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易王宫 » 第七章 密谋

第七章 密谋

    陆公被掳,尧帝大发雷霆。

    “你不知道陆公身上肩负的重任吗?”尧帝质问龙王挚鹰。

    尧帝从未以帝君的名义给挚鹰下过敕令,而今天,尧帝破例,敕令龙王挚鹰跪在轩辕氏宗祠里反省。

    龙城一役损失惨重,三四个时辰竟有近万人死伤。尧帝组织各贤人掌事们分别去组织人手掩埋尸体救助伤员,修葺被烧毁的房屋,通知难民们返回。

    一一安排妥当已经是半夜,尧帝带着西贤方回来到宗祠。

    龙王挚鹰跪在宗祠正中,全身上下都是血渍。尧帝撩起衣襟,给龙王擦了擦脸上的血迹,伸手把他扶了起来。

    “我给你一个清静的地方让你想办法,想出来了么?”尧帝问道。

    龙王拉起尧帝就往外跑,边跑边说,“想出来了,不过这里不能说,要去营帐里说。”

    方回气喘吁吁地跟在后边,心里想这兄弟两个,一个病得很重,一个病得不轻,早知道要去营帐,派个传令兵来就是了,非要来回折腾我这老头子。

    龙王一进营帐便命护卫多点了几把牛油火把,把尧帝拽到墙上挂的地图跟前,拿起炭笔在地图上画了三处标记。

    这时方回也到了,气喘吁吁地凑上前观看。

    龙王说道:“出龙城往西一直到黄河,可以拦截犬戎车驾的有利地形有三处,大谷,绵山和黄河浅滩。”

    龙王边说边手指三处标记,看尧帝和方回没有异议,继续说道:“大谷西出龙城二百余里,两侧陡壁高几十丈,谷底宽度仅十丈有余,把峭壁上的巨石滚下来,能把大谷封死,以此阻止犬戎车驾行进。我可以选派青壮士卒五百名,抄小路赶在犬戎人前面赶赴大谷。两端高山连绵,大谷是南北通行的唯一通道,一旦得手,没有三五日休想过去。”

    西贤方回频频点头称是。

    龙王继续说道:“第二处是绵山,也是西去的必经之路。过绵山必过密林,此路在绵山密林中蜿蜒十余里。在大谷滚石后,这队人马可继续前往绵山,多砍些木柴堆积在道路两侧。待犬戎大军全部进入密林后,从两端点火,大火焚烧野兽撕咬再加上互相踩踏,他们能穿过绵山的应该不剩下多少人了。”

    尧帝皱眉问道:“那陆爷呢?陆爷的安危怎么保障?”

    龙王说道:“我安排龙七在陆爷身前侍候,他们进绵山之前,我派死士前去送信给他,让陆爷的车队要么靠前要么靠后,点火的地方把他们甩在外面,应该可保安全。”

    尧帝还是摇头,“现在是初夏,落叶厚风又大,火一旦着起来很难控制。另外几百头虎豹狼虫受惊横冲直撞,哪里还能安全?”

    龙王无奈地说道:“陆爷没问题,可能会苦了陆夫人和孩子们。但从我带兵的角度来讲,在保证取胜的前提下,我只能把危险降到最低,万无一失的计策是没有的。”

    方回插了一句,“龙王说得对。陆公既然这样选择,应该也已经想到。”

    尧帝思忖了一会儿,“王兄你继续说。”

    龙王手指黄河上那块标记说道:“最后就是黄河浅滩。当下水枯,这里有近百丈长的河床干涸,黄河水从旁边两三丈宽的峡谷流过。春季凌汛过后,砍些树木扎起来放在峡谷上便可通行。等水涨起来,这些木头便会被冲走。犬戎大军只能从这里渡河西归。”

    西贤疑惑地问道:“将军的意思是把树干撤掉?”

    龙王摇摇头,“不拆木头。拆石头。我把一侧的石头凿除,把峡谷宽度拓宽到十丈。十丈长的树干不好找,就算是找到了,如何铺上去呢?”

    西贤不禁连连鼓掌称妙。

    尧帝也称赞道:“这是个好主意。只要把他们困在河东,王兄再调集人马把他们围困起来,坚持不了几天他们就会投降。”

    “只有一个难处。”龙王面露难色。

    尧帝双手扳住挚鹰的肩膀,动容地说道:“王兄,陆爷只身赴难是为了整个华夏,我华夏岂能负他?倾全国之力,也一定要把他抢回来。”

    龙王摊摊手说:“缺少开山凿石的大力士。”

    尧帝问道:“唐城离赤离紫兄弟可以吗?”

    龙王苦笑道:“他们远在唐城,等把他们传来犬戎人已经过了黄河了。”

    尧帝大笑道:“王兄不用着急,这叫人算不如天算,我上个月发了敕令命离氏兄弟到龙城归你差遣,刚才在扁舟山已经碰到,我让他们明日一早找你帐下报到。”

    龙王立刻转忧为喜,连连挥拳。

    尧帝却高兴不起来,在帐内不停地踱步。

    方回问道:“帝君是不是为火烧绵山担忧?”

