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轩辕戈 » 第二十七章:诱饵

第二十七章:诱饵

    日头正盛,王三川一箭瞄准射击站起来,不远处有一只受伤的死兔子躺在地上。

    王三川:呵!好大一只肥兔子!

    王三川说完扫了一圈,见没动静就慢悠悠走过去捡兔子。

    王三川还没靠近,紧接着听到一声虎啸,王三川警惕的把手里的弓紧紧握在手里,打量四周,只见前方草丛中露出黄黑条纹的皮毛来。

    王三川把弓拉满射了过去,老虎沉了下去,王三川紧张的擦了一下汗,紧接着又是一声虎啸貌似伴随着极大的愤怒,草丛一阵剧烈抖动黄色皮毛更加明显了。

    王三川这一下被唬的趔趄,连连后退跑远。

    草丛中虎啸声一阵接着一阵。

    这边王三川跑了不远就转身躲进一个树后,而树后却是刘乾辰。

    王三川:怎么样?我把大虫引出来了。

    刘乾辰:你刚刚怎么射箭了?

    王三川:我这不是想着万一射中了,也好让大哥省下一些力气。

    刘乾辰:就怕会闹出人命。

    王三川:一个虎崽仔而已~再者,还有大哥在~

    刘乾辰:我不是说你。

    王三川:阿?

    刘乾辰给他指了指虎啸的方向,他顺势看了过去,老虎终于慢慢从草里探出头来。

    王三川看着觉得哪里不太对,王三川撇头。

    王三川:这大虫长得着实有些怪异。

    刘乾辰:怪的还在后面的呐。

    刘乾辰话刚落。

    只见老虎突然站了起来,顺手把死兔子捡起打量。

    王三川吓得大叫!

    王三川:好家伙!这畜生成精了!

    老虎听到声响转身想逃,只见刘乾辰手起刀落砍断了自己身边麻绳,一声巨响,老虎被扣在了木笼子里。

    老虎人:何人!竟然设陷阱害老子!

    王三川吓得颤颤巍巍的走过去,隔着一两米的距离,气灌丹田大声吆喝。

    王三川:我王三川今天我就是要为民除害的!除了你这妖孽!

    老虎人:老子呸!你说谁妖孽!你个巧畜也配!信不信我施个法就能吃了你!

    老虎人说完就两手一阵比划。

    王三川也不示弱,立刻把自己手里的弓拉满。

    王三川:那我现在就宰了你!

    老虎人:你把你的弓放下,你妨碍老子施法了!信不信我让你当场暴毙!

    王三川:你当我傻阿!

    刘乾辰看着两个人闹,眼看王三川真的打算放箭,这才走过来把王三川的手按了下去。

    刘乾辰:这位虎兄,如果再不现真身,我这位兄弟手中的箭可就收不住了。

    老虎人听罢一屁股坐下,把自己头上的虎头拔出来,露出一位满脸大胡子的人。

    王三川这才慢慢靠近,打量这人的脸。

    刘乾辰此时也已经走了过来,蹲下与男人对话。

    刘乾辰:前日我们遇袭的事,是不是你通风报信的?

    身穿虎皮的男人讥讽一笑。

    姬迦凰一路风尘的终于赶路来到了有傲国的国境外,有傲国天气干燥,即便种着不少奇形怪状的植被,却还是黄沙横飞。

    姬迦凰因为受命与宣王访问有傲国,虽表面是让姬迦凰访问,其实真实目的却是让姬迦凰亲自摸清有傲国几位阁附的底细,好多做准备。

    姬迦凰只身坐在车内,里面设备奢华,毫不夸张地说可以容纳下十几个人也尚有阔绰。

    随后马夫掀开车帘,对立面姬迦凰说道。

    侍卫:大人,我刚去问了看过怎们官文还是不信,说是要亲自见过大人才行。

    姬迦凰听后生气的一把握紧了自己随身的佩剑,马夫吓得一缩头。

    侍卫:大人,莫气兴许是看咱们随行人马无几,心中生疑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大宣朝也是富足之国。

    姬迦凰:罢了,原也是我要精简人马的,我出去罢。

    姬迦凰心中虽是这样想的,但是这次出行,他心里也是有些吃不准主义,按理说两国交好最看重礼仪,宣王也是极为重视但是他也想不通,为何给了他宰尹待遇的马车待遇,这等高度仅次于天子。

    姬迦凰本就对阁附这种事不感兴趣,自然也是心中憋着一口傲气,只是跟宰尹说了句一切从简便好。

    这倒是简的彻底,只剩下了加上他的一个侍卫和马夫,姬迦凰想到其中肯定有死对头上官炎的功劳,但是他不确定这之间会不会也有宣王默许的成分。

    姬迦凰一身枣红色暗袍,一直身穿戎装的他,少有的穿上了便服少了几分肃杀之气,更多了几分俊秀。

    姬迦凰走到城卫身旁,浓眉一耸就让城卫不禁感受到一股威压,姬迦凰从身上解下一块令牌,展示给城卫看。

    姬迦凰:那这个够不够分量呐?

    姬迦凰拿着有傲国的皇令,这也是临行时宣王亲自交给姬迦凰就是为了以备意外;有傲国当初为了与宣国交好颇费了一番功夫,这个皇令就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而送于宣王的。

    两位城卫见到有傲国皇令如见有傲国天子,自然不敢怠慢,给姬迦凰一行人放行。

    此时城墙上有两位身穿白袍国字脸俊后生,把这一切看进眼里,一位甩袖而去,一位紧跟其后。