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女宋 » 第二十三章 迷茫

第二十三章 迷茫

    周侗带领着御拳馆的一众人骑马连夜赶回了开封,可到达汴梁城门下时,四面城门皆已关闭,众人全都被拦在了城外。

    “师傅,咱们这么着急赶回来干什么?”林冲勒住马的缰绳问。

    周侗望着紧闭的城门眉头微皱:“王寅说他在汴京还留有后手,你师妹艺业未成,我怕她有什么闪失”。

    “有王爷的亲兵暗中保护,师妹应该是安全的,再说这次王寅石宝他们应该把好手全带走了,师傅我看你是多虑了!”林冲宽慰周侗道。

    周侗听此点了点头道:“既然我们进不了城,不如去城外的灾民营地看看吧!”

    随即他们一行人拨转马头,向着灾民营地赶去。

    在离难灾营地不到百米之时,一支火箭射了过来,扎在他们前方不远处。

    “来者何人?”灾民营地王妃专属亲卫队斥候大声喊。

    林冲打马上前几步道:“在下林冲,这位是我师傅铁臂帮周侗,我们回来晚了,还请入营地休息一晚?”

    少顷,营地大门打开,一队左臂上绑着红色丝巾的队伍走出,为首的一青年男子上前道:“果然是林大哥,怎地这么晚才回,赶紧请进!”

    由于林冲跟着李紫烟来过营地,还在保护李紫烟时有过不俗的表现,所以这里的人认识他的还不算少。

    “我们追杀刺客一路,现在才刚赶回来”林冲翻身下马。

    那青年听此问道:“不知是否追到了那帮刺客没有?”

    “说来惭愧,那帮贼人在黄河边上早有接应,我们又无渡船,所以并未追到”林冲回道。

    周侗此时突然开口问道:“王妃无碍吧?”

    那青年听此向周侗投来疑惑的目光,林冲赶紧给他引荐:“这位是我师傅周侗,京师御拳馆的教头”。

    那青年听此赶紧抱拳道:“晚辈孙哲,拜见周大侠!”

    “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周侗提醒他道。

    “王妃已然无碍,事实上王妃现在正在大营中与诸位区域管事议事”孙哲回道。

    “好,那你带我们去”周侗的话语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势。

    此时的大帐之中,李紫烟正和一众老人开会。

    “我想喝过生水的人你们已经统计出来了,明天就要将隔离工作完成,这是第一项要务。

    第二则是找出难民中得过痘症的人来,他们的特征也很明显,就是麻子脸。”李紫烟说道。

    孙城不解道:“第一项我们正在做,不知这第二项王妃这是何用意?”

    “痘症只要感染一次,人类将获得终身免疫的能力,往后的日子里,患病的灾民将有他们集中照顾,尸体也由他们处理,这样就可以杜绝护工感染的风险了”李紫烟解释道。

    一众老人听此小声议论了一会,孙城拱手道:“王妃博学,我等不及”。

    “第三项,我们要严格控制各个区域的隔离,未经允许的窜访一定要完全杜绝,你们不是成立了亲卫队吗,让他们去巡逻,凡有不服安排者,杀!”李紫烟目光冷冽的说道。

    薛老听此说道:“可王妃我们毕竟不是官府,随便处决灾民有违国法呀!”

    “非常时间,将行非常之事,如果这次疫情控制不住,三十万人恐去大半,所以一定要快刀斩乱麻,将痘症的影响降到最低,出了什么事一切由我负责!”李紫烟打包票道。

    众人听此纷纷点头,不再有所异议。

    “接下来的时间,你们给我宣传一件事,那就是痘症疫苗的接种事宜,和接种疫苗之后的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保证疫苗一旦制作出来,便能高效有序的接种!”李紫烟继续说。

    “疫苗?请恕老朽愚钝,那是什么?”韩老不解道。

    “就是预防针啊!”李紫烟解释道。

    “预防针?”一众老人满头的问号。

    李紫烟发现他们还是不懂继续耐心解释:“痘症是由痘症病毒引起的,由于它是DNA病毒所以不易变异,这也是人们只要得一次痘症,便可以获得终身免疫力的原因。

    经过我长期观察,那些从事养牛的人从来不会得痘症,我询问后得知,因为他们长期和牛呆在一起,大多之前都患过牛痘,所以才获得了对痘症的免疫力。

    众所周知,牛痘对于人类并不致命,得了只会有一点不良反应,所以我们只要提前接种上牛痘疫苗,这痘症也就自然不足为惧了!”李紫烟耐心解释。

    众所周知?孙城心里苦笑,王妃讲的他基本上一句没听懂,这些书上也没记载过呀。

    李紫烟见他们还是不懂,心里有些着急了,她站起身来解开自已的衣衫,露出自己雪白光滑的左肩。

    竹儿见此忙上前阻拦,却被李紫烟一眼给瞪了回去。

    李紫烟指着自己左肩上的兰花印记道:“我几年前就接种过牛痘疫苗了,所以我就不会再得痘症了,你们看这就是证据!”

