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长生为仙 » 第二十五章 萧氏蒙训

第二十五章 萧氏蒙训

    “你这性子,很适合修真。萧家祖宗留下一薄册,三弟可以用来打发时间。”

    陶安接过册子,只见封面“萧氏蒙训”四个大字,墨香扑鼻,“感谢二哥,这是新誊的?”

    “原件在祖宗祠堂,这是我默写的,从小翻到大,保证一字不差。没带彩笔,图片不怎么传神。”

    “辛苦二哥!你操舵学得怎么样了?”

    “只是粗略了解,如果没有灵根,以后我把萧家的海路跑起来,船上的事必须都懂一点。”

    “二哥善于钻研,做什么事都能做好。”

    萧逸走后,陶安翻开册子,第一页为序言:

    师尊松涛真人降临,蕞尔小岛顽童,始知有无尽大陆,有修真之仙,上天入地,担山赶海,千百载不过一眠。

    师兄弟五人,求道五十载归来,开枝散叶二十载,遍搜全岛一甲子,仅得仙苗廖廖几十,悲乎小岛地贫至此,八十载蹉跎,难关将至,不如去休!

    师门法诀,不可私传。怜子孙无知,留书一册,仅为启蒙。仙缘难求,平凡是福,后辈切记!

    粗略一翻,蒙训专为萧氏后辈介绍修真常识,并无具体修炼法诀。大体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对大陆的介绍。大陆分九州,东南神州,正南次州,西南戎州,正西弇州,正中中州,西北台州,正北泲州,东北薄州,正东阳州,每洲亿亿万里疆域。

    九州也仅仅是大陆上九大块人聚之所,九州之间,隔着茫茫无尽的无人区域。

    壶芦岛正北,为东南神洲,神洲仿大陆九分,雍州、并州、幽州、宜州、冀州、青州、荆州、交州、杨州。凤城五大家族祖宗的师门—沧澜宗,位于交州。

    第二部分介绍练气。修仙者身有灵根一条,自阳窍至阴窍,自带微光,天眼可见。

    灵根有不同属性,大体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大都属性混杂,以某一为主,则称某灵根。

    运使修真法诀,灵根可吸纳天地元气。元气于下丹田凝聚,初为气,后为液,最后成丹。

    为气则称练气,为液则为筑基,丹成则称金丹。

    天地元气同样有五行之分,吸入非灵根属性的元气,有害无益,只会使自己的元气驳杂,法术威力全无,甚至元气冲突暴乱,走火入魔。

    摒弃非灵根属性的元气,择灵根属性之元气而吸收。大致三月,灵根适应天地元气,只吸收同属性元气,称真元入体,为练气一层。

    真元入体,丹田逐渐壮大,到达极限后丹田破裂重聚,类似蛇类褪皮,称蜕变。

    蜕变一次即为练气二层,蜕变两次即为练气三层,练气前三层称初期。

    第三次蜕变,进入练气中期,真元温养意窍,打开神识,可观灵根。

    陶安看到这里放下《萧氏蒙训》,开始沉思。

    丹田的三次破而重聚,他一直不解其意,现在明白,自己已经练气中期!

    蒋师祖说,除蒋娟娟,自己几人并无灵根。无灵根不能吸纳元气。

    从雾墙出来前两个月,在与众人的交流中醒悟,自己修炼的“猛虎决”有问题。

    壶芦岛所有的内功,都是从十二正经开始修炼的,没有人一上来就修任督二脉。蒋师祖传给他们的,很有可能是修真功法。

    自己修着“猛虎决”,确实不能吸纳虚空中的元气,但是自己吸纳了寻宝鼠的内丹,吸纳了四十颗元石。

    寻宝鼠内丹所含,应是其百年所修真元,元液所化氤氲之气,应是高浓度元气。

    寻宝鼠内丹百年真元,加四十颗元石所含高浓缩元气,成就了自己练气四期。

    不能吸纳虚空中元气,但是能吸纳元石、内丹,这算不算修真?

    自己的真元是什么属性?

    接着翻开《萧氏蒙训》。

    第三部分为各种修真器物的介绍,其中就有元石、灵丹、灵兽、灵宠、内丹等物的介绍。

    找到内丹一节,“鼠类内丹以金属性为主。”

    找到元石一节,“元石为筑基修真所炼,内含元液为高浓度元气压缩而成,无五行属性,所有灵根皆可吸纳。”

    所以,自己体内的真元为金属性。本是真元对内气,又是主肃杀的金属性,难怪自己的爪劲如此犀利,所有对手一触即溃。

    接着往下看,第四部分为修真四艺,丹、器、符、阵的介绍。

    第五部分为常用法术的介绍,只有比较对比,并无修炼法诀。

    看完萧氏蒙训,陶安总算对修真世界有了初步了解。

    收起册子,陶安无限感叹,本已不抱希望,没想到不觉中早已入门。

    姑射山有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谁人能拒绝?

    陶村痴儿,陶府少爷,矿洞残丐,酒楼跑堂,虎啸高徒,黎府侠客,侯府门卫,獐岛主事,身份不停的改变,不变的是“活得更久”的意志。

    二十六岁开始,看着自己四肢逐渐僵硬,不可拒绝,无药可医。

    逐渐吞咽无力,呼吸衰竭,就这么清醒着一天天死去,整整三年时间,哪怕呼吸停止的最后一刻,心里仍在怒吼,“我要活!”

    突然又在襁褓中醒来,如利刃刺心,寒意绵绵无休,他知道,又一次被厄运狠狠地掐住了喉咙。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被掐住了喉咙,又甩不掉厄运之手,他能怎么办?唯有让自己的喉咙坚不可摧!

    把《萧氏蒙训》贴身藏好,回舱室盘腿而坐。

    意聚下丹田,十二正经的真元迅速聚集于此,下阴窍,穿命门,至夹脊,上玉枕,冲阳窍,降至意窍—上丹田。

    按照小周天之法,真元自上丹田再降膻中—中丹田。按照《萧氏蒙训》,进入练气中期,真元温养意窍,可开神识。

    所以陶安意聚上丹田不移,真元自下丹田向上丹田聚集,十二正经的真元越来越少,眼看下丹田真元不继。

    有灵根者,这时虚空中应有元气入任督二脉而来,可是陶安没有灵根,于是他起身掏出一颗元石,虎爪一捏,元石碎裂,丟入铜壶,再次盘腿而坐。

    意窍的真元越聚越多,膨胀感越来越甚,到了某一个节点,万籁俱寂之中,意窍怦然炸裂,有不可见之光喷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