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火星世 » 第十三章 灵异彗星

第十三章 灵异彗星

    2228年10月26日,美国夏威夷,莫纳克亚天文台。

    幽茫太平洋上沁人心脾的晚风,从天文台徐徐开启的穹顶吹进来,为恩佐•维里克博士烦闷的心情带来一丝畅意。他明年就从夏威夷大学天文系毕业了,1个月前,呵护他长大的爷爷突然去世,这注定老人将首次缺席维里克生命里的重要日子。

    爷爷生于2652年,那是哈雷彗星的回归年,今年他走时76岁,哈雷也将再次回归。维里克不知道是不是天意,那颗从柯伊伯带匆匆来去的著名彗星的两度莅临,恰好标注了爷爷生命的始终——他是被哈雷带来的,又被哈雷带走了。

    近地天体望远镜雪白的“炮口”,不紧不慢地调整着眺望群星的角度,开启了当晚的巡天观测。

    这是“泛星计划”的常规项目,该计划远在千年前就着手实施了,最重要的目标是监测近地天体。那部名为“光井”的2.8米口径的巨大望远镜,进行全天的快速扫描后,会通过比较同一天区的不同时间图像,发现潜在的新的近地天体。一旦锁定它们,占据天文台整整一面东墙的超级石墨烯计算机,会进一步计算那些小行星或彗星的运行轨道,并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危害做出概率化建模,必要时发出紧急预警。

    维里克博士在夏威夷这座临海高峰的天文台上,前后呆了7个半月,对“泛星计划”每天按部就班又枯燥繁琐的观测流程,熟悉得如同他清晨盥洗的标准操作。事实上,比那更简单,所有观测程序都已实现自动化,维里克要做的只是在固定时间打开电脑,点击虚拟按钮运行设定程序,再像个无所事事、目光呆板的老年菜鸟,坐在黑白斑驳的屏幕前。

    如有“不速之客”现身,屏幕上会有提示信息的,当然,有或是没有都没多大区别。自“泛星计划”开展以来,人类已经发现5326颗近地天体,它们无非就是路过的小行星或者彗星。那些会飞的山,在邻近地球的几天,像一团暗弱的光斑穿过遥远恒星构成的星空背景。维里克除了用偶尔泛动的心思,为它们默默送行外,多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

    现在,“光井”在更远些的地方发现了什么,一条醒目的红色信息正标注在裸眼AR屏幕上:

    哈雷彗星双曲线轨道偏心率达到1.19

    维里克博士扫了一眼这条如“总统谎言”般的文字,既没惊讶,也没兴奋,只是觉得好笑。很显然,不是“光井”受到大气抖动或者辉光的影响,对比成像出现偏差;就是计算机里发生了荒谬的错误,石墨烯作为纳米级技术应用,不确定性原理会偶然显现,整体稳定性还是比不了传统的光子计算机。

    是的,哈雷彗星不可能有如此高的偏心率,否则,它简直成了一颗来自于太阳系外的天体,就像2017年发现的那个“奥陌陌”。

    维里克闭上了眼睛,把它放在那里吧,一会儿就能好起来的。人为的黑暗中,他想起了被哈雷彗星带走的爷爷。维里克小时候,爷爷会用纱巾蒙住他的眼睛,然后躲起来让他寻找。爷爷每次都是藏在窗帘后,让捉住“坏人”的小维里克笑个没够。

    可现在,维里克的眼角有些湿润。

    他再次睁开眼睛,顿时惊呆了!

    那颗拖着长长彗尾的飞星,早已跨越天体偏心率的极限,即使用肉眼都能分辨出来——它正以30°角,在跟踪视野里划出一道刺破深空的急转弯!

    维里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几乎失声叫了出来。他快速查看着屏幕上所有陡然变化的轨道参数,紧张思索着该做些什么。他知道,全球包括太空中的观测仪器至少有上千部,是否还有其他天文台,发现了当今科学所无法理解的灵异现象。按照流程,维里克迅速将异常信息提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观测中心。

    但愿这一切会有个圆满的结局,他想。

    巴黎的夜,仿佛飘动着干邑般沉醉而温柔的气息,将星光、鸢尾百合、塞纳河的别墅……披上一道浪漫的迷彩。米勒•乔纳森先生酣甜的睡梦,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扫了裸眼AR手表——凌晨3点15分,又从手表桥连的虚拟门镜里看到了来人,长着一头稀疏金发的克里弗兰博士,那是他的下属,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三学部委员。

    现在,乔纳森感到不快和奇怪。除了外星人来袭,没有人会在深夜打扰他这位国际天文学会副主席、首席行星科学家,在他执业50年的生涯里从来如此。

    乔纳森披了衣服下楼,打开还在“碰碰”地作响的房门。

    “副主席先生……”克里弗兰气喘吁吁。

    “别着急,”乔纳森焦急地问,“出了什么事?”

