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帝国时代1644 » 第二十八章 互相摊牌

第二十八章 互相摊牌

    中军大帐距离叶家坞堡的大门有四里地,理论上这个距离还在土炮的射程之内,朱绍明对此毫不在乎。就这时代这种实心炮,想在在四里外打中一个确定的目标,比起中五百万的彩票几率也高不了太多。

    鼓不大,敲不敲都无所谓。倒是这牛角号可是货真价实的大水牛角制成,由专门的号手吹起来,那呜呜的声音悠远沉厚,能传出去几里地。

    吹起牛角号就是聚集准备进军的号令,中军这一千多来自六个村的百姓们手里拎着自己五花八门的武器,他们原本就排好了阵形,只是都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坐着。听到号角声,大伙儿纷纷站起身。当朱绍明带领亲卫米涅步枪组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黑压压的一片人又挤成了一块。

    “排队!排队!”朱绍明喊道。他的部下也跟着一通喊叫,人群先是乱了一阵,总算是慢慢的呈现出12队的模样。

    “诸位!你们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坞堡的大门现在马上就要向我们敞开了。你们的仇人就在里头,现在,分队跟着我走!”说完,朱绍明拔出了腰间的佩刀,稍微理了理背后背着的米涅步枪,沿着坞堡门口的大路,向着厚实的坞堡大门走去。

    在部队官兵的叫喊声中,一千多村民拿着自己的武器,一队接一队的出,长长的队列仿佛一条斑驳的长龙,在朝阳的照耀下义无反顾的向着坞堡的大门,向着坞堡的炮台上大炮的炮口方向前进。

    只走了两里地,却见坞堡大门处腾起了烟雾,朱绍明一眼就看得出,那是火枪射击后造成的。又过了片刻,钉着大铜钉的堡门先是晃动了一下,接着就向里面缓缓打开。很快,十几名举着约定好的红色旗帜的朱部战士就冲了出来,他们高高举着红旗,拼命的晃动着。

    这是操演过多次的信号,这是呼唤催促大部队赶紧进的信号。朱绍明回过头高喊了一声,“大门向我们开啦!大伙冲啊!”

    喊完,朱绍明也不管背后的百姓,他自己加快步伐向前跑去。经过十天的准备,训练,谋划,一场极有可能会伤亡惨重的战斗,此时终于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了前面的所有战斗。他知道这是真的,但是也不太敢相信这是真的。当战斗脱离了朱绍明的直接指挥之后,在没有跨进坞堡大门,亲眼看到进攻部队,亲耳听到他们的汇报,还是无法真正放下心来。

    也许是想法太多,也许是朱绍明两天一夜都没睡,他只觉得自己的力气仿佛被抽去了很多,怎么都跑不快。然而在他背后,喊叫声逐渐响了起来,先是有各种声音,最后却都汇集成了一个字“杀!”

    村民们的脚步声距离朱绍明越来越近,亲卫伍只能把朱绍明从路中间拉倒一边。扭过头,只见村民们的队形已经完全看不到,整个队伍成了一股混乱的长列,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怒目圆睁,他们只是高喊着“杀”字,拿着自己的武器,向着洞开的坞堡大门冲去。

    若不是亲卫够机灵,把他拉倒路边护起来,只怕这股沸腾着复仇心的洪流,就会先把朱绍明给撞到在地。

    脖子上带着红领巾,头上裹着白布条,这支村民的队伍,如同洪水,如同蛟龙,越过了曾经带队的朱绍明一行,向着坞堡大门扑去。

    .......

