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火星世 » 第二十八章 功败垂成

第二十八章 功败垂成

    火星开发首航舰队的六路大军中,还有一路没有说到,它就是天穹工程部的217艘飞船,是由星寒和光波亲自统领的。

    当“天行号”莅临大瑟提斯高原上空,在星寒越发清晰的视野中,舷窗外的哈雷撞击坑巨大到难以想象,它有月球哥白尼环形山般壮阔,仿佛将整座荒原一分两半。可以推算,撞击发生时,至少有2万亿吨岩石被蒸发和融化,并在环形山底部形成一片200米深的烈焰海洋,随之隆起的中央峰高达1500米!

    “楼兰”光磁基地正是以哈雷撞击坑中央峰为基座建立的。曾巍峨耸立、直指天宇的陡峰,已被先期到达的工程建设兵团削平了一半,“增肥”了三分之一。现在,那座梯形高岗的顶部平台,成为光磁舰队的停泊地,火星改造总指挥部则位于高台内部中空的二十几间“防空洞”里。

    无论如何,“楼兰”只是个应急性的半成品,不要说与月球在南北极及“虹湾”等地新建的13座光磁基地相比,就连三十五世纪初兴建的“瑶池”、“光轮”基地,它都望尘莫及。可星寒不能再要求什么,美观和功能都在次要,实用就行。

    “天行号”缓缓停上千米方圆的高台,从舱尾释放出的点阵式卫星接收天线,则星星闪闪地飘飞着,升入阴霾笼罩的深空,悬浮在“楼兰”上方千米范围。如今,火星表面可以电磁感应矩阵,通过静止轨道上的“荧惑”及信息卫星,与地球保持通讯联系,不再需要一只只雨伞状的笨重家伙。那些散布在数千立方领域的电磁感应纳米颗粒,足以令两颗星球之间传送的图像和声音,清晰到仿佛近在咫尺,只是有着永远挥之不去的4分钟直至22分钟的单程延时。

    清晨的大瑟提斯高原迷蒙而静谧,笼罩在北方“太平洋”吹来的一片氤氲雾气中。星寒穿了件草绿色的宇航服,立在遍布凝固岩浆的尼利火山口,极目远眺,脚下的大瑟提斯更像一座三面环海的辽阔平原。这里临近赤道,乌托邦洋、亚马逊洋和伊希地湾有着波澜壮阔、涛声滚滚的巨大海面,那是哈雷彗星撞击前,从不敢想象的神奇景观。

    高原北部临海的尼利沟槽边缘带条件也很好,大部分地区是坚固的玄武岩层,火山口附近还有上好的英安岩——这里正是星寒改造火星的前哨站、布置天穹的起始点。

    只是风太大了,整整半个月时间里,洋面海啸频发、台风肆虐,让星寒眉头紧锁。是啊,既在意料之中,也出想象之外,火星改造难度依然巨大,毕竟这颗红色星球还没走出那场毁灭性灾难太远。在这颗天火尚未熄灭、洪水依旧涛涛的狂暴星球上,到处是遍布火海与汪洋的险地,辐射与飓风更远远超出预计强度,各部几乎同时陷入各种困境,而困难最大的就是星寒这里。

    作为星球改造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环节,展开“天穹”是星寒的首要任务,它标志着人类全面征服火星的开始,全新的星球环境也将由此拉开帷幕。

    可到了火星才知道,一切的确比想象之外还要超乎想象。火星环境比地球和月球复杂得多,覆盖整颗星球的“天穹”建设难度也大得多——月球没有大气,虹湾大棚怎么捏怎么是;地球沙漠也有狂风,可火星不止是狂风,到处都是龙卷风!

    这里是一个水与火肆虐的世界,一面是冰川融化、瀚海狂澜,一面是火山喷发、熔岩肆虐,险恶的星球环境造成空气对流异常强烈,横扫高原的龙卷风、台风横行肆虐、终日不绝。火星12级飓风再不是雪儿时代的那般温柔,而是可以将小型飞船掀上天空。半透明“超光膜”的强度根本撑不住,每场裹挟着骤雨的红色风暴都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狂怒巨人,会将整片整片的薄膜,如撕情人寄来的分手信一般,扯出无数条大口子,再将所有残破的“信笺”狠狠掷到远方波涛翻涌的海湾里去。

    星寒凭借多年嗅觉,好不容易抓到一个风停雨住、云开日出的绝好时机,把所有工程机械全部发往天空,将一道道“超光膜”迅速铺就一座数万平米、初步成型的天网,却跟着迎来了一场更加凶残的风暴——突如其来的陨石雨!

