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当兵回来去打工 » 第三章奇妙的打磨工具

第三章奇妙的打磨工具

    工地,是何晓宸现在的生存基地,有了工地,生活就托了底。

    不管哪里的家装工地,都大同小异,无论是固县这个山区小县城,还是宁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工地其实形势都差不多。

    不相同的是,大城市的房子装修更多,市场更大,容量更足,家装更加规范。

    苏大春告诉他,目前有一个很大的家装工地在东泰头,不过现在还没有到时候。现在有一个厂房要刮腻子,不用滚乳胶漆,也就是最后一遍腻子,让何晓宸在那边顶两天,工地在河西那边。.

    何晓宸在河西那个厂房干了五天,工钱说好了一天250。之前他就跟苏大春说过,他刚来需要用钱,手上带的钱也不多,所以活一干完,苏大春就给他结了帐,一共是1250元,在接到这些钱后何晓宸才感觉到腰包有点鼓,才把心放到肚子里。

    与他在一起的是小齐,小齐个子小,才一米六几,人倒是很机灵,干活也挺利索,人也很勤快,地方熟,还挺热情,人也很喜说喜笑。

    何晓宸也就是保持一般的速度,不过分的表现得那么强烈,也不是磨洋工,厂房没有那么多拐弯抹角。很高,墙面米多,不需要刮顶面。他自己带了一个小型的搅拌机,也就是德国进口的,拎在手里,分量很轻,但是功力很大,比小齐带来的那个好使多了。

    当然了,何晓宸刮的还是挺快的,一天能刮近二百个平方,而且腻子收得干干净净,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到了第六天,何晓宸就来到东泰头这家工地。

    他是跟着陈达明来到东泰头工地的。

    宁海的公交车很发达,似乎到处都可以跑,从中韩站坐车也就七个站就到东泰头了,东泰头是在珠海大道和香港大道交汇处,一个十字路口上。

    乘坐公交的人很多,这是一个大站,一路上他和陈达明都挤在人堆里,陈达明在前面,何晓宸在后面,尽管路不熟,但之前他做了功课,知道在哪里下车。

    当陈达明在前面匆匆忙忙地挤下车后,何晓宸也下了车,陈达明朝他望一眼,咦地一声,似笑非笑地说:“没有把你丢掉哇,我还以为你不知道下车呢!”

    陈世明给他扔过一支烟,何晓宸敏捷地用手挟住了,燃着。陈达明说:“你的酒量好大,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啊!我就像生了一场大病,躺了整整大半天,到下午三四点钟才回过神呢!”

    何晓宸觉得只要陈达明不再为难他,他也就准备与他和平共处了。他抱歉的说:“真不好意思,那天把你喝多了,我也喝了不少。”

    这个小区名叫东泰小区,九十年代初的那种老房子,是小高层,一共七层,在顶楼,楼下是个套二的,上面是一个阁楼,墙皮已经铲干净了,水电早已做好,瓦工已经粉了线槽,吊顶不多,就是大厅里围了一圈石膏板,不过油漆活不少,楼下五个门,楼上两个门,一个电视墙用木头做的需要喷油漆,而且是白混油,两个写字台,五个大柜子,柜子里面做清油,暴露在外面的全部做色漆,所有的这些活等等都要喷色漆,当然电视墙去掉,不仅腻子活多,而且油漆活也多。

    大厅里很醒目的停放着一台空压机,不用看,何晓宸就脱口而出:“这是城阳产的空压机,老式的,功力很强劲!”

    陈达明一愣,虽然他有些意外,不禁问道:“哦,你知道?你用过?”

    何晓宸说:“去年包括前两年,我在固县枫林家具厂负责喷色漆的时候一直用它,效果很好,我非常喜欢。”

    “好像你才是老师傅似的,老**巴的!”陈达明口气很硬,硬邦邦的扔这么一句。

    这句话让何晓宸心塞又无语,看来陈达明并不喜欢他的到来,好像何晓宸来了,把他的一碗饭给抢走似的。

    不过苏大春这样安排,何晓宸也没有话说,毕竟他是初来乍到,跟着别人把路子混熟了,才能知道哪儿跟哪儿。

    陈大明来到一间贴好瓷砖的厨房里,换上工作服,何晓宸也在这里换了一套旧衣服,鞋,帽子。

    “陈师傅,我做什么?你安排吧。”

    “怎么从来没有干过活,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何晓宸有些生气,他初来乍到,当然要问怎么干了,他没有来过,这个工地也不熟悉,又不是他做的,他已经看到很多的家具已经上了色,并且喷了底漆了,也许是刷的,阁楼上面色还没有上,他当然要问陈达明怎么做了。

    难道他还问错了?

    “你是这个工地的领导,我又没有来过,我当然要听你的安排吧,你说怎么做吧,我干什么?”

