取矣。汝为人族之佼佼者,当知人族亦需自强不息矣。”

    冬至道人不觉汗颜:“母亲之良苦用心,孩儿方知矣。想那凡尘世界,也曾抱怨:为何母亲既创人族,却又对人族不管不理,放任自流。今知缘由,孩儿无地自容矣。”

    女娲娘娘摆了摆手:“如今你既已得盘古传承,可愿担起人族未来自强不息之重任?”

    “孩儿责无旁贷”冬至道人斩钉截铁地回复。

    “然则,汝待如何行事?可有章程?”

    冬至道人沉吟一阵,说道:“孩儿此番得师尊传承,也算是略有小成。然,境界不稳,犹如乞丐一夜暴富,却未见得是好事。听闻,昔年那地仙之祖镇元大仙对人族多有照看之恩。孩儿欲要去那万寿山拜会一番,以感谢镇元大仙之大德,也好向他多多请益。未知母亲大人意下如何?”

    女娲娘娘赞赏地看了他一眼:“如此甚好。镇元道友为先天大德高仙,人族当初多蒙照顾。汝之意,大善。”

    接着又说道:“汝今虽已成就大罗金仙道果,然,须知天仙道果共分四个大境界,分别是真仙、金仙、大罗金仙、混元大罗金仙(即圣人道果)。再往上,便是天道——比如以身演化洪荒世界的盘古道友,然后便是大道。汝今境界尚未稳固,虽说离圣人道果只差一步,然而这一步之差却是天堑之途。若能于地仙界游历一翻,想必定能有所助益。

    此外,汝既已得大罗金仙道果,除地仙界外,也可前往山河社稷图中之仙界历练,不可怠慢修行。至于凡人界,且看日后机缘,强求不得。”

    冬至道人躬身说道:“谨记母亲大人训诫。尝闻那地仙之祖乃鸿蒙三大灵根之一人参果得道化形而成,早已证得大罗金仙道果,只差一步便是圣人道果。只因他不喜争斗,只愿长生住世,不死于人间。

    孩儿欲将仙凡隔绝后之地球人族概况,以及地球各种神、仙、鬼、怪、妖、精、巫、魔之传说记录在册,敬赠于镇元大仙,以便他了解当初所庇护之人族情况一二。毕竟人族诞生之艰难时期,是他不遗余力的庇护人族。此恩情大矣!”

    女娲娘娘深以为然:“此意甚妙!世人皆笑那镇元道友纵然修行亿万载,终是成圣无望。焉知圣人亦在天道牢笼之中?

    仙凡隔绝后,非无量劫圣人不得出世。圣人以下之道果有成者,却是逍遥自在矣。纵使量劫来临,福泽深厚者未必不可渡之。如此看来,镇元道友之眼界胸襟岂可等闲视之?”

    说罢左手一翻,现出一个金葫芦,托于手掌之中,右手一招:“来。”冬至道人正一脸懵圈,还未来得及反应,只见凭空现出了另一个冬至道人,正是他在家中酣睡的本尊!

    女娲娘娘右手往那葫芦口一指,冬至道人那本尊迅速变小,飞入那葫芦之中。盖上葫芦塞子,对冬至道人说道:“汝既以元神修成法身,这具本尊便且在这葫芦之中温养吧。日后当有另一番机缘。”

    说罢又取出一玉符:“山河社稷图内有境界禁制,此符可为汝出入山河社稷图之凭证,不受禁制所限,汝且去罢。”

    冬至道人起身行礼:“如此,孩儿拜别母亲。”

    地仙界。冬至道人正身处一座延绵数万里之大山脚下,正是那地仙之祖之道场所在——万寿山。此山之钟灵毓秀就不一一细述了。

    既至万寿山地界,冬至道人也不着急。一边欣赏着这仙山美境,感受着浓郁灵气;一边沿着蜿蜒山路前行。

    不多久,眼前出现一观。到得观前,只见大门上方“五庄观”三个大字,行云流水却不失仙家庄重。

    身为《西游记》读者,他当然也看到那山门之旁的通碑,只见那碑上果然刻着那十个大字“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虽已证得大罗金仙道果,但久居地球的冬至道人,哪里见过如此洞天福地?纵是那大名鼎鼎的神农架也不过如此吧?毕竟地仙界适合修行的灵气还是比地球充足的。正感叹此处果然是一处仙家福地。

    只见那观门大开,走出一头顶丫髻的童子。对冬至道人施了一礼:“老师吩咐,贵客远来,还请入内奉茶。”

    冬至道人想起《西游记》的故事,不由得开口说道:“敢问仙童名号如何称呼?”

    那童子回身行礼:“不敢当贵客仙童之称。蒙家师赐名,小童名唤清风。”

    冬至道人大笑:“与世同君之神仙福地,吾正欲拜会一番,也好多多请益矣。便有劳仙童引路罢。”

    童子躬身说道:“贵客请随小人入内。”

    到得那大殿之中,只见一道人面若童颜,头上乌黑长发挽成一道髻,梳理得一丝不苟,面上三绺美髯,手执一柄玉尘塵(俗称拂尘)。好一个仙风道骨之道德高仙。此正是那地仙之祖,镇元子是也。

    见冬至道人到来,起身相迎,稽首道:“贵客远来,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冬至道人连忙稽首回礼道:“不敢当镇元大仙之礼矣。人族后辈,道号‘冬至道人’,见过地仙之祖。”

    一番寒暄,分宾主落座。镇元大仙说道:“贫道今日心血来潮,掐指算之,却是有贵客驾临矣。却不知道友从何处仙山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