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暮年追思录 » 第七章 感怀母爱,追忆母亲

第七章 感怀母爱,追忆母亲

    一年到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当雨露犹滴,天还刚刚有些蒙蒙亮的时候,母亲就已经从还没有睡下多久的床上爬起来,睡眼惺忪地为我们一家子人准备早饭了。

    当我半夜睡醒了一觉睁开眼睛的时候,总是看见母亲坐在昏暗的灯光下,为我们兄弟姐妹们补衣袜鞋帽或纳鞋底。我真不明白在母亲那娇小的躯体里为何竟藴蓄了那么多的精力和能量,仿佛不知道什么叫疲倦,什么叫劳累。而且,母亲从不唉声叹气或长吁短叹。

    但有时候我却发现母亲也在暗自流泪,譬如,在我们兄弟姐妹中有哪一个因没有吃饱而饥肠辘辘,枵腹终朝之际,而母亲又无能为力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是母亲会把自己手中那份还未舍得吃的食物,硬塞到哪位虽然已经吃完了自己的那份食物,但还仍在啼饥叫寒的孩子的手里。

    母亲在食不饱腹的饥荒年代中瘦得皮包骨头,肋骨根根清晰可见,真的是面黄肌瘦,瘦骨嶙峋。但她从不怨天尤人,也从不唉声叹气;而是像一头老牛似的在那片贫瘠的田野上默默地耕耘。

    我永远忘不了的是母亲的微笑,它永不磨灭,永远烙在我的心扉上了。我觉得母亲的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动人、最无私的微笑。它像一阵暖风把我的心吹得暖暖的,每当看到母亲的微笑,我心中的一切哀怨都会在须臾间冰消瓦解,犹如山涧里冰融的溪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轻流慢淌,滋润着田野大地一样。

    如今世界上我最爱的两个伟大的女性:母亲和妻子都先后离我而去了。我肝肠寸断,又欲哭无泪。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慈母、为爱妻祈祷,愿她们的在天之灵安息。但愿天堂里也会有美妙动听的乐曲,有夜莺和玫瑰,有争芳斗妍的鲜花和温暖和煦的阳光。没有饥馑,没有战乱,没有痛苦,没有眼泪,只有和平和宁静,只有鲜花和微笑。

    在那个饥馑的年代里,我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吃的无非是地瓜干、野菜饼或清可见底的野菜粥;母亲还独创了一种叫做“菜骐馏”的食品,即把野菜如荠荠毛或野山菜等和玉米面搀合在一起,放在锅里蒸熟后,便可食用;味虽不佳,但可饱腹。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看见那黑乎乎、黑不溜秋的菜团子就想吐,每当此时,母亲便把她手中的那份玉米饼子或地瓜干硬塞到我手里或放到我碗里。

    在我们家白面馒头是奢侈品,只有在过年过节,摆供祭祖的时候,才能把白面馒头和平素难得一见、更不必说吃的好酒好肉、瓜果桃李、糕饼点心等为祭奠“财神爷”或已故先祖的“供品”摆上祭桌时,我们兄弟姐妹才能一睹其风采。

    平日我们兄弟小妹妹包括母亲和姑姑都无资格享用这些“奢侈品”,玉米饼子是父亲和姐姐这两位养家人的专利品,白面馒头是父亲的特供品。我们只能吃到地瓜干和菜团子,至多能偶尔品尝一下黄澄澄的玉米饼子的滋味。

    我们兄弟姊妹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享受到馒头—不过不是纯粹的白面馒头,而是搀了玉米面的“发糕馒头”——一种玉米面搀上白面的混合食品,也可称其为“中国面包”,特具中国特色的东方式面包,不过不是用炉子烤出来的,而是用锅蒸出来的。这是我母亲的独创,可惜当年我母亲不懂得申请发明专利,否则她很可能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名人中的一员。

    我母亲做出来的黄橙橙的胖乎乎的大发糕又好看又好吃,我百吃不厌。当来我家做客的客人或亲戚朋友有幸品尝到我母亲做的双合面大发糕时,无不赞不绝口,啧啧称叹。

    我很会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农历正月十五团圆节的香喷喷、甜蜜蜜的元宵,五月五日端午节惹人馋涎欲滴的粽子和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核桃仁、花生仁馅或枣泥馅的月饼,都是我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美味。平素吃不到,我就在海市蜃楼中寻觅或在我五彩缤纷的梦幻世界里想象我大吃特吃元宵,狼吞虎咽粽子和如狼似虎狂吃月饼的情景。