    横七竖八的尸体在坞堡的街道随处可见,一千多联盟百姓加入后,战斗很快就进入了收尾阶段。以坞堡里面的叶家大院以及祠堂为核心,坞堡进行着最后的战斗。有了攻打两个走狗村落的经验,村民们不用朱绍明指挥,就纷纷搬了稻草木柴围在这两处建筑之外。

    祠堂里面木质结构比较多,火头一起,加上村民们将临时赶制火把雨点般扔进去,没多久,祠堂就烈焰升腾。躲在里面负隅顽抗的叶家武装力量冒烟突火的冲了进来。

    联盟村民们操纵着曾经在屠戮走狗村落时候使用过的狼筅,三丈多长的狼铣,远远就把逃出来的家伙们刺倒在火焰中。有些跑的快的家伙幸运的逃出了火焰与狼铣的攻击,接着就很不幸运的冲突了更密集的村民的阵列,在各种武器的猛击下,很快就丢了性命。

    朱绍明不想参与这些杀戮,他很快就把部队再给撒了出去,重点寻找坞堡中的药铺、粮库等地。剩下的精锐部队则做好杀进叶家大院大抢一番的准备。

    村民很快就把坞堡大门上的大门栓给抬了过来,用着粗大的木梁做撞木,二十几个人抬着,着喊声就往大院正门上撞。而叶家后门则被点起了巨大的火头,试图用火攻烧毁叶家后门。

    两相夹攻之下,不到一个时辰,前门后门几乎同时被攻破。先是十几名兴奋过头的村民冲进了前门,片刻后就遭到了院子里面叶家武装人员的杀戮。趁着叶家武装人员亢奋的杀戮村民的时候,朱绍明的部队才冲了进去。

    打开了最后的缺口,剩下的工作就简单的多。任何势力的覆灭都一样,最后的武装人员被解决之后,就是“拷打奸党,搜索宫室”的流程。抢掠了易于搜到的财帛,再通过拷打逼问出藏匿的财宝。

    根据协议这次朱绍明是主力,财货55%、粮食85%。

    真是收获极大,光金银就搜出来近二十万两。火药、硫磺、硝石等物也搜出来数千斤。至于房契地契,朱绍明毫无兴趣。这么一个乱世,要这些东西作甚。与这些房契地契相比,他觉得搜出来的一堆笔墨与三四百斤白纸更有价值。

    叶家大院破坏的不算严重,但是叶家上下在交给村民之后,就被村民在院子里面统统给砍了头。因为杀人太多,血腥味极为刺鼻,朱绍明只能与李鸿与六个村子的长老们找了一个没被破坏的布铺中召开会议。

    “诸位,此次破了叶家坞堡,只怕官府定然会来找大家的麻烦。我觉得诸位还是跟着我一起走吧。”朱绍明开门见山的说道。

    村中长老们已经从兴奋中恢复过来,听完了朱绍明的话,他们一个个面露难色——不愿意直接回答他的话。

    对这帮人的想法,朱绍明也能理解。破了叶家坞堡,解决了叶家势力,自耕农联盟在这里已经是一手遮天的局势。这这些日子的接触中,朱绍明也了解到,附近还有十几个自耕农的村子。在自耕农势力由弱转强的当下,尽可能排挤附近的小豪强势力,建立起自耕农联盟对当地的控制权,是很容易想到的选择。

    其实不光是这些村落的长老,在朱绍明亲眼看到地主和自耕农之间残酷仇杀之前,他也曾经试图在某地建立起一个地方割据政权,以此为根据地,不断向周围扩张么?

    亲眼看到仇杀之后,朱绍明已经放弃了这样的打算。在这种仇杀中,他只能选择一边,而且只能选择自耕农一边。仇杀一起,朱绍明就只能面对地主武装联盟的报复。

    这是重蹈李自成的“失败”——不分青红皂白的对士绅阶层施行“追赃助饷”。

    在京城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谈迁《枣林杂俎》称死者有1600余人。

    有样学样,大顺军于占领区皆设官治事,首为追饷,例如在城固县,“贼索饷,加以炮烙”。打击面太大,导致后来满清入关得到了士绅拥护,虽然后来满清做的比李自成还狠,但这是建立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之上。

    对朱绍明展现出来的能力,村落的长老们是非常佩服的。所以他们明着暗着都在希望朱绍明能够留在当地主持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