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脚背深的水 » 252章 油水——瘦狗拉硬屎

252章 油水——瘦狗拉硬屎

    铜峰至郡兴的列车到站了,兰埠菁终于打定主意,还是不给康德助发短信了,于是删除了手机里早已编好的草稿:谢谢你,我已回郡兴。

    一路上,这条短信草稿被改了上十回。

    无眠孤旅,兰埠菁一反常态,没有任何搭讪闲聊,基本上在回味与康德助的两次见面,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琢磨是否该发一条短信。

    唯独列车中途经过源江时,才稍稍停下过思虑。

    驶过雾气升腾的源江大桥,列车开始远离源江市区,两厢满目是垸堤湖塘,各种形状的水面在窗外递次消失,竟然让兰埠菁联想到了“铁掌水上飘”。

    曾经转发过“铁掌水上飘”的动态,古装剧照上被PS成自己的头像,托着大水缸在水面凌波微步。

    暗自笑过之后,眼皮贴着车窗的兰埠菁竟然又想到了康德助,“铁掌水上飘”的头像竟然不知不觉地换成了康德助。

    列车迅速把源江甩在后面,兰埠菁并未特别的伤感,轻易便收回了心思。

    源江,曾是几多向往的地方,但而今已不期待。

    即便是跨渡源江大桥时,也意念到了何其相似的横架铜峰江的铜峰大桥。

    在源江有房子,但对源江已经没有了家的概念。

    而对铜峰这老家,越来越有深刻感知。

    星期一到星期四,连续四天下班时,都想给康德助发一条短信:我快下班了,你在忙么子?

    直到星期五,才决意不管自己的忐忑,闭着眼睛把短信发出去了:周末愉快!

    半小时后,康德助回了短信:莫催,等出了准迁证再给你。

    看了这回复,心气一挫,凉了一大截,哭笑不得,心里还咒康德助“猪脑壳”——

    从上周五快下班时同你见面,到这周五我快下班给你短信,整整“7×24”,按公司信息服务合同条款叫做“全天候实时响应”。

    一声真诚地问候,被你当成拐着弯地催办手续,当真气煞本姑娘也,不对,简直气死老子了。

    ——

    三下两下把气捋顺了,再盯着短信发愣,心思聚集在“再开准迁证给你”,再次喜形于色。

    刘招娣操心身份的事,尤其是兰埠丰到底迁不迁往茂德大学,再三催问。

    兰埠菁先是没好气,然后又点头笑,言语也模棱两可:“你问我,隔这么远,我问谁?凭感觉没问题,只是过一阵要再回铜峰一趟。”

    这一周,拓展训练基地可真够忙的。

    为落实关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整章建制的建议,由总经理挂帅,接连会商对接,任务开始加码。

    前期准备成果将集中体现在文本草案,总经理专门征求意见。

    隋峰朗明里热情实则推脱,此事是管长远、固基强本的大好事,认真做好前期准备,业务责任重大,责无旁贷。鉴于此前联席协作中心呈报过专题建议,建议由康德助具体准备。

    由于涉及到人员、经费以及大量内调外协,总经理决定让隋峰朗具体担纲。

    故作谦虚的隋峰朗侃侃而谈,康德助也是在单位统一安排与总经理的指挥之下,具体任务是能完成的,我会及时出面支持并解决有关事项,大可以放心。

    除了实打实的主笔者,康德助还成了不挂名的前期召集人。

    刚接到兰埠菁“周末愉快”短信,康德助正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

    这短信虚头巴脑,似乎藏着掩着,对康德助来说少见得很,于是反其道而行之,不绕弯子,直入主题回复代办手续之事。

    这手续确实也办得窝心,尤其在填表上。

    此前兰埠菁不但填错了,而且没有填全。

    康德助办事素来讨厌翻来覆去地问,再通过电话垂询细节不是选项,只好通过信息系统逐条查询核对再对应填妥。

    顺着送达起草文本函件的时机,把兰埠菁的申请表及资料一并转托,还给经办的作了请求关照的报告。

    在“棋城之围”没遇着“TCTCTC”,连上次的留言都没收到回复。

    这手续办完了就得,心思聚到任务越来越重的文稿。

    退出“棋城之围”,鼠标点开最近文档,草案《起草文本说明》刚写了一个开头:上级历来高度重视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将其列为基础源头工作,进行重点攻坚与系统解决,初步形成了“两级指导、三级服务、四级网络”的运转模式与责任体系。

    其实不光文本,各个环节的汇报材料少不了,还不包括各层次调研。

    拓展训练基地启动此项议题后,又要着手准备呈报专题汇报材料了。譬如近期要上报《起草文本说明》作先期预备,也安排康德助代为执笔。

    最近拓展训练基地不知从哪里开始传谣,谣起总经理将升为区行业办的主任,而接任者将是隋峰朗。

    虽然看不惯隋峰朗,但不得不承认精明之至。

    提任的事先不论,单就这文本预备工作的牵头,就推脱得非常简明。

    康德助心知肚明这样的差事,不管谁来牵头,都得脱层皮。

    那天下班,抱着一大摞资料准备带回家,与隋峰朗同乘一趟电梯。

    隋峰朗先开口问要不要帮忙,然后出乎意料地提及,老爷子再三对我讲,讲你是个好人,嘱咐我一定要相互关照。

    看着康德助不明白的样子,隋峰朗取下眼镜笑,元旦陪何田田回乡下,我对她爷爷讲,就是你喜欢喊的那“祖宗”,咱俩在单位上都算有面子的,不存在谁关照谁,但需要关照的自会关照。

    有一句倒是隋峰朗不敢原样学。

    何老爹曾评价拓展训练基地一看就没油水,你与康德助都是这么瘦。当时隋峰朗在凉衣绳子下用脚勾搭何田田,并自认为是精瘦,骨子里长肉,而康德助是干瘦瘪瘦,瘦狗拉硬屎。

    康德助将所捧资料挪了挪。“那我得好生谢谢这祖宗,还记得帮我美言两句,我以前其实是喊老村长,后来跟着何田田喊祖宗。”

    出电梯前,康德助点点头再一本正经:“我长话短说,文本小组要配笔记本电脑,请你早些批报告,莫压了。”

    文本小组五个成员分别来自不同单位,有时需要在投影仪上当场会商遣词造句,也要到信息员分队现场拷贝资料,没有专用笔记本电脑还真不方便。

    尤其听说如今增加了征求意见程序,决定及早建立资料专档。

    围绕结构分章节还是条目的“一桶拖”,文本小组热烈讨论。

    康德助最终坚持并促成共识,将文本先行预设成“实施原则、协作责任、信息建设、报送义务、公共服务、违规处理”六大章节。

    “至于总则及后缀条款先不管,这六大章节由五个人来担,提议每个人至少负责一个章节,再协助完成一个章节。我承诺,不管谁的哪一章,只要是我熟悉的内容范围,我都不会躲,由谁先选?”

    文本小组各人选完之后,都看着康德助笑。

    康德助双手一摊,眼神透着无奈:“剩下的报送义务和公共服务归我来写,两章就两章,好事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