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探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旅舍魅影

第二百一十一章 旅舍魅影

    李夔以最快的速度,在街面上买好了硝石。

    本来,若是没有硝石可买,李夔也还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自制硝石。

    硝石的化学组成是硝酸钾。自然界中的硝石往往是土壤中含氮有机物质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氧化成硝酸后与土壤中的钾素化合而成的。

    所以每当秋高气爽的季节,它通常呈皮壳状或盐花状析出来,覆盖在地面、墙脚,这就是所谓的地霜。所以只要扫取这种含硝的土块,置于桶内,加水浸泡。经过滤后,将滤液熬煮或晒干,就得到硝石结晶。

    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将温直至结冰。工匠们将水放入罐内,取一个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内放水,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并不断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结果罐内的水结成了冰。

    而且硝石溶入水后,还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法,将硝石再提出来重复使用,使李夔可以源源不断地制冰。

    然后,李夔就以这般方式,在自家府中的水井里,开始制冰。

    有了理论指导,这样的制冰其实很容易。

    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李夔在老焦头的协助下,便已制出了一大堆碎冰出来。

    而见到李夔使出这样的招数制出冰来,老焦头顿是瞪大了眼睛。

    没想到啊,自己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般奇怪的制冰招数。

    真真可谓是让自己大开了眼界。

    在收拢碎冰的时候,老焦头立即凑了上来,对李夔低语道:“李县尉,你有恁般制冰之法,实让小老儿大开眼界,若是这般技法,可用于夏日制作冰饮,那可就……”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下去,李夔的脸上,却已泛起了淡淡的笑容。

    他当然知道,这般技术,若是在夏天的时候,能够大规模应用的话,无疑会给自己带来一笔巨额的收入,让自己可以好好地赚上一笔快钱。

    其实,老焦头不知道,正是这般原因,所以李夔才故意把这些硝石掺入其它辅助物料,搞得神神秘秘的,就是不想让别人也能看懂。

    这样的配方,李夔打算将它留到自己可以彻底把握的时节,毕竟这样的赚钱技术,在这晚唐时代,算是难得的独门秘技。

    制好冰后的李夔,立即亲自携放于竹盒之中,带去了医馆。

    进入苏锦奴的病房,李夔发现,此时的苏锦奴高烧犹是未退,他遂立即把这一满满竹盒的碎冰,交给了那医师陈均,让他尽快帮苏锦奴降低体温。

    有了这些碎冰进行物理降温,苏锦奴的体温倒是迅速地降了下来。

    见她终于从昏迷中苏醒,李夔心下,亦是长出一了一口气。

    这时,医师与伙计均已退走,病房之中仅有她与李夔二人对坐。

    见气氛一时沉闷,李夔微笑道:“现在你我枯坐其间,无甚话说,不若某来给你讲个故事,也好逗闷解乏。”

    苏锦奴笑道:“好呀,难得有空听你讲呢,你且好好说来。”

    于是,李夔清了清嗓,开始对她讲这个故事。

    说是在江南一带,有一个小县城。县城三里路外,有一处地方,这里人家多是何氏一族。何氏一族,和城里的吴氏一族,世代通婚。

    吴老爷有一女儿,刚生下来就和何老爷的小儿子定了娃娃亲。长大以后,吴老爷就把女儿送到何老爷家里,而吴小姐身边有一位姓高的女子,是何小姐的丫鬟,她也跟着吴小姐一起,继续做女佣。

    何老爷家里有几十亩田,他偶尔也做点小生意,收入挺高,日子过得也不错。何老爷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脑袋不太好使,没法主持家中之事;小儿子就是吴老爷的准女婿。不过,小儿子看不起父亲,因为古代商人地位低,他一心想考功名。

    何老爷看小儿子不想做生意,只想念书,于是每年花费很多钱,让他跟着村里的学究读书。何二公子十七岁跟学究读书,到了二十七岁还没看完四书。何老爷很生气,就让他弃学跟自己卖布。

