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脚背深的水 » 200章 满足——心比长相好

200章 满足——心比长相好

    加班一通宵,康德助才记起今天是自己生日。

    顶着鸡窝头的康德助早上装订文章出办公室时,才看到手机里两条新短信。

    一条是铜峰商业银行给储户发来的生日祝福短信。

    康德助明知户头里已空空如也,看这短信徒增莫名。

    另一条竟然是范娟发来的,光秃秃就“生日快乐”四个字。

    这显然宣示刻意简省的礼节。

    快一年没与范娟联系过了,回不回这短信?

    一丝念头闪过便迅速否决了。

    在呈报一把手审阅之前,先找隋峰朗会签这篇文章。

    敲开办公室,里面装潢一新。

    隋峰朗靠在高背椅上,鸡啄米一样地念着刚打印还冒热气的段落——整体思路是全面统筹,专业为主,部门协作,基层支撑。

    看样子不想简单签字了事,康德助用手机敲着发胀的太阳穴。

    隋峰朗一脸轻松地发表观点,我觉得整体思路要调一调,应当考虑“框架设计,以块为主,网格管理”这些理念。

    康德助眼神耷拉。“我是站在工作角度来写的,你讲的要加进去也行,但文章中间着重提了亲情化服务与社区化管理。至于框架设计,反正脉络还是把准了,现在关键是重点求突破,日常抓落实。”

    隋峰朗思路也转得快,拿起笔并不改,而是敲着桌子说,落实就是最大的创新,那这样的观点要着重强化,甚至可以贯穿全篇。

    然后三下两下,就把6000多字的一沓材料从头翻到尾。

    康德助掂记去哥哥家接鲁慈秀,无心在此磨嘴皮子。“材料先留在这,估计还要上会讨论的,一并汇总修改意见算了。”

    隋峰朗巴不得,康德助前脚刚走,马上把这篇文章传真给了区里一位写手,自称最近组织撰写了一篇调研文章。

    随后又同总经理通气,告知初稿已经出来,这两天会认真修改打磨的。

    趁着过生日,康德助到哥哥家来接鲁慈秀,一举两得。

    上星期鲁慈秀与温婉丽之间发生一点不愉快,这可稀奇。

    过细一问,起因竟是蒸腊肉,遂忍不住笑。

    有人送了两大块腊肉,婆媳合计给康德助蒸了六片解馋。

    连蒸了三回,一回是碗里凝的水汽太多了,另一回是中途揭锅又加水导致没蒸透,再一回是康德助没及时吃蒸的头道,于是热了第二道,又蒸过头了。

    这腊肉照旧吃得不过瘾,正赶材料的康德助给了差评。

    于是婆媳窝心受堵,你埋怨我没掌握好火候,我责怪你没蒙一层高温保鲜膜再上锅,还互相觉得对方固执。

    多年融洽的婆媳关系若同母女,应该很快不再介怀,康德助从不为此发愁,对这一回也自信。

    到哥哥家果然一通若无其事的说道,就得到了鲁慈秀爽快应允。

    车过铜峰江大桥时,一脚油门抢过桥面分岔口交通信号灯,降下车速正打算摇下车窗,让江风驱走熬夜的疲态。

    鲁慈秀冷不丁地开腔,到了河中间就不要再掉转脑壳了。

    停住手正琢磨这话,鲁慈秀主动摁下车窗的升降键,外面的风陡然冲了进来。

    这个举动倒也新鲜,因为历来敬畏并远离科技产品,也包括这小小的车窗升降键。

    鲁慈秀咳嗽一声,然后在风声中提高了嗓门,听康欣讲,你要不就加班,要不一回家就缩在书房里,你和温婉丽的话也少,有时几天都没讲过话,你的话就这么金贵?

    这才听懂了,原来是责怪自己冷落了温婉丽。

    康德助把所有车窗降下来,桥上江风本就冽,迅速变成疾劲的穿堂风了。

    “我不想刻意找话讲,再者找也不知道找什么。”

    “鲁慈秀的说辞有备而来,康欣一天天大了,我与你爸也一天天老了,你要搞好家庭,平时少出去玩,多呆在家里,不要东想西想,更不要惹出麻纱,我这个做娘的,忧不起冒烟冒火的事了。

    不由得听得一惊,这明显言有所指。

    康德助只“嗯”一声,未再接话,手脚在开车,心思飘远了。

    早年谈恋爱时,康德助向尚未见过鲁慈秀的温婉丽介绍,我妈是一个没啥文化但大道至简的人,口头禅就是“我是重于子女才活到现在的”,对子女还有最励志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好好出息,娘就只死路一条”。

    从小起就特别惮于这一句话,好比头上顶着一大缸水,随时都可能砸下来,于是心无旁骛去找出路求出息。

    还记得与温婉丽结婚前,康德助与哥哥交流过两个命题:一个命题是“你是给自己找老婆,不是给父母找儿媳妇”;另一个是“彼此都是初恋,能够走到结婚固然美满,但一定要自己特别安心满意。”