    公元一九八九年秋季,我一直钟爱的小五弟因恋爱失败而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结果在他刚刚踏入三十岁门槛的时候,便以自裁的方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以极其惨烈的方式自我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小五弟的死,令我痛不欲生。

    至今将近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因失去五弟的悲痛至今丝毫未减,回想起来仍欲哭无泪,肝肠寸断。一闭上眼睛,我的眼前就会闪现出五弟那张清秀而罩满了忧悒的苍白的脸,他那双忽闪忽闪眨动着的令多少青春少女心动的大眼睛至今仍如璀璨的太白金星一样在我记忆中的夜空闪烁。

    每当我迈入殡仪馆大厅里镶有死者遗像的骨灰盒陈列室看到五弟生前的遗照时,仍会泪如泉涌,小五弟生前的音容笑貌分明仍在我眼前晃动,三十年前的一切仿佛仍历历在目,五弟的话语仍言犹在耳;他仿佛从我记忆的遗尘里复活了,在天国向我招手,向我致意,向我再一次地诀别。

    小五弟短暂的一生,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在夜空一划而过,瞬息即逝,坠向遥远而不可知的天国,那里有我挚爱的父母双亲,还有我一生都挚爱着的妻子,但愿他们都能在上帝的庇佑下,在天国的欢声笑语和鲜花的馥郁芬芳中愉快地过好每一天。

    小五弟的辞世将我母亲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母亲几乎是日夜泣下如雨,那种巨大的失子之痛是任何笔墨所难以形容的;多年来母亲一直与五弟相濡以沫,相依为命;而如今五弟突然离去,与母亲阴阳相隔,永世不得再见,这怎能不让老母亲痛抱西河?

    母亲自失去小五弟后,形影相对,偶影独游;变得日逾精神恍惚,整日独自坐在屋里泣数行下,那种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独坐愁城的的情景让人心酸落泪。自五弟魂归天国后,黄昏长夜,母亲捱过了多少凄风苦雨,春昼秋宵,历尽了多少目断魂惊。

    而我亦是哀哀欲绝,顿觉世间的一切都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红尘客梦而已;世事如棋,聚散浮生难定。时值暮秋,透过窗棂,见窗外红衰翠减,草木凋零,大地一片凄清,让人倍觉触物伤情。

    为了不使母亲感到失去小儿子之后所带来的孤独与寂寞,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我都每天在下了班之后,骑着我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赶到母亲家为她老人家干家务和陪她聊家常;每天清晨在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我便赶到母亲家为她老人家生炉子,替她买好早餐,晚上为她讲解电视剧。

    因为母亲自年轻的时候起,就是个听书迷,父亲在世时就经常晚上躺在床上念书给母亲听,因此我就效法父亲,为母亲念读讲解《白话聊斋》《说岳全传》《拍案惊奇》或《三侠五义》,也唯其如此才能将母亲从失子之痛的现实中引领到历史与神话的迷雾和尘埃中,让母亲暂时忘却了痛苦与苦恼,借此度过她那辛苦操劳又风僝雨僽的一生。我一辈子都在衔环结草报亲恩,日夜侍奉年迈的母亲,为她老人家温席扇枕,从来都是尽职尽责,不敢掉以轻心。

    老母亲在五弟辞世后,又在那所与小儿子共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居里顽强地生活了九年,直到万恶的肝癌夺去了母亲生命力极强的生命,享年八十八岁。

    母亲的辞世是我人生中继父亲驾鹤西归及小五弟撒手人寰的大悲剧之后,命运之神对我的又一次惩处,将我陷入万劫不复的痛苦的深渊。我日夜啼哭,唯有逝去的母爱—这世界上唯一永不变色的真情。当高台亭榭的轻歌曼舞已渐渐消歇,昔日的繁华风流已湮灭无闻,只有这绵绵慈母之爱,穿越时空,流注千年,是历史赋予母爱亘古的深沉。

    拥有母爱,便拥有一切,世界便永远温馨和美好;而失去母爱,就是失去一切,就是失去光明和温暖,世界变得一片混沌与黑暗;从此后,没了母爱的我将在人生的崎岖山道上踽踽独行,伴随着我的将是一片寂寥与凄清。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而我在我失去母亲二十余年后的今天,我多么渴望能够再聆听一声母亲对我的轻轻的呼唤,再重睹一下她那仁慈的笑容。

    至今母亲躺在静谧肃穆的骨灰盒里,春露秋霜,已历几十个年头了,而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却如在昨日,时不时地在我的心幕上闪现,令我泫然泪下。而每当母亲的忌日,便会勾出我无限的寒泉之思,并情不自禁地心下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