    “哈雷彗星变轨了,谁都没见过这样的事,主席请你去天文台,他在那里等您。”

    乔纳森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向里还是向外?”很明显,他指的是黄道面坐标系。

    “向外,转角达到31°24′。”

    乔纳森稍稍放下心,那意味着它正远离地球的方向。他套了条长裤,就跟着克里弗兰出了门。

    建于1667年的法国巴黎天文台,是一座路易十四时代的古老建筑。三楼天文观测中心大厅的样貌却是时新的,开阔正墙上的所有屏幕,都已锁定那颗令人费解到诡异的地外星球。国联秘书长和常任理事国几位首脑的影像,则投射在左右两侧的裸眼AR屏幕上。

    乔纳森走进大厅时,国联会同国际天文学会的紧急会议已经召开一段时间了。

    “乔纳森副主席,如您所知,哈雷变轨了。”国联秘书长加西亚•佩雷斯没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和权力,从屏幕上对他的美国同胞点头示意,“我不知道它是否受到什么力量的驱动,或是什么人的指使,但根据大数据模拟运算的结果,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目标是火星,而距离那场毁灭性的天地冲撞,只有不到28小时。现在,我们需要您拿出一个专业性的建议,或者直说吧,我们有什么方式阻止火星的覆灭。”

    乔纳森没去看任何屏幕和数据,只是轻轻摇摇头,“28小时,那是个逃亡时间,而非救援周期。”

    英国首相对他的说法并不甘心,忍不住问道:“航空器拖拽是否可行,太空国际在火星同步轨道上有1艘‘天箭’巨型飞船和2艘‘天鲸’货运飞船,可以试着把哈雷拉偏一个角度。”

    乔纳森还是摇头,“来不及了,飞船装锚、起航、减速、下锚、牵引都需要时间,而在太阳风作用下,哈雷表面水冰爆发产生的高速旋动及喷流,让任何锚索都难以靠近。更重要的是,3艘飞船的力量远远不够,而我们没法短时间内集中庞大的太空飞船阵列,去拖拽一颗平均直径11千米、重达1012吨的巨大家伙。”

    法国总理的忧心来得更深切,他的堂弟弗里曼•伦德尔就在那颗星球上,“那么,核弹轰击呢,起码把它击碎后,可以减缓冲击力。”

    乔纳森依旧摇头,“太晚了,我们一时上哪去弄足够当量的核弹?何况,太空没有空气,就没有炸毁哈雷的冲击波。除非把核弹深埋星体深处,可我们把核弹拉到那里、安放上去,再引爆它们,哈雷早就和火星猛烈拥抱了。退一步讲,即使我们速度够快,解体的哈雷也将在火星上空降下陨石暴雨,那同样是毁天灭地的灾难。”

    大厅里一片沉默。

    “尊敬的佩雷斯秘书长和各位元首,”国际天文学会主席沙旺素西轻轻咳嗽一声,提醒着大家,“我们已经没有沉默的时间了。哈雷不仅变轨,更在加速,留给我们的最后时间应该不到26小时。请通知火星上的所有人立刻撤离,除了必要的食品,什么都不要带。”

    “所有人?”佩雷斯的目光中掠过一丝绝望,“那上面有12万人,可我们的飞船只能装下6千……”

    “是的,”乔纳森比他更绝望,一缕花白的鬓发,在他苍白的额前微微颤动,“以我对殖民行星的理解,这不是一次加减法运算。一场大屠杀即将在火星世界展开,回来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个文明的失败,当然,也是整个人类的胜利。”

    佩雷斯感到一阵呼吸困难,像被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扼住咽喉,可多年的执政生涯总能让他保持超凡冷静,以迅速作出形势判断和战略部署。他略一沉吟,对身边的副手韦斯纳,那个肥胖的日耳曼人发出首轮指令:

    第一,此次哈雷彗星变轨事件定名为“哈雷大变轨”⑯,以统一国际规范称谓;第二,通知火星文明,灾难即将到来,并告知哈雷彗星即将撞击的速度、地点和时间;第三,国际天文学会及太空、全球各天文台全员进入工作岗位,随时向大撤退提供尽可能的技术支持;第四,请太空军火速集结前往火星,接应和营救转移人员;第五,火星同步轨道附近的所有科考飞船及货运飞船,以最大航速向火星靠拢,最大限度抢救人员;第六,以受难者家属的名义,向波斯纳第四帝国发出求救。我知道他们有一支小型舰队正在火星附近游弋,意图劫掠。”

    美国总统瞪着一双猫头鹰般的圆眼睛,罕见地打断了他,“波斯纳帝国——那可是恐怖组织的太空海盗!”

    佩雷斯坚定而无助地摆摆手,语气里透出一份深沉的激动:

    “管不了那么多了,毕竟他们也是人类;第七,告诉火星科学联盟主席伦德尔,他必须留在火星上,统筹整个文明的大撤退。如果他胆敢临阵脱逃,先跑回来,我会亲手砍下他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