    “你打砂纸,在一楼打家俱砂纸,把它整个的砂纸磨一遍!你会打吧?不会打,我教你呀!我呢,在上面擦色,知道了吧。”

    陈达明把话说完,拿着红土黄土黑土,一个小方桶,一把羊毛刷,到上面去了。

    何晓宸找到砂纸,打开他的工具箱。工具箱里有一整套的打磨的设备,还有长长的电板。这些打磨工具专门为打各类家具准备的,有用来打大平面的方形的打磨机,当然只有一个手掌大,还有小一点的,专打小面积的,还有打阴角的打磨机,而使用这些打磨机,这些要喷色漆的家俱,只有他才掌握了要领,一般的来说,只要稍不留神就会把擦的色给打磨掉,轻一分不能,重一分不得,期间要掌握一个度,一定的分寸。

    而且这些德国产的小型机器,最大的好处还没有声音,已经在某个部位按装了消声器,也没有多大的震动,就像人用砂纸打在家具上一样,只听见沙沙的响,没有嗡嗡的叫。

    以前他跟着父亲,一直都是用手打,后来他千方百计的打听到世界上有这些先进的设备,而且只有德国才生产,目前国内还没有。他的朋友宫祥云出差到德国,于是他就把详细的清单明细写在一张纸上,让宫祥云带回来。宫祥云利用出差到出差到德国的机会,就把这些产品一次性的购买了两套。他用上了,倍感效果良好,省力多了。

    一个小时后,等陈达明从二楼下来时,他已经打好了一个柜子。陈达明就瞥见了这些奇妙的小工具,他好奇地走过来,拿在手里,翻过来复过去地看,然后拿起这些小工具在一个地方磨起来,既没有声音也没有震动。

    “咦,这些东西挺好啊,好东西呀,哪买的?”陈达明问。

    何晓宸回答道:“是托朋友从德国带回来的,就这么一套。家里还有一套,没有带过的。”

    其实,他两套全部带过来了,房子里还有一套,留在那里,那是新的,这个是旧的。

    “把它卖给我吧,啊?”陈达明问。

    何晓宸笑笑说:“卖给你,我就没有了,我拿啥打呀?”

    陈达明问:“哪里有卖的?多少钱?”

    何晓宸回答说:“托人在德国买的嘛,这一套一共2000多块钱。”

    陈达明咋舌:“2000多块?这么贵!”

    何晓宸说:“好东西总是很贵的,目前现在国内还没有,我也是人托人,宝托宝,才好不容易买回来的,要是坏了,就没有了!”

    陈达明又把何晓宸刚才打过砂纸的那个柜子,细细的检查了一遍,他没有话说。临走时何晓宸甩一支烟给他,这回不是孬烟,是玉溪的。

    “其实打磨哪要这么过作,还用进口的工具!唉,你这伙计真是太知道省力了,这个手艺是怎么做!”陈达明有不阴不阳地扔下这么一句话,不知道在厨房里拿了什么,又上楼去了。

    不仅如此,何晓宸还有其他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道理他的父亲告诉他的。能够省力,为什么不去省力?那也是增强效果嘛,这个道理他在干活的过程中,非常明显的感受到它的强大威力。

    他不仅有一整套世上最先进的打磨工具,还有一整套喷漆的防护设备,喷油漆的时候他的面具也是先进的,就是防毒面具。还有喷枪也是,几乎可以说他武装到了牙齿。

    午饭时,何晓宸已经打磨了两个大柜子,两扇门,当然也包括门套。

    他没有带电饭煲到工地,陈达明也没有,不过以后何晓宸准备在在自己包活干的时候,早上或头天晚上炒一点菜带到工地,然后拿一个小电饭煲,把菜在上面蒸,这样做着吃比较省钱,也不用出门了。不过现在不行,还得出门吃饭。开始都交代好地点,250一天,点工,吃饭吃自己的。

    “吃饭去,我把门锁上。”何晓宸没有换衣服,因为陈达明也没有换,本身的衣服并不是很脏。

    何晓宸觉得,既然大家都在一块干活,那就是一个缘分,既然是缘分那就要珍惜,他可不想和任何人把关系闹僵,还得在宁海混呢,所以他就提出请陈达明吃饭。尽管平时何晓宸是一个对自己很抠门的人。

    陈达明摆摆手:“不用了,还是AA制,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好了!”

    陈达明走进一家餐馆准备吃饭,何晓宸也走进这家,两个人在不同的桌子边坐下。

    何晓宸点了两碗米饭,一大盘青菜炒肉丝,大约十块钱;陈达明点的是两碗米饭两大盘菜,而且有鱼有肉,何晓宸比他简单多了,他觉得陈大明吃的比他好,不过他没有那么多钱,只要能填饱肚子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