    事实上,微陨石如同宇宙暗枪,它们个头之小、速度之快,所形成的陨石雨根本无法预测,遇上遇不上全凭缘分。这场陨石雨却是一场“人祸”——星体重力部2组“太空纤夫”光磁工程飞船,拖拽两颗小星体发生撞击所导致的“车祸事故”。曾跟随星寒在地月间南征北战的1173架重型无人机,还有389台高速压膜机,连同31艘“鹞”式工程飞船,被“暴雨”打得七零八落,如同万历朝鲜战争中,蒙受惨重伤亡的那支最后的戚家军。

    接下来,从乌托邦洋面登陆的巨型台风,将所有升空材料席卷而去,剩下欲哭无泪的星寒和呆若木鸡的工程师们。只有光波依然故我,缩在“楼兰”总指挥部的中心指令室,被各路告急搞得不胜其烦的同时,不忘凝神思考他永无止境的哲学问题。

    仰望狂风怒号、铅云密布的天空,星寒终于感到一阵绝望。他已经尽力了,从地球长途搬运而来的首批3000吨“超光膜”,以及前期投入所有的资源和资金都打了水漂,以致现在两手空空,却连“天穹”的一寸影子都看不到。火星天穹——这似乎根本就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要知道,它可是整颗星球的“天棚”。

    按照计划,“天穹”将以平均海拔578米的火星高原为基座,先行笼罩北半球广大海洋地区,平均海拔高度要超过600米。此后,“天穹”将逐步提升整体高度,直至覆盖南半球高原千米之下的地貌,也就是说,相比于海洋最深处,“天穹”高度将超过5000米。可现在,“天穹”这一火星改造最关键环节迟迟不见任何成效,或者说已然前功尽弃,更令所有工程蒙上一层阴云。

    天穹的挫败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谣言四起,成巍的支持却始终是明确及坚定的。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成主席顶着巨大压力,安排文斌向火星接连发出三批物资,好在光孤子常温超导支持的宇航技术大大加快了地火之间的转运效率,一切可以推倒重来。星寒看得出来,成巍在为此不惜孤注一掷。

    海天之间的高原上,席卷一切的龙卷风群又来了。它们腾空飞旋、飘忽游移,如同翩跹乱舞的异星群魔,向隆隆作响大地抛洒着纷纷零落的膜状物残片——天穹再次失败,一切无可挽回。星寒转身走向外形如一支雕翎箭的“天行号”,它静静停靠在一处还算平整的坑壁上,那是他的临时总指挥部。飞船碳钢玄甲反射的幽幽光泽,令人相信它在火星任何严酷环境下都稳如泰山。

    星寒的心房和双手却在颤抖,到今天为止,天穹第四次全线组装流产,也宣告火星改造的彻底失败。下面是该想想如何收场了,天哪,巨额投入怎么办,千军万马怎么办,成主席怎么办,他又怎么办……

    星寒破天荒在光天化日里,点开中控台上的MR星际视界,调出昨天夜里和家人的简短视频。是的,什么都无所谓了,现在大概唯一能给他一丝安慰的,就是家了。

    每天工程结束,星寒最迫切的,是从迟到的信息里,查找及等待章静啰哩啰嗦的絮叨,也将自己的工作进展和有趣事情发送给她,然后,再热切盼着远隔时空重洋的姗姗回复……周而复始。小荧荧有时会向他发送新画的图画,还有参加幼儿园文体活动的照片。每到这时,星寒快乐得也像个孩子。

    昨天的对话,是在无能的星寒还保留一线希望时进行的,章静明媚的笑脸和鼓励宽慰的那些话已恍若隔世。飘渺了的,还有小荧荧学着古代飞机票的模样,给自己画好的一张光磁船票,上面有船舱布局、座椅编号和梳着两只羊角小辫的她,说是长大了要跟爸爸一起去火星!

    可她不知道爸爸有多没用——星寒不知不觉哭了,直到眼泪一滴滴落在中控台柔洁平整的光感面板上,都没发现。

    面板上闪烁着的一道蓝色波光,打断了星寒的回放和泪水,他迅速擦干眼角和面颊,又摆出一副自信沉着的神情。

    文斌那张棱角分明、思虑重重的脸,在波光中渐渐清晰,“星寒,我昨晚一夜没睡,一直琢磨天穹的事,这段话是在清晨录制的,现在才发给你。是的,现在的我并没接到你报喜或者报忧的消息,可似乎感觉,是不是又失败了……如果是的话,你听我说下去。天穹的关键构建是纳米颗粒,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化学材料,把它们制成或者说连成薄膜呢。事实上,薄膜正是天穹无法抗风而屡遭失败的根源。”

    “你的意思是直接用纳米颗粒制成光晶体,”星寒眼睛一亮,旋即暗淡下来,“可是不行,纳米光晶体太小了,我们没法往里面添加光芯片,怎么把它们连接起来?”

    13分钟后,焦躁不安的星寒才等来时空对岸的反应——足智多谋的文斌眨了眨眼睛,“自组织呀,别忘了,我可是国际权威。的确,纳米光晶体小到无法加载光芯片,却可以施加磁感应,而那正是你的专业强项。这样说吧,你见过蜂群吧,每一只蜜蜂都智力低下,却可以在自组织体系中,结成有序统一、密切协作的聪明蜂群。我们可以通过磁力编程,调控所有微小个体的整体行为,以之将数兆亿纳米光颗粒,组成覆盖全球的浩大天空!”

    星寒感到难以置信,“你是说,用‘自组织纳米光晶体’取代‘超光膜’?”漫长的延时效应给了星寒深思的惯性,他沉吟着,在头脑中飞快并再三运转各项技术环节的模拟实验。良久之后,星寒猛然抬起头,眼神里充满惊喜,“老哥,它在技术上是成立的,咱们可以试一试!”

    又是一个13分钟,星寒觉得它足足有13年那么漫长,才再次等来文斌嘴角上一抹狡黠的微笑,“那好,不过一切要从头再来、重新制作。纳米光晶体在你的光维实验室里就有,你现在把磁感应技术操作发给我,要最新最细的。自组织编程的事就交给我了,然后……等我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