    爷俩做生意倒是不错,家里也因此越来越富了。

    吴老爷的女儿,很快到了及笄之年。于是两家赶紧选了吉日,让二人完婚了。婚后一年多,夫妇关系不错,吴小姐和小姑子——也就是何老爷的女儿何小姐,也能处得来。

    很快,何小姐十八岁了,她也定好了亲,但还没有嫁。

    一年之后,何小姐要出嫁了,何二公子跟着父亲一起,从县城里运了一批嫁妆回家。

    第二天天还没亮,何老爷起得早,他准备起床,忽然他听到女儿屋里有声音,声音很大,人也很多。何老爷正自纳闷,只要他老婆跌跌撞撞地过来了,儿子也大叫着跑过来,他们说完,何老爷才知道,原来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杀了,尸体已经僵硬。

    何老爷连忙到女儿屋里去看,只见儿媳妇(吴小姐)趴在床上,抱着何小姐的尸体,披头散发哭着,她哭得很伤心,几乎气绝。

    很快,里正来了,邻居也来了,都在那议论纷纷,一时屋里屋外乱哄哄的。

    此时,何二公子大声说:屋里的东西都不要乱动,等待长官来检查。何小姐的准公公和准老公也在,准公公也跟里正说:不但这屋里的东西碰不得,就是父母兄弟、厨子丫鬟等人的房间,也都不要乱动。何二公子说:是我妹妹出了事,我父母兄弟怎么会害死她?何老爷则说:只有她嫂子是外人,还有她身边的女佣人,也不是你们亲人。

    正吵着,县令到了。他让仵作验尸,仵作验尸后报告:死者身上穿了衣服,脸向上,半盖着被子,喉咙处有一道伤口,气管食管都被割断了,确实是被人杀死。

    验尸结束后,县令又四处搜查,看看有没有蛛丝马迹。最后,他在吴小姐佣人(跟随吴小姐一起的女佣)的被褥中搜到一封信,信封上面写着“昭姐”,下面写了一个“于”字。

    信中写的是什么呢?只有几句话:耳目太众,存姑之言,宜缓须臾,姐早晚留神,他日我与存姑当不负姐,小小前尤勿轻泄。

    存姑就是吴小姐的小名,“昭”是女佣的名字,女佣叫高昭。而小小就是吴小姐的小姑子何小姐,她因为生下来个头小,所以取名“小小”。

    这封信,翻译过来就是:现在人太多了,吴小姐的话不能太着急,得缓一缓。姐姐你多多注意,以后我和吴小姐肯定不会有负于你,在何小姐面前,一定要不泄露这件事。

    高女佣一看自己被褥里居然有封信,她也很惊异。县令问她怎么回事,她说自己不认识字,不知道信中说了什么,也不知道这封信从何而来,更不知道为什么在自己房间。但信封上的字,以及信的内容,都明确指向了高女佣,所以当县令再次问她时,她无所应对,只是一直说自己冤枉。

    此时,吴小姐也昏倒在地,过了很久才醒过来。

    吴小姐醒来之后,何小姐的准老公和准公公也不再隐忍,嚷嚷着说:这个案子很明显了,她嫂子有姘头,觉得小姑子跟自己太近了,在旁边碍事,所以让人把小姑子杀了。

    何二公子听这话很不高兴,说:我老婆向来贞节,何况她和我妹妹关系很好,不可能杀人。

    县令也觉得是凶手是吴小姐,即便不是她杀人,也和她有关系。于是,县令大声痛骂了何二公子,说他包庇老婆,忘了杀妹之仇。随后,县令打算对吴小姐和高女佣用刑,而吴小姐和高女佣都喊冤,还说宁愿被打死也不会认罪。