    帐内一众老人赶紧低下头不敢看她,倒是坐在大帐末尾的王妃亲卫队队长孙策伸着脖子愣愣的往这边看。

    “孙策,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吗?”孙城看到自己的孙子这么不争气愤怒的训斥道。

    孙策听此连忙羞愧的低下了头,王妃左肩那道恐怖的箭伤他可是看到了,心疼间不知不觉的攥紧了自己的拳头。

    李紫烟见一众人都不看自己,生气的穿好衣衫:“一个个笨的要死,也不知道好好学习,没法跟你们解释了,总之你们给我下去宣传,只要接种牛痘就可以免疫痘症。

    这次的疫情已经扩散,与其封锁消息闹的灾民人心惶惶,不如就摆明车马透明化管理,反而更能让灾民心安。”

    “那王妃您说的疫苗什么时候能研制出来呢?”薛老问出关键问题。

    “这个我们天工坊以前生产过,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这件事我也已经交给晏大夫去负责了,第一批疫苗应该三天后就能生产出来”李紫烟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薛老听后喃喃道。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又讨论了关于灾民的隔离,天花免疫者的动员和疫情治疗进展的宣传等工作的注意事项。

    “报,外面有一位名叫周侗的老人求见!”这时外面有人来报。

    “没看见我们正在和王妃讨论重要事宜吗,让他给我在外面等着!”孙城听着李紫烟的安排,许多以前他想不通的地方豁然开朗,同时也对战胜疫情信心大增,正在他听的津津有味时突然被人打断,所以此时有些生气。

    李紫烟却在主位上高兴的站了起来:“我师父来了?赶紧叫他进来,不不不,应该我这个徒弟亲自去接!”

    说着,李紫烟就迈步往外走。

    众人都没听说过周侗的名字,但看王妃如此,也都纷纷起身,跟着一同迎了出去。

    此时周侗和林冲正在帐外等待,却见帐内一阵人影晃动,一袭白衣便掀开帐帘走了出来。

    “师傅,您怎么来了?”李紫烟蹦蹦跳跳的跑过去说道,仿佛这一刻她褪去了一身高高在上的气质,又变回了那个十六岁的天真少女。

    周侗有些宠溺的看着自己这个最得意的弟子道:“这次被王寅那厮跑掉了,不过她在逃走前在开封还留了后手,我担心你的安危,所以就连夜赶回来了”。

    众人听此交换了几个眼神,他们哪里还会想不明白井中的尸体是谁所为,那家伙见刺杀王妃不成竟然又在井中投放天花病毒,用心着实歹毒无比。

    “王寅,我本来还敬他是条好汉,没想到他为了扰乱开封,竟然对三十万无辜的灾民下手,下次再见我必杀他!”李紫烟眼神凛冽。

    周侗笑着说:“那你可要好好磨练自己的武艺了!”

    听此李紫烟又突然泄了气,她委屈巴巴的问:“师傅,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一流高手啊?”

    “快了,上次你受伤吃了那么多的上等丹药,因祸得福凭空多出了二十几年的精纯功力,单论内功你已经是一流高手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真正的高手是拿人命喂出来的,功夫是杀人技,想成为真正的一流高手,你还差的远呢”周侗哈哈笑道。

    听到自己的师傅这么说,李紫烟没有失望反而斗志满满道:“我就觉得成为一流高手也没那么简单,不过我会努力的”。

    “好,不愧是我周侗的徒弟!”周侗越看自己这个徒弟越是打心底里喜欢。

    见二人话题越扯越远,孙城迈步向前:“见过周大侠,在下孙城这厢有礼了!”

    “孙城孙博仁?您可是大儒孙博仁?”周侗受宠若惊。

    “周大侠抬举了,在下正是孙博仁”孙城拱手道。

    周侗见此赶忙回礼:“早就听闻孙兄大名,孙兄不但在黄河水患中拿出所有家产赈灾,还与灾民同吃同住,着实令人佩服啊!”

    宋朝重文轻武,所以周侗虽在江湖绿林间有很大的名气,这些老儒生却不一定听过,反而是权贵大儒名声远播,每每与人谈起,令人心向往之。

    李紫烟听此又重新审视了一便孙城,心理道:这个呆板的老头这么有名的吗,还是个什么有名的大儒,算了,我以后对他客气一点好了。

    “周大侠谬赞,我为灾民所做之事还不及王妃万一,王妃刚才谈到物资的分配,我还有几点不明,不知……”孙城借机把话题拉回赈灾上来。

    周侗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既然已经确定李紫烟无事,他便要抱拳告辞,毕竟自己只是个粗人,如若不是李紫烟这层关系,这些大儒们恐怕都不会搭理自己。

    见师傅要走,李紫烟忙拉住周侗道:“师傅连夜赶路,怕是饭也没吃,我这就命人做一些吃食来”。

    说着也不顾周侗的反对,拉着周侗就进了大帐,周侗也就顺理成章的坐在了李紫烟的主位之上。

    众人见此虽心有不满,但那高大老汉毕竟是王妃的师父,他们也不能说些什么。

    李紫烟在唐恪的座位上坐下,继续讲述赈灾防疫的安排。

    周侗看着自己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小徒弟侃侃而谈,心中有几分自豪也有几分得意,那眼神仿佛是看自己大有出息的儿女一般。

    这个会议开了一夜,直到日上三竿才堪堪结束,李紫烟起身伸了懒腰道:“好了,大体的措施就这些,你们按照刚才的分工去安排吧!”

    此时大帐内的老人也神情疲惫,但现在又由不得他们休息,因为正有一场硬仗等着他们去打呢。

    清晨的阳光洒在难民营的一个个小帐篷上,人们陆陆续续的起床,所有人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刚刚睡醒的懵懂,或者说是对未来的困惑与迷茫。

    唐恪乘坐上自家马车,手里握着昨夜写好的奏折,忧心忡忡的前往皇城上朝,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这道奏章,会将城外的三十万难民的命运带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