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脚背深的水 » 280章 怨言——一把火两清

280章 怨言——一把火两清

    “鸭舌帽”一时成了铜峰街头巷尾的热词。

    康德助可不是进组,而是带组。

    总经理重新进修去了。

    康德助当晚便参加了联席协作的第二轮紧急调度会,并被迅速指定为重点区域务工人员信息清理组的组长。

    才灰蒙蒙的天,便被闹钟闹醒,独自驾车去同安镇吊唁何老爹过世。

    望着何老爹的遗像,满脸悲戚之色,在水井边捧了一汪清水敷在眉目上,才在惺忪睡眼与伤感泪眼之间找回一丝清爽。

    锣鼓和着鞭炮,人来人往,除了隋峰朗与何田田,几乎没有认识的人。

    清早的乡间水凉风冽,除了抽烟冥想,一时不知何往,遂打量起这法事来。

    灵堂设得规整,场面铺排宏大,料想用了不少心思。

    灵堂磕头行礼过后,同隋峰朗寒暄两句,相互点头作罢。

    登记完礼金,才出屋便撞见了何田田。

    康德助抢先开口:“我才出差回来,来晚了,对不住你‘祖宗’,你也要节哀。”

    何田田的泪水打圈圈,你来了就行,“祖宗”经常骂我不听你的话,不是你给我找工作,我也过不到现在这样,如今都清静了,所有怨言都两清了,一把火两清。

    身边不时有人进出,康德助让到一边,与何田田隔着一大堆烟花爆竹。

    “家里办大事,你要多观场,带好小孩,注意安全,免得忙中添乱。也要抽空眯一觉,不要把人搞疲搞病了。我特意赶早来,是因为还有事。”

    何田田欲言又止。

    这时地坪里鞭炮声大作,锣鼓唢呐等响器齐鸣。

    “应该是有人送民乐队来了,主家是要上前接热闹的。”

    然后对了一个眼神,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提醒半转身的何田田:“听我司机讲,隋峰朗跟城建公司走得近,合同上还有相关的盖章,这都有违常理,你要留点心眼。”

    何田田彻底怔住了。

    因为早两天,隋峰朗还神秘兮兮地提到家里又将多一套房子。

    迎着民乐鞭炮声,何田田背对注视,已走向泥泞的地坪外。

    吊唁之行,有意不让易致宁跟去,是因为担心与隋峰朗碰面闹心。

    易致宁所签的合同虽然在履行,但终归气不顺。

    听易致宁讲,与两个妹妹都生了隔阂。

    易致宁埋怨隋峰朗过于尖刻,不是缘于公心的漠视,而是先入为主的压制。

    上午有两场会,康德助赶回城的路上便开始布置领取传单,再印刷第二批资料。

    第一场会,来参加的是信息员。

    会场的话筒坏了,康德助扯起喉咙:“大家都是做实事的,直入主题,讲三桩事。第一桩事,现在的信息如何清理。第二桩事,以前的信息怎么核查。第三桩事,信息责任的说法。”

    然后重点讲了四个核实——

    要带着印象核实。

    在各自辖区内,凡由自己经手采集的,年龄和身高又符合基本范围的,请对着信息采集表过一遍筛子。

    要带着关联核实。

    再次沉到辖区搞清查,要把以前掌握的情况关联起来,以前这出租屋住的什么人,大致做的什么事,如今是否有变化,要找对比不同。

    要带着疑问核实。

    如果要落脚要隐藏,该会有哪些表现?是自己搞饭呷还是经常买外卖?是昼伏夜出还是窝在网吧里或者澡堂子里?

    发动起来以后,信息员要撒豆成兵,尽可能把疑似线索摸上来。

    要带着责任核实。

    如果“鸭舌帽”在某个区域呆了很长时间而没被发现,甚至是信息都没有扫进来,或者信息漏登错登了,那些信息碰撞因为我们的疏忽而“撞”不出来,以后是要逐一倒查的。

    大事当前,慈不掌兵。

    与其将来被追责,不如现在就尽责。各扫门前雪,落得各安心。

    ——

    信息员的会才散,又被行业办的小冯催到了另一个会场,与会者以社区人员为主。

    小冯论起来还是康德助当初的手下,但如今已提任。

    考虑到康德助要去汇总上报当日动态,小冯主持会议时,把议程改提到第一项。

    康德助对着话筒讲——

    服务管理是涉及务工人员的两大工作属性,各有各的难,各有各的味。

    这难,可能是天难地难,难上加难。这味,也可能是酸涩苦楚,完全讲不出的味。

    我今天不站在拓展训练基地的角度跟大家交流,而是站在信息清理组的角度,提两点要求。

    第一点是现阶段不谈分只谈合。

    喊了几年的联席协作,这一套机制运转到如今,手上有了一支基本队伍,信息系统虽然还是不太好用,但总归采来了东西有地方装,实在要了解什么信息也有地方查。

    各位都是兵头将尾,平时工作分得多、统得少,总认为不管肉烂在谁的锅里,只要能兑付一口就行。

    可如今发了大案子,上头绞得紧,下头不能打跪。

    俗话讲,大风来了伴墙走,如今正是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节。

    案子已经发生了,情况恒定了,现在的变量就是各个区域能不能守土尽责了。

    我们没有退路,只有集中辖区的、手上的所有资源,统一步调,合作协同,把信息清理工作做到位。

    第二点是接下来的实战将会是常态。

    为什么讲是实战?

    因为鸭舌帽一日不归案,这过硬的任务就实实在在压在这里。

    又为什么讲是常态?

    是因为现在到处都在发动,各式各样的疑似线索都会汇总起来,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需要清理核实的情况,有些是要求即时掌握的动态,有时是交办下来的甄别任务。

    看似大家各自为阵,但整个铜峰都可能因为这一件事同频共振,那么落到各位头上的具体实施工作也就是常态了。

    最后提且一句,大家都在扎篱笆,如果有鱼尾巴,“王八兔子贼”,哪怕是影子,不希望从我们手里漏掉,小心成为笑柄。

    可能有的人还心存侥幸,但历史往往就这样巧合又捉弄人。

    ——

    出了会场,康德助就近找了一台社区工作站的电脑,编写并打印出一期信息清理工作专报。

    去送报表的路上,才腾出空来看手机。

    有一个是穷盒子的未接来电。

    还有一条彭四能来的短信:我老婆去旅游带回来两副棋子,有一副是你的,明天晚上我轮休,你有空来取。

    余剩的就是兰埠菁的留言了,也提及信息排查。

    看完所有留言后回复兰埠菁:我所晓得流行鸭舌帽的年代,你还在玩鼻涕龙。

    兰埠菁好不容易等到回复,赶紧顺着话题:不就是喇叭裤满世界扫地的年代,以前的喇叭裤还只要钱,可如今铜峰的鸭舌帽要命,网上有好多链接,讲铜峰的名声一般,你估计还会不会再发案?

    兰埠菁掩上办公室门,正准备热聊一阵,可短信那头已经没有下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