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帝国时代1644 » 第十八章 行军小事

第十八章 行军小事

    看着暴涨的声望,朱绍明很是苦恼,城镇中心升级下个阶段需要800食物、声望200、统治度100。苦恼的是统治度提升——治下民众太少了,现在统治度才25。这次阻击损失了城镇民兵50人,大明流亡军士90人。

    就在朱绍明大获全胜之际,刘良佐气得要死,本想亲征,可是弘光朝廷来了军令,因为五月中旬,大顺军蕲侯谷英率兵在庆都阻击,被清军击败,谷英阵亡。接着,清军又在真定再次获胜。大顺军在畿辅已无法立足,经井陉退入山西,留精兵扼守固关。李逆和建奴打得不可开交,命江北四镇厉兵秣马,随时北上光复大明。

    朱绍明觉得目前形式,要扩大自己的领地范围,来增加治民。有人口才能收税纳粮,招兵买马。所以一方面派出游骑侦察刘良佐军动向,一方面以城镇中心为中心扩散性搜索村落乡镇。

    “你这就是瞎比划!”侦察参谋程向,指责着连长胡宸。

    胡宸虽然不去反驳,却也是一脸不耐烦的模样。参谋部制图课画地图的兄弟只能根据凤台县来的兄弟们所说,大概标出地图上有霍丘县、凤台县、寿州这么几个地方,原来朱绍明的城镇中心就在大别山东麓的山脚下的霍丘县境内,至于怎么从村落到霍丘,大家也是一头雾水。

    问题就在这情报的准确度。刚走完的一条三十几里的山路,从XX村到XX村。胡宸根据自己逃难的记忆说这是一条东南向道路,实际一走,这条所谓的三十几里的山道有五十几里,方向并不向东南,而是拐了一个大s型的弯,整体方向居然是向南的。程向对方向极为敏感,走完这段路后现事情不对,又不是第一次被误导,气的程向忍不住对胡宸嚷嚷起来。

    “你说几句行了!一直这么说有啥意思?”胡宸听程向吆喝了一阵,忍不住顶了回去。

    “我们制图课这图全画错了啊!”程向也不是特别小心眼的人,只是他信了胡宸所说,把地图上的线路先给标了出来,现在现事情不对,修改起来可就麻烦的很。

    胡宸冷冷说道:“是!我说的不对,那你先不要画,等着走完了再画。”

    就在此时,朱绍明的声音突然传来,“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要吵架。你们是来论对错的,还是来行军的?”

    胡宸与程向转过脸,就见到朱绍明冷着脸出现在他们背后。

    阻击完韩旷部后回城镇中心修整后,补充50城镇民兵后,率310人出征,已经离开已经四天,朱绍明原本是想按照现代军事模式组建军队,可他现在却大为失望。这种失望更多的是对朱绍明自己。朱绍明对自己的安排未免太自以为是了。

    首先取消了“三三制”的想法,三三制是建立在一套完整的军事体系上的,不是有了火枪、火炮就行。将部队改“二五制”:5人为一伍,设“伍长”、两伍10人为一班,设“班长”、五班50人为一排,设“排长”、两排100人为一连,设“连长”、五连500人为一营,设“营长”、两营1000人为一团,设“团长”、五团5000人为一旅,设“旅长”、两旅10000人,设“师长”。不过仍旧保留参谋部、军官团、教导团、后勤部,现在已经把军中识字的人组织起来搭建草台班子,后续需要在军中加强文化普及,开展扫盲,提拔人才。200城镇民兵组成的亲卫营由朱绍明自己指挥。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朱绍明觉得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以致用,练习过程中会有进步。他却没想到,在眼下直接就爆了矛盾。程向认为胡宸成和提供了错误情报,导致ì绘图出现错误。胡宸觉得程向小题大做,而且程向本人的做法也有问题。

    朱绍明见过不少次这样的吵架,吵到最后双方只会是关系闹僵,根本吵不出实际结果。胡宸倒还能忍住,程向情绪比较激动。

    先强行阻止了这次争执,朱绍明在行军的时候和程向走在最前头。周围也没别人,朱绍明问道:“阿向,到底怎么一回事,你给我说说。”

