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重生室:从阻止司马晋开始 » 第七章 北伐!北伐!

第七章 北伐!北伐!

    “张老将军速速请起,孤久闻老将军之名,未曾想到今日才得相见。”陈烈一把扶起张嶷,颇为激动。

    “太子殿下,臣奉卫将军之命前来交还无当飞军的虎符的。”看到神色颇为激动的太子张嶷有些诧异,未曾想到太子如此礼贤下士。

    看着张嶷双手奉上的虎符,陈烈轻轻把虎符推了回去:“老将军这是何意,莫非不愿为孤效力?”

    张嶷一怔,心想太子殿下刚来就夺卫将军一营精锐兵马,难道不是为了掌握军权,那不是应该用自己的亲信统帅吗?

    “太子殿下,臣当然愿意为您效力,只是臣得卫将军指令前来归还虎符,臣以为。。”

    “张老将军以为孤是为了夺卫将军兵马,必会以亲信统帅无当飞军?”张嶷话未说完,陈烈便出言说道。

    “臣不敢。”

    “那就请张老将军继续为孤统帅无当飞军,这次北伐孤还指望以此建功呢。”陈烈笑呵呵的说到。

    见此张嶷只得应是便退了出去。

    午饭后,回到大帐的陈烈便开始提笔写信,毕竟给曹髦的绝密之信事关重大,必须得好好润色。

    此信要予以曹髦真诚且言语要翔实,否则以曹髦之聪慧虚假只会让此信失去作用。

    一个时辰后。

    “来人,将此信交予卫将军。”

    “诺”一亲兵双手持信退出大帐。

    片刻之后姜维大帐中,得到陈烈密信的姜维,唤来了一位将领。

    “子良,此信关乎整个北伐大局,我需要你亲自率领所部斥候潜入曹魏境内,将其交给即将去洛阳登基的曹魏新皇帝曹髦。

    此人现在应该还在从封地阳平郡元城县到洛阳的路上,从元城县出发,向西经过冀州、魏郡等地,再向北可达洛阳。

    子良,你带人进入魏国境内之后便在此路寻觅,其登基队伍声势浩大必有所获。

    你且立刻出发,骑快马定能在其进入洛阳范围内寻到他们,定要将密信交予曹髦之手,切记切记,此事事关大汉国运,不得有失。”姜维极其严肃的说到。

    “标下必不负卫将军所托。”那年轻将领仔细听完姜维所说,心中虽然震惊但还是郑重说道。

    “好,那就出发吧,时不我待。”

    姜瑜姜子良,姜维的族侄,自小酷爱武事,自成年后便随姜维征战,从亲兵做起,目前官至斥候统领,是姜维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自了解太子谋划后姜维便知此事事关重大,所以便让能力不俗且绝对可信的姜瑜去执行此事。

    而此时,曹魏车骑将军郭淮的府中,一位面色苍白却十分威严,身着素袍的高大老者,正卧于榻上听着的一位好似使者之人的汇报,不时还咳嗽几声,其人正是大魏车骑将军郭淮。

    “这么说来,大将军已经废除了皇帝,准备改立高贵乡公为帝了吗?咳咳”

    侍立在旁的郭统见状连忙上前抚背。

    待平复之后,郭淮又继续说道:“大将军这是要做霍光还是董卓啊?”

    在郭淮威严的目光下,使者有些不知所措,硬着头皮说道:“非是大将军专权,乃是废帝曹芳年长而不亲政、沉迷女色、废弃讲学、弃辱儒士、与优人保林等淫乱作乐,且在太后丧母时不尽礼,实在是无法承担帝王重任啊。

    大将军为了大魏的江山社稷着想不得已如此,哪怕背负骂名都不能任由其霍乱武帝文帝留下的江山啊。”

    听得此话榻上的郭淮尚未有所行为,侍立在旁的郭统却忍不住说道:“司马氏残暴,其狼子野心天下皆知,尔等不怕天下共击之乎?”

