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长生为仙 » 第二十四章 胎息先天

第二十四章 胎息先天

    寻仙六客都聚在云楚号上,他们曾经发誓,死也要死在壶芦岛外,如今出了壶芦岛,若干年后,这个愿望可以实现。

    现在,他们要实现第二个目标,寻仙问道。

    六人聚在一起,五人在遐想,找到祖宗,拜入仙门,修炼长生之法,习得飞天之术,九州之大,任凭闯荡。

    陶安没有胡思乱想,蒋天桓师祖说了,他没有灵根,修不了仙。

    没有打断几人的热烈讨论,对着萧逸做了一个睡觉的手势,回到自己的舱室,清点獐子岛收获。

    徐柏发送了两颗元石。

    岛主府书房搜出十颗元石、大量金银珠宝,陶安放弃金银珠宝,要了十颗元石。

    张佳锋逃跑所带的包裹,大家都阻止陶安打开,不接受均分,一致要求由陶安独得,包裹中有少量金银珠宝,三十四颗元石。

    张佳锋手指上发现一个戒指,跟陶安的相差无几,估计来源相同,现在已经没有护体之功,需要续灌真元。

    一共收获四十六颗元石。终于可以再次修炼。

    从箱子拿出自己的两件套,钉锤和铜壶,从袖兜掏出元石。

    先给心窍输送一颗元石的真元,不出所料,心窍没有任何改变,但是陶安知道,接下来十天,寒潮会被遏止。

    第二颗元石的真元不再走心窍,自下脘走腹哀,过天溪,直到大包,左侧足太阴经全部贯通。

    又吸收两颗元石,右侧足太阴经全部贯通。

    算起来,大致四颗元石打通一条正经。

    陶安当然不会满足于此,接下来每日吸收两颗,四天打通一条正经。

    一个月后,手少阴经、手太阳经、足太阳经、足少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阳经、足少阳经、足厥阴经逐一打通,十二正经全部贯通。

    十二正经全通,壶芦岛武林称之为一流高手,也称大周天高手。

    接下来是贯通任督二脉。

    大小周天全通,后天返先天,谓之先天高手,也称绝顶高手,壶芦岛已经十数年没有先天高手显于人前。

    陶安任督二脉早已打通。当他十二正经全部贯通,心肝脾肺肾五脏有气生成,薄如晨雾,五脏之气在下丹田会合,他的气息变得若有若无,不再依靠口鼻呼吸,武林谓之胎息,修炼“猛虎决”两年,陶安由后天返先天。

    丹田一缩一张,张到极限,无声破裂,内气不涨反缩,缩到极致,再次张开,新的丹田形成。这是丹田第三次蜕变。

    还剩八颗元石,十天一颗,够用三月,离大陆还有两月。

    船上的生活实在无聊,姜志恒、何梦先、楚芊芊三人每天有随船的严师督促学业,反而日子容易过。

    陈梓豪、萧逸、陶安三人无所事事,陈梓豪每天找人比武,萧逸学起了航海,陶安原本想找人学习棍法,后来发现对先天来说,大部分的招式都是多余的,也就息了这份心。

    每天看日升月落,看星空万里,看大海无量,看得入神起来。

    萧逸从舵杆出来,径直往将军柱走去,果然看见三弟雷震,正背靠将军柱,随意的坐在甲板上。

    对这个三弟,他越来越看不懂了。

    东角门第一回见,他拿着元石残片打磨,装作没看见自己出门,等自己走到他近前,刻意把残片摆在长凳上,又装出慌张的样子。

    自己看出来了,他想吸引自己的注意。

    整个萧府都知道,自己向往天空。五大家族的人都知道,自己想飞出雾岛。

    果然,一开口邀请,他就答应了。找陈队正一打听,新入萧府,年纪最小,实力最强,入府后不结交朋友,不谈论过往。

    他左手环指那个戒指,没有一点金属光泽,很可能不是凡物。别人看不出来,祖宗留下的《萧氏蒙训》,自己倒背如流,对仙人之物,最是敏感。

    元石为筑基高修所炼,坚硬无比,自己小时候想尽各种办法无可奈何,最后是一流高手的祖父勉强破开。

    当时元液化作真元升腾,爷爷尝试吸收元气,导致落下病根,不过三年撒手人寰。

    雷震胡须都没有,顶多十六七岁,竟然能破开元石,十几岁的一流高手,闻所未闻,除非他是修真者。

    那他为什么不认识元石、内丹?

    他说起曾拥有内丹,这是修真者都眼馋的东西。

    老祖三百年前在壶芦岛赫赫有名,实力靠前,也没有内丹留于后人。

    自己绞尽脑汁,把云灯的负重由几斤提升到三四百斤,陷入惯习,只想着把单个做大,没想到合力,幸好他提了出来,不然就成了拿着饼饿死的痴汉。

    所有人都想着云灯随手可做,没想到大海上如此广阔,想要做时缺这缺那,三弟带的云灯成了救命稻草。

    后来獐子岛之战,三弟的表现让大家心悦诚服。跳崖不死,更展现了修真防护罩,应该就是那个戒指。

    三弟到底来自哪里?

    陶安知道二哥在远方看着他,不知道萧逸心里有很多疑问,如果他知道,那么他会告诉二哥,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有一个性情古怪的师祖,让他有了仙缘却不知其祥。

    萧逸走到陶安旁边坐下,放眼望去,除了波涛,一无所有,笑着说道,“三弟看了好几天了,可有所领悟,小心着了风寒。”

    “无妨,最近内功有所突破,些许风寒不用担心。我曾经听说,心境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层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层次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在这里感悟,看水不是水呢。”陶笑着回道。

    “水不是水,那是什么?”

    “是潮起潮落,是沧海桑田,是云是雾,是人是鱼,是生也是死。”

    “前面听着像水的变化,后面二哥有点不懂了。”

    “还是变化,二哥没学过《生物》《化学》,所以不知道,生命离不开水,花草树木,人鱼鸟兽,不外如是。”

    “《生物》?《化学》?府里藏书不少,却是没听过这两本书,一定是很高深的学问吧?”

    “说高深也高深,说基础也基础,可惜再也看不到了。”

    “是毁了吗?”

    “不,是梦中所见,现在梦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