    依然记得当时所持的观点——

    身材矮点无所谓,关键是要心好,温婉丽善良至极,特别纯朴,虽然算城里妹子,但也喜欢农村。

    像我这号农村出身的,决不能娶一个嫌弃农村的城里老婆,否则完全对不起父母,那种情形是我完全不会考虑的。

    至于感情,可能温婉丽喜欢我的程度,多过于我的喜欢。

    但我也喜欢温婉丽的细心体贴,那头发黑得油墨一样,白肤又出奇的白,在家里又吃苦耐劳,心比长相好,我现在是发自内心想结婚,既安心也满足,以后决不后悔。

    ——

    嚯嚯风声掩饰了心思。

    鲁慈秀拉着车顶的把手,头偎着,左手扣着右手臂当手枕。

    康德助收住心思。“你是嫌风大,还是头晕不舒服?”

    鲁慈秀坐正身子,一摁键就把车窗关了,回复没有不舒服,只要你同温婉丽把关系搞好,对于我就是最大的舒服。

    康德助把另一侧的车窗也升起来,顿时安静多了。

    此时正途经铜峰市第三医院急诊楼,想起当年往事不由得感慨。

    急诊楼前停有不少台救护车,有的还在闪灯。

    康德助感慨了一大通——

    我刚来铜峰读书的头一个学期,就得了胸膜炎,我当时只晓得胸口痛,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从乡下赶过来带我到第三医院看病,娘俩个在这栋急诊楼跑上跑下,跑了好多冤枉路。

    一眨眼就这么多年过去了,妈妈你那时年轻得多,穿一件格子衣服,背上一个帆布袋子,手里提两串十几剂的中药。

    医生听不懂你的富黎土话,你捱在照X光的那间房子里还被人讲了一通,那样子我至今还记得清楚。

    ——

    鲁慈秀的眼神亮些了,提起一句老话,叫做事非经过不知难,至于道理这些的,你都懂,反正上有老、下有小,船到江心莫掉头。

    再次摇下车窗,鲁慈秀打量这医院急诊楼,转而又提及,你那胸膜炎还没完全养好的时候,温婉丽就对你特别上心了,不但没有嫌你有病,还掏心窝子对你好,这种好才叫过得硬的好。

    越过急诊楼前的路口,康德助逐步加速并升起车窗,嘴里继续“嗯”。

    可鲁慈秀停不住话——

    这么多年,温婉丽这样孝顺的儿媳妇,比女儿只好不差,当真难得找。

    我原来经常讲,不是重于子女去,我不会活到现在,我其实也经常想,还算积了德,你还算争气,找了一个好媳妇,靠着你们还能享几年福。

    我能图什么?你是晓得的,我在你爸那爆脾气那里能讨到什么好?

    我当一世的家庭妇女,图的还是细伢子听话。

    ——

    语调带哭腔了,又径自把车窗降下来。

    康德助眼窝子一热,泪水开始打转转。

    风声中鲁慈秀的话仍然停不住,我还记得那一年生你的样子,天黑的边边上,还在田里搂禾穗子扮禾,还没到半夜就生了你。那时节家里一穷二白,米缸里没米,坛子里没油,没东西吃,更莫说补营养,从田里捉两条泥鳅,寡水用盐煮,放盐锁口,不放盐更败口。

    康德助连忙嘱咐油盐之事:“医生多次讲,高血压要清淡饮食,尤其要你少吃盐,菜不能搞咸了,动物油和植物油也要混着吃,硬要注意,不能尽自己的口味来。”

    鲁慈秀没听见似的,延续刚才的话题,现在日子好过了,想吃什么有什么,不愁但子女大了也还是让我操心,常言一句老话多子多忧,不要怪娘蛮不放心。

    “我跟你讲少不少盐的事,你就跟我讲放不放心的事,人老了,少操心别的,身体的事最要紧。”

    鲁慈秀顺手拿起放在车厢暗格里的一盒香烟,打开盖子看了看,又随手合上丢在一旁,不免埋怨,你还晓得身体要紧?那你先莫讲盐,先讲讲你的烟,你这烟一天抽一包甚至两包,又不是熏腊肉,身体能受得了?能不能少抽点,干脆戒了最好。

    “这少盐是为了防止心血管出大问题,你是属于这方面的高危人群,你光吃降血压药还只是一方面,防病要对症,三分药,七分养,现在容易得病的是你,怎么马上转到我抽烟上来了?”

    鲁慈秀转头装作训斥,还不转就晚了,你这个烟的事还真侥幸不得,刚才提起当年得的是胸膜炎,就是肺部这一大块,记吃不记打,你还适合抽烟?

    康德助陪着讪笑。

    一通对话之后,鲁慈秀神情轻松多了,感叹还不是因为穷才吃了一辈子咸的?你们赶上了好年代,没必要那么咸,那就淡些过,本来就平平淡淡好,把日子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