    县令没办法,只好让人填了验尸报告,处理好尸体,带着那封信,以及吴小姐和高女佣回县衙了。

    吴小姐的父亲听说这件事后,亲自调查这件事。但是,吴老爷派人查了很久,也没有查到线索。

    而县令审查后,认定就是吴小姐私通旁人,杀害了小姑子何小姐,他定了案子,把吴小姐判为死刑,高女佣则因为知情包庇,属于帮凶。

    吴老爷子得知后,痛哭不已,他请人写了状子,打算上诉。但是,他还没去上诉呢,事情就出现了转机。

    原来,当地的按察使善于断案,他听说了这个案子,看了县令递上去的陈案结词,很是生气,不但把县令骂了一顿,说他草菅人命,还说案子有很多疑点,结案也有不对之处。比如:既然吴小姐有私通的人,为什么不抓他归案?既然吴小姐已经嫁过来好几年,她私通的人为何这么着急,非要现在才杀死何小姐?

    按察使骂完县令后,直接把他撤职了,换了个人继续调查,还说将来破案了让这个愚蠢的县令在旁边听审。

    新任县令得到了按察使的指导,锁定了目标,要抓于姓之人。一直花了两年时间,这才抓到这个凶手。

    原来,凶手叫于有成,是何二公子以前的老师,就是那个学究。

    以前,何二公子念书不行,常常逃学,他就常去何家看看怎么回事,看何二公子不在家,他就托高女佣问问。后来,这学究慢慢对高女佣有了想法,只是没说破。

    于有成被抓之后,看到那封信,很快就认罪了。

    何二公子来公堂后,一看于有成,立马认出来了,他指着于有成大骂:以前我只觉得你对我家女佣有想法,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杀我妹妹,陷害我老婆,都是你干的事!

    于有成一听,大叫:人是我杀的,我已经认罪,但是那封信是你让我放到高女佣房间里的,你怎么忘了呢?

    新县令觉得这是于有成反咬一口,于是让衙役打他一千大板和三百鞭。于有成扛不住,最后只好勉强承认,他是受吴小姐嘱咐,杀了何小姐。又因为何小姐快出嫁了,家里人多,不能着急动手,所以写信告诉吴小姐,高女佣确实不知情,因为他看吴小姐不在,就塞在了高女佣的被褥里。

    这下,高女佣没了罪,而吴小姐和于有成则都定了死罪。

    案子到这里,真的结束了吗?没有。

    当新任县令把结案卷宗递交上去时,而之前的按察使已经调去他处。新来的按察使看了之后,觉得那封信既然在高女佣的被褥里,还是有问题。

    因为被褥是很私人的东西,把信藏这里,说明能肯定两点:一,被褥的主人即使发现也没问题;二,被褥的主人是知情者。于是,新任按察使把案件驳回,让新县令重审。

    此时,又发生了意外,新县令母亲去世了,得回家守丧,于是安排了人替他。结果,这个暂替县令不到二十天就因病死了。没办法,朝廷让一个大县的县令,暂时负责县中事宜。大县令虑囚时,看到了这个案子。

    所谓虑囚,就是古代皇帝怕下面的官员审错案子,杀错人,会定期派人去审核一些案子,以保证案件审核无误。

    大县令看了卷宗后,觉得于有成不像杀人犯。于是,大县令把于有成从狱中提出来,让他把信上的内容写一遍。于有成写完后,大县令发现了问题,他的笔迹,和那封信的笔迹,完全不一样!

    大县令想起来了,卷宗上提到过,于有成曾对何二公子说,那封信是何二公子让他放在高女佣的房间里。于是,大县令让何二公子来县衙,让他把信上的内容写一下。不料,何二公子一听就脸色大变,说:这信明明是姓于的缩写,为什么还叫我再写一遍?我这么做,不是侮辱自己的妻子吗?

    大县令说:于有成曾招供,说这封信是你写的,再由他放在高女佣房间里,我不相信他的话,你再写一遍,让他心服口服,我也能为你做主。何二公子不说话,只好写字。他故意扭曲笔迹,但每个人的笔锋都不一样,所以他还是暴露了。

    大县令笑着说:这封信就是你的笔迹,你还有什么话说?

    说到这里,李夔故意卖个关子,没有再往下说。

    苏锦奴急了,急急催促:“后来呢?你倒是快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