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重生室:从阻止司马晋开始 » 第八章 阻击陈泰

第八章 阻击陈泰

    从汉中通往关中的道路有很多,但是可供汉军通行的道路却只有三条。

    其中傥骆道最近,全程只有四百余里,南依傥水,名傥谷,北段则为骆谷。

    但其实看似路程最短,实则路段艰险难以通行。不仅山路崎岖,处处都是悬崖峭壁,更是缺少大军使用的水源。

    但只要通过此道可从汉中直穿扶风郡。

    但历史上,魏军却未曾在此驻防。

    在原本的历史中,姜维此次北伐,前期由于狄道长李简的投降姜维顺利攻破河间、河关、临洮等地,并拔其县民还蜀,后期被陈泰率兵断粮导致匆忙撤退。

    但实际上五千无当飞军和大将张嶷战死,姜维的战果对季汉而言究竟是值还是不值还有待商榷。

    所以此次在与姜维的定计中,陈烈根据历史上姜维被陈泰逼退,导致先胜后败的历史事实。

    决定兵分两路由他率领一路小股部队,兵出骆道。在陈泰率兵出长安行至天水和扶风之间截击他的增援部队。

    烈日当空,原本静谧无人的骆谷道上此时却嘈杂起来,陈烈率领着五百白耗骑兵可谓是步履蹒跚的前行着。

    反观由张嶷率领的五千无当飞军,行走在如此崎岖的山路上却有如平地般健步如飞。

    虽说此山路骏马通行的确不便,可是陈烈为了快速安全的通过已令所有骑兵下马牵行,却还是步履艰难,寸步难行。

    行军进度被无当飞军大大落下。

    此时正在前方指挥无当飞军大部队的张嶷,久不见太子殿下的白毦禁卫骑兵跟上,想到毕竟太子第一次如此行军,心中不由有些担心。

    于是招来军中校尉,吩咐其继续带兵前进,自己便向后去找太子殿下。

    “殿下,我部行此道,为何要骑马而行,我禁卫军如今虽是骑兵但是前身可是随先帝东征西战的白毦精兵,野战亦是精锐啊。”看着部队行军困难的赵广有些不解的说到。

    “赵叔,此次北伐,我部要以最快的速度迂回到敌军后方,务必要在卫将军接战魏军前部之时,抵挡住雍州刺史陈泰的来援兵马。

    若是不带骑兵,我们是赶不上陈泰的,虽然我部骑兵只有五百人,但是只需以袭扰为主,拖延住陈泰的援军速度,等待张将军率领无当飞军断其后路,说不定有机会一口吃掉陈泰。

    况且走过这段路就好了,到了大路上我们这五百人目标小且灵活绝不是魏军轻易能围堵住的。”陈烈向赵广解释道。

    由于时间紧迫,陈烈之前并未有时间向赵广透露此战具体规划。

    “殿下殿下,你还好吗?”张嶷大声喊道。

    就在此时前方张嶷和一队无当飞军士卒,终于看到了陈烈所部,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

    “张老将军,孤很好。”陈烈挥手示意。

    不一会,张嶷已行至陈烈身前。

    “殿下,我已命王、李二位校尉按照部署继续前进了,我希望之后我能和殿下一起行军。”张嶷还是有些不放心第一次出战的太子。

    见此陈烈只得严肃说道:“老将军岂不闻人无首而不走,五部飞军皆以你为首,你若不放心孤与孤同行,那我无当飞军士卒怎么办。”

    此次北伐,我部承担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若因孤一人导致战略有失,影响全军,孤宁可自裁以谢陛下。”陈烈语气颇为严厉的说到。

    “哎,臣遵命,还望太子殿下以自身安危为主,事不可为请以保全自身为先,臣且去了。”说罢,拱手便走。

    而就在陈烈等人艰难行军之时。

    雍州刺史府中,曹魏征西将军正司马昭一身甲胄端坐在原本属于陈泰的位置上。

    堂内包括雍州刺史陈泰在内的几位西线战区重要将领官员,正在激烈的谈论着些什么。

    就在此时。

    一小吏从堂外惊慌失措的捧着一封密信,快步走了进来。

    因为之前每有这种郡县上加急派军士送来的密信,都是由一人所致,那人名为姜维,所以刺史府的吏员才如此慌张。

    “诸位大人,这是陇西郡守加急传来的密信。”小吏有些慌张的汇报着。

    闻听小吏如此说道,一身儒袍的雍州刺史陈泰赶忙起身从案牍后走下堂来,不待小吏奉上密信,便一把将密信拿来,翻开查阅。

    “子上,果然不出大将军所料,姜维趁此次东吴大举进犯,兵锋直指陇西,正在率兵攻打原道,我等需尽快派兵支援”。陈泰担忧的说到。

    “玄伯,你准备怎么打这一仗?”司马昭颔首问道。

    “子上,我意是率大军抢在姜维之前驻守狄道,只要狄道还在,姜维就算拿下原道,打下半个陇西又如何,待我大军一至,他只能望风而逃。”陈泰回答道。

    司马昭听后,却皱起了眉头。

    “玄伯,我认为姜维此次也如以往一样,恐怕也只是为了掳掠边境之民,待我大军一至他便会撤退。”

    若大军驻守狄道,姜维却打下了原道,那陇西郡几县之民岂不是都被姜维掳掠,我大魏岂不是损失惨重,虽与大局无碍,却让姜维得了便宜。”

    我意还是率军支援原道,狄道不过是姜维放出的谣言,意在扰乱我们的判断。”司马昭不容质疑的说道。

    在司马昭心中,此刻的魏国已经是自己司马家的基业,如何能让姜维这个泥腿子如此霍霍。

    陈泰要是知道司马昭心中如此想法,肯定得啐他一脸唾沫。

    陈泰还是十分了解司马昭的,在其没有六神无主心神大乱的情况下,是非常刚愎自用的。

    听司马昭这不容置疑的语气,陈泰也不力辩,喊来小吏,去传麾下校尉前来。

    “你速去传王校尉前来,然后命人将此密信送到车骑将军府中。”陈泰快速说道。

    不久后一位披甲将军走进刺史府中,见到到陈泰和司马昭后便赶忙行礼,随后问道:“不知刺史大人何事传我前来。”

    “元戍,姜维趁东吴进攻我合肥,又来扣关了。

    你速领麾下兵马,出城集结,待我准备就绪一同前往原道支援,迎战姜维。”陈泰苦笑着说道。

    “诺”

    闻言王治便领命而去。

    作为司马氏的心腹陈泰自上任雍州刺史以来,司马师便特意下令命陈泰节制两营西线军团。

    整个曹魏西线战区除了郭淮就陈泰麾下兵马最多。

    其麾下兵马皆是由世家大族子弟统帅。

    而王治便是来自琅琊王氏。

    此时的琅琊王氏虽族名未有后世之响亮,但也是当世排名靠前的大族。

    其族长王祥更是因为废立曹芳有功,升任司隶校尉。

    而此等世家子却也只得为陈泰帐下一校尉,可见司马氏有多看重陈泰。

    另一边,陇西狄道已经挂上了蜀汉的旗帜了。

    这一次姜维在陈烈的提醒下没有犯历史上轻敌冒进的失误。

    而是稳扎稳打,先是派出数千人佯攻原道,而后亲自率领大部队在狄道令李简的带领下,势如破竹的杀入了陇西郡腹部,正与魏将徐质厮杀于陇西郡治襄武城之外。

    历史上徐质也是曹魏西线战区的一员大将,更是曾围杀了整个无当飞军。

    但此时的徐质与手下士卒却要将命陨姜维之手了。

    “太子殿下之策果不同凡响,而今我军未曾损失多少人马便要拿下陇西了。”看着徐质即将败亡,姜维骑在马上观战并同身旁亲信将领说道。

    此次北伐进展之顺利,令姜维大为兴奋。

    这说明先主和丞相真的在天有灵啊。

    此次行军,姜维便按照太子刘璿所指出的几处进兵路线进行了更改,更采用太子所说的诱敌之策对阵徐质。

    眼下情形果然与太子所说一般无二。

    大军未有折损便要攻下陇西了,这可是自丞相仙逝之后再未有过的大捷啊。

    不知太子殿下那边如何。姜维不由在心中有些担忧道,毕竟陈泰的难缠姜维心中有数。

    而此时,长安城外身着铠甲外衬儒袍的陈泰率领着麾下兵马,正全速向原道赶去。

    由于骑兵数量不足,陈泰只得下令部队急行军,使得麾下兵马疲惫不堪。

    就在此时,从傥骆道越过兴势山而来的陈烈,已经和麾下五百骑兵,埋伏在扶风郡通往天水郡的官道两侧密林里了。

    “刺史大人,要不让士卒们歇一歇吧,已经全速行军半天了,士卒们都有些受不了了,想必以原道的防御力量,姜维一时半会绝攻不破。”看着疲惫不堪的士卒们,王治对陈泰说道。

    “元戍,你太小看姜伯约了,以姜维之能我等稍有不慎必会为其所噬,以目前的速度可在明日抵达原道,若是再耽搁恐陇西有失啊!”陈泰严肃的说到。

    王治还欲说些什么,却听前方部队骚乱严重,似有敌情,正欲前去查看。

    “刺史,校尉,大事不好了,我军前军被一伙身着白毦的蜀汉骑兵袭击了!!”一小校骑马前来汇报。

    “骑兵?蜀汉骑兵怎么通过我军防线的?你是不是弄错了”王治一把揪住那小校说道。

    “傥骆道,定是从兴势山通过傥骆道绕来的小股兵马。”还未等王治继续审问小校,陈泰斩钉截铁的说到。

    “不好,看此队军马袭击我军的位置,恐怕早料到我军会从此行军,如此一来怕是还有大批步卒紧随其后要断我军后路。”想通关节的陈泰有些失态。

    “快,元戍速传令全军,前军改后军,回扶风城内,我们不能陷在这。

    再派两队斥候去和车骑将军以及征西将军求援。”回过神来的陈泰下令道。

    “诺。”

    闻言,明白事情严重性的王治,赶忙去发号施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