    “闭嘴,这里岂有你说话的份,统儿你且先下去吧。”

    还未等郭统说完就被郭淮打断并驱逐出了房间。

    看着走出房间的郭统,随即准头对使者说道:“大将军,还有什么话要你带给我啊?。”

    “回车骑将军,大将军说此举实乃不可为而为之,是朝中重臣们商讨的结果,希望车骑将军理解,此外大将军还举荐了数位太原郭氏族人予以重任。”使者一脸谄媚的说到。

    闻言,郭淮无言良久。

    看来司马氏已经和朝中的所有大臣以及大魏的世家达成了某些利益交换了。郭淮闭目想到。

    自高平陵之变以来,他就知道会有今日。

    当初他顾及家族以及考虑到司马懿不一定真的就意图不轨,所以在之后并未起兵讨伐。

    王凌叛乱之时,他曾意图起兵响应自己大舅哥,可是眼见王凌声势浩大的叛乱仿若儿戏般被司马懿平定,他就丧失了反对司马家的勇气。

    甚至司马懿诛王凌三族之时遣人来锁他妻子时,他都任由妻子被抓走,而后若不是五个儿子以绝食相逼,他都未必敢写信给司马懿为妻子求情。

    后来司马懿死时,郭淮曾以为凭司马师根本不足以维持局面,可是这些年来司马师不仅维持了司马懿的权势甚至青出于蓝,使得司马家在曹魏的权势更进一步。

    如今看来,这大魏成为司马家囊中之物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了,虽说如此对自家并无坏处,就是有些对不住文皇帝提拔之恩啊。

    “车骑将军?您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带给大将军的话?”眼看郭淮闭目已久,使者惴惴不安的说到。

    “你就和大将军说,既然是朝中大臣共同商议的结果,吾只望大将军尽心辅佐新帝,莫要辜负明皇帝托孤太傅之恩。”

    “好了你下去吧,我要休息了。”说完便背对使者侧卧于榻上。

    待使者走后,郭淮长子郭统便又来到郭淮房间中。

    “父亲,孩儿刚才所说不会激怒司马师,使得他对我家下手吗?”郭统担忧的说到。

    “统儿,你记得似太傅和大将军这种人,你越是表现得拥护且毫无怨言他们越会对你多加防范,反之表现出似迫于形势不得不屈服的姿态他便会对你多加容忍。

    日后我若去了,你记住千万不要试图挑战司马师,哪怕他真的做了不忍言之事,现在朝中的世家大族都已经和司马家联盟了,我太原郭氏也只有如此才能保住祖先的家业。

    我知道,因为你外祖一族,你对司马家暗恨于心。但是事已至此,在大势逆转司马氏失势之前,你要把我的话牢记在心。咳咳咳”

    话还未说完,郭淮又剧烈的咳嗽起来,郭统赶忙上前侍候并说道:“父亲,您放心,我心中有数,不会误了家族大事。”

    但是眼底里的一丝仇恨一闪而过,就连紧盯郭统的郭淮都为未能看出。

    随着时间的流动,姜维已经准备好了此次北伐的粮草辎重以及各类军用物品,汉中大营里一片肃杀之气弥漫。

    汉军此次北伐的誓师大会正如火如荼的在汉中大营里举行着,站在点将台上的姜维正慷慨激昂的激励着士卒们。

    “将士们,此次北伐朝野重视,太子储君亲临前线与众将士一起讨伐逆魏,吾等当奋勇当先,勠力杀敌,为国尽忠!!”

    鼓舞一阵士气之后姜维让出身位,示意陈烈前来说两句以鼓舞军心。

    一身戎装的陈烈会意,走上点将台,大声说道:“诸位将士,我乃大汉太子刘璿。而今出征在即,吾并未有其他事情与诸位诉说,只有一件事。

    此次,凡是我大汉将士,无论军职高低,只要因王事而死,父母子嗣,皆由我大汉官府承担抚养,若因王事残疾导致无法谋生者,皆由我大汉官府负责给予工作和抚恤。

    绝不让大汉的将士们又流血又流汗!!”

    在关张之勇的加持下,陈烈的喊话颇有张飞长坂坡怒吼的风采。

    台下的士卒们本来在姜维誓师的时候情绪并没有太多变化,毕竟每次北伐姜维都会进行誓师,将士们也都听过这些话。

    但是听完陈烈所说的这些之后,将士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怒吼,甚至有将士振臂高呼。

    “太子殿下万岁,大汉万岁!!!”

    整个汉中大营中士卒的士气高涨!

    而一旁众将领,除却姜维都在窃窃私语着。

    姜维心中虽然也很震惊太子所言,但还是面无表情的注视着台下。

    要知道此时蜀汉财政的情况并不好,所以历次大战战后的抚恤并不多,而战争导致的残疾军士也只能被军中剔除回家,依靠家里求活。

    而陈烈刚刚所言,直接是让所有士卒皆无后顾之忧,毕竟一国太子的身份足以令士卒相信。

    所以才爆发出如此声势浩大的欢呼。

    姜维知道这是太子殿下私自决定的,并未得到宫中诏令,但是此次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大声喊道:“大军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