    “胡宸说的不对么!”程向没好气的答道。

    “不会是你觉得胡宸是个连长,你还是侦察参谋,所以你气不过吧?”朱绍明问道。

    “这……”程向的心事被揭穿,只说了一个字,就说不下去了。

    朱绍明看这话戳中了程向的要害,心里面却没有丝毫的宽慰。这个问题还是杨荣向朱绍明点破的,朱绍明这一试,果然很准。

    想解决这件事,办法简单,把程向也提拔成连长即可。可朱绍明心中却不是太能接受这种和稀泥的解决办法。朱绍明心中认为作为后来人,所接受的教育首先是“志当存高远”的,他本人在战斗中舍生忘死,与他想升官什么的也没关系。他是有理想的,这个理想甚至超出了现大明所能想象的程度。所以朱绍明发现自己对程向的心思不能接受。无关对错,程向的理想的确是有点问题。

    但是思考完,又觉得自己“假清高”是不是在“自欺欺人”?!

    可是眼前的事情也不能不解决,眼前的事情还得先解决才行。朱绍明说道:“阿向,你想升连长,我现在就能许了你!”

    “哦?!”程向立刻来了精神。

    朱绍明认真的说道:“只是这得等我们到了霍丘县或凤台县才行。你作为侦察参谋,作为参谋部的人员,你得先把你份内的工作干好。第一,方向确定好。第二,地图得给我画了。只要把这两件事干完,到了目的地你就升连长!”

    “好!”心中一块心病得到解决,程向回答的极为爽快。

    “另外呢,你不要和别人吵。都是办事,哪里来的那么多的气!”朱绍明继续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他指的方向不对!”程向不能接受朱绍明的批评。

    朱绍明劝道:“你能当这个侦察参谋,那是你比胡宸更懂的辨别方向。在辨别方向上,别说老胡不如你,咱们队伍里面也没人比你更强。所以老胡说得路对,方向不对,因为他就那么大能耐了。你就负责这个工作,你怎么能全信老胡说的路。他没带错路,他的事情就办完了。”

    程向沉默片刻,看来是被朱绍明说服了。又走了一阵,程向答道:“主公,参谋部缺画图的人,你得再给我添几个人。”

    朱绍明没有立刻答应,“这件事,到军官团开会的时候,你在会上说。”

    把这件事给压下去,朱绍明觉得心里面很累。后世社会中,讲的就是制度。人事斗争是从来不可能避免的,这在任何社会都一样。然而后世社会中,制度更细,更透明。在后世军队里面,觉得自己官职低闹情绪的家伙,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升官的。

    在建立起这样的制度之前,朱绍明只能靠自己维持现有的这个团体正常营运。想明白了这点,朱绍明真觉得很累。

    行军了半天,在休息的时候,后队的侦察兵急急忙忙的赶来。侦察兵立正,左手伸直,举到脑袋边碰了一下太阳穴,“主公,发现一支明军在后面,距离咱们还有二十里地。”

    朱绍明对部队制度的另一个改变是,取消了所有的其他礼节,全军只剩下一个举手礼。这个从简的军礼得到了上下一致的支持。士兵们不用给军官打千跪拜,士兵们自然喜欢。军官们虽然没办法享受士兵的跪拜,但是他们同样不用更高级别的军官行大礼。总的来说,也不算吃亏。

    “有多少人?”朱绍明问道。

    “大概有四百多人。”

    “拿地图来!”朱绍明命道。程向立刻把刚画的地图拿过来。侦察兵接受过训练,又是刚走过的路,大概指出了一个位置。

    朱绍明带兵东进的时候前锋部队穿得是明军军服,可是大摇大摆的,这或许引起了地方守备明军的注意,这四天来,一支明军在后面跟着朱绍明的部队。

    其他指挥官凑过来,看了地图之后,杨荣问道:“咱们是不是继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