    尧帝点点头。

    方回说道:“彭公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化险为夷的。”

    嘴上是这么说,其实他心里也十二分地担心。年轻人没有经历过,西贤方回却是经历过几次山林大火的。就比如龙城,起先是一片森林,山火烧了一百里,才有了今天这块平原。当初设想是想烧二十里,放起火来才知道控制不住。

    尧帝默默地在心里盘算了一会儿,最后下了决心,责令龙王先回家休息两个时辰。

    “另外。”尧帝叮嘱道,“火攻绵山,一定告知陆公,让他们走在前面。在后面不行,初夏刮南风,火烧起来后一定向北方烧,如果风大火急,在后边恐怕连跑的机会都没有。”

    龙王点头应允,就地躺倒,尧帝和方回还没走出营帐,他已经鼾声如雷。

    次是清晨,天也没有完全亮,龙王早早起来,洗了把脸把身上的血污清理了一下换了件衣服。龙城漫天的血腥味儿还没散尽,龙王却不想让部下们陷在失败的痛苦中。

    一个统帅全国的大将军,全身血污地站在那里就是失败的象征。

    啃了块隔夜的牛肉垫了垫肚子,龙王命帐前侍卫传令升帐。

    尧帝和司马姚非先进了营帐,把离赤和离紫带了来。龙王命侍卫给尧帝设了坐席。尧帝从来没有旁听过龙王的军务,看来他也是异常紧张。

    姬木也是精神抖擞。他左臂受了点轻伤,扎了块牛皮把伤口封住。

    昨日城头一战,龙城卫戍营和中央侍卫营一千六百人几乎全军覆没,能站起来的士卒不到五十人。龙王挚鹰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他现在满脑子里只有两个字:报复!

    等他回头看到尧帝冷冰冰的眼神,才想起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字:救人!

    昨晚龙城所属十二个部落全部青壮兵丁已经尽数进驻城里,兵力总数达到两万六千人。二十四个校尉都在帐下候命。

    事急从简,龙王也顾不得那些礼仪,命治军校尉公孙冶宣读了帝君敕令,直接点卯派将。

    从各部落分别选拔五十名年轻力壮的士卒,一个时辰以内到营帐报到,共六百人组成突击旅,由龙王挚鹰亲自率领,从小路出发先赴大谷滚石封谷,成功后,再去黄河浅滩凿石开沟。

    治军校尉公孙冶先分派两个旅到附近百姓家中借用石锤铁杵木杵,全部交由突击旅统一使用。

    由卫尉姬木率领紫金旅一千人,赶赴绵山捡柴伐木堆在密林官道两旁,等犬戎大军全部进入山林密道时,点火截杀。

    征调全军铜铁兵器供突击旅和紫金旅使用。上述两旅务必轻装简行,只带干粮水囊和兵器。

    其余各旅由大司马姚非率领,治军校尉公孙冶为副将,跟在犬戎大军后面,等突击旅和紫金旅前方得手,便全力出击,以便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聚歼犬戎贼寇。

    几个时辰在脑子里磨合,此刻龙王已经成竹在胸,不到一刻钟便派完了将。他吩咐公孙冶等人先去做准备,把大司马姚非和姬木留了下来。

    龙王向大司马姚非作揖行礼,羞惭地说道:“挚鹰无能,昨日与犬戎一战损伤惨重,有负各位贤人掌事的信任。大司马您已经七十有余,还要劳烦您屈尊带兵,实在汗颜。”

    姚非赶忙还礼,委婉说道:“龙王请不要自责,犬戎虎狼之师我们都有目共睹。”

    龙王说道:“您一定谨记,不要迫得犬戎大军太近了,放他十里的距离,隐隐约约能看到他们扬起的沙尘就好。迫得太近恐怕会危及陆公的安全,还要防止犬戎兵突然杀个回马枪。另外多派传令兵前面打探消息,需要夹击时,吹竹篾哨传令。”

    姚非再次行礼说道:“老叟遵命。”

    龙王又把姬木叫到跟前,“你做事仔细,就叮嘱你两件事。一是要找可靠的人给龙七送信。一定看准风向再放火,千万不要把自己人和陆公烧到火里去。二是多备长矛弓箭,点火之后那些虎狼一定四散奔逃,把长矛和箭头蘸菜油点火,把这些畜牲全都给我烧死,一头也不留。”

    等龙王都交代完了,尧帝挥手让他们全都退下。

    天大亮了,营帐地势很高,一轮红日正对着营帐大门,龙王挚鹰那张黑黢黢的脸也被映得通红。

    尧帝伸出双手抓住龙王的胳膊,温言说道,“王兄,一定要你亲自带队吗?”

    龙王憨厚地一笑,“弟君,此事容不得半点闪失,派谁去你我都不放心。与其在后方着急,还不如亲自上阵。”

    尧帝拍拍龙王的大手说道:“我不妨碍你治军,但你要记得我跟你讲过的话。在我心里,你的安危才是第一位的。”

    龙王抬头远望,用力点了点头。

    尧帝又问:“你不回家跟嫂夫人她们告个别吗?就算一切顺利也要一个月才能返回。”

    龙王苦笑道:“就托付给弟君吧。你知道兄长我,最见不得女人孩子哭哭泣泣的。”

    尧帝抱了抱龙王的胳膊。三十多年了,从小养成的这个习惯,一直没改。

    尧帝却不知道,下一次再这样拥抱,是十年以后。如果他知道的